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人古今:媒介学视阈下的古代楼阁文化建构 |
李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董仲舒天人关系论证的价值导向 |
黄星星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晚周中国思想中的圣人制作与天人合一 |
刘易晴
张涛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合一”与“相分”:论先秦儒家天人关系在自然生态中的辩证统一 |
熊明
李永添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庄子》的天人关系学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刁生虎
刁生富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6
|
绝地天通与天人合一 |
张汝伦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
7
|
汉前“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嬗变 |
张强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
8
|
“时序”视域下的《黄帝内经》天人关系解读 |
孙瑶瑶
鞠宝兆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9
|
中国哲学天人关系论的考察与理解 |
孙兴彻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
10
|
天人之际:中唐时期的“天论”与诗歌转型——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例 |
刘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1
|
“究天人之际”——中国史学“宇宙本体论”的失落及其现代重构 |
杨天保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2
|
中国古代天人之论真能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危机吗? |
杨庆中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3
|
|
|
13
|
论关汉卿的公案戏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
韩晓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
14
|
天人之间的内在同一是如何可能的?——论《易传》天人之学的哲学视野 |
杨庆中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
15
|
《天工开物》中“天人关系”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詹凯
|
《艺术设计研究》
|
2010 |
3
|
|
|
16
|
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意义 |
李荣海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
17
|
天人关系的重建与原始儒家的终结——论荀子思想的人本向度 |
张源旺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8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人关系”辨析 |
林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1
|
|
|
19
|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认同与观照--论汉族作家民族叙事中的“天人”关系 |
蔺春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20
|
试论伦理意义的“天人合一” |
赵华
|
《学海》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