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小琦 刘新会 +2 位作者 张微 李长风 严亚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45-3649,3656,共6页
背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常见的肝酶指标,但目前对于肝酶指标和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病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血清ALT、AST/ALT与T2DM、MS在社区体检老年人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 背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常见的肝酶指标,但目前对于肝酶指标和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病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血清ALT、AST/ALT与T2DM、MS在社区体检老年人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在武汉市6个区共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的≥65岁3006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测资料。根据ALT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Q1组(ALT≤11 U/L,n=8116)、Q2组(11 U/L<ALT≤14 U/L,n=7008)、Q3组(14 U/L<ALT≤19 U/L,n=7438)、Q4组(ALT>19 U/L,n=7498);又根据AST/ALT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q1组(AST/ALT≤1.06,n=7386)、q2组(1.06<AST/ALT≤1.31,n=7698)、q3组(1.31<AST/ALT≤1.62,n=7529)、q4组(AST/ALT>1.62,n=7447)。采用趋势χ^(2)检验比较T2DM、MS、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三酰甘油(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患病率随ALT和AST/ALT变化的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不同ALT和AST/ALT水平与T2DM和MS的相关性。结果30060例受试者年龄65~99岁,平均年龄(71.7±5.6)岁,其中男13381例,女16679例;T2DM患病率为18.26%(5488/30060),MS患病率为29.73%(8938/30060)。T2DM受试者经常锻炼比例、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ALT、TG、空腹血糖(FPG)高于非T2DM受试者,吸烟、饮酒比例、AST、AST/ALT、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非T2DM受试者(P<0.01)。MS受试者经常锻炼比例、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ALT、TC、TG、FPG高于非MS受试者,男性、吸烟、饮酒比例、AST/ALT、HDL-C、LDL-C低于非MS受试者(P<0.01)。T2DM、MS、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糖、TG升高、HDL-C降低患病率随ALT水平升高而升高,随AST/ALT水平升高而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Q4组患T2DM、MS的风险均增加(P<0.01);与q1组相比,q2~q4组患T2DM、MS的风险均降低(P<0.01)。结论血清ALT和AST/ALT水平与T2DM和MS均存在相关性,ALT的升高和AST/ALT的降低可能增加T2DM和MS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老年人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对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昭光 任辉 +2 位作者 张佳斌 李志杰 王洪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与肝细胞癌(HCC)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22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获得APRI值最佳截点为1.62,将患者分为低APRI组(APRI<1.62)和高APRI组(APR...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与肝细胞癌(HCC)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22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获得APRI值最佳截点为1.62,将患者分为低APRI组(APRI<1.62)和高APRI组(APRI≥1.6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及预后。结果:术前APRI值同术前AST、PLT、HBsAg阳性率、肝脏纤维化、门脉癌栓密切相关。低APRI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50%)显著高于高APRI组(31%)的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PRI值、肿瘤最大横径、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肿瘤的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APRI值同接受根治性手术的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血小板 氨基转移 肝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汁酸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华晶 国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3-533,共1页
关键词 氨基转移 肝硬化患者 血清胆汁 氨基转移(ALT) 诊断 血清总胆汁 血清TBA 肝胆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晓琦 罗南都 +5 位作者 黄娇娇 杜作晨 黄佩 曹秀丽 陈艳 何志旭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3801-3808,共8页
背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近年来评估急危重症预后的新指标。目前AST/ALT仅报道可用于评估成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预后,而儿童HLH尚未见相关研究。目的探讨HLH患儿AST/ALT与临床特征的关... 背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近年来评估急危重症预后的新指标。目前AST/ALT仅报道可用于评估成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预后,而儿童HLH尚未见相关研究。目的探讨HLH患儿AST/ALT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为临床早期识别并诊断儿童HL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2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LH的128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儿的基线资料。将患儿按AST/ALT三分位数分为3组:T1组(AST/ALT≤1.57,n=43),T2组(1.57<AST/ALT<3.22,n=42),T3组(AST/ALT≥3.22,n=43)。采取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形式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开始时间为患儿出院时间,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截至2022-06-01,终止事件为患儿死亡或失访。