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活血扶正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郑保平 罗耀玲 +3 位作者 喻道舫 张婉晴 黄青 苏腾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2,I0004,I0005,共6页
目的化痰活血扶正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化痰活血扶正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和对照组血清。总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处理HSC-T6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 目的化痰活血扶正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化痰活血扶正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和对照组血清。总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处理HSC-T6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及JC-10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10%的总方、活血化瘀方、化痰方含药血清对HSC-T6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Edu标记实验结果表明总方和活血化瘀方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数显著减少(P<0.05)。Annexin V/PI和JC-10检测结果显示化痰方、活血化瘀方和总方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方和总方可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增加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化痰活血扶正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增殖,并通过线粒体应激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血扶正方 含药血清 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及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PPAR-γ和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瑞 陈桂泓 +1 位作者 徐伶俐 罗伟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并以西药罗格列酮作对照,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FL对HSC-T6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TFL和罗格列酮对HSC-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目的:研究中药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并以西药罗格列酮作对照,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FL对HSC-T6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TFL和罗格列酮对HSC-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FL和罗格列酮对HSC-T6 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FL作用48、72 h可以明显抑制HSC-T6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TFL和罗格列酮处理72 h后均能上调HSC-T6 PPAR-γ mRNA的表达,下调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TFL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结论:TFL能够抑制HSC-T6增殖从而拮抗肝纤维化,且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此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下调CTGF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罗格列酮 大鼠星状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探讨ω-鼠胆酸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柳欣 高婷婷 +1 位作者 王炳予 袁星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08-815,共8页
目的:观察ω‑鼠胆酸(ω‑MCA)对树突状细胞FXR/LKB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明确其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通过LPS诱导构建树突状细胞成熟模型,并给予ω‑鼠胆酸进行干预。采用流式... 目的:观察ω‑鼠胆酸(ω‑MCA)对树突状细胞FXR/LKB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明确其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通过LPS诱导构建树突状细胞成熟模型,并给予ω‑鼠胆酸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40、CD80和MHC‑Ⅱ)和FXR/LKB1/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分离CD4^(+)T淋巴细胞并与树突状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D4^(+)T淋巴细胞Foxp3的表达和炎症因子(IL‑10和TGF‑β1)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与肝星状细胞系JS1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JS1凋亡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ω‑MCA能够显著抑制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和MHC‑Ⅱ的表达,上调FXR、LKB1和细胞中p65蛋白的表达,降低p‑P65/total‑P65的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ω‑MCA能够显著增加Treg的比例和Naive CD4^(+)T抗炎因子IL‑10,抑制TGF‑β1的分泌,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仅如此,ω‑MCA还可以显著抑制JS1细胞凋亡水平和α‑SMA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ω‑MCA通过抑制FXR/LKB11/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ω‑胆酸 树突状细胞 星状细胞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ppo/YAP通路探讨红花总黄酮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赵晓璐 李明奇 +1 位作者 王映荷 马月宏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09-915,共7页
目的:研究红花总黄酮(TFCTL)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用10 ng/mL的TGF-β1刺激诱导其活化,分为空白组、TGF-β组、TFCTL低浓度组(20μg/mL)、TFCTL中浓度组(40μg/mL)、TFCTL高浓度组(60μg... 目的:研究红花总黄酮(TFCTL)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用10 ng/mL的TGF-β1刺激诱导其活化,分为空白组、TGF-β组、TFCTL低浓度组(20μg/mL)、TFCTL中浓度组(40μg/mL)、TFCTL高浓度组(60μg/mL);用CCK-8试剂盒和凋亡试剂盒检测红花总黄酮干预HSC-T6细胞后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中α-SMA、YAP表达及位置情况;RT-qPCR法检测α-SMA、Collagen Ⅰ、MST1、LATS1、YA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 Ⅰ、MST1、LATS1、p-YAP/YAP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红花总黄酮可显著抑制活化的HSC-T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与空白组相比,TGF-β组中α-SMA、CollagenⅠ、YAP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MST1、LATS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TGF-β组相比,TFCTL低、中、高浓度组中α-SMA、Collagen Ⅰ、YAP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ST1、LATS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定量实验表明,TFCTL干预后,HSC-T6细胞中α-SMA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并促进了YAP的核转移。