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念天文学家朱文鑫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昆山召开
1
作者 陈美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天文学家 朱文鑫 学术研讨会 中国 《近世宇宙论》 《历代日食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天文学家对美发现“第十大行星”发表看法
2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55-1455,共1页
关键词 第十大行星 天文学家 太阳系天体 美发 加州理工学院 紫金山天文 冥王星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文学家参与全球超大黑洞观测并获得首张黑洞照片
3
作者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9-269,共1页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00,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协调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成功获得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00,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协调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成功获得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杂志以特刊形式通过6篇论文发表了这一重大结果。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 87(M87)中心黑洞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黑洞 天文学家 中国 照片 观测 新闻发布会 北京时间 布鲁塞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星空共舞——记天文学家何香涛
4
作者 徐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天文学家 星空 宇宙 夜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发现拥有7颗类地球行星的“新太阳系”
5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0,共1页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3月16日报道,NASA发现了一个距地球仅40光年的“新太阳系”。该恒星系拥有7颗质量和尺寸都类似地球的行星,其中3颗表面可能蕴藏含水的海洋,存在可居住区域,这增加了该星系接纳生命的可能性。该发现引用了西班牙威...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3月16日报道,NASA发现了一个距地球仅40光年的“新太阳系”。该恒星系拥有7颗质量和尺寸都类似地球的行星,其中3颗表面可能蕴藏含水的海洋,存在可居住区域,这增加了该星系接纳生命的可能性。该发现引用了西班牙威廉·赫歇耳(WHT)地面望远镜长年观察收集的数据,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 地球 天文学家 行星 《自然》杂志 地面望远镜 NASA 居住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疑似人类宜居星球
6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146-146,共1页
11名欧洲科学家组成的天文观测组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颗星球被命名为“581c”,重量大约是地球的5倍。这颗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距离地球大约120万亿英里远。该星球围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转,这颗... 11名欧洲科学家组成的天文观测组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颗星球被命名为“581c”,重量大约是地球的5倍。这颗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距离地球大约120万亿英里远。该星球围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转,这颗“红矮星”要比我们的太阳小很多、暗很多、温度也低很多。天文学家目前无法确定“581c”是否像地球那样为多岩石星球,还是表面有液态水的冰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 天文学家 人类居住 星球 欧洲科学家 天文观测 红矮星 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找到土星光环成因
7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170-170,共1页
土星赤道半径约6万千米,平均密度只有0.70g/cm3,是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土星在很多方面像木星,如它与木星同属于巨行星... 土星赤道半径约6万千米,平均密度只有0.70g/cm3,是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土星在很多方面像木星,如它与木星同属于巨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星光环 天文学家 成因 重力加速度 大行星 赤道半径 平均密度 表面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观测到最高亮度宇宙爆炸
8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5期64-64,共1页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16日报告说,他们观测到了有天文记录以来规模最大、亮度最高的一次宇宙爆炸。这次爆炸起源于一个位于遥远星系中央的黑洞,它在撕裂和吞噬一颗靠得太近的恒星时释放出强大能量束,划过38亿光年时空到达地球附近。
关键词 宇宙爆炸 天文学家 高亮度 观测 天文记录 能量束 恒星时 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如何为太阳系外行星拍照
9
《地理教学》 2005年第6期F003-F003,3,共2页
“浩渺的宇宙中是否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吗?”、“其他行星系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人们渴望探索的心,也成为科幻小说钟爱的题材。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天文学家 拍照 生命存在 行星系统 科幻小说 地球 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发现一“超级地球”可能适宜人类生存
10
《地理教学》 2012年第6期62-62,共1页
新华社华盛顿2月2日电一个国际研究人员团队2日说,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
关键词 人类生存 天文学家 地球 研究人员 太阳系外 华盛顿 新华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天文学家称没有月球地球生命或可照样生存
11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6期64-64,54,共2页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天文学家通过模拟地球围绕地轴运行的稳定性,指出没有月球的地球或许仍能继续支持生命存在。
关键词 地球生命 天文学家 月球 北京时间 生命存在 稳定性 地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文学家”
12
作者 潘文 《花卉》 2010年第5期38-38,共1页
在台湾海峡、南海和马来群岛300米左右的海底,生活着一种非常珍奇的软体动物——鹦鹉螺。鹦鹉螺和乌贼、章鱼都属于头足类,它们的脚都生长在头上。鹦鹉螺背着一个美丽闪光的硬壳,这是因为它在海底过着底栖生活。古老的头足类都像鹦... 在台湾海峡、南海和马来群岛300米左右的海底,生活着一种非常珍奇的软体动物——鹦鹉螺。鹦鹉螺和乌贼、章鱼都属于头足类,它们的脚都生长在头上。鹦鹉螺背着一个美丽闪光的硬壳,这是因为它在海底过着底栖生活。古老的头足类都像鹦鹉螺一样背着壳,可是它们的绝大多数都已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家 海底 鹦鹉螺 台湾海峡 马来群岛 软体动物 头足类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海王星发现史
13
