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5/6肾切除大鼠加高磷饮食快速建立肾衰竭致血管钙化动物模型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鑫宇 李丹 赵学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862-864,94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肾衰竭快速诱导动脉血管钙化大鼠模型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阐明肾衰竭所致血管钙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和新药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一步法5/6肾切除大鼠同时予以高磷饮食,28d后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肾衰竭快速诱导动脉血管钙化大鼠模型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阐明肾衰竭所致血管钙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和新药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一步法5/6肾切除大鼠同时予以高磷饮食,28d后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盐酸萃取法测定胸主动脉血管壁组织钙含量;von Kossa染色光镜下观察胸主动脉血管病理;pQCT仪测试胫骨近端骨密度。结果:大鼠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和胫骨近端骨密度值,假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较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等特点,为慢性肾衰竭引起的心血管钙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快速可靠的动物模型,为有效新药筛选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切除 高血磷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叶青 金华 +3 位作者 张磊 呼琴 王亿平 代明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肾颗粒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0只大鼠均制作5/6肾切除...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肾颗粒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0只大鼠均制作5/6肾切除模型。清肾颗粒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清肾颗粒水溶液;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无菌采取腹主动脉血,代谢笼留取24h尿液,摘取左侧肾脏。检测血、尿肌酐浓度,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ink1、Parkin、LC3-Ⅱ、α-SMA;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LC3-Ⅱ和线粒体膜蛋白VDAC1共定位表达;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肾小管EMT标志蛋白α-SMA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大鼠的Pink1、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α-SM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arkin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5/6切除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小琴 袁军 +2 位作者 马晓红 邹新蓉 王长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84-586,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进行5/6肾大部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诱导肾性骨病模型。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骨化三醇组,并设假手术组。左归丸与骨化三醇治疗4周、12周时...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进行5/6肾大部切除并给予高磷饮食诱导肾性骨病模型。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骨化三醇组,并设假手术组。左归丸与骨化三醇治疗4周、12周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Ca2+)、血磷(P3-);药物干预12周麻醉处死大鼠,双能X线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BMD)。结果:12周时,模型组大鼠出现了Scr、BUN、ALP、iPTH、磷升高,血Ca2+下降。左归丸能明显降低Scr、BUN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骨化三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左归丸组大鼠ALP、iPTH、血磷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1),左归丸组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左归丸通过调节钙磷代谢及参与成骨细胞代谢,对iPTH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能改善肾性骨病的骨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切除 高磷饮水 性骨病 骨化三醇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地黄丸改善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模型微炎症状态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响波 于妮娜 张法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通过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CRF大鼠)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IL-1β、IL-6、TNF-α、IL-10、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改善CRF大鼠"微炎症状态"的免疫调节机制,并寻求最佳剂量。方法:将50只Wistar... 目的:通过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CRF大鼠)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IL-1β、IL-6、TNF-α、IL-10、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改善CRF大鼠"微炎症状态"的免疫调节机制,并寻求最佳剂量。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5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IL-10、CRP的含量。结果:黑地黄丸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CRF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同时降低血清IL-1β、TNF-ɑ、IL-6、CRP的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示黑地黄丸对CRF大鼠胸腺和脾具保护作用,并可有效调节CRF大鼠细胞因子紊乱。结论:黑地黄丸对CRF大鼠"微炎症状态"改善机制与其调节大鼠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保护CRF大鼠胸腺、脾脏,抑制炎性因子IL-1β、TNF-ɑ、IL-6的合成与分泌,下调CRP水平,上调IL-10水平等方面。且以黑地黄丸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地黄丸 5 6切除大鼠衰竭模型 微炎症状态 免疫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茶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系膜基质及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威远 黄荣桂 郑兴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9期818-820,共3页
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CM)增加是肾小球疾病发展至肾小球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参与调节肾小球ECM的分泌,导致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促进肾小球硬化。肾茶又名猫须草,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 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CM)增加是肾小球疾病发展至肾小球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参与调节肾小球ECM的分泌,导致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促进肾小球硬化。肾茶又名猫须草,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地,近年来有应用肾茶及其复方的制剂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报道[1]。本实验拟观察其对肾脏系膜基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肾茶治疗慢性肾衰竭等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基质 5/6切除 大鼠模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球硬化 炎性细胞因子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地黄丸改善5/6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肾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伟伟 张亮 +2 位作者 张丽 孙响波 张法荣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CRF大鼠)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佳剂量。