结论:TFCTL可能通过抑制Hippo/YAP通路各级激酶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进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星状细胞 红花总黄酮 Hippo/YAP通路 hsc-t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萌媛 张铭 +1 位作者 张秋菊 陈光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2499,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治疗肝纤维化(HF)的作用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抑制剂组(采用Sirt1抑制剂EX527)、黄芪甲苷加抑制剂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100μmol·L^(-1)的H_(2)O_(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模型组...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治疗肝纤维化(HF)的作用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抑制剂组(采用Sirt1抑制剂EX527)、黄芪甲苷加抑制剂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100μmol·L^(-1)的H_(2)O_(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模型组干预4 h,除模型组外干预24 h。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α-SMA、Collagen1水平;生化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α-SM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Nrf2、HO-1、α-SMA、Collage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经H_(2)O_(2)处理的HSC-T6上清中α-SMA、Collagen1及细胞中MDA、ROS的含量明显增加,而细胞中CAT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降低,细胞中Sirt1、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α-SMA、Collagen1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MDA、ROS的含量明显降低,CAT含量及SOD活性明显增加,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加抑制剂组上清中α-SMA、Collagen1表达量降低,Sirt1、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α-SMA、Collage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减轻因H_(2)O_(2)刺激造成的HSC-T6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产物产生及胶原纤维沉积,从而达到抗HF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1/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黄芪甲苷 大鼠星状细胞 氧化损伤 Sirtuin1/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86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马红 王宝恩 +1 位作者 马雪梅 贾继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861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 ,传一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861作用48小时 ,以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传一代细胞以10mg/ml复方861作用48小时后 ,以ELISA法、斑...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861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 ,传一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861作用48小时 ,以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传一代细胞以10mg/ml复方861作用48小时后 ,以ELISA法、斑点杂交法检测胶原蛋白分泌及相应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1.56~100mg/ml复方861(经0.45μm滤膜过滤)可使MTT转化率下降 ,细胞增殖受抑 ,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10mg/ml复方861可使I、III、IV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分泌量下降。结论复方861抗纤维化的部分机理在于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从而减少胶原纤维在肝脏内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861 大鼠 星状细胞 胶原合成 细胞培养 细胞外基质 细胞增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及混合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强 杨雁 +3 位作者 张宵翔 薛绍礼 邹宇宏 陈敏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混合的新生牛血清 (NBS)和大鼠血清 (RS)对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KCCM、单纯NBS及混合血清刺激大鼠HSC T6细胞 ,用3 H TdR和3 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和... 目的 探讨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混合的新生牛血清 (NBS)和大鼠血清 (RS)对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KCCM、单纯NBS及混合血清刺激大鼠HSC T6细胞 ,用3 H TdR和3 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状况。结果 不同刺激剂作用 4 8h后 ,HSC均体积增大 ,胞突增多延长 ,核分裂像增多。 4 8h的3 H TdR和 96h的3 H 脯氨酸掺入明显增加。结论 混合血清对HSC T6的综合激活作用较KCCM和单纯 10 %NBS的作用明显 ,能明显促进其增殖和胶原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混合血清 星状细胞 hsc-t6 刺激作用 条件性培养基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小叶内卵圆细胞总体积与轮廓数密度变化的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川林 刘全明 +3 位作者 杨霞 杨正伟 梅小平 彭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定量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卵圆细胞(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的变化。方法 将11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肝纤维化组(n=6),每周2次皮下注射CCl4与橄榄油混悬液,每次3 mL/kg。在肝纤维化造模5周后取材,... 目的 定量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卵圆细胞(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的变化。方法 将11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肝纤维化组(n=6),每周2次皮下注射CCl4与橄榄油混悬液,每次3 mL/kg。