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卫星运动中的轨道共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林 廖新浩 赵长印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8-308,共11页
本文采用受摄理想共振模型,对人造卫星运动中所发生的各类轨道共振作一具体分析,给出相应的共振特征及其演化性态,为摄动计算中考虑共振项的取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人造卫星 运动 轨道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天体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易照华 黄珹 李林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综合评述正在建立的一门新学科──相对论天体力学,其中包括基础理论课题(分为相对论质点组动力学和相对论延伸体动力学)和具体天体运动理论课题(又分为相对论太阳系动力学和相对论恒星系统动力学)。最后对最新建立的系统理论... 本文综合评述正在建立的一门新学科──相对论天体力学,其中包括基础理论课题(分为相对论质点组动力学和相对论延伸体动力学)和具体天体运动理论课题(又分为相对论太阳系动力学和相对论恒星系统动力学)。最后对最新建立的系统理论DSX方法作简短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 天体力学 天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自旋人造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广才 张耀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99,共6页
把卫星视为刚体和半刚体研究其自旋稳定性虽然简单可行,但必须使自旋轴成为最大惯量主轴.而要把完成各种使命的卫星都设计成短粗状是不现实的,因此双自旋卫星的设想便应运而生.空间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姿态失稳而导致的事故... 把卫星视为刚体和半刚体研究其自旋稳定性虽然简单可行,但必须使自旋轴成为最大惯量主轴.而要把完成各种使命的卫星都设计成短粗状是不现实的,因此双自旋卫星的设想便应运而生.空间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姿态失稳而导致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本文在把卫星作为刚体和半刚体研究其自旋稳定性的基础上,考虑到耗能器在稳定性研究中的作用,建立了一个不失一般性的模型,推导了双自旋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并探讨了它的姿态稳定性的实现条件.即当阻尼器参数确定后,双自旋卫星姿态稳定取决于平台和转子的标称角速度。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各种形状的卫星类航天器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卫星 姿态运动 双自旋 稳定性 姿态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GPS低轨卫星运动学定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江飞 杜鹏 +1 位作者 王磊 黄珹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28,共16页
重点论述了星载GPS低轨卫星运动学定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各种运动学定轨法的优点和不足,分析了各种运动学定轨法解算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同时着重介绍了星载GPS低轨卫星运动学定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运动学定轨 综述 GPS 低轨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卫星运动方程 被引量:7
5
作者 费保俊 潘高田 +1 位作者 肖昱 韩春好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模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测量精度方面考虑,光子到达时间测量方程(观测方程)和卫星运动方程(状态方程)应在同一参考系中讨论.在DSX体系中太阳系质心系是惯性系,可以使用现行时间测量方程,但卫星摄动加...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模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测量精度方面考虑,光子到达时间测量方程(观测方程)和卫星运动方程(状态方程)应在同一参考系中讨论.在DSX体系中太阳系质心系是惯性系,可以使用现行时间测量方程,但卫星摄动加速度中除了地球多极矩、日月引力摄动和太阳光压三项外,还应考虑相对论修正项,计算表明该修正项导致卫星位置误差在10m量级.而地心系是非惯性系,在此系中卫星运动方程中的相对论效应导致卫星误差在10 cm量级,因而可以忽略,但要将BCRS的时间测量方程转换到GCRS中.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导航模型较为精确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 卫星运动方程 相对论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差估计在星载GPS卫星非差运动学定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江飞 黄珹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7,共8页
针对星载GPS卫星非差运动学定轨的特点,提出将抗差估计应用于星载GPS卫星运动学定轨,一方面尽量保留来自每颗GPS卫星的观测值,保持较强的卫星几何强度,避免轨道求解出现奇异;另一方面,采用等价权思想,有效地降低质量较差的观测值对定轨... 针对星载GPS卫星非差运动学定轨的特点,提出将抗差估计应用于星载GPS卫星运动学定轨,一方面尽量保留来自每颗GPS卫星的观测值,保持较强的卫星几何强度,避免轨道求解出现奇异;另一方面,采用等价权思想,有效地降低质量较差的观测值对定轨结果的影响,保证定轨精度.还采用CHAMP卫星的实测GPS数据验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抗差估计 GPS 运动学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天王星卫星运动定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凯先 乔荣川 刘建荣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6,共12页