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尿毒清组,...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CRF大鼠)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佳剂量。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共7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酶偶联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及采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动脉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BUN、Scr显著降低(P<0.01)。与黑地黄丸低剂量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血清BUN降低(P<0.05);与黑地黄丸低剂量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血清Scr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地黄丸可以明显降低肾衰大鼠的血清BUN、Scr,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CRF进程,其中尤以黑地黄丸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地黄丸 5/6切除大鼠模型 血清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解毒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HIF-1α、CTGF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骢翀 刘琨 +1 位作者 于昊新 费秀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578-58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TGF和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益肾解毒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大鼠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组和益肾解毒汤组。术后8周,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TGF和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益肾解毒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大鼠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组和益肾解毒汤组。术后8周,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用Masson染色法检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CTGF和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HIF-1α、CTGF和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解毒汤组肾组织中HIF-1α、CTGF和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HIF-1α通过调节CTGF和TGF-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导致肾间质的纤维化,益肾解毒汤可通过减少HIF-1α蛋白水平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汤 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 HIF-1Α CTGF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隆献 何泽云 +4 位作者 周艳利 罗寅亮 李岩岩 徐文峰 李旭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和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特异性受体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和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特异性受体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1周后,灌胃干预8周。观察残肾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残肾均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更为严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HGF表达升高(P<0.05),六味地黄汤组表达也升高(P<0.01),六味地黄汤组HGF表达强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c-Met表达均升高(P<0.01),六味地黄汤组表达强于模型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促进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5 6切除 间质纤维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HIF-1α、PAI-1和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唐群 何泽云 +2 位作者 徐文峰 陈丽 徐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777-780,I0005-I0006,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大鼠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术后8周,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用Masson染...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大鼠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丸组。术后8周,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用Masson染色法检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PAI-1和TIMP-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HIF-1α、PAI-1和TIMP-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组肾组织中HIF-1α、PAI-1和TIMP-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HIF-1α通过调节PAI-1和TIMP-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减少HIF-1α蛋白水平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HIF-1Α PAI-1 TIMP-1 5/6切除 六味地黄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韦芳宁 杨霓芝 +7 位作者 王健 胡子衡 丁海明 杨海峰 欧爱华 韩凌 邓时贵 欧润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39-241,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三芪口服液延缓肾脏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SD大鼠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芪口服液治疗高剂量组(TMH组)、... 目的:观察中药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三芪口服液延缓肾脏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SD大鼠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芪口服液治疗高剂量组(TMH组)、三芪口服液中剂量组(TMM组)、三芪口服液低剂量组(TML组)、包醛氧淀粉组(B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肾功能以及光镜下肾脏组织变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三芪口服液各剂量组均可降低造模大鼠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中剂量可以提高造模大鼠的红细胞压积,高、中剂量可以降低造模大鼠的血小板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芪口服液还可以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程度,以及明显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细胞凋亡率,与包醛氧淀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芪口服液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及整体机能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肾脏微循环,抑制细胞过度凋亡参与的肾脏病理损害等方面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芪口服液 慢性衰竭 5/6 切除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活血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浩 王云满 +6 位作者 程蔚蔚 姚卫国 梁永平 池杨峰 周海珊 彭文 张雪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405-408,I0006,I0007,共6页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SD雄性大鼠,通过5/6肾切除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1)假手...