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AST/ALT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绘制实验室指标预测HLH患儿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AST/ALT分组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HLH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患儿性别、进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情况、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呼吸衰竭、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组患儿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铁蛋白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T1、T2组,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T1、T2组(P<0.05);T2、T3组Na^(+)水平低于T1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T1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T/ALT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r_(s)=0.182,P=0.040)、C反应蛋白(r_(s)=0.419,P<0.001)、总胆红素(r_(s)=0.182,P=0.040)、肌酸激酶同工酶(r_(s)=0.310,P<0.001)、乳酸脱氢酶(r_(s)=0.474,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r_(s)=0.316,P<0.001)、血清铁蛋白(r_(s)=0.311,P<0.001)呈正相关,与白蛋白(r_(s)=-0.352,P<0.001)、纤维蛋白原(r_(s)=-0.179,P=0.043)、Ca^(2+)(r_(s)=-0.259,P=0.003)、Na^(+)(r_(s)=-0.244,P=0.006)呈负相关。ROC曲线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清铁蛋白、纤维蛋白原预测患儿死亡的AUC分别为0.560〔95%C(I 0.451,0.669)〕、0.666〔95%C(I 0.560,0.772)〕、0.605〔95%CI(0.499,0.710)〕、0.724〔95%CI(0.626,0.822)〕、0.648〔95%CI(0.551,0.745)〕、0.715〔95%CI(0.624,0.80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2.08 mg/L、40.5 U/L、927.5 U/L、53.95 s、1897μg/L、1.45 g/L。随访过程中T1、T2、T3组患儿死亡率分别为14.0%(6/43)、33.3%(14/42)、44.2%(1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8,P=0.00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休克〔HR=4.24,95%CI(2.09,8.61),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3.95 s〔HR=2.44,95%CI(1.24,4.81),P=0.010〕、血清铁蛋白≥1897μg/L〔HR=3.05,95%CI(1.02,9.09),P=0.046〕是HLH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HLH患儿的AST/ALT更高,其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更高,且其总生存期更短,患儿预后更差,早期关注AST/ALT变化对HLH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肝功能不全 儿童 氨基转移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4指数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HBV患者治疗后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晓征 赵勇 +3 位作者 蒋善珍 郑微 任春梅 陈锦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评价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后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及预后良好组,单因... 目的评价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后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及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价其对患者预后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RR=1.567)和FIB-4指数(RR=1.334)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ROC曲线下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3%、70.2%。结论 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联合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FIB-4指数 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中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闫翔 陈文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错颌畸形矫治早期龈沟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对早期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青少年患者,年龄11~16岁,每例患者随机选取同颌同名牙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错颌畸形矫治早期龈沟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对早期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青少年患者,年龄11~16岁,每例患者随机选取同颌同名牙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牙列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同颌对侧牙列佩戴普通直丝弓托槽,设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矫治前、矫治后1 h、24 h、48 h、72 h、168 h及2周龈沟液中AST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牙列的龈沟液AST含量水平在加力24 h开始升高,但升高的幅度、速率明显小于佩戴普通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的对照组牙列。结论牙齿正畸过程中受机械力的作用龈沟液AST水平发生动态变化。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龈沟液AST含量水平改变较小。相对普通直丝弓托槽,自锁托槽在牙齿矫治过程中,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龈沟液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蛋白源替代饲料中鱼粉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段培昌 张利民 +1 位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以新型蛋白源(大豆浓缩蛋白、脱酚棉籽蛋白、喷雾血球蛋白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D0)中17%(D17)、35%(D35)、52%(D52)和69%(D69)的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星斑川鲽幼鱼[初始体重(75.6±0.18)g]60d,以考察鱼粉替代对星斑川鲽... 以新型蛋白源(大豆浓缩蛋白、脱酚棉籽蛋白、喷雾血球蛋白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D0)中17%(D17)、35%(D35)、52%(D52)和69%(D69)的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星斑川鲽幼鱼[初始体重(75.6±0.18)g]60d,以考察鱼粉替代对星斑川鲽幼鱼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Arg和His含量显著增大(P<0.05),Thr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全鱼EAA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D69组肝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AST及AST/ALT随鱼粉替代量的增加显著增大(P<0.05)。本试验条件下,当替代饲料中35%的鱼粉时,饲料EAA消化率及试验鱼肌肉和全鱼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替代比例进一步加大,会对试验鱼肝脏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鱼粉 氨基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苹果酸对老年大鼠组织中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军林 吴清平 张菊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7-510,共4页