在肝纤维化造模5周后取材,从每只大鼠肝脏随机抽选5个大小约1 mm3的肝组织块分别制作1张Epon812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运用体视学方法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鼠肝小叶内的HOC总体积和轮廓数密度进行定量研究,另从每只大鼠剩余肝脏等距随机抽选4个2 mm厚的肝组织块并分别制作2张石蜡包埋的Masson染色切片,按照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标准定性评估每只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体视学定量研究显示,对照组肝小叶内HOC总体积为(15.40±7.63) mm3,肝纤维化组肝小叶内HOC总体积为(146.80±114.00) mm3,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肝小叶内HOC总体积显著增加了8.53倍(t=-2.551,P=0.031);对照组肝小叶内HOC轮廓数密度为(56.20±40.40),肝纤维化组肝小叶内HOC轮廓数密度为(566.50±317.00),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大鼠肝小叶内轮廓数密度显著增加了9.08倍(t=-3.539,P=0.006);定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分期按照Metavir评分标准达到Ⅱ~Ⅲ期,大鼠窦周隙内肝星状细胞增生部位周围伴随着HOC的大量增生。结论 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内HOC显著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大鼠 Sprague-Dawley 卵圆细胞 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6对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活化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胡真 钟立 +1 位作者 邓亮 刘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75-2380,共6页
目的观察S100A6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12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纤维化模型组以四氯化碳(CCl4)喂养6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取肝脏行Masson染色评估纤维化程度,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 目的观察S100A6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12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纤维化模型组以四氯化碳(CCl4)喂养6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取肝脏行Masson染色评估纤维化程度,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A6在肝组织中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100A6在肝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取C57BL/6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静止期和活化期的形态变化,以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点S100A6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siRNA干扰原代HSCs S100A6后以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100A6、Ⅰ型胶原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组织中,Masson染色可观察其纤维化,而免疫组化亦可见S100A6明显表达于肝纤维化组肝脏组织相应纤维索条区域,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组较正常对照组S100A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外培养原代HSCs过程中,HSCs可自然活化,且随HSCs活化时间延长,S100A6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或P<0.001);干扰S100A6合成后S100A6、Ⅰ型胶原、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或P<0.001)。结论S100A6在肝纤维化组织和活化HSCs中特异性表达,是一个重要的调控HSCs活化的蛋白,并在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6 星状细胞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P8和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相关性探讨马兰草乙醇提取物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细胞HSC-T6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嘉 高玲 +3 位作者 陈晓兰 罗乐 田源红 张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150,I0054,共7页
目的研究马兰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的大鼠肝星形细胞(HSC-T6)增殖、凋亡及基于AQP8蛋白靶点调控活化的HSC-T6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探究该药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用TGF-β1刺... 目的研究马兰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的大鼠肝星形细胞(HSC-T6)增殖、凋亡及基于AQP8蛋白靶点调控活化的HSC-T6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探究该药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用TGF-β1刺激24 h后,用不同浓度的马兰草乙醇提取物体外干预12、24、36、48 h,用MTT法检测马兰草乙醇提取物对活化HSC-T6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细胞凋亡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AQP8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QP8、Cty-C的蛋白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组OD值和细胞存活率均有下降,基质对照组的凋亡率下降(P<0.05),其余各组的凋亡率均有所上升(P<0.05),基质对照组和马兰提取物组(20、40μg/mL)的AQP8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基质组相比,大黄素各剂量组和马兰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下降,大黄素组的早期凋亡有所上升(P<0.05),马兰提取物各剂量组各时期的凋亡增加的同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且线粒体细胞膜电位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ty-C和AQP8的表达趋势一致,大黄素组的表达较较阴性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多(P<0.05),马兰提取物组(40μg/mL)的表达量最多(P<0.05)。结论马兰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可抑制活化的HSC-T6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和上调AQP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草乙醇提取物 hsc-t6大鼠星形细胞 细胞凋亡 AQP8 线粒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君望 龚均 +4 位作者 冯新利 罗金燕 董蕾 贾皑 徐贵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通过雌激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探讨雌激素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观察雌激素 (苯甲酸雌二醇 1mg·kg-1)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 目的 通过雌激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探讨雌激素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观察雌激素 (苯甲酸雌二醇 1mg·kg-1)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和对肝脏胶原含量的影响 ,并分别检测血清学标志及肝脏组织学等变化。