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SD雄性大鼠,通过5/6肾切除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1)假手术组:予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2)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3)中药组:予温阳活血方30g·kg-1·d-1灌胃;(4)西药组:科素亚33.3ml·kg-1·d-1灌胃;(5)中西药联合组:予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灌胃。分别在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检测肾功能指标和24h尿蛋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TGF-β1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给药12周后TGF-β1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三个治疗组血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均能显著减少TGF-β1在肾脏中的表达(P<0.01)。结论:温阳活血方可能是通过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的Scr、BUN和尿蛋白水平,抑制肾脏TGF-β1表达,从而延缓肾衰竭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活血方 5 6切除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图像分析与中医证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宗江 牛建昭 +4 位作者 杨美娟 赵丽云 张新雪 魏民 王继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 5 / 6肾切除 (5 / 6nephrectomy ,5 / 6NT)大鼠肾脏病理动态变化与图像分析、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5 / 6NT大鼠肾组织标本的PAS、PAM染色片 ,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PAM染色片的肾小球直径、肾小球截面积、系膜基质及血管壁面... 目的 :探讨 5 / 6肾切除 (5 / 6nephrectomy ,5 / 6NT)大鼠肾脏病理动态变化与图像分析、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5 / 6NT大鼠肾组织标本的PAS、PAM染色片 ,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PAM染色片的肾小球直径、肾小球截面积、系膜基质及血管壁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肾脏病理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5 / 6NT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的基本特征为肾小球系膜细胞 (glomenrulusmesangialcells,GMC)增生 ,肾小管扩张 ,肾间质炎症反应 ,肾小管蛋白管型形成 ,并逐渐形成肾小球纤维化、硬化。这些病理变化与中医“瘀血”、“瘀浊”的概念相符合。病理变化轻重与肾小球直径、系膜基质面积、肾小球截面积、肾小球体积及血管壁面积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及肾血管壁面积呈正比例关系。结论 :肾小球直径、系膜基质面积、肾小球截面积、肾小球体积及血管壁面积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及肾血管壁面积可以作为肾纤维化、硬化的评价指标 ;5 / 6NT大鼠肾脏病理相当于中医的“瘀血”、“瘀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5/6切除 脏病理 图像分析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皮质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兆安 彭书玲 +2 位作者 赵鑫 李敏 吴增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053-1057,I0010,共6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5/6肾切除大鼠肾皮质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余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CRF)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5/6肾切除大鼠肾皮质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余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CRF)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百令胶囊组(简称对照组)、PNS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NS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与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实验期间测定大鼠的尿蛋白、肾功能,治疗12周后观察其肾脏病理改变,用半定量方法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和肾小管损伤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和肾皮质基质金属蛋白(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2)蛋白表达。结果:PNS能明显减少CRF大鼠尿蛋白的排出(P<0.05),有一定改善肾功能的作用;PNS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程度;PNS能下调TIMP-2蛋白表达,增加MMP-2活性,抑制了FN、ColⅣ在肾组织的表达(P<0.01),减轻ECM积聚。结论:PNS可能通过减少5/6肾切除大鼠尿蛋白的排出,增加肾脏MMP-2活性,降低TIMP-2表达,增加ECM降解,减轻肾小球硬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细胞外基质 5/6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鸿卿 黄小妹 +8 位作者 张介眉 丁国华 梁伟 马威 何达 熊飞 程力 高秀伦 朱双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大鼠循环及肾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近日节律。方法:60只Wistar大鼠建立5/6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肾衰组(A组,30只),假手术组(B组,30只)。大鼠在恒温(22±2)℃,12:12h明(L):暗(D)交替的环...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大鼠循环及肾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近日节律。方法:60只Wistar大鼠建立5/6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肾衰组(A组,30只),假手术组(B组,30只)。大鼠在恒温(22±2)℃,12:12h明(L):暗(D)交替的环境中饲养12周。早上7:00开灯,记为ZT0时,依次类推,晚上19:00时关灯,记为ZT12时。在11周时留尿测24h尿蛋白定量。12周时分别留取血及肾标本。放免法检测血及肾脏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肾衰组血肌酐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01)。无论是A组还是B组,肾组织肾素活性(KRA)、AngⅡ及Ald的近日节律与血浆中肾素活性(PRA)、AngⅡ及Ald节律不一致。如A、B组KPA的谷、峰值时间与PRA相反;血浆AngⅡ峰值时间A组在ZT20,B组在ZT16时,A、B组肾脏中AngⅡ峰值时间则在ZT4时。B组的血浆及肾RAAS各组分的近日节律与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肾局部RAAS节律与血浆中RAAS节律不同,慢性肾衰竭组RAAS节律与假手术组比较也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5/6大部切除 近日节律 放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未能改善5/6肾切除大鼠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尘非 张周沧 +2 位作者 徐利鸳 刘毅 郑景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26-28,I0005-I0006,共5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5/6肾切除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透析内瘘内膜增生是否有潜在的价值。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RF对照组和CRF他汀组各12只。各组在成模后分别于第7天、28天各处死6只,抽血行肾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5/6肾切除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透析内瘘内膜增生是否有潜在的价值。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RF对照组和CRF他汀组各12只。各组在成模后分别于第7天、28天各处死6只,抽血行肾功能、血脂检测,并取其内瘘内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相同时间点各组肾功能,血脂及内膜增生程度。结果:(1)肾功能和血脂:与同一时点假手术组相比,CRF对照组、CRF他汀组造模后第7、28天后的肌酐和尿素氮均显著增高(P<0.05),各组血脂无显著差异。