L-苹果酸(malicacid)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在线粒体产生能量物质ATP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探讨苹果酸对老年机体不同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苹果酸30d,测定大鼠体内丙... L-苹果酸(malicacid)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在线粒体产生能量物质ATP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探讨苹果酸对老年机体不同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苹果酸30d,测定大鼠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发现老年大鼠肝脏中ALT及AST活性低于年轻对照大鼠,苹果酸可提高老年大鼠肝脏中ALT活性41.98%,提示苹果酸可改善老年肝脏酶代谢能力,有利于提高新陈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老年人血清肝脏转氨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雯娟 王瑞 +3 位作者 曾泓辑 刘雅慧 卫姝帆 田庆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7-1342,共6页
背景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多数研究关注MS及其组分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但ALT、AST与MS之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老年人ALT、AST与MS患病风险... 背景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多数研究关注MS及其组分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但ALT、AST与MS之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老年人ALT、AST与MS患病风险的关系,为MS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18个市共162个乡镇(街道)≥60岁的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ALT、AST与MS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12605名老年研究对象,其中MS患病率为18.6%(20935/112605),ALT异常率为5.4%(6132/112605),AST异常率为6.8%(7661/112605)。MS者ALT水平高于非MS者,AST水平低于非MS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总人群及性别分层下MS患病风险均随着ALT水平的升高而升高,随着AST水平的变化呈“U”形变化趋势(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总人群及性别分层下ALT与MS患病风险均呈正向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总趋势)<0.001,P非线性>0.05);AST与MS患病风险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总趋势)<0.001,P_(非线性)<0.001),曲线近似呈“U”形。结论在老年人中,ALT、AST可作为MS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尤其是ALT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限制性立方样条 老年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小鼠肝脏组织相关酶活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智 闫萌 吕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小鼠肝脏相关酶活性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配制5组浓度分别为0、1000、1200、1400、1600 mg/kg的纳米氧化锌悬浮液对小鼠进行2周的灌胃,随后解剖小鼠,测定肝细胞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小鼠肝脏相关酶活性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配制5组浓度分别为0、1000、1200、1400、1600 mg/kg的纳米氧化锌悬浮液对小鼠进行2周的灌胃,随后解剖小鼠,测定肝细胞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观察动物肝脏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00、1200 mg/kg)纳米氧化锌组小鼠肝细胞中ALT、AST活性增加(P>0.05),稍高浓度(1400、1600 mg/kg)组小鼠肝细胞中ALT、AST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而SOD、CAT的活性随纳米氧化锌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P>0.05)后降低(P<0.05)的趋势。低浓度纳米氧化锌条件下,小鼠肝细胞无明显变化,随着浓度升高,小鼠肝细胞发生肿胀,有些肝细胞坏死、发生破裂。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肝组织损伤与其浓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时的组织受损程度比低浓度时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颗粒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超氧化物歧化 过氧化氢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棕榈酰化对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运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晨 冯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3-689,共7页
棕榈酰化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其对蛋白质的定位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意义.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有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和人海藻酸受体.近期研究发现,它们的棕榈酰化修饰对其膜表面分布和内化... 棕榈酰化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其对蛋白质的定位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意义.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有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和人海藻酸受体.近期研究发现,它们的棕榈酰化修饰对其膜表面分布和内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NMDA受体在其C末端有2个不同的棕榈酰化位点.1个位于C末端近膜区(CysclusterⅠ),它的棕榈酰化可以增高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增加受体膜表面分布,影响神经元中NMDA受体的组构性内化;另1个位于C末端中部(CysclusterⅡ),它受到蛋白质酰基转移酶GODZ的调节,使得受体在高尔基体大量积聚,从而影响受体的膜表面分布.