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 ,雌激素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 ,减少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等纤维化指标的升高程度 (P均 <0 .0 5 ) ,抑制肝星状细胞对α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和肝脏胶原沉积 ,减少肝脏I型胶原的合成。结论 雌激素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胶原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纤维化 大鼠 星状细胞 细胞活化 胶原 血清 HSC 细胞外基质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T6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涛 胡晋红 +1 位作者 蔡溱 石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大鼠贮脂细胞株 HSC- T6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肝贮脂细胞株 ,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 ,用噻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对大鼠贮脂细胞株 HSC- T6增殖的影响 ;通过 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药物对 HSC- T6胶原...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大鼠贮脂细胞株 HSC- T6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肝贮脂细胞株 ,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 ,用噻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对大鼠贮脂细胞株 HSC- T6增殖的影响 ;通过 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药物对 HSC- T6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 :阿魏酸钠对大鼠贮脂细胞株 HSC- T6增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2 8.9~ 46 2 .6 nm ol/ L)而升高 ,呈药物浓度依赖关系。 结论 :阿魏酸钠在体外对大鼠贮脂细胞株 H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纤维化 贮脂细胞 hsc-t6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产生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宋少刚 杨雁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 TdR和3H Proline的掺入法分...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 TdR和3H Proline的掺入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果 TEA (5~ 4 0mg·L- 1)可明显降低由KCCM刺激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论 TEA对体外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物 星状细胞 枯否细胞 增殖 胶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颜吉丽 李华 +2 位作者 范钰 张锦生 黄富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虫草多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 ,采用不同浓度的虫草多糖处理后 ,分别应用MTT法、凝胶迁移率法、ELISA法和Northernblot检测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核因子κB(NF 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 ... 目的 探讨虫草多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 ,采用不同浓度的虫草多糖处理后 ,分别应用MTT法、凝胶迁移率法、ELISA法和Northernblot检测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核因子κB(NF 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 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虫草多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虫草多糖可明显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和下调肿瘤坏死因子 α蛋白和mRNA的表达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虫草多糖对大鼠HSC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可能与抑制NF κB活性和下调肿瘤坏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多糖 大鼠 星状细胞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 作用机制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振常 王丽 +2 位作者 毛德文 陈月桥 武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本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观察组80只,参照相关文献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过程中,于第4...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本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观察组80只,参照相关文献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过程中,于第4周末随机处死正常对照组及观察组大鼠各5只,证实肝纤维化形成后,将观察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灌胃,日1次;1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TUNEL、а-SMA双标记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壮肝逐瘀煎能加速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结论:壮肝逐瘀煎能有效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星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瘀煎 纤维化大鼠 星状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肝纤维化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仁统 张学荣 +3 位作者 徐瑾 罗小玲 林兴 廖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3,共6页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以及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影响,进一步为蛇毒NGF抗肝纤维化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HSC-T6培养)和实验组(NGF进行干预).应用MTT检测眼镜蛇毒NGF对HSC-T6细胞...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以及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影响,进一步为蛇毒NGF抗肝纤维化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HSC-T6培养)和实验组(NGF进行干预).应用MTT检测眼镜蛇毒NGF对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眼镜蛇毒NGF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双向电泳技术观察HSC-T6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结果MTT结果显示NGF对HSC-T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5 mg·L^(-1)NGF时抑制率为48.2%±1.9%,P<0.01);流式细胞仪也有同样的发现,NGF(5 mg·L^(-1))干预组的凋亡率21.15%±3.