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计划样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龙 胡滨 +2 位作者 孙慧颖 韩玉霞 陈宝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目的评价2014年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计划(RELA)样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稳定性。方法按说明书要求溶解2014年RELA-A样品,用棕色小瓶分装后立即-80℃冻存。将分装后的样品从-80℃低温冰箱取出,置于2~8℃冰箱1、2、4、6、... 目的评价2014年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计划(RELA)样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稳定性。方法按说明书要求溶解2014年RELA-A样品,用棕色小瓶分装后立即-80℃冻存。将分装后的样品从-80℃低温冰箱取出,置于2~8℃冰箱1、2、4、6、8、16、24、48h,用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列表AST一级参考方法测量样品,每份测量3次,以1h结果均值为基准值,计算2、4、6、8、16、24、48hAST结果均值相对1h结果均值的偏移。结果2、4、6、8、16、24、48hAST结果均值相对1h结果均值的偏移分别为+0.39%、+0.96%、+0.80%、+1.72%、+2.21%、+3.04%、+4.47%。结论2014年RELA-A样品2~8℃保存时AST催化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建议各实验室尽量缩短REIA样品在2~8℃的存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计划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联合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评估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少华 朱小明 陈干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对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短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135例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AST/ALT比值与MELD,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对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短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135例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AST/ALT比值与MELD,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住院期间因肝硬化死亡患者,32例)和存活组(出院时存活患者,103例)。观察两组AST/ALT比值、MELD评分,并计算两者单独及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死亡组AST/ALT比值为(1.7±0.9),而存活组为(1.3±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MELD评分为(26.5±9.5)分,而存活组为(13.6±5.8)分,死亡组MELD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分以18分为界,MELD评分≥18分对死亡危险性预测的敏感性为86.07%、特异性为59.18%;而AST/ALT比值以1.6为界,AST/ALT比值≥1.6的敏感性为83.78%、特异性为67.21%;二者联合的敏感性为87.27%、特异性为67.7%,显著性高于单纯性MELD评分和单纯性AST/ALT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联合血清AST/ALT比值能更好地预测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高血压、肥胖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翟文海 张琼 《巴楚医学》 2022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高血压、肥胖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测量7515例大学生的血压、身高和体重,并检测血清AST,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高血压、肥胖对AST异常的影响。结果:大学生AST异常率为5.66%,其中男生9.80%... 目的:探讨大学生高血压、肥胖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测量7515例大学生的血压、身高和体重,并检测血清AST,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高血压、肥胖对AST异常的影响。结果:大学生AST异常率为5.66%,其中男生9.80%,女生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AST异常率均随着血压水平和体重指数的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超重、肥胖大学生AST异常患病风险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2.27倍和6.48倍(均P<0.01);男、女肥胖大学生分别是各自体重正常者的5.76倍、7.78倍(均P<0.01);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大学生AST异常患病风险相对正常血压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舒张压升高是AST异常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大学生高血压、超重、肥胖与血清AST异常呈明显正相关,控制血压(主要是舒张压)和体重有助于预防AST异常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超重 肥胖 高血压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中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翔 陈文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错颌畸形矫治早期龈沟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对早期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青少年患者,年龄11~16岁,每例患者随机选取同颌同名牙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错颌畸形矫治早期龈沟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对早期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青少年患者,年龄11~16岁,每例患者随机选取同颌同名牙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牙列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同颌对侧牙列佩戴普通直丝弓托槽,设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矫治前、矫治后1 h、24 h、48 h、72 h、168 h及2周龈沟液中AST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牙列的龈沟液AST含量水平在加力24 h开始升高,但升高的幅度、速率明显小于佩戴普通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的对照组牙列。结论牙齿正畸过程中受机械力的作用龈沟液AST水平发生动态变化。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龈沟液AST含量水平改变较小。相对普通直丝弓托槽,自锁托槽在牙齿矫治过程中,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龈沟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苹果酸对老年大鼠组织中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军林 吴清平 张菊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7-510,共4页
