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天气动力学角度看云物理过程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
被引量:
43
1
作者
孙继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讨论了深湿对流过程中的天气动力学过程(宏观过程)与云物理过程(微观过程)对云的形态特征、天气现象演变的影响和它们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从天气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雷暴移动发展过程,比较了不同性质云的降水量估算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云物理
云的形态
降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拉沟暴雨泥石流的天气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子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29-36,共8页
本文以阿拉沟地区发生的四次泥石流作为典型个例,分析了阿拉沟暴雨泥石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和垂直上升运动、位势不稳定等物理条件。指出:暴雨泥石流是在特定的大形势背景下,配合地形特点.在动力和热力综合影响下产生...
本文以阿拉沟地区发生的四次泥石流作为典型个例,分析了阿拉沟暴雨泥石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和垂直上升运动、位势不稳定等物理条件。指出:暴雨泥石流是在特定的大形势背景下,配合地形特点.在动力和热力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时触发的,是一种短历时,局部性的暴雨过程,所需水汽是谷口东风就近辐合集中的。有夜间多发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泥石流
天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
96
3
作者
高守亭
赵思雄
+2 位作者
周晓平
孙淑清
陶诗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8-627,共10页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总结了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的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防止和减轻中尺度暴雨灾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
天气
尺度
中尺度
暴雨系统
低空急流
灾害
天气
天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51
4
作者
张芳华
张涛
+1 位作者
周庆亮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1,F002,共6页
利用上海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1°×1°的逐6小时分析资料、水汽云图和WSR88D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中,对流层上...
利用上海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1°×1°的逐6小时分析资料、水汽云图和WSR88D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中,对流层上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和边界层暖湿气流强烈辐合是飑线天气的触发机制。飑线以断续线型与后续线型相结合的型式形成,在对流单体的右侧不断新生单体,最终连接成弓状回波带,给上海带来雷雨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飑线
天气
天气动力学
大气层结
地面气象要素变化
物理量场
大尺度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春季沙尘天气趋势的数值气候预测试验
被引量:
10
5
作者
陈红
林朝晖
周广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利用IAP动力学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对 1 980~ 2 0 0 0年共 2 1年进行了集合后报试验 ,首先考察了IAPDCP对我国春季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系统进行了春季沙尘天气异常的动力学气候预测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我国...
利用IAP动力学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对 1 980~ 2 0 0 0年共 2 1年进行了集合后报试验 ,首先考察了IAPDCP对我国春季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系统进行了春季沙尘天气异常的动力学气候预测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我国春季气候具有一定的跨年度预测能力 ,特别是对春季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和近地面风场具有较好的预报技巧。实时预测及其检验表明 ,IAPDCP对我国 2 0 0 3年春季沙尘的预测结果与实况比较一致。对 2 0 0 4年春季气候异常及沙尘趋势的实时预测结果表明 ,2 0 0 4年春季我国北方 ,特别是西北及内蒙沙源地区降水偏多 ,冷空气势力较常年弱 ,因此 2 0 0 4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趋势应为正常或略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天气
数值预测
气候异常
天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课程建设 创建一类课程——《热带天气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6
作者
梁必骐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2-65,共4页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专业课建设,对于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使教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搞好课程建设应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专业课建设,对于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使教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搞好课程建设应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长期以来,我们在《热带天气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台风
学校教学改革
课程质量
专业教学水平
教学效果
气象工作者
气象研究
教学质量
研究成果
天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夏州“8·10”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成秀
张淑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抬且稳定,进退频繁,导致较强冷空气在副高外围堆积,副高东退时爆发,促使能量释放而造成的暴雨降水过程。综合分析了"8·10"暴雨天气过程,探讨了强降水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机制,寻求对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物理机制
天气动力学
湿位涡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雨过程环境涡散场能量转换特征
被引量:
7
8
作者
汪钟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本文计算和讨论4个不同类型暴雨过程各层次时空平均涡散场能量转换函数.指出其基本特征为:(1)对流层下层为最大正转换层,其转换强度和方向受C1+C2项制约,当暴雨发展时,能量转换急剧增长;而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强度则受控于C3项.但就对流...
本文计算和讨论4个不同类型暴雨过程各层次时空平均涡散场能量转换函数.指出其基本特征为:(1)对流层下层为最大正转换层,其转换强度和方向受C1+C2项制约,当暴雨发展时,能量转换急剧增长;而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强度则受控于C3项.但就对流层整层而言,能量转换函数C(K_χ,K_Ψ)均为正值,即势流动能向涡流动能转换,促使暴雨系统的维持和发展.(2)能量转换函数的水平分布,在对流层下层其正转换区与过程降水区较为一致,而在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区则位于过程降水区的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暴雨
能量
环境
涡散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风云娜陆上维持原因浅析
被引量:
25
9
作者
许映龙
高拴柱
刘震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6,共5页
利用台风年鉴、日本气象厅最佳路径资料、T213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高空观测资料对台风云娜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之原因进行了天气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中纬度天气系统与云娜相互作用在其北侧低层建立偏...