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1.55%(P<0.05);比较分析空白对照组和NGF作用组的2-DE图谱,找到差异蛋白质点47个,其中与对照组相比在NGF作用组表达上调22个,下调25个;质谱鉴定出9个蛋白质,其中4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结论蛇毒NGF能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且影响HSC-T6细胞蛋白质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NGF 星状细胞hsc-t6 纤维化 增殖 凋亡 流式细胞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含抗肝纤维化中药的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凌云彪 许瑞云 +4 位作者 邱万寿 褚中华 杨宏志 谈智 区庆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 :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肝纤方”(本单位自拟科研方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其胶原合成的影响 ,并探讨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中的一些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方法 :以 16倍、8倍、4倍成人剂量肝纤方水煎液给大鼠灌... 目的 :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肝纤方”(本单位自拟科研方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其胶原合成的影响 ,并探讨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中的一些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方法 :以 16倍、8倍、4倍成人剂量肝纤方水煎液给大鼠灌胃 ,于 0 5、1、2、4h后制备两类血清 -门静脉血清和下腔静脉血清 ,将之作用于从SD大鼠肝脏分离培养的HSC ,以 [3 H]TdR和 [3 H]Pro同位素掺入试验测定其对HSC增殖、胶原合成量的影响。结果 :灌胃 0 5、1、2h后制备的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含药血清均能减少 [3 H]TdR的掺入量 (P <0 0 5 ) ;以 16倍和 8倍成人剂量灌胃制得含药血清的作用强于 4倍者 (P <0 0 5 ) ,但前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灌胃给药后 1h制得的含药血清作用最强 (P <0 0 5 )。门静脉含药血清亦能减少 [3 H]Pro的掺入量 ,情况类似于上述对 [3 H]TdR的作用 (P <0 0 5 ) ;但下腔静脉含药血清无此作用 (P >0 0 5 )。结论 :肝纤方能抑制HSC增殖、减少其胶原合成 ,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一些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星状细胞 胶原 中草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金满 张静 +4 位作者 张莹 赵立杰 施贵静 张铁英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改进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其分离质量。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蛋白酶、胶原酶体内门静脉灌注消化大鼠肝脏细胞,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 目的:改进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其分离质量。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蛋白酶、胶原酶体内门静脉灌注消化大鼠肝脏细胞,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肝星状细胞得率为2.8×107/肝。肝星状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Desmin阳性细胞原代培养达90%以上,传代培养达95%以上。结论: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有利于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 原代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长林 高春芳 +4 位作者 朱樑 宋维 林继军 袁志忠 张忠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_6增殖及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分析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的影响。(2)构建含人α1(Ⅰ)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启动子)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_6增殖及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分析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的影响。(2)构建含人α1(Ⅰ)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启动子)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 pCOLH1.5,以脂质体法转染HSC-T_6细胞,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pHGF作用24 h后,转染了重组体质粒的HSC-T_6细胞的CAT表达量。结果:(1)不同浓度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pHGF在200 μg/ml时对转染重组体质粒pCOLH1.5的HSC-T_6细胞的CAT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增加pHGF浓度至400μg/ml时,对CAT活性抑制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pHGF对HSC-T_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素 大鼠 星状细胞 α1(Ⅰ)胶原 基因启动子活性 细胞增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道坤 梁海军 +2 位作者 申保生 孙屹峰 乔汉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观察三甲益肝颗粒(San Jia Yi Gan granula,SJG)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SJG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水飞蓟宾组(Sily... 目的观察三甲益肝颗粒(San Jia Yi Gan granula,SJG)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SJG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水飞蓟宾组(Sily)、低剂量SJG组(SJG-L)、中剂量SJG组(SJG-M)和高剂量SJG组(SJG-H)。SJG按低、中、高(1.7、3.4、6.8g/kg)3个剂量灌胃大鼠制备含药血清,并用不同体积分数(5%、10%、20%、40%)SJG含药血清干预HSC-T6细胞株,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SC-T6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SJG药物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JG药物血清诱导HSC-T6细胞早期凋亡。结果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药物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间隙较宽,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集呈球形。MTT实验结果显示各组药物血清均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SJG-M、SJG-H组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均显著高于Sily组(P<0.05),SJG-L组与Sily组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无显著差异(P>0.05)。SJG-M、SJG-H组凋亡率分别为(7.09±1.04)%、(11.63±1.53)%,显著高于Sily组[(4.38±1.07)%]、SJG-L组[(4.17±0.30)%]和对照组[(1.74±0.11)%]。与对照组比较,各药物血清干预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以SJG-H组增加最为明显。结论SJG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益颗粒 HSC—T6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硬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