1986年“旅行者2号”飞越天王星期间,由空间无线电和光学观测获得的卫星资料首次给出天王星5颗主要卫星质量的可靠估计,从而推动了现代天王星卫星运动定量理论的建立。Laskar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天王星主要卫星的(半)分析理... 1986年“旅行者2号”飞越天王星期间,由空间无线电和光学观测获得的卫星资料首次给出天王星5颗主要卫星质量的可靠估计,从而推动了现代天王星卫星运动定量理论的建立。Laskar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天王星主要卫星的(半)分析理论-GUST86,其高精度已被许多学者的实算证实。之后,对理论的改进作出贡献的学者有:Malhotra等人(1989)、Lazzaro等人(1987,1991)分析研究了天王星卫星系统中近共振项对长期摄动解的影响;Taylor(1998)采用数值积分拟合观测资料,以更精确地测定卫星质量;Christou和Murray(1997)则将一个2阶Laplace-Lagrange理论应用于天王星卫星系统。对这些学者的工作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天王星 卫星 运动定量理论 GUST86 半分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无奇点卫星运动方程的数学推导——谨以本文恭贺师兄欧吉坤教授七十寿辰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国昌 陈武 +2 位作者 沈云中 江楠 蒋春华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3期5-12,共8页
本文给出高斯无奇点运动方程的严格数学推导。该方程的无奇点特性使轨道力学中的奇点问题获得了完全的解决。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解析方法 奇点问题 高斯无奇点运动方程 拉格朗日无奇点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跟踪卫星模式中轨道参数需求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周旭华 彭碧波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4,共10页
首次基于半解析法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双星K波段星间速度误差、GPS接收机轨道误差和加速度计非保守力误差影响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的联合模型开展了卫星跟踪卫星模式中轨道参数的需求分析.建议我国将来... 首次基于半解析法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双星K波段星间速度误差、GPS接收机轨道误差和加速度计非保守力误差影响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的联合模型开展了卫星跟踪卫星模式中轨道参数的需求分析.建议我国将来首颗重力卫星的平均轨道高度设计为400 km和平均星间距离设计为220 km较优.此研究不仅为我国将来卫星重力测量计划中轨道参数的优化选取以及全球重力场精度的有效和快速估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保证,同时对将来国际GRACE Follow-On地球重力测量计划和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月球重力探测计划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运动 方法:解析 地球:引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星定位系统在中低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松杰 刘林 陈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301,共9页
对双星定位系统在中低轨卫星轨道确定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在该系统的测量模式下中低轨卫星定轨的几种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的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双星定位系统的一种潜在功能,用其对中低轨卫星定轨是可行的.
关键词 双星定位系统 中低轨卫星 天体力学 人造卫星运动 轨道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密光压模型的GRACE卫星加速仪校标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宏波 熊永清 赵长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59,共16页
以精密光压模型为工具,计算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受到的太阳光压摄动力,以此对加速仪的y轴、z轴的尺度因子进行估算并固定为常值,然后通过动力学定轨方法对另外4项加速仪校标参数(x轴尺度和偏差,y、z轴... 以精密光压模型为工具,计算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受到的太阳光压摄动力,以此对加速仪的y轴、z轴的尺度因子进行估算并固定为常值,然后通过动力学定轨方法对另外4项加速仪校标参数(x轴尺度和偏差,y、z轴的偏差)进行求解,得到了2002–2014年每一天的加速仪校标参数.统计结果如下:GRACE-A卫星x、y、z 3个轴的尺度因子分别为0.9435±0.0187、0.9393±0.0444、1.0371±0.0391,GRACE-B卫星3个轴的尺度因子分别为0.9313±0.0170、0.9488±0.0452、1.0274±0.0446.与早期工作的差异在于,在动力学法定轨之前,先利用精密光压模型对y、z轴的尺度因子进行约束,有助于减小资料误差对弱信号轴(y,z)的影响,从而提高校标结果的稳定性.以GRACE-A卫星的y、z轴为例,尺度因子的标准差约0.0391–0.0444,而未加光压模型约束的动力学校标方法的标准差为0.21–0.31,新方法得到的标准差降幅超过78%;同样,线性偏差的标准差降幅超过85%.因此,新方法得到的校标参数更加稳定,对于研究大气旋转效应以及热层大气风场具有特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人造卫星运动 仪器 探测器 地球 大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卫星轨道寿命的另一种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歆 刘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近点共振会导致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自然卫星以及大行星和月球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偏心率出现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化,特别是以月球和大行星为中心天体的大倾角轨道(确切地说是倾角接近90°的极轨道)卫星,由于类似的原因,偏心率的增大... 