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韩曼丽 章金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雷公藤多苷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文章探讨雷公藤多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肿胀和滑膜组织中血管... 目的雷公藤多苷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文章探讨雷公藤多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肿胀和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receptor-2,VEGFR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造模成功大鼠30只,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组。每隔1周计算其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VEGF、VEGF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雷公藤多苷治疗后的模型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均显著下降(P<0.05),VEGF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VEGFR2 mRNA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能够改善CIA大鼠的关节肿胀情况,降低VEGF及VEGFR2的表达,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玲玲 刘云洁 +4 位作者 童彤 吴颖其 赵文娣 李培培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及主要评价指标。方法鸡Ⅱ型胶原(typeⅡ collagen,CⅡ)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和脾脏病理检查及评分。结果免疫后d31,CIA...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及主要评价指标。方法鸡Ⅱ型胶原(typeⅡ collagen,CⅡ)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和脾脏病理检查及评分。结果免疫后d31,CIA小鼠足爪红肿,关节炎指数评分增高,d40~60为肿胀高峰;d35,体重下降;足爪X线片示关节变形,骨赘生成,骨质溶解;踝关节病理见滑膜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翳出现;脾脏病理见生发中心增多,白髓淋巴样滤泡增生,边缘区细胞密度增大、红髓淤血。踝关节和脾脏病理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小鼠。结论鸡CⅡ免疫DBA/1小鼠诱导CIA方法可靠,重复性好,CIA发病率高。关节炎指数、足爪X线片、踝关节和脾脏病理等是评价CIA模型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关节炎 小鼠 Ⅱ型胶 模型 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A/1J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慧雯 郝文婷 +5 位作者 陈德生 张雅文 陆云娟 李向阳 秦苏萍 潘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1 d后同样的方法进行再次免疫。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关节肿胀程度等形态学指标,进行踝关节病理检查,并用CB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造模组小鼠体重于首免后35 d开始下降并持续低于对照组。于28 d,造模组小鼠出现足爪红肿,35 d足爪肿胀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62 d发病率高达90%。病理学检测显示,造模组小鼠关节腔变窄,滑膜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软骨结构不同程度破坏。相比于对照组,造模组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FN-γ、MCP-1显著升高(P<0.05),而抗炎因子IL-10轻微下降(P>0.05)。结论 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1J小鼠 牛Ⅱ型胶 诱导性关节炎模型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诱导与抗原诱导C57BL/6小鼠类风湿关节炎造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范凯健 吴菁 王婷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C57BL/6小鼠背景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和抗原诱导的关节炎(antigen-induced arthritis,AIA)造模情况的分析,来比较其造模成功率和关节炎进展的差异性。方法将42只小鼠分成两组,一组为CIA,一组... 目的通过对C57BL/6小鼠背景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和抗原诱导的关节炎(antigen-induced arthritis,AIA)造模情况的分析,来比较其造模成功率和关节炎进展的差异性。方法将42只小鼠分成两组,一组为CIA,一组为AIA。每组3只作为正常组,18只作为模型组。最后一次造模后定期监测小鼠的体重、膝关节和踝关节直径。结果在C57BL/6背景下,CIA造模成功率不高且严重程度差异大,AIA造模成功率高但维持时间短。结论为了更全面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致病机制,可能更适合在后续的转基因小鼠身上造CI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诱导关节炎 诱导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抗体联合LPS建立C57BL/6小鼠关节炎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大飞 方亦龙 +4 位作者 檀学文 蒋海峰 许振 涂佳杰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是一种新颖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相比,CAIA不需要7周以上才出现关节炎表型,对于CIA模型不敏感的品系也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然而,使用的高剂量诱导剂,一方面给小鼠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是一种新颖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相比,CAIA不需要7周以上才出现关节炎表型,对于CIA模型不敏感的品系也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然而,使用的高剂量诱导剂,一方面给小鼠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另一方面也导致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的不必要浪费。降低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和脂多糖(LPS)的使用剂量,在避免模型小鼠死亡,节约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的同时,成功高效诱发C57BL/6小鼠关节炎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体诱导性关节炎 5-克隆胶抗体混合物 脂多糖 C57BL/6小鼠 关节炎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53