L-苹果酸(malicacid)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在线粒体产生能量物质ATP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探讨苹果酸对老年机体不同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苹果酸30d,测定大鼠体内丙... L-苹果酸(malicacid)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在线粒体产生能量物质ATP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探讨苹果酸对老年机体不同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苹果酸30d,测定大鼠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发现老年大鼠肝脏中ALT及AST活性低于年轻对照大鼠,苹果酸可提高老年大鼠肝脏中ALT活性41.98%,提示苹果酸可改善老年肝脏酶代谢能力,有利于提高新陈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 氨基转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病毒性肝炎HIV感染患儿接受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丽娟 靳昌忠 +2 位作者 白石 梁勇 吴南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1年前后临床资料,分为HIV+HBV+HCV组( n=78),HIV+HBV组( n=19),单纯HIV组( n=44)。治疗前后分别用逆转录PCR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结果:HAART治疗1年后,90.34%(127/141)患儿HIV RNA载量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 t=2.61, P<0.01), CD4+T细胞数从(170.187±132.405)个/μl上升到(796.014±158.491)个/μl(t=3.17, P<0.01)。 HAART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均升高( t=2.02,均P<0.05),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分别由治疗前(18.28±13.74) U/L和(24.23±8.09) U/L升高到(55.35±22.40)U/L和(69.97±26.72)U/L(t=3.80、4.11,均P<0.01),同时奈韦拉平治疗组的 ALT 和AST变化量亦明显高于依非韦伦治疗组(均P <0.01);使用奈韦拉平治疗的HIV+HBV+HCV合并感染患儿ALT和AST的变化量亦显著高于使用依非韦伦治疗患儿(均P<0.01)。结论:无论是否合并HBV/HCV感染,HAART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CD4+T细胞计数上升,但同时会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尤见于合并感染者;正确选择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药物疗法 肝炎 乙型 并发症 肝炎 丙型 并发症 抗病毒药 治疗应用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重叠感染 血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吡哆醛对血清ALT、AST测定的影响及相关参考值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沈蕾 倪红兵 +5 位作者 苏建友 刘才旺 王建新 季伙燕 保方 王惠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吡哆醛(PLP)对测量表观健康人群(未排除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催化活性浓度的影响,初步建立血清ALT和AST的参考值。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并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 目的研究磷酸吡哆醛(PLP)对测量表观健康人群(未排除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催化活性浓度的影响,初步建立血清ALT和AST的参考值。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并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将ALT、AST参考测量程序转移至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含和不含PLP时的ALT、AST:ALT1(PLP+)、ALT2(PLP-)、AST1(PLP+)、AST2(PLP-);分析PLP对研究对象血清ALT和AST活性测定的影响,并建立参考值。结果总人群、非脂肪肝组男、女间ALT1、ALT2、AST1、AS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人群男、女间ALT、AST激活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17 985.5、19 111.0,P<0.05);非脂肪肝组男、女间ALT激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 616.0,P>0.05),AST激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 947.0,P<0.05);脂肪肝和非脂肪肝人群的ALT激活程度和AST激活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8 552.0、16 502.5,P<0.01)。若排除脂肪肝人群,试剂中加入PLP,男性ALT参考值为9.6~43.6 U/L,女性为7.0~30.2 U/L;男性AST参考值为19.8~39.6 U/L,女性为17.9~34.3 U/L。结论若在纳入参考人群时严格排除脂肪肝患者,试剂中添加PLP后ALT及AST参考值与现行参考值较接近,可考虑推广加入含PLP的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哆醛 氨基转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脂肪肝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42-43,共2页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速率法测定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病脑组血清心肌...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速率法测定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病脑组血清心肌酶异常者占6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脑组血清心肌酶异常者占20.8%,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脑组血清AST、LDH、CK水平及结脑组血清AST、CK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脑组CK水平明显低于病脑组(P<0.05)。根据有无瘫痪、抽搐、失语、昏迷等症状将脑膜炎患者分为障碍组和无障碍组,障碍组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障碍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枢感染患者AST、LDH、CK、CK-MB、α-HBDH水平与G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伴随心肌细胞损伤、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对该类患者应常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及因果研究
9