近点共振会导致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自然卫星以及大行星和月球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偏心率出现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化,特别是以月球和大行星为中心天体的大倾角轨道(确切地说是倾角接近90°的极轨道)卫星,由于类似的原因,偏心率的增大而导致近星距rp=a(1-e)≤ae(ae是中心天体的赤道半径),使其落到中心天体上,结束轨道寿命,这与耗散机制大不相同,因此将对其作理论分析,并以计算实例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轨道寿命 天体力学 人造卫星运动 近点共振 耗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GPS相位观测值非差运动学定轨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作亚 蔡五三 +2 位作者 黄珹 程宗颐 冯初刚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92,共13页
在几何法、动力学法和减缩动力学法定轨基础上,探讨了星载GPS相位观测值非差运动学 定轨方法及其实现程序。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力学模型和地面资料,只需LEO(Low Earth Orbit) 卫星上的GPS数据和IGS的GPS精密星历产品,它计算简单、方便,能... 在几何法、动力学法和减缩动力学法定轨基础上,探讨了星载GPS相位观测值非差运动学 定轨方法及其实现程序。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力学模型和地面资料,只需LEO(Low Earth Orbit) 卫星上的GPS数据和IGS的GPS精密星历产品,它计算简单、方便,能快速、高精度地确定轨 道,同时,还能确定一些动力学参数,但没有轨道预报功能;针对法方程系数矩阵比较庞大,提出 了矩阵分块、上三角化的参数解算方法,并用CHAMP卫星资料分析了上述方法的定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星载GPS 相位观测 非差 运动学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卫星轨道寿命的另一种机制(续)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歆 刘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9-386,共8页
对于制约低轨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寿命的耗散机制,人们已有足够的重视.但在深空探测中,另一种制约低轨卫星轨道寿命的引力机制同样应予重视.前文讨论了高轨卫星的情况,在第三体引力作用下,有可能导致卫星轨道偏心率产生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 对于制约低轨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寿命的耗散机制,人们已有足够的重视.但在深空探测中,另一种制约低轨卫星轨道寿命的引力机制同样应予重视.前文讨论了高轨卫星的情况,在第三体引力作用下,有可能导致卫星轨道偏心率产生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化,特别是极轨卫星,其轨道偏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可增大到使其近星距rp=a(1-e)≈Re(Re是中心天体的赤道半径),从而落到中心天体上,结束其轨道寿命.目前对低轨卫星作了详尽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与高轨卫星有类似结果,但其力学机制却不相同,低轨卫星的轨道寿命与第三体引力无关,它取决于中心人体非球形引力位中的扁率项(即J2项)与其他带谐项之间的相对大小.这不仅是一个纯理论结果,也有实际背景,在太阳系中慢自传天体(月球和金星等)的低轨卫星就存在这一问题.还给出了有关判据,并以计算实例作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人造卫星 轨道寿命 耗散机制 引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性能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郭承军 滕云龙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403,共9页
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4阶段混合模型来实现卫星钟差的预报,并给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的基本思想、预... 为了有效地进行卫星钟差预报和更好地反映卫星钟差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4阶段混合模型来实现卫星钟差的预报,并给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的基本思想、预报模型和实施步骤.采用"滑动窗"划分数据,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小波分解和去噪后的钟差序列各层系数,更精确地把握钟差序列复杂细致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逼近钟差序列.为验证该混合预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GPS卫星钟差数据进行钟差预报精度分析,并将其与灰色系统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可为实时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提供较高精度的卫星钟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人造卫星 时间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场中运动物体加速度的各向异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32,共7页
在引力或任何其它力的作用下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各向异性的。即在同样大小力的作用下 ,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的加速度要大于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的加速度。将这种横向额外加速度理论应用在天体力学方面 ,正确地计算了行星近日点的“多余... 在引力或任何其它力的作用下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各向异性的。即在同样大小力的作用下 ,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的加速度要大于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的加速度。将这种横向额外加速度理论应用在天体力学方面 ,正确地计算了行星近日点的“多余”进动角和光线在经过太阳表面时由引力引起的偏转角。并且定性地解释了最近发现的所谓航天器的“奇异”加速度。因此 ,行星、航天器和光子等等完全不同的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运动轨道可以用完全相同的物理机制——“加速度各向异性”理论扩展了的牛顿理论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加速度 各向异性 相对论 天体力学 运动物体 引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Kuzmin盘中恒星的运动性质
