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向文 王可勇 +4 位作者 钱烨 王献忠 常亮 韦烈民 孙丰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73-3182,共10页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Ⅰ、Ⅱ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含矿的花岗闪长斑岩体;Ⅲ、Ⅳ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物。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环境下斑岩钼矿床NaCl-CO2-H2O体系型成矿热液有明显区别,暗示其形成于非陆内环境,而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岩浆活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山钼矿床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矿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大黑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军 何谋惷 +4 位作者 胡新露 熊索菲 姚书振 孟宇 王翔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段,是一个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钼矿床。根据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Ⅰ)、石英-辉钼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流体包...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段,是一个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钼矿床。根据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Ⅰ)、石英-辉钼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体系,第Ⅰ、Ⅱ、Ⅲ阶段均可见水溶液包裹体(L+V型)、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和含CO2包裹体(C型);而第Ⅳ阶段仅发育水溶液包裹体(L+V型)和纯液相包裹体(L型)。成矿流体演化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330~430,320~360,280~340,180~240℃,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对应的盐度w(NaCleq)分别为5.86%~54.10%,4.07%~51.70%,3.23%~46.20%和0.70%~9.08%,也逐步降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最低捕获压力为17~58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约为1.7~5.8km。成矿流体的δ18Ow值为-5.8‰~4.2‰,δDW值为-139.8‰^-127.2‰,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流体。主成矿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CO2大量逸出,导致流体还原性增强,造成大量MoS2的沉淀而形成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大黑山钼矿床 成矿机制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永吉县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晓飞 侯增谦 +2 位作者 张晗 钱烨 李碧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88-1699,共12页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成矿带南段,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偶见含CO2包裹体。成矿早阶段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成矿带南段,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偶见含CO2包裹体。成矿早阶段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8~443℃,盐度(w(NaCl))为2.9%~49.8%,流体密度为0.5~1.2g·cm-3;主成矿阶段含矿石英脉中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子矿物为石盐和金属硫化物,均一温度为197~398℃,盐度为1.6%~43.9%,流体密度为0.5~1.1g·cm-3;成矿晚阶段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为171~301℃、盐度为1.6%~19.8%,流体密度为0.6~0.9g·cm-3。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压力范围为30~100MPa,成矿深度约为4km。成矿阶段早期流体沸腾作用和晚期流体混合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成矿机制 斑岩型钼矿 大黑山钼矿床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