作者 曾玉萍 王霞 +2 位作者 杨礼丹 赵艳华 张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25-528,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尿酸(UA)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方法纳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MAFLD患者98例。用Spearman相关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间的... 目的研究血尿酸(UA)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方法纳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MAFLD患者98例。用Spearman相关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间的相关性。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UA与ALT、AST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UA与ALT、AS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P<0.001)和0.46(P=0.01)。高UA组相较于低UA组ALT(OR=3.58,P=0.003)、AST(OR=3.24,P=0.005)水平增加。正向因果中,UA每升高1标准差(SD),ALT增加0.07SD(P=0.002),AST增加0.06SD(P=0.03)。而在反向因果中,尚未发现ALT、AST与UA间相关(P>0.05)。结论UA可导致ALT、AST水平升高,是MAFLD患者肝功能受损潜在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尿 肝功能异常 氨基转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酶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新民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37例非活动性RA患者(非活动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37例非活动性RA患者(非活动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其中AST、LDH、CK测定采用速率法,CK-MB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三组患者的血清AST、LDH、CK、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血清AST、LDH、CK、CK-MB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非活动组的血清AST、L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活动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常伴随有心肌细胞损伤。在RA患者诊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其心肌酶谱,以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脱氢 MB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晓丽 田强 惠颖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1期1901-1903,共3页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也是基层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后心肌酶谱已列为常规检查,结果发现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合并发热时升高更明显,从而...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也是基层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后心肌酶谱已列为常规检查,结果发现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合并发热时升高更明显,从而认为是合并心肌受损或心肌炎,造成了家长的恐慌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探讨和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脱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伊托比利片致溢乳1例
12
作者 李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6期374-374,376,共2页
病例:患者,女,54岁。因“腹胀、恶心1月”于2017年3月6日来本院就诊。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腹胀伴轻度恶心,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厌食等其他症状,二便正常,开始未在意,因持续不见好转,即来院就诊。患者以往体健,无传染病接触... 病例:患者,女,54岁。因“腹胀、恶心1月”于2017年3月6日来本院就诊。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腹胀伴轻度恶心,无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厌食等其他症状,二便正常,开始未在意,因持续不见好转,即来院就诊。患者以往体健,无传染病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查体:体温(T)36.3℃,脉搏(P)75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125/70mm Hg。一般情况可,无消瘦体质面容,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疸。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区无叩痛,腹水征阴性。血常规:红细胞5.27×1012·L-1,血红蛋白129 g·L-1,白细胞4.53×109·L-1,中性粒细胞73.0%,淋巴细胞25.3%,血沉16 mm·h-1。尿常规:淡黄色,尿蛋白阴性,尿糖阴性。大便常规:隐血试验阴性。镜检:阴性。胸、腹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腹部彩超:肝、胆、胰、脾正常,无腹水。妇科彩超:子宫及附件无异常。肝功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8·L-1,γ-谷氨酰转肽酶39·L-1,碱性磷酸酶42·L-1,总蛋白69.2 g·L-1,白蛋白39.0 g·L-1,球蛋白30.2 g·L-1。肾功能检查:尿素氮4.8 mmol·L-1,肌酐69 mmol·L-1。甲胎蛋白:阴性(-)。血糖示5.3 mmol·L-1。血电解质示:钾3.9 mmol·L-1,钠(Na+):138 mmol·L-1,钙(Ca2+)2.03 mmol·L-1,氯(CL-):112 mmol·L-1。电子胃镜结果示:慢性胃炎。幽门螺旋菌检测:阴性。初步诊断:①慢性胃炎,②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尿蛋白阴性 氨基转移 γ-谷酰转肽 腹部X线透视 MURPHY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溢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雅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0期118-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5例,按照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MS组、非MS组,比较两组肝酶水平;分析3种肝酶与MS各组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5例,按照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MS组、非MS组,比较两组肝酶水平;分析3种肝酶与MS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3种肝酶在MS诊断中的临界值。结果:MS组的肝酶水平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与ALT可以用来筛查代谢综合征,其可能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5 U/L、17.5 U/L。结论:利用肝酶水平初筛可能有利于早期识别代谢综合征的潜在危险,及时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来达到预防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酰转肽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IL2RG突变的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病2例