利用台风年鉴、日本气象厅最佳路径资料、T213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高空观测资料对台风云娜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之原因进行了天气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中纬度天气系统与云娜相互作用在其北侧低层建立偏东风急流和力管场,并且它始终处在高层强辐散流场东南侧或南侧的流出气流以及垂直切变小值区中是云娜在陆上维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天气动力学
陆上维持时间
路径
强度
大尺度环流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
31
10
作者
杨克明
张守锋
+2 位作者
张建忠
郭文华
刘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0,共6页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雨是中 β尺度系统强烈发展引起的 ;初步揭示了深厚的湿中性层结和对称不稳定是导致中 β尺度系统发展的激发机制 ,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分析
中-β尺度系统
天气动力学
对称不稳定
云顶亮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右移传播的强对流风暴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范皓
吴正华
段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55,共11页
对 1 998年 6月 2 1日华北平原强对流风暴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表明 ,这次强对流风暴是发生在华北区域出现前倾性阶梯槽形势下 ,对流层中、下层的差动温度平流和干暖盖的存在是对流不稳定层结形成和发展以及有效对流能量存储的重要条件 ;对...
对 1 998年 6月 2 1日华北平原强对流风暴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表明 ,这次强对流风暴是发生在华北区域出现前倾性阶梯槽形势下 ,对流层中、下层的差动温度平流和干暖盖的存在是对流不稳定层结形成和发展以及有效对流能量存储的重要条件 ;对流层中、低层的西风扰动触发对流云团生成 ,而对流云团在明显右移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强 ,是与对流云团南侧存在明显的动压垂直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移传播
强对流风暴
有效对流能量
动压垂直加速度
天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滕代高
罗哲贤
潘劲松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400,共7页
从数值研究和个例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关系。首先,利用PSU/NCAR第五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设计了6个弱环境流场下的理想试验,研究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对台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压大气中双涡自...
从数值研究和个例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关系。首先,利用PSU/NCAR第五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设计了6个弱环境流场下的理想试验,研究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对台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存在一个临界距离dc,其值在380 km左右。当双涡间距d≤dc时,双涡可以自组织形成台风环流,当d>dc时,自组织现象不能发生。其次,选取一个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典型台风个例,分析双涡自组织对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涡自组织过程是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台风形成的典型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台风形成
数值研究
斜压大气
双涡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
56
13
作者
毛冬艳
乔林
+1 位作者
陈涛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6,58,共6页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NCEP1°×1°的6小时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罕见的局地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3个雨团在时空尺度...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NCEP1°×1°的6小时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罕见的局地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3个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β尺度系统的特征,不断移入的对流回波是降水的直接制造者,中尺度辐合线和小低压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暴雨
中尺度分析
天气动力学
环流背景
物理条件
地面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书架
14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0-660,共1页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问答——探索理论通往应用之路》许焕斌著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气象业务,需要用"拾遗补缺"的方式来完备理论体系,也需要梳理业务发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探索理论通往应用的路...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问答——探索理论通往应用之路》许焕斌著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气象业务,需要用"拾遗补缺"的方式来完备理论体系,也需要梳理业务发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探索理论通往应用的路,力图不断为学科发展和提升业务水平"添砖加瓦"。该书着重从对流云(系)物理学及其应用于防雹和增雨的角度,对12个部分的130个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问答。该书可供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云-降水物理、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和强对流性灾害天气预警的科学研究、业务、教学和管理人员参考。16开定价: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
天气
气象业务
新书架
天气动力学
技术问答
业务水平
强对流
中小尺度
防雹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
15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2-772,共1页
为满足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和污染防控需求,就开展空气污染预报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共分八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来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各种经典和新研发污染气象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
为满足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和污染防控需求,就开展空气污染预报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共分八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来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各种经典和新研发污染气象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然后基于作者团队三十多年来将天气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城市空气污染预报问题的成果积累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预报
污染防控
污染气象
城市空气污染物
空气质量变化
参数计算方法
天气动力学
成果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天气动力学角度看云物理过程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
被引量:
43
1
作者
孙继松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系统研究"和中国气象局"全国强对流预报创新团队"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文章讨论了深湿对流过程中的天气动力学过程(宏观过程)与云物理过程(微观过程)对云的形态特征、天气现象演变的影响和它们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从天气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雷暴移动发展过程,比较了不同性质云的降水量估算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云物理
云的形态
降水估计
Keywords
synoptic dynamics, cloud physics, cloudy configuration,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拉沟暴雨泥石流的天气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子风
机构
新疆气象科研所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29-36,共8页
文摘
本文以阿拉沟地区发生的四次泥石流作为典型个例,分析了阿拉沟暴雨泥石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和垂直上升运动、位势不稳定等物理条件。指出:暴雨泥石流是在特定的大形势背景下,配合地形特点.在动力和热力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时触发的,是一种短历时,局部性的暴雨过程,所需水汽是谷口东风就近辐合集中的。有夜间多发性的特点.