17
作者 傅燕宁 孙义燧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本文研究振动盘中恒星的运动性质.所采用的势模型为它由一种具简单径向振动模态的Kuzmin盘和一种对数晕共同产生.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恒星存在稳定且有序的近圆轨道;(2)盘振动对角动量较小的恒星及远离近圆轨道的恒星影响较大... 本文研究振动盘中恒星的运动性质.所采用的势模型为它由一种具简单径向振动模态的Kuzmin盘和一种对数晕共同产生.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恒星存在稳定且有序的近圆轨道;(2)盘振动对角动量较小的恒星及远离近圆轨道的恒星影响较大;(3)盘中大部分恒星的运动是有序的;(4)远离近圆轨道的恒星一般作混沌运动,并且最终可能逃逸,但在一个Hubble时间内实际逃逸的恒星比例较小;(5)盘振动可能是振动Kurmin盘中某些星团形成并长期维持的机制之一,盘振动幅度越大,盘中星团数目可能越多;在同一个星系盘中,角动量越大的星团数目可能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盘 恒星 运动性质 星系振动 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卫星短弧定轨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冬梅 赵有 李志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8-255,共8页
同步卫星受到摄动力的影响,它的实际轨道有一点漂移.卫星需要不断的调轨调姿,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为了研究卫星在几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的轨迹情况,采用短弧段定轨法.用动力学方法进行短弧定轨,分别研究1小时和15分钟定轨并进行比较... 同步卫星受到摄动力的影响,它的实际轨道有一点漂移.卫星需要不断的调轨调姿,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为了研究卫星在几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的轨迹情况,采用短弧段定轨法.用动力学方法进行短弧定轨,分别研究1小时和15分钟定轨并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在同步轨道卫星变轨后,能尽快地为卫星提供精密的预报轨道.此外,在系列短弧定轨后,得到精密轨道系列,为研究轨道变化的力学因素及研究短弧中卫星转发器时延变化规律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天体力学 人造卫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动分析法在小推力轨道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寿村 赵玉晖 +1 位作者 季江徽 侯锡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在对太阳系近地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中,从大量小行星中快速筛选出可到达目标小行星是小推力轨道设计中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考虑了小推力作用下的探测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轨道运动,通过借鉴天体力学中摄动分析法的思想将小推力作... 在对太阳系近地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中,从大量小行星中快速筛选出可到达目标小行星是小推力轨道设计中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考虑了小推力作用下的探测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轨道运动,通过借鉴天体力学中摄动分析法的思想将小推力作为摄动力来考虑,给出了1阶意义下给定时间内两条开普勒轨道在小推力作用下得以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该条件形式上为几个始末轨道根数差的简单组合,计算量极小,可以用来迅速剔除掉许多无法在给定时间和小推力作用下直接到达的小行星,数值结果验证了近地小行星探测情况下该条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摄动理论 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运动 行星与卫星:探测 小行星:普 方法: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普勒改进的BDS单频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炘 蔡成林 +1 位作者 唐振辉 于洪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针对多普勒探测法对小周跳探测精度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北斗系统(BDS)单频观测值周跳探测法.首先,利用多普勒观测值检测时,使用固定窗口滑动的方式对初始数个历元的多普勒值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接着对拟合曲线进行积分得到多普... 针对多普勒探测法对小周跳探测精度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北斗系统(BDS)单频观测值周跳探测法.首先,利用多普勒观测值检测时,使用固定窗口滑动的方式对初始数个历元的多普勒值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接着对拟合曲线进行积分得到多普勒变化量,然后用多普勒变化量与载波相位进行周跳探测,最后以高次差的方式将前后历元探测出的值进行历元求差,差值为最后探测出的周跳值.对实测BDS数据进行周跳探测,试验证明:改进的多普勒周跳探测法探测小周跳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方法简单、可靠等优点,探测精度可达0.1周且修复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人造卫星运动 多普勒 周跳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