14
作者 王庆伟 刘一丹 +4 位作者 张志奇 肖佩芳 卢俊 李捷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4年第6期446-448,共3页
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1个月7天,因“发热1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天”入院,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9 U/L,外周血、尿液及母亲乳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见表1,予拉... 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1个月7天,因“发热1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天”入院,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9 U/L,外周血、尿液及母亲乳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见表1,予拉氧头孢、人免疫球蛋白(1g/kg),保肝治疗好转出院。患儿3个月5天因“发热、腹泻”再次入院,胸部CT示两肺炎症,予鼻导管吸氧,更昔洛韦、人免疫球蛋白(1g/kg)、美罗培南、利奈唑胺等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免疫球蛋白 利奈唑胺 保肝治疗 拉氧头孢 氨基转移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33a-5p在丙泊酚防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15
作者 郝伟 范惟 +1 位作者 王佳妮 王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33a-5p(miR-133a-5p)在丙泊酚防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丙泊酚对I/R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miR-133a-5p、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6,MAPK... 目的观察微小RNA-133a-5p(miR-133a-5p)在丙泊酚防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丙泊酚对I/R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miR-133a-5p、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6,MAPK6)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取18只大鼠分为丙泊酚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丙泊酚组及模型组对肝脏组织进行缺血再灌注操作,丙泊酚组在缺血再灌注操作的同时注射丙泊酚0.6 mg/(kg·min)。再灌注结束时采集各组大鼠下腔静脉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血后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肝脏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miR-133a-5p、MAPK6 mRNA。②miR-133a-5p抑制剂联合丙泊酚对I/R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miR-133a-5p、MAPK6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另取24只大鼠分为甲、乙、丙、丁组,每组6只。四组均对肝脏组织进行缺血再灌注操作,甲组在缺血再灌注操作的同时注射丙泊酚0.6 mg/(kg·min)及miR-133a-5p抑制剂,乙组、丙组在缺血再灌注操作的同时分别注射丙泊酚0.6 mg/(kg·min)、丙泊酚+等量生理盐水,丁组不做任何处理。再灌注结束时采集各组大鼠下腔静脉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采血后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肝脏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四组大鼠肝组织miR-133a-5p、MAPK6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升高,肝脏组织miR-133a-5p相对表达量降低、MAPK6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miR-133a-5p相对表达量升高、MAPK6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与乙组相比,甲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高,肝组织MAPK6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1);与乙和丙组相比,丁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肝组织MAPK6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1)。结论注射丙泊酚后肝脏I/R大鼠的肝损伤程度减轻,肝脏组织miR-133a-5p表达升高、MAPK6 mRNA表达降低。抑制miR-133a-5p表达可逆转丙泊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丙泊酚可能通过促进肝脏组织miR-133a-5p表达,抑制肝组织MAPK6 mRNA表达,减轻大鼠的肝脏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缺血再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氨基转移 微小RNA 微小RNA-133a-5p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性肝癌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蔡鸿宇 邵冰峰 +2 位作者 周元 张玲 张一心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SHIO)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PM)的应用情况。方法 152例PLC患者随机分为SHIO组、PM组各76例。SHIO组、PM组均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SHIO、PM法阻断血流,记录两组术... 目的观察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SHIO)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PM)的应用情况。方法 152例PLC患者随机分为SHIO组、PM组各76例。SHIO组、PM组均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SHIO、PM法阻断血流,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B)。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HIO组手术时间(204. 9±65. 75) min,术中失血量(401. 3±182. 8) m L,输血2例。PM组手术时间(192. 6±66. 8) min,术中失血量(362. 5±205. 3) m L,输血3例,肝门阻断时间为8~45(18. 66±10. 6) min。