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劳干血”理论指导下复元活血汤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子承 王海波 +2 位作者 王颖 陈珏 刘延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虚劳干血”理论指导下复元活血汤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抽中240例被确诊为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20例予以化疗及相应对症治疗,研究组120例使用复元活血汤合大黄[... 目的研究“虚劳干血”理论指导下复元活血汤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抽中240例被确诊为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20例予以化疗及相应对症治疗,研究组120例使用复元活血汤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115/120)高于参考组(75.00%,9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考组疲乏程度对比,研究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考组CD3^(+)、CD4^(+)、CD8^(+)对比,研究组CD3^(+)、CD4^(+)高于参考组,CD8^(+)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考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低于参考组,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γ(IFN-γ)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通过复元活血汤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干血理论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复元活血汤合大黄[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荣宝山 石志强 翟佳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大黄[庶虫]虫丸为张仲景治疗虚劳干血的有效方剂。该方是在抵挡汤的基础上加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之功,即峻药丸服,以缓攻瘀血,瘀血去则新血生,最终达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适用于虚... 大黄[庶虫]虫丸为张仲景治疗虚劳干血的有效方剂。该方是在抵挡汤的基础上加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之功,即峻药丸服,以缓攻瘀血,瘀血去则新血生,最终达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适用于虚劳后期、因虚致瘀之证,故此方兼具扶正与祛邪双重功效。临床运用方面,单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相关疾病的报道偏少,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其他方剂或联合西药,治疗肝、心、肺、肾、妇科、男科等各类疾病。实验研究方面,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血糖、改善血脂、改善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多针对某一具体疾病探讨其作用、机制,故其物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通过查阅近10年大黄[庶虫]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对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大黄[庶虫]虫丸深入研究、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燃培 李小青 +4 位作者 张华 张亚玲 孙婷婷 屈浩然 郑玉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干血”类疾病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中医组方特色、临床应用、分子机制三方面总结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发现...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干血”类疾病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中医组方特色、临床应用、分子机制三方面总结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发现大黄[庶虫]虫丸在中医组方上具有虫类逐瘀、草本养虚,肝脾同调、两脏兼顾,蜜丸为剂、峻药缓图等特色,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在临床上无论是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还是联合静脉化疗,均可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此外,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转移癌患者,单药应用也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终末期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临床疗效确切,且可长期应用,安全性较高。机制研究中发现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肝癌前病变、保护肝细胞,调节肝功能,抗肝癌细胞转移、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促进血管正常化、调节免疫等相关机制,分子机制明确。通过以上三方面,全面详细阐述了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不足与改进,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 肝癌 研究进展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隽 费小凡 +1 位作者 贺雷 朱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23-2328,共6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日至2022年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NASH患者,均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日至2022年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NASH患者,均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观察组脱失10例,对照组脱失9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宣教,根据病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保肝降酶等标准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用大黄■虫丸。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1年)对比2组肝活检缓解率、肝纤维化扫描仪(FibroScan)测定的肝纤维化评级缓解率、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及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活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χ^(2)=14.512,P=0.002),肝纤维化评级改善率高于对照组(χ^(2)=15.550,P=0.001)。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21.438,P<0.05)。治疗后,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肝功能、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指数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GPT、GOT、TB)低于对照组(P<0.05)。共发生不良事件37例次,均为轻微不良反应,未经处理或对症治疗后缓解,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可改善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肝纤维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痰瘀互结证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萍 舒琦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78,I0021,I002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探索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根据预试结果确定高(H)、中(M)、低(S)剂量;...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探索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根据预试结果确定高(H)、中(M)、低(S)剂量;同时设空白组和化疗组。