与NMDA受体相似,AMPA受体也存在2个棕榈酰化位点.1个位于在第2跨膜域,受蛋白质酰基转移酶GODZ的调节,能导致AMPA受体在高尔基体的积聚.另1个位点在受体C末端近膜区,它的棕榈酰化能降低AMPA受体和4.1N蛋白的相互作用,并调节受体的内化.这两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棕榈酰化机制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均对受体的运输、膜表面分布和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酰化 N-甲基-D-(NMDA)受体 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AMPA)受体 蛋白质酰基转移 表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延迟性转氨酶异常升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李军 刘炜 +2 位作者 毕华强 李晓武 别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74-676,共3页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后转氨酶延迟异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5例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转氨酶异常升高(AST或AIJT〉3000 U/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患者的疾病类型、手术相关信息、术后临床指标和...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后转氨酶延迟异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5例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转氨酶异常升高(AST或AIJT〉3000 U/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患者的疾病类型、手术相关信息、术后临床指标和随访数据,分析转氨酶升高的时间、程度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检验。结果术后转氨酶异常升高存在2种不同的群体,在围手术期生存病例和死亡病例在术后转氨酶异常升高时间(t=3.732,P=0.003)、升高持续时间(t=3.542,P=0.004)和转氨酶峰值(t=2.993,P=0.01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术后转氨酶异常升高是少见的临床现象,在术后3~5d出现延迟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预后不良,应当引起足够的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原源 俞萌 +5 位作者 李晓芳 谢志颖 李雪迎 张哲 袁云 王朝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9-33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9月确诊的578例肌肉病和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比... 目的探讨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9月确诊的578例肌肉病和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比值]变化,并比较不同类型肌肉病,以及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肌酶谱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不同类型肌肉病患者CK(χ^2=107.710,P=0.000)、LDH(χ^2=36.382,P=0.000)、AST(χ^2=47.608,P=0.000)和ALT(χ^2=31.72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肌营养不良症患者CK和LDH高于炎性肌肉病(Z=9.297,P=0.000;Z=2.475,P=0.040)和代谢性肌肉病(Z=6.765,P=0.000;Z=5.983,P=0.000),AST高于代谢性肌肉病(Z=-5.363,P=0.000),ALT高于炎性肌肉病(Z=5.619,P=0.000);代谢性肌肉病患者LDH亦高于炎性肌肉病(Z=4.590,P=0.000)。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血清肌酶谱比较,前者CK(Z=-10.975,P=0.000)、LDH(Z=-6.967,P=0.000)和AST/ALT比值(Z=-5.605,P=0.000)升高、ALT降低(Z=3.949,P=0.000);ROC曲线提示,CK、LDH、AST、ALT、AST/ALT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95%CI:0.919~0.966,P=0.000)、0.818(95%CI:0.756~0.881,P=0.000)、0.446(95%CI:0.350~0.542,P=0.217)、0.323(95%CI:0.224~0.422,P=0.000)、0.745(95%CI:0.671~0.819,P=0.000),其中CK和AST/ALT比值鉴别诊断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的灵敏度为0.880和0.512、特异度0.961和0.882、最大Youden指数0.841和0.394。结论不同类型肌肉病患者血清肌酶谱表达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可为肌肉病临床分型提供线索。AST/ALT比值对鉴别诊断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提示意义,不明原因肝酶谱升高者应测定血清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脱氢 氨基转移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病的最新建议
14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55-1755,共1页
关键词 蝶呤治疗 风湿病 氨基转移(ALT) 氨基转移 MTX治疗 蛋白水平 全血细胞计数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注射液抗心律失常治疗致急性肝衰竭两例临床报道
15
作者 刘佳 詹家才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65,共3页
胺碘酮是常用的Ⅲ型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使用胺碘酮临床上用于处理快速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然而,胺碘酮注射液可引起急性肝损伤、严重胆汁淤积等病变,尽管罕见但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如果未及时发现,可迅速进展为急性肝衰竭。
关键词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性 肝功能衰竭 急性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暴露与排放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侯俊利 庄平 +5 位作者 冯琳 章龙珍 张涛 冯广朋 刘鉴毅 徐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69-1673,共5页