与PM组比较,术后第3、5天SHIO组血清ALT水平降低(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切除术中SHIO、PM法血流阻断均可减少术中出血,二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但肿瘤切除术中采用SHIO法对肝功能损害更小,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 Pringle法血流阻断 血流阻断 氨基转移 总胆红素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肿瘤切除术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荜茇宁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昭日格图 白朝鲁门 +2 位作者 博格日勒图 娜日苏 领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荜茇成分荜茇宁(piperlonguminine,GBN)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以及GBN(低、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并每... 目的:探讨荜茇成分荜茇宁(piperlonguminine,GBN)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以及GBN(低、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用白酒按0.8 mL/30 g灌胃;GBN低剂量(10 mg/(kg?d))和高剂量组(40 mg/(kg?d))组分别按设计的药物和剂量给予小鼠灌胃,给药体积为0.8 mL/30 g体质量,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水灌胃,连续给药6周。于实验第6周末,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GBN低、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分别为(4.42±0.50)%、(4.53±0.44)%,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血清ALT与AST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TC与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病理组织学显示GBN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GBN够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宁 酒精性脂肪肝 血脂 氨基转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脏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T与AST测定的基质效应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松柏 王建兵 +5 位作者 黄宪章 马艳 庄俊华 徐宁 周华友 陈茶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评价7种室间质量评价(EQA)材料和4种市售材料在9个检测系统上测定血清ALT和AST的基质效应。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指南,根据ALT和AST的参考方法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比对方法。9个检测系统的常规方法为待... 目的评价7种室间质量评价(EQA)材料和4种市售材料在9个检测系统上测定血清ALT和AST的基质效应。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指南,根据ALT和AST的参考方法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比对方法。9个检测系统的常规方法为待评方法。用比对方法和待评方法同时测定新鲜人血清、EQA材料及市售材料的ALT和AST水平,评价非血清样品的基质效应。结果 ALT测定中1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均表现基质效应,AST测定中2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其他材料视系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结论基质效应影响血清ALT和AST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充分重视基质效应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参考方法 基质效应 互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消肿止痛合剂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申建军 陈志伟 +4 位作者 方鹏飞 张富龙 冯康虎 王久夏 田继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对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OC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20%甘露醇250 mL,七叶皂苷钠20 mg+生理盐水250 mL,均每日... 目的观察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对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OC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20%甘露醇250 mL,七叶皂苷钠20 mg+生理盐水250 mL,均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陇中消肿止痛合剂,每次50 mL,每日3次,口服。均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7、14 d VAS评分及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7、14 d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3、7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3、7、14 d,2组血清CK、LDH、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7、14 d比较,治疗组CK、LDH、AST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陇中消肿止痛合剂治疗OCS患者可有效止痛,降低患者血清CK、LDH、AS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脱氢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雅楠 邓利华 +1 位作者 刘杰 王晶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19例,其中6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19例,其中60~69岁109例、70~79岁131例、年龄≥80岁279例,根据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221例和非NAFLD组298例。收集入选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白蛋白、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NAFLD患病率为42.6%,60~69岁、70~79岁、≥80岁NAFLD患病率明显降低(66.1%vs 42.7%vs 33.3%,P<0.05)。NAFLD组年龄、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非NAFLD组,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HbA1c、eGFR、TC、TG、LDL-C、FT3、TT3及TSH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45,95%CI:0.917~0.973,P=0.000)、体质量指数(OR=1.150,95%CI:1.057~1.251,P=0.001)、TG(OR=2.615,95%CI:1.767~3.868,P=0.000)和TSH(OR=1.428,95%CI:1.016~2.006,P=0.040)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TSH水平可能与NAFLD的发病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促甲状腺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