d11处死小鼠,剖取完整肿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OX-2的表达,并用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微血管生成状况。结果:实验组高(H)、中(M)、低(L)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9.70%、38.79%、17.58%、63.64%。免疫组化法表明大黄虫丸具有抑制VEGF、COX-2表达的作用,同时降低肿瘤微血管生成。结论: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及COX-2表达,降低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虫丸 肺癌 VEGF COX-2 微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庶虫丸抑制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孝银 李恩庆 +3 位作者 沈强 章群 孙立 徐云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探讨破血逐瘀经典方剂“大黄虫庶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乙型慢性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大黄虫庶虫丸,对照组使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 目的探讨破血逐瘀经典方剂“大黄虫庶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乙型慢性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大黄虫庶虫丸,对照组使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与球蛋白比(A/G),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LN、Ⅳ型胶原、ALT、AST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LN、Ⅳ型胶原水平下降较之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对于ALT、AST,两组治疗后无差异;另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水平下降(P<0.01),A/G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的血清HA、PCⅢ、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黄虫庶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魏连波 栗德林 +4 位作者 叶任高 袁钢 马志刚 栾图 栾明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 (DN)Ⅷ因子相关抗原 (vWF :Ag)、纤维蛋白原 (Fbg)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Ⅳ期DN患者 60例 ,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L 2 0 0自动凝血机检测vWF :Ag、Fbg的变化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 (DN)Ⅷ因子相关抗原 (vWF :Ag)、纤维蛋白原 (Fbg)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Ⅳ期DN患者 60例 ,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L 2 0 0自动凝血机检测vWF :Ag、Fbg的变化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大黄虫丸 ,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 ,观察大黄虫丸对Ⅳ期DN患者血vWF :Ag、Fbg的影响。结果 :Ⅳ期DN患者血vWF :Ag、Fbg含量显著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用大黄虫丸治疗后 ,vWF :Ag、Fbg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0 5) ,明显优于潘生丁组。 结论 :大黄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vWF :Ag、Fbg含量 ,改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黄Zhe Ⅷ因子相关抗原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东生 陈方平 +4 位作者 唐发清 冯俊涛 贺石林 黄细莲 肖长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9-925,共7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作用。方法:家兔6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改良挂线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共7组,灌胃相应的药液8 d,于末次灌胃2 h...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作用。方法:家兔6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改良挂线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共7组,灌胃相应的药液8 d,于末次灌胃2 h后处死家兔,取动脉血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家兔颈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1,6-二磷酸果糖二钠盐(D-fructose-1,6-diphosphate trisodium salt octahydrate,FDP)、D-二聚体(D-dimer)、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等含量的变化。结果:改良挂线模型组血管内充满血栓,血管内弹力膜损伤严重;大黄虫丸低剂量组管腔内丝线周围有血栓形成,但有部分软化、溶解、吸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管腔内血栓较少,大部分已被吸收,血管内膜清晰完好。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改良挂线模型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除血栓湿重外(P<0.01),血栓干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除FDP含量(P<0.05)外,血栓干湿重和D-Di-mer均无明显差异(P>0.05)。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分别与改良挂线模型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除D-Dimer外(P>0.05),血栓干湿重及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与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降低血浆TF和D-Dimer及FDP的含量,抗动脉血栓形成,维持血管内膜的稳定,其疗效与剂量成正比,大黄虫丸是理想的抗血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1 6-二磷酸果糖二钠盐 D-二聚体 组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ET-1及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葛美娜 丁跃玲 +2 位作者 张灵敏 王香婷 王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14-2517,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ET-1、NO的影响,探讨大黄虫丸对肾小管间质微血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大黄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采用单侧输尿管...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ET-1、NO的影响,探讨大黄虫丸对肾小管间质微血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大黄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应用生化、放射免疫法、病理形态学等方法观察大鼠肾功能及梗阻侧肾组织ET-1、NO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组织ET-1、NO及ET-1/NO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各给药组大鼠BUN、Scr、ET-1及大黄虫丸高剂量组ET-1/NO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大黄虫丸可能通过下调ET-1及ET-1/NO水平,改善缩血管和舒血管物质间的失衡,进而增加肾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减轻组织缺血及缺氧程度,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梗阻性肾病模型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ET-1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改良阿霉素肾病肾硬化大鼠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伟 朱萱萱 +2 位作者 曾安平 盛梅笑 高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延缓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切除右肾,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及口服高脂饮食的复合方法塑造大鼠阿霉素肾病肾硬化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大黄虫丸小剂量组和大剂...