作者 周道其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3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海王星 发现史 天文学家 英国 法国 约翰·亚当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测量到“最缓慢”星系移动速度
14
作者 周道其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5年第2期41-41,共1页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宣布,已测出天穹中移动最慢星系的速度,该星系就是M33旋涡星系,它另一个非正式名称为Pinwheel(陀螺).它位于离我们地球约240万光年的地方,可以在离M31星系(仙女星座)不远的天空中找到它,其直径约为5...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宣布,已测出天穹中移动最慢星系的速度,该星系就是M33旋涡星系,它另一个非正式名称为Pinwheel(陀螺).它位于离我们地球约240万光年的地方,可以在离M31星系(仙女星座)不远的天空中找到它,其直径约为50光年,比我们的银河小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家 M33旋涡星系 移动速度 脉泽辐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驳2012末日传言
15
作者 黄堃 《甘肃林业》 2011年第2期47-47,共1页
2012年人类将迎来世界末日的传言不时出现,好莱坞灾难片《2012》编排的一些所谓"科学根据",甚至让部分人对传言信以为真。英国著名天文学家伯内尔近日发表讲演,对这些"科学根据"逐一进行了批驳。
关键词 天文学家 好莱坞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古代天文学发展概况
16
作者 秦建明 《文博》 2005年第2期30-37,共8页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无论是陕西地区出现的天文学家,还是陕西地区展开的天文研究,抑或建立在陕的天文机构和天文设施,在中国天文学发展过程中,均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地位.如果视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为一条历史长河,则...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无论是陕西地区出现的天文学家,还是陕西地区展开的天文研究,抑或建立在陕的天文机构和天文设施,在中国天文学发展过程中,均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地位.如果视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为一条历史长河,则许多时期,陕西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都曾成为这条大河的浩荡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 空间科学 天文观测 《皇极历》 张子信 天文测量 天文学家 历法 天文仪器 仪表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宋代天文学人才的培养与任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静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宋代重视培养实际致用人才和高能力、高层次的人才 ;放宽考试条件 ,通过各种各样途径来选拔人才 ;同时 ,也注重提携和推荐后学、地位低下者来参加具体工作。这些人才 。
关键词 宋代 天文学家 人才培养 中国 教育 天文历法工作 人才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尔特的天文学成就
18
作者 丁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1年第1期17-28,共12页
本文论述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J.H.Oort,1900—)的主要天文学成就。他发现了银河系的较差自转,建立了星系较差自转的动力学理论。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范德胡斯特(H.C.van de Hulst,1918—)从理论上预言了可观测到星际中性氢的21厘米谱线... 本文论述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J.H.Oort,1900—)的主要天文学成就。他发现了银河系的较差自转,建立了星系较差自转的动力学理论。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范德胡斯特(H.C.van de Hulst,1918—)从理论上预言了可观测到星际中性氢的21厘米谱线。他是荷兰射电天文学的创始人,并在研究银河系的旋涡结构,探索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和近距星系的星系核活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在太阳系研究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原彗星云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特 天文学家 星系较差自转 动力学理论 旋涡结构 星系核活动 原慧星云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的古代天文学成就 被引量:1
19
作者 法乃亮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6年第2期76-84,共9页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最早发达的中心地区之一.夏代的文天台.迄今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展示了可列入世界最早国家之列的天文学成就:相当完善的干支表.世界上较早的日月食记录、新星或超新...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最早发达的中心地区之一.夏代的文天台.迄今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展示了可列入世界最早国家之列的天文学成就:相当完善的干支表.世界上较早的日月食记录、新星或超新星记录以及较为完善的历法和天文观测制度,东汉时期的灵台,是大科学家张衡工作过和安放过浑象和候风地动仪的地方,唐代伟大的天文学家张遂(一行)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发现了岁差现象,并推断出恒星自行现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工作,得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长度的结果,回答了地球的大小问题.北宋时期(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记录.至今尚对当代天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元代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登封告成镇创制的四十尺高表遗迹(登封观星台),至今尚留在登封县告成镇上。从文中可以看出从夏商周始.以迄明清.河南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和中原人民对祖国和世界文明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前 古代天文学 河南 天文 历法 《夏小正》 天文学家 天文 赤道 灵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文学会学术会议(序号:364):2005年学术年会(2005年10月14~17日,合肥)
20
作者 王挺贵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383,共1页
中国天文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天文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的与会代表共262人,其中既有孜孜不倦为我国天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老... 中国天文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天文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的与会代表共262人,其中既有孜孜不倦为我国天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天文学家,也有一批生机勃勃、已作出优秀成绩的青年天文学家.叶叔华、苏定强、陆埮、朱能鸿、李惕碚、方成、周又元等7位院士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文单位 学术会议 学术年会 学会 合肥 天文学家 天文事业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