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性分化过程中对p-AKT及eNOS、iNOS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晓宇 葛宝丰 +3 位作者 陈克明 甄平 周建 马小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7-901,906,共6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成骨性分化机理。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用流式检测细胞纯度。骨髓基质细胞传代至第2代时分别用含有成骨性诱导剂的1...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成骨性分化机理。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用流式检测细胞纯度。骨髓基质细胞传代至第2代时分别用含有成骨性诱导剂的1×10-5mol/L ICA和LY294002处理24 h后用Real-time RT-PCR检测ALP、eNOS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ALP、p-AKT、eNOS和iNOS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原代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第2代时纯度可达95%以上。基因和蛋白质检测均显示ICA可极显著的促进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P<0.01),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会抑制ICA对ALP的提高,ICA+LY294002组与CON组的表达差别不明显。p-AKT的蛋白表达变化与ALP相似。ICA可以提高eNOS表达(P<0.01),加抑制剂能使其降低(P<0.01),而iNOS的ICA组与ICA+LY29400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ICA促进BMSCs成骨性分化过程涉及到PI3K/AKT通路,且AKT位于eNOS的上游;eNOS和iNOS共同作用,但iNOS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淫羊藿苷 NOS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槐卿 药蓉 +2 位作者 韩君 邓力 李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4-249,T001,T002,共8页
目的对比研究3、6、9、12个月龄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cells,MSCs)成骨与成脂肪能力的变化。方法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成骨、成脂肪诱导剂,在不同时间行细胞化学染色观察3和12个月龄两组大鼠MSCs的成骨与成脂肪能力的变化;采用RT... 目的对比研究3、6、9、12个月龄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marrowstromalcells,MSCs)成骨与成脂肪能力的变化。方法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成骨、成脂肪诱导剂,在不同时间行细胞化学染色观察3和12个月龄两组大鼠MSCs的成骨与成脂肪能力的变化;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3、6、9、12个月龄大鼠的MSCs的Ⅰ型胶原mRNA和脂蛋白脂酶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成骨诱导1周后,12个月龄大鼠的MSCs对照与诱导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表达阳性率均低于3个月龄大鼠的同组细胞。成骨诱导12d后,3个月龄大鼠组的MSCs先于12个月龄大鼠组形成钙化。成脂肪诱导第2天,12个月龄大鼠组的MSCs先于3个月龄大鼠组MSCs生成脂滴。RT-PCR检测显示Ⅰ型胶原mRNA水平随月龄增长表达降低,且随诱导时间延长降低幅度变大;脂蛋白脂酶的mRNA水平随月龄增长表达增加,随诱导时间延长增加幅度变大。结论大鼠的MSCs随月龄增长成骨能力降低,成脂肪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月龄 成骨分化 成脂肪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祝强 王婧 +3 位作者 董隽 史立新 张旭 洪宝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雌激素在很多靶器官中发挥重要生物调节作用,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来介导。构建ERα真核表达载体并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rat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中表达,为后续研究ERα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基... 目的雌激素在很多靶器官中发挥重要生物调节作用,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来介导。构建ERα真核表达载体并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rat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中表达,为后续研究ERα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SD大鼠子宫及双侧附件中提取并扩增ERα,酶切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载体经PCR、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rBMSCs,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ERα在细胞中的表达,并采用Realtime-PCR和MTT的方法比较ERα高表达后对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ERα,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质粒能在rBMSCs中高效表达,Realtime-PCR和MTT比较分析表明,ERα的高表达对细胞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ERα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在rBMSCs中成功转录与表达,外源性ERα基因转染能使rBMSCs的增殖受抑,可能与ERα的核内高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理 因表达 大鼠骨髓细胞 转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外源性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表达
4
作者 孙吉平 贾延劼 +2 位作者 罗芳 宋建辉 杨于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EGFP PDX 1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对其转染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效率。方法:构建的重组载体鉴定后,以脂质体介导其转染骨髓基质细胞,改变DNA,脂质体的量,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并计算转染效率... 目的: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EGFP PDX 1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对其转染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效率。方法:构建的重组载体鉴定后,以脂质体介导其转染骨髓基质细胞,改变DNA,脂质体的量,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并计算转染效率;转染后48h进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限制性酶切分析证实重组后的载体成功载入PDX 1基因;克隆的目的片断经序列测定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质粒∶脂质体为1∶1或1∶2的转染效率最佳;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证实转染后骨髓基质细胞有PDX 1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PDX 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优化转染条件提高了pEGFP PDX 1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效率,为成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 细胞表达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阳离子脂体介导 真核表达载体 限制性酶切分析 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免疫组化 细胞免疫化学 转染效率 染色检测 PDX-1 重组载体 表达情况 目的 序列测定 因表达 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保护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军 王爱民 +6 位作者 张忠荣 吴思宇 郭庆山 吴军 贺伟峰 汤守营 张全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构建人骨保护素(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转染能力。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OPG基因片段插入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与骨架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胞内进行同源重组,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得到携... 目的构建人骨保护素(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转染能力。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OPG基因片段插入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与骨架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胞内进行同源重组,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得到携带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asy-PAdtrack-CMV-hOPG,将重组腺病毒AdhOPG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MSCs) 进行感染。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行鉴定,利用绿色荧光报告基因转染结果,以荧光计数法检测重组腺病毒的滴度。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hOP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 病毒滴度可达2.5×108pfu/ml,具有很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 hOPG重组腺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保护素 因重组腺病毒载体 adEasy系统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 因工程技术 293细胞 PCR方法 载体 因片段 大肠杆菌 骨架 因转染 酶切鉴定 病毒滴度 感染能力 G hOP 计数法 检测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OPG/RANKL信号途径调节骨吸收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马小妮 葛宝丰 +6 位作者 陈克明 周建 王嘉琪 郭晓宇 宋鹏 吕享 成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抑制骨吸收的机理。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流式检测细胞纯度。加入10-5M淫羊藿苷12 h、24 h、36 h、48 h后用Real-time-RT-PCR检测OPG和RANKL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第2代培养细...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抑制骨吸收的机理。方法贴壁分离法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流式检测细胞纯度。加入10-5M淫羊藿苷12 h、24 h、36 h、48 h后用Real-time-RT-PCR检测OPG和RANKL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第2代培养细胞的纯度达到95%以上。OPG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24 h时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OPG和RANKL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主要通过提高OPG及OPG和RANKL的比值来发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骨髓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物学
7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5期268-273,共6页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增殖 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形态学观察 细胞 实验模型 创伤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