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动力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永华 李平 杜飞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41,共12页
针对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动力技术的需求,评述了国外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和组合循环动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动机推力深度调节与多次起动技术、宽速域大空域组合循环动力技术、新概念推进与新型推进剂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论述了我国... 针对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动力技术的需求,评述了国外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和组合循环动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动机推力深度调节与多次起动技术、宽速域大空域组合循环动力技术、新概念推进与新型推进剂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论述了我国重复使用动力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总结了重复使用动力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火箭动力 组合循环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演示验证研究突破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正 《航空科学技术》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利用飞行演示验证手段来减少飞行器研制费用和降低研制风险,已成为当今世界飞行器研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研制中,它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广泛采用。该文就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利用飞行演示验证手段突破天地往返运输... 利用飞行演示验证手段来减少飞行器研制费用和降低研制风险,已成为当今世界飞行器研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研制中,它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广泛采用。该文就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利用飞行演示验证手段突破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研制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可重复使用 大气层可控再入技术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飞行演示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重复使用贮箱健康监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云龙 黄兵 +1 位作者 郗琦 李皓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4-62,共9页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贮箱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其可重复使用性。贮箱重复使用性必须通过提高结构耐久性来获得,而耐久性提高必须基于对贮箱结构的健康状况有足够的认识,需要采用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无损检测评价来确认贮箱结构的功能完整性和健...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贮箱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其可重复使用性。贮箱重复使用性必须通过提高结构耐久性来获得,而耐久性提高必须基于对贮箱结构的健康状况有足够的认识,需要采用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无损检测评价来确认贮箱结构的功能完整性和健康状况。针对可重复使用贮箱在飞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损伤演化及外部撞击等,论述了可重复使用贮箱失效模式与健康监测策略,集成化健康监测和诊断技术及其相应体系构架,实现贮箱的状态监测、损伤监测和外部撞击监视,为贮箱的安全、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贮箱 结构损伤 健康监测 重复使用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初探
4
作者 果琳丽 朱永贵 《中国航天》 2000年第9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空间站 天空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载人飞船 航天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往返工具成就太空传奇
5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17期I0008-I0012,共5页
神舟飞船的首次应用飞行,其重大意义在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状态基本是一致的,本次任务取得成功后,这种状态的神舟飞船和长征2F运载火箭将构成我国标准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关键词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传奇 太空 工具 神舟飞船 运载火箭 状态 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十号”飞船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回收 着陆分系统为飞船成功着陆保驾护航
6
作者 刘晖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为“神舟”飞船配套研制的回收着陆分系统,是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实现飞行任务成功的关键分系统。回收着陆分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结构子系统、降落伞子系统、着陆缓冲子系统、程序控制子系统、火工子系统、标位子系统,配套设备达84台套,集成了光、机、电、热、高能粒子、柔性特纺材料等多项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载人飞船 安全着陆 交会对接 回收 控制子系统 护航 飞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肖天白 助力空天飞行器以高超声速冲出地球
7
作者 徐飞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11-12,共2页
飞天、奔月、探索宇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我国航天事业在无数科研人员的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下,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大力开展载人航天与登月工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先进机动高超声速飞行器等领域的关键性... 飞天、奔月、探索宇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我国航天事业在无数科研人员的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下,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大力开展载人航天与登月工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先进机动高超声速飞行器等领域的关键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空天飞行器 载人航天 高超声速飞行器 科研人员 满腔热血 航天事业 登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云霄塔”空天飞机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康开华 《国际太空》 2014年第7期42-50,共9页
"云霄塔"(SKYLON)是一种类似于航空飞机的空天飞机,它可从跑道上起飞、入轨,在返回再入大气层之前执行如发射卫星、向空间站运送成员或供应品等任务,采用滑翔返回并着陆于传统跑道上。不同于当前的天地往返系统,"云霄塔&... "云霄塔"(SKYLON)是一种类似于航空飞机的空天飞机,它可从跑道上起飞、入轨,在返回再入大气层之前执行如发射卫星、向空间站运送成员或供应品等任务,采用滑翔返回并着陆于传统跑道上。不同于当前的天地往返系统,"云霄塔"能完全重复使用,可执行操作飞行任务达200次。2014年6月,英国再次披露"云霄塔"方案,并将其列入国家空间技术规划,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兴建一个新的航天发射场,主要用于空天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机 英国 天地往返系统 再入大气层 航空飞机 重复使用 飞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趋势及特点 被引量:48
9
作者 杨勇 王小军 +1 位作者 唐一华 李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9,共5页
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提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概念 ,到现在的四五十年里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也历经了不少挫折与失败。由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提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概念 ,到现在的四五十年里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也历经了不少挫折与失败。由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当前又掀起了一股新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热潮。本文综合分析了世界各国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趋势、特点及从中得到的一些经验教训 ,值得我国发展重复使用运载器时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发展趋势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航天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高空机动飞行的最优制导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永文 韩小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研究了在降弧段进行高空机动的再入飞行器最优制导律。给出了一种新的飞行器运动数学模型和这一模型下的最优制导律以及再入飞行器发动机工作时间、过载系数和估算方法。解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和制导律可用于再入飞行器的高空机动飞行控制。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高空机动飞行 最优制导律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37B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被引量:1