6
作者 张玲玲 沈玉先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动物模型特别是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与人RA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着相似的特点 ,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动物模型特别是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与人RA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着相似的特点 ,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对进一步了解RA的病理、生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特点 ;对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十分重要。该文就几种RA动物模型的建立、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诱导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环瓜氨酸化蛋白短肽的免疫原性和致关节炎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恩生 崔明珠 +3 位作者 赵晓峰 余焙佳 肖长虹 顾为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构建环瓜氨酸化蛋白短肽诱导性小鼠关节炎模型,探讨该短肽的免疫原性、致关节炎性。方法:36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3组,于第0天、第21天分别以Ⅱ型胶原(CⅡ,CIA)、环瓜氨酸化波形蛋白短肽(CCit-Vim,CCV-IA)和偶联血蓝蛋白(KLH)的环瓜... 目的:构建环瓜氨酸化蛋白短肽诱导性小鼠关节炎模型,探讨该短肽的免疫原性、致关节炎性。方法:36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3组,于第0天、第21天分别以Ⅱ型胶原(CⅡ,CIA)、环瓜氨酸化波形蛋白短肽(CCit-Vim,CCV-IA)和偶联血蓝蛋白(KLH)的环瓜氨酸化波形蛋白短肽(CCit-Vim+KLH,CCV+K-IA)皮下注射。ELISA检测血清抗CⅡ抗体、抗CCit-Vim抗体、抗CCP抗体及TNF-α,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大鼠食管角蛋白抗体(AKA),对关节炎指数(AI)、足容积、踝关节病理学进行评价。结果:CCV+K-IA小鼠关节炎发病率为25%(3/12),但关节炎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发病率及关节炎程度均低于CIA;CCV-IA无关节炎发生。CCV+K-IA产生抗CCit-Vim抗体高于CIA(P=0.031),产生抗CCP抗体反而低于CIA(P=0.007)。CCV+K-IA、CCV-IA产生的抗CⅡ抗体水平均低于CIA(P<0.05)。CCV+K-IA与CIA的TNF-α高于CCV-IA(P<0.05)。CCV+K-IA的AKA阳性率高于其余两组(50%vs CCV-IA 25%、CIA 16.67%)。CCV-IA和CCV+K-IA踝关节病理显示轻度滑膜增生,无滑膜血管翳形成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偶联KLH的CCit-Vim短肽不仅具有强的免疫原性,而且具有致关节炎性;与CⅡ比较,CCit-Vim+KLH能诱导出更高的AKA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瓜氨酸化短肽 诱导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模型大鼠制备与评价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媛媛 张碧涛 +2 位作者 范培健 崔子龙 王少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5-1113,共9页
目的 制备并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抑郁组(D组)、关节炎组(RA组)、模型组(RAD组),每组8只。N组正常饲养,D组施加1周孤养与3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 目的 制备并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抑郁组(D组)、关节炎组(RA组)、模型组(RAD组),每组8只。N组正常饲养,D组施加1周孤养与3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RA组予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方法建立关节炎模型,RAD组在建立CIA动物模型基础上施加1周孤养与3周CUMS建立RAD动物模型。通过观测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arthrits index, AI),滑膜、踝关节病理和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评价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通过测定体重、摄食量、糖水偏好率、旷场行为学(运动总格数、直立次数),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水平及海马病理变化评价大鼠抑郁状态。模型大鼠同时符合上述抑郁状态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检测,则表明RAD动物模型制备成功。结果 与N组比较,RA组与RAD组大鼠足趾容积、AI评分及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关节间隙增宽,滑膜增生明显并延伸至关节腔,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D组与RAD组大鼠体重、摄食量、运动总格数、直立次数、糖水偏好率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CRH、ACTH、CORT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神经元细胞减少,伴有部分细胞核萎缩,模型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联合孤养与CUMS可较好地模拟RAD模型动物外在表现与内在指标变化,可为RAD疾病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抑郁症 诱导性关节炎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