关键词
暴雨泥石流
天气动力学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
96
3
作者
高守亭
赵思雄
周晓平
孙淑清
陶诗言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8-627,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13和KZCXZ-208共同资助
文摘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总结了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的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防止和减轻中尺度暴雨灾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次
天气
尺度
中尺度
暴雨系统
低空急流
灾害
天气
天气动力学
Keywords
sub-synoptic scale, mesoscale, torrential rain system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51
4
作者
张芳华
张涛
周庆亮
杨克明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1,F002,共6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对流参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雷暴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资助
文摘
利用上海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1°×1°的逐6小时分析资料、水汽云图和WSR88D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中,对流层上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和边界层暖湿气流强烈辐合是飑线天气的触发机制。飑线以断续线型与后续线型相结合的型式形成,在对流单体的右侧不断新生单体,最终连接成弓状回波带,给上海带来雷雨大风。
关键词
上海
飑线
天气
天气动力学
大气层结
地面气象要素变化
物理量场
大尺度环流
Keywords
squall line helicity dry intrusion bow echo
分类号
P458.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春季沙尘天气趋势的数值气候预测试验
被引量:
10
5
作者
陈红
林朝晖
周广庆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基金
国家财政部"西北地区土壤水分
沙尘暴监测预测研究"项目 (Y0 10 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沙尘输送及其气候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利用IAP动力学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对 1 980~ 2 0 0 0年共 2 1年进行了集合后报试验 ,首先考察了IAPDCP对我国春季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系统进行了春季沙尘天气异常的动力学气候预测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我国春季气候具有一定的跨年度预测能力 ,特别是对春季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和近地面风场具有较好的预报技巧。实时预测及其检验表明 ,IAPDCP对我国 2 0 0 3年春季沙尘的预测结果与实况比较一致。对 2 0 0 4年春季气候异常及沙尘趋势的实时预测结果表明 ,2 0 0 4年春季我国北方 ,特别是西北及内蒙沙源地区降水偏多 ,冷空气势力较常年弱 ,因此 2 0 0 4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趋势应为正常或略偏弱。
关键词
沙尘
天气
数值预测
气候异常
天气动力学
Keywords
climate anomaly
dust storm
numerical prediction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课程建设 创建一类课程——《热带天气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6
作者
梁必骐
机构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2-65,共4页
文摘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专业课建设,对于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使教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搞好课程建设应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长期以来,我们在《热带天气学》
关键词
南海台风
学校教学改革
课程质量
专业教学水平
教学效果
气象工作者
气象研究
教学质量
研究成果
天气动力学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夏州“8·10”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成秀
张淑芳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气象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4-108,共5页
文摘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抬且稳定,进退频繁,导致较强冷空气在副高外围堆积,副高东退时爆发,促使能量释放而造成的暴雨降水过程。综合分析了"8·10"暴雨天气过程,探讨了强降水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机制,寻求对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
关键词
暴雨
物理机制
天气动力学
湿位涡
诊断分析
Keywords
Torrential rain
Physical mechanism
Synoptic dynamics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Diagnosis and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雨过程环境涡散场能量转换特征
被引量:
7
8
作者
汪钟兴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计算和讨论4个不同类型暴雨过程各层次时空平均涡散场能量转换函数.指出其基本特征为:(1)对流层下层为最大正转换层,其转换强度和方向受C1+C2项制约,当暴雨发展时,能量转换急剧增长;而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强度则受控于C3项.但就对流层整层而言,能量转换函数C(K_χ,K_Ψ)均为正值,即势流动能向涡流动能转换,促使暴雨系统的维持和发展.(2)能量转换函数的水平分布,在对流层下层其正转换区与过程降水区较为一致,而在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区则位于过程降水区的北侧.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暴雨
能量
环境
涡散场
Keywords
Meso-scale synoptical dynamics
Heavy rain
Energy conversion.