11
作者 竺士伟 《太空探索》 2010年第6期22-24,共3页
航天飞机成功飞行后,世界各国一直在推动新一代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系统(以下简称"可重复使用")的研究和探索。X-37B一飞冲天,国内外舆论的反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X-37B因其尺寸仅为航天飞机的四分之一,被不少媒体称为小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成功飞行后,世界各国一直在推动新一代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系统(以下简称"可重复使用")的研究和探索。X-37B一飞冲天,国内外舆论的反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X-37B因其尺寸仅为航天飞机的四分之一,被不少媒体称为小航天飞机,又因其高度机密的军事背景,被更多媒体称为太空无人战机。其实2010年4月22日所发生的一幕,是在技术铺垫和研发积累的"可重复使用"的发展背景下,X-37B迈出的轨道试验艰难的第一步,是在战略转型和双管齐下的"军事化应用"的发展背景下,X-37B迈出的太空多任务平台雏形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航天飞机 天地往返系统 多任务平台 无人战机 多媒体 国内外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十续写飞天梦 开启太空新征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2
作者 肖桂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13年第6期16-17,共2页
6月11日,万众瞩目中,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一飞冲天,顺利踏上与天宫一号的赴约之旅。这次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由"试验"跃升为"应用"、"服务"... 6月11日,万众瞩目中,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一飞冲天,顺利踏上与天宫一号的赴约之旅。这次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由"试验"跃升为"应用"、"服务",中国"太空高度"越飞越高,不断开启新的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船发射 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载人航天 应用 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爵金笔”搭载“神州六号”进入太空
13
《中国制笔》 2005年第4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太空 神州 搭载 金笔 天地往返系统 中国航天史 空间飞行器 中华民族 探月计划 嫦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研制成功小型自动着陆实验机
14
作者 熊延龄 《国际太空》 1996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日本 天地往返系统 着陆实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课堂搬到太空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杨 《太空探索》 2013年第6期1-1,共1页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6月到8月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这次任务中,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据中...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6月到8月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这次任务中,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等科普教育活动;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科学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空间科学实验 女航天员 飞行任务 课堂 交会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之路——专访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朱森元院士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菁 《中国航天》 2017年第2期6-8,共3页
朱森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院士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完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冷却剂超临界传热计算方法和沸腾换热临界热流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院士在高科... 朱森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院士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完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冷却剂超临界传热计算方法和沸腾换热临界热流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院士在高科技航天领域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概念研究、火箭发动机及大型运载火箭方案论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瞻性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大型运载火箭 专家 发动机技术 研制工作 热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短讯
17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10载人飞船。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此飞船出征太空。船箭成功分离后,神舟-10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计划在轨飞行15天,...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10载人飞船。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此飞船出征太空。船箭成功分离后,神舟-10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计划在轨飞行15天,进行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舟10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13日10时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并阳天宫-1逐步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载人飞船 在轨飞行 运载火箭 控制状态 中国 聂海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18
《汽车制造业》 2013年第14期3-3,共1页
中国人又上天了。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奔太空,拉开了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的序幕,并与早已在轨道上等候多时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开始了长达15天的在轨飞行... 中国人又上天了。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奔太空,拉开了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的序幕,并与早已在轨道上等候多时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开始了长达15天的在轨飞行。此时此地,“天宫一号”离地球的最近距离是343km,中国人引领人类登上了一个新的宇宙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太空飞行 中国人 在轨飞行 最近距离 飞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十号飞船将于6月至8月择机发射
19
《太空探索》 2013年第4期4-4,共1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月28日对外宣布,中国2013年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月28日对外宣布,中国2013年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目前,神舟十号飞船已完成总装,正在进行出厂测试;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已完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飞船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飞行任务 任务计划 交会对接 在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任务 新考验
20
作者 胡杨 《太空探索》 2014年第1期1-1,共1页
在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的喜悦与长征四号乙发射失利的遗憾中,中国航天告别2013年,迎来2014年。 回首2013,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奏凯。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执行... 在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的喜悦与长征四号乙发射失利的遗憾中,中国航天告别2013年,迎来2014年。 回首2013,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奏凯。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其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轨飞行15天后,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执行应用任务,是神舟飞船从研制飞行试验型过渡到实用型的飞跃,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工程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航天员安全 在轨飞行 中国航天 交会对接 神舟飞船 长征四号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