采用水溶液静态置换法,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受精卵发育至96h开始,研究了其在0(对照组)、0.2、0.8和1.6mg·L-1Pb2+水溶液中暴露16周,随后排放6周,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暴露后幼鱼血液中的ALT... 采用水溶液静态置换法,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受精卵发育至96h开始,研究了其在0(对照组)、0.2、0.8和1.6mg·L-1Pb2+水溶液中暴露16周,随后排放6周,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暴露后幼鱼血液中的ALT和AST活力均表现为随Pb暴露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6mg·L-1组ALT活力与其它各组比较呈极显著差异(P<0.01);0.8和1.6mg·L-1组AST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呈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Pb排放后,各暴露组血液中ALT活力降低至对照组水平(P>0.05);1.6mg·L-1组的AST活力依然较高,超出对照组近2倍(P<0.01)。对照组血液的AST/ALT值在2.24~2.32之间;随Pb质量浓度增加,暴露后AST/ALT值呈增加趋势。Pb排放后AST/ALT值降低,但1.6mg·L-1组与其余各组比较仍维持较高值(P<0.05)。初步认为,0.2mg·L-1和0.8mg·L-1Pb2+暴露导致中华鲟幼鱼肝细胞不同程度受损,经Pb排放后,轻度受损的组织细胞能够恢复。血液中的AST/ALT值在判断鱼类组织损伤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暴露 排放 氨基转移(ALT) 氨基转移(AST)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谢议凤 刘建国 +4 位作者 刘庆 何远桥 郝华 王金良 王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gIG小剂量治疗组、MgIG大剂量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天予0.4mL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予56°白酒16mL/(kg&#...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gIG小剂量治疗组、MgIG大剂量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天予0.4mL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予56°白酒16mL/(kg·d)连续灌胃10d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在灌胃前30min予0.25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MgIG小剂量治疗组和MgIG大剂量治疗组灌胃前预防性给予MgIG[剂量分别为15、45mL/(kg·d)]。第10天处死小鼠,通过检测死亡率、死亡时间、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变化评价MgIG对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MgIG能降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动物存活时间,降低模型对照组、MgIG小剂量治疗组、MgIG大剂量治疗组小鼠血清中AST及ALT的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变化。结论:MgIG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异甘草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病毒性肝炎HIV感染患儿接受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丽娟 靳昌忠 +2 位作者 白石 梁勇 吴南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1年前后临床资料,分为HIV+HBV+HCV组( n=78),HIV+HBV组( n=19),单纯HIV组( n=44)。治疗前后分别用逆转录PCR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结果:HAART治疗1年后,90.34%(127/141)患儿HIV RNA载量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 t=2.61, P<0.01), CD4+T细胞数从(170.187±132.405)个/μl上升到(796.014±158.491)个/μl(t=3.17, P<0.01)。 HAART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均升高( t=2.02,均P<0.05),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分别由治疗前(18.28±13.74) U/L和(24.23±8.09) U/L升高到(55.35±22.40)U/L和(69.97±26.72)U/L(t=3.80、4.11,均P<0.01),同时奈韦拉平治疗组的 ALT 和AST变化量亦明显高于依非韦伦治疗组(均P <0.01);使用奈韦拉平治疗的HIV+HBV+HCV合并感染患儿ALT和AST的变化量亦显著高于使用依非韦伦治疗患儿(均P<0.01)。结论:无论是否合并HBV/HCV感染,HAART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CD4+T细胞计数上升,但同时会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尤见于合并感染者;正确选择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药物疗法 肝炎 乙型 并发症 肝炎 丙型 并发症 抗病毒药 治疗应用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重叠感染 血液 氨基转移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血清尿酸及ALT、AST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剑凯 洪敏 +1 位作者 赵小冬 李莉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检测吗啡依赖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及核苷酸代谢参数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3 5只 ,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7只。第 1组为对照组 ,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第 2组给予盐酸吗啡 2 0~ 95mg·kg 1 ·d 1 ,分 2次 ,ip ,共... 目的 :检测吗啡依赖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及核苷酸代谢参数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 3 5只 ,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7只。第 1组为对照组 ,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第 2组给予盐酸吗啡 2 0~ 95mg·kg 1 ·d 1 ,分 2次 ,ip ,共7d ;第 3组在给予盐酸吗啡的同时 ,给予嘌呤碱基混悬液 10 0mg·kg 1 ·d 1 ,ig ,第 8天给予盐酸纳洛酮 4mg·kg 1 ,ip ,观察戒断体征 ;第 4组用嘌呤核苷混悬液替代嘌呤碱基混悬液 ,其余同第 3组 ;第 5组给予盐酸吗啡和盐酸纳洛酮 ,用量和用法同第 3组。采用Beckma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尿酸检测试剂盒测定相应指标。结果 :发现了吗啡依赖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升高 ,ALT及AST酶活性升高。结论 :吗啡可引起组织细胞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尿 氨基转移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有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田振军 熊正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7-70,共4页
在SD大鼠游泳过度训练模型上,对心肌局部与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肌酸激酶 MB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导致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Ang Ⅱ)、CK-MB 及 AST活性显著... 在SD大鼠游泳过度训练模型上,对心肌局部与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肌酸激酶 MB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导致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Ang Ⅱ)、CK-MB 及 AST活性显著性降低,循环系统上述指标显著性升高,且与一般训练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循环 Ang Ⅱ、CK-MB 及 AST指标对检测过度训练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训练 心肌 循环 肾素—血管紧张素 MB同功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