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延缓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切除右肾,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及口服高脂饮食的复合方法塑造大鼠阿霉素肾病肾硬化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大黄虫丸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喂予生理盐水、雷公藤多苷15mg/kg、大黄虫丸0.75g/kg、大黄蜇虫丸1.5g/kg,对各组实验动物的血尿生化及肾脏病理组织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大黄虫丸给药后可使肾病大鼠体重增加,摄食量明显增多,明显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量,明显降低肾病模型组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值,同时可升高血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高剂量组并可降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优于雷公藤多苷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发现: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组均表现出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减轻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并且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更明显。结论:大黄虫丸具有调脂,减轻炎细胞浸润、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减轻间质维化,能防止肾小球硬化的多方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疾病 大黄 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抑制小鼠Lewis肺癌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舒琦瑾 李萍 +1 位作者 王彬彬 朱国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通过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瘤体大小、生存期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影响的观察,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据预试验结果确定高(H)、中(M)、低(L)剂量分别为... 目的:通过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瘤体大小、生存期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影响的观察,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据预试验结果确定高(H)、中(M)、低(L)剂量分别为0.18g/mL、0.09g/mL、0.045g/mL,以每只0.2mL灌胃10天;空白组小鼠以NS0.2mL灌胃10天;化疗组以50mg/kg CTX于第1天予腹腔给药。第11天处死小鼠,剖取完整肿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以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的表达量。结果:①实验组高(H)、中(M)、低(L)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9.70%、38.79%、17.58%、63.64%。实验高(H)、中(M)组与空白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L)与空白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M)、化疗组生存期分别为(19.14±0.77)、(19.80±0.75)天,显著长于空白组的(14.50±0.76)天(P<0.05);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2.00%、36.56%,但实验组(M)与化疗组在生命延长作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③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大黄虫丸具有下调荷Lewis肺癌小鼠COX-2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实验组(M)作用最明显。结论:大黄虫丸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LEWIS肺癌 抑瘤率 环氧化物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蟅虫丸的药理与临床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四海 董行芳 +1 位作者 叶伟 郑有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2-43,共2页
综述了大黄虫丸在血液系统,保肝作用和对肠粘连的防治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在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下的新应用,特别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应用。
关键词 大黄Zhe 临床应用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继红 孙伟 +3 位作者 周栋 高坤 赖仁胜 刘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大黄虫丸组,另以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于实验第7日、14日,各处死4只模型组大鼠,留取肾脏标...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大黄虫丸组,另以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于实验第7日、14日,各处死4只模型组大鼠,留取肾脏标本待测。实验第28日,大鼠测尿蛋白后,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研究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desmin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上调,足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结论:大黄虫丸可明显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内desmin蛋白的表达,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大黄虫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足细胞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 足细胞 desmin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及体外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佟丽 李吉来 +1 位作者 许俊杰 孟庆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0,共2页
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实验表明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能使聚集后血小板逐渐发生解聚作用,有效解聚率与药物剂量正相关。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观察到,大黄(庶虫... 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实验表明大黄(庶虫)虫丸乙醇提取液能使聚集后血小板逐渐发生解聚作用,有效解聚率与药物剂量正相关。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实验观察到,大黄(庶虫)虫丸醇提取液具有抑制大鼠血栓形成作用,血栓湿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Zhe 血栓 血小板聚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䗪虫丸治疗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琪 黄宏敏 +7 位作者 赵光峰 陈兴活 许玉皎 卢瑞丽 周晓晖 王家艳 张冠壮 刘卫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67-2569,共3页