分类号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云娜陆上维持原因浅析
被引量:
25
9
作者
许映龙
高拴柱
刘震坤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6,共5页
文摘
利用台风年鉴、日本气象厅最佳路径资料、T213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高空观测资料对台风云娜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之原因进行了天气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中纬度天气系统与云娜相互作用在其北侧低层建立偏东风急流和力管场,并且它始终处在高层强辐散流场东南侧或南侧的流出气流以及垂直切变小值区中是云娜在陆上维持的条件。
关键词
台风
天气动力学
陆上维持时间
路径
强度
大尺度环流背景
Keywords
typhoon Rananim maintenance diagnostic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
31
10
作者
杨克明
张守锋
张建忠
郭文华
刘诚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0,共6页
文摘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雨是中 β尺度系统强烈发展引起的 ;初步揭示了深厚的湿中性层结和对称不稳定是导致中 β尺度系统发展的激发机制 ,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暴雨过程分析
中-β尺度系统
天气动力学
对称不稳定
云顶亮温
Keywords
meso β-scale system humid neutral stratification symmetric instability brightness temperature of cloud top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4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右移传播的强对流风暴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范皓
吴正华
段英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55,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1 4 85 )"突发性强对流暴雨和强冰雹天气形成规律的研究"资助
文摘
对 1 998年 6月 2 1日华北平原强对流风暴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表明 ,这次强对流风暴是发生在华北区域出现前倾性阶梯槽形势下 ,对流层中、下层的差动温度平流和干暖盖的存在是对流不稳定层结形成和发展以及有效对流能量存储的重要条件 ;对流层中、低层的西风扰动触发对流云团生成 ,而对流云团在明显右移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强 ,是与对流云团南侧存在明显的动压垂直加速度。
关键词
右移传播
强对流风暴
有效对流能量
动压垂直加速度
天气动力学
Keywords
Severe convective storm Right moving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APE) Dynamic pressure vertical acceleration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滕代高
罗哲贤
潘劲松
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33028)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7C13G1610002)共同资助
文摘
从数值研究和个例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关系。首先,利用PSU/NCAR第五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设计了6个弱环境流场下的理想试验,研究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对台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存在一个临界距离dc,其值在380 km左右。当双涡间距d≤dc时,双涡可以自组织形成台风环流,当d>dc时,自组织现象不能发生。其次,选取一个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典型台风个例,分析双涡自组织对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涡自组织过程是对我国有重要影响台风形成的典型方式之一。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台风形成
数值研究
斜压大气
双涡自组织
Keywords
baroclinic
self-organization of double vortices
typhoon formation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
56
13
作者
毛冬艳
乔林
陈涛
杨克明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6,58,共6页
文摘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NCEP1°×1°的6小时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罕见的局地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3个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β尺度系统的特征,不断移入的对流回波是降水的直接制造者,中尺度辐合线和小低压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
关键词
北京
暴雨
中尺度分析
天气动力学
环流背景
物理条件
地面要素
Keywords
heavy rainfall mesoscale analysis rain cluster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书架
14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0-660,共1页
文摘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问答——探索理论通往应用之路》许焕斌著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气象业务,需要用"拾遗补缺"的方式来完备理论体系,也需要梳理业务发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探索理论通往应用的路,力图不断为学科发展和提升业务水平"添砖加瓦"。该书着重从对流云(系)物理学及其应用于防雹和增雨的角度,对12个部分的130个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问答。该书可供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云-降水物理、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和强对流性灾害天气预警的科学研究、业务、教学和管理人员参考。16开定价:60.
关键词
人工影响
天气
气象业务
新书架
天气动力学
技术问答
业务水平
强对流
中小尺度
防雹
理论体系
分类号
P48-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
15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2-772,共1页
文摘
为满足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和污染防控需求,就开展空气污染预报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共分八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来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各种经典和新研发污染气象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然后基于作者团队三十多年来将天气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城市空气污染预报问题的成果积累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空气污染预报
污染防控
污染气象
城市空气污染物
空气质量变化
参数计算方法
天气动力学
成果积累
分类号
P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天气动力学角度看云物理过程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
孙继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拉沟暴雨泥石流的天气动力学特点
邓子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高守亭
赵思雄
周晓平
孙淑清
陶诗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
9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张芳华
张涛
周庆亮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春季沙尘天气趋势的数值气候预测试验
陈红
林朝晖
周广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加强课程建设 创建一类课程——《热带天气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梁必骐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临夏州“8·10”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黄成秀
张淑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暴雨过程环境涡散场能量转换特征
汪钟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台风云娜陆上维持原因浅析
许映龙
高拴柱
刘震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杨克明
张守锋
张建忠
郭文华
刘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次右移传播的强对流风暴研究
范皓
吴正华
段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斜压大气中双涡自组织与台风形成的初步研究
滕代高
罗哲贤
潘劲松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毛冬艳
乔林
陈涛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书架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