(2)新生内膜面积、厚度测定:术后第7天,已见各组内瘘血管内膜受损、薄层新生内膜形成;第28天病理改变更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CRF对照组、CRF他汀组两组内膜增生更为明显(P<0.05);CRF对照和CRF他汀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α-SMA、PCNA:假手术组与CRF对照组、假手术组与CRF他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对照组与CRF他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未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自体动静脉内瘘大鼠的血管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自体移植静脉 内膜增殖 5 6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浩峥 熊虹飞 +5 位作者 丁晓英 白洁 吕俊林 张会娟 舒粉宁 姚钢炼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05-308,385,386,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BMSCs用Hoechst33342标记后注入受体雄性SD大鼠体内。40只受体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n=1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BMSCs用Hoechst33342标记后注入受体雄性SD大鼠体内。40只受体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5/6肾切除+培养液注射)、贝那普利组(5/6肾切除+贝那普利灌胃)、干细胞组(5/6肾切除+BMSCs移植)。造模后第60天观察肾功能改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的表达,并观察Hoechst33342标记的BMSCs在受体大鼠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 5/6肾切除后60 d可见标记的BMSCs定位于肾组织中。贝那普利组和干细胞组肾功能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干细胞组血清和肾组织中VE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BMSCs可向损伤的肾脏迁移,促进机体分泌VEGF,增加VEGF蛋白在肾脏表达,从而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5/6切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晓文 陈香美 +3 位作者 谢院生 师锁柱 张东山 尹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比较联合用药是否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M)、模型对照组(NX)、氯吡格雷治疗组(CLO)、伊贝沙坦治疗组(IRB)和氯吡格雷联合伊...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比较联合用药是否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M)、模型对照组(NX)、氯吡格雷治疗组(CLO)、伊贝沙坦治疗组(IRB)和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组(CLO/IRB),每组12只。氯吡格雷按20mg·kg-1·d-1给药,伊贝沙坦按20mg·kg-1·d-1给药,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给药(氯吡格雷按20mg·kg-1·d-1加伊贝沙坦按20mg·kg-1·d-1),每天8∶30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蒸馏水。分别观察治疗4周末和8周末大鼠的血压、尿蛋白、血生化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治疗8周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伊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降低24h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水平(P<0.05),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降低平均肾小球截面积。伊贝沙坦降尿蛋白作用比氯吡格雷强。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降尿蛋白、血清肌酐、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作用比单独用药效果好。结论:氯吡格雷/伊贝沙坦可以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大鼠慢性肾衰竭的进程;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伊贝沙坦 5/6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CD_(44)和CD_(54)的变化及阿魏酸钠和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蔚 樊均明 陈辉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组织细胞黏附分子CD44和CD54的表达及阿魏酸钠(SF)和氯沙坦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6肾切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12周...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组织细胞黏附分子CD44和CD54的表达及阿魏酸钠(SF)和氯沙坦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6肾切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残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肾组织内细胞黏附分子CD44、CD54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残肾组织CD44及CD54表达增高,大量炎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肾功能恶化。阿魏酸钠及氯沙坦治疗组CD44及CD54的表达减少,炎细胞浸润减少,肾小球增生、硬化程度、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功能改善。结论:阿魏酸钠及氯沙坦治疗组都可通过抑制5/6肾切除大鼠CD44及CD54的表达而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切除 大鼠 组织 CD44 CD54 阿魏酸钠 氯沙坦 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在5/6肾切除大鼠微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晓 刘兰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60-86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在5/6肾切除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复制5/6肾切除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模型组,在1、2、4、8和12周,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肾脏Ang-1和CD31表...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在5/6肾切除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复制5/6肾切除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模型组,在1、2、4、8和12周,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肾脏Ang-1和CD31表达变化以及RT-PCR观察肾脏Ang-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2、4和8周时肾脏Ang-1 mRNA表达显著上调,12周时低于假手术组;模型组2周~8周免疫组化显示肾小球Ang-1阳性着染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峰值在4周~8周,12周后逐渐下调;模型组2周~12周肾小球CD31表达逐渐减少。结论:5/6肾切除大鼠肾脏存在Ang-1和CD31表达的改变,此改变参与了残肾微血管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切除 促血管生成素-1 CD31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20
作者 高远赋 王晓燕 +2 位作者 姜新猷 卢思广 贾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钙拮抗剂对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本文观察了心痛定对5/6肾切除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设置3个观察组:(1)对照组,进行5/6肾切除,术后喂正常饮食;(2)心痛定组,术后喂含0.2%心痛定的饲料... 目的进一步探讨钙拮抗剂对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本文观察了心痛定对5/6肾切除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设置3个观察组:(1)对照组,进行5/6肾切除,术后喂正常饮食;(2)心痛定组,术后喂含0.2%心痛定的饲料;(3)依那普利组,术后喂含50mg/L依那普利的水。分别观察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变化,并于术后第8周处死大鼠,测定其残余肾的组织形态学指标:系膜区面积,丝球体面积及体积和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心痛定组、依那普利组大鼠血压、尿蛋白、血浆尿素氮和肌酐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1);心痛定组系膜区面积和丝球体体积分别为(1.53±0.41)×103μm2、(1.23±0.27)×106μm3;较对照组(2.24±0.55)×103μm2和(1.50±0.33)×106μm3明显减少(P值均<0.01),依那普利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心痛定、依那普利均有降低肾衰模型大鼠血压、尿蛋白和氮质血症的作用,然而仅心痛定可减小大鼠肾小球系膜区面积和肾小球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定 5/6切除 小球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