目的评价大黄虫丸治疗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组除服用氯吡格雷外,加用大黄虫丸,以上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病人7 d内TIA发作终止... 目的评价大黄虫丸治疗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组除服用氯吡格雷外,加用大黄虫丸,以上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病人7 d内TIA发作终止的例数、7 d内TIA发作终止时的时间、是否7 d后仍有发作及3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7 d内TIA发作终止的例数分别为24例、25例,7 d内TIA发作终止时的时间分别为(0.57±1.13)d、(1.00±1.15)d,7 d后仍有发作的例数分别为6例、1例,30 d内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4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7 d内TIA发作终止时的时间及30 d内发生脑梗死的例数有明显减少趋势;治疗组有5例出现轻度腹泻;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黄虫丸治疗高危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治疗组有5例出现轻度腹泻,可能是大黄虫丸中大黄成分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阿高 张勇 +9 位作者 孔德云 王颖 张惠珍 王树军 蒉纲 洪声 葛海良 任秋华 毛旭明 董佳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72-177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作用。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大黄虫丸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免疫指标。结果: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肿瘤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及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均...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作用。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大黄虫丸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免疫指标。结果: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肿瘤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及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均显著增高(P<0.005,P<0.001)。结论:大黄虫丸能增强荷瘤小鼠体内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 肝癌 免疫 动物实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治疗原发性肝癌15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宁宁 陶汉华 陈树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63-146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大黄 甲胎蛋白 碱性磷酸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调控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BAMBI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萍 刘旭东 +1 位作者 徐新杰 赵壮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8-1091,I0008,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LPS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SC)骨成形蛋白-激活素膜结合阻断因子(BAMBI)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Wistar大鼠原代HSC,提取并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分别予空白对照血清、大黄■虫丸中...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LPS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SC)骨成形蛋白-激活素膜结合阻断因子(BAMBI)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Wistar大鼠原代HSC,提取并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分别予空白对照血清、大黄■虫丸中药含药血清培养细胞,LPS刺激后,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HSC中TLR4、MyD88、BAMBI蛋白变化;EMSA检测NF-κB结合蛋白的活性;结果: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处理组TLR4、MYD88表达升高,BAMBI表达降低。与LPS处理组比较,含药血清和LPS共处理组TLR4、MYD88降低,BAMBI表达升高。EMSA结果显示,LPS处理组NF-κB结合蛋白的活性增强,LPS与含药血清共处理组NF-κB结合蛋白的活性降低。结论: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HSCs中TLR4-MYD88的表达,进而减少NF-κB活化,促进TGF-β假受体BAMBI的表达,这可能是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I 大黄[庶] TLR4通路 H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江 付兰兰 +3 位作者 方刚 林辰 覃永健 张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56-1957,共2页
目的:观察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的安全性、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面膜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每次保留30min;中成药组:口服大黄虫丸3g,2次/d;联合组:采用清痤养颜面... 目的:观察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的安全性、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面膜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每次保留30min;中成药组:口服大黄虫丸3g,2次/d;联合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同时加服大黄虫丸3g,2次/d;结果:联合组痊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88.6%,总有效率与单纯面膜组及中成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安全性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痤养颜面膜 大黄 痤疮 瘀血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昭 张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098-2101,223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晚期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黄?虫丸9 g口服合...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晚期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黄?虫丸9 g口服合消瘿汤治疗,每日1剂,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客观缓解率71. 11%低于观察组88. 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腹部积块评分(1. 02±0. 45)、(0. 61±0. 40),面色黧黑为(0. 93±0. 42)、(0. 58±0. 39),纳减乏力为(0. 86±0. 47)、(0. 43±0. 35),舌质紫黯为(0. 97±0. 45)、(0. 39±0. 32),血ALT为(50. 21±9. 23) IU/L、(44. 89±8. 94) IU/L,AST为(53. 18±12. 86) IU/L、(45. 89±12. 25) IU/L,TBIL为(18. 52±5. 67)μmol/L、(15. 82±5. 29)μmol/L,AFP为(79. 24±9. 57)μg/L、(71. 35±8. 95)μ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第3年生存率31. 11%低于观察组48. 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中医证候和肝功能,提高生存状况,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消瘿汤 老年 晚期原发性肝癌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