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堡湿地主要经济鱼类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鑫鑫 杜辉 +2 位作者 张志华 张达娟 张树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9-104,共6页
试验旨在全面了解大黄堡湿地缓冲区池塘鱼类的营养特征,对大黄堡湿地缓冲区池塘中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以及其氨基酸... 试验旨在全面了解大黄堡湿地缓冲区池塘鱼类的营养特征,对大黄堡湿地缓冲区池塘中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以及其氨基酸与脂肪酸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鲢、鳙、细鳞斜颌鲴的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15.00%、15.60%和13.80%,粗脂肪含量为0.60%、0.50%和1.10%,富含人体所需的钾、钠、钙、镁、磷等常量元素及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鲢、鳙、细鳞斜颌鲴肌肉均检出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8.69%、38.76%和39.98%,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101.90、83.88和87.18;鲢、鳙、细鳞斜颌鲴肌肉分别检出10、10、14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依次均为细鳞斜颌鲴、鲢、鳙。研究表明,大黄堡缓冲区池塘鲢、鳙、细鳞斜颌鲴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矿物质和有益脂肪酸,营养价值和可食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堡湿地 细鳞斜颌鲴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春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光华 付荣恕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38-41,66,共5页
2010年春季,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并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共40种,其中水生昆虫27种,占总种数的65%;寡毛类7种,占17.5%;甲壳动物4种,占10%;软体动物1种,占2.5%;其他... 2010年春季,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并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共40种,其中水生昆虫27种,占总种数的65%;寡毛类7种,占17.5%;甲壳动物4种,占10%;软体动物1种,占2.5%;其他动物2种,占5%。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摇蚊幼虫和寡毛类组成。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620 ind/m2和8.64 g/m2。聚类分析表明,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L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其它样点差异明显。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学污染指数、科级水平生物指数和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生物指数 水质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国彬 《天津农林科技》 2008年第6期28-29,共2页
2005年对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昆虫进行本底调查,掌握湿地昆虫的动态规律及其与湿地环境变化的关系,及时应用于湿地的保护和监测,充分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
关键词 昆虫资源 调查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雨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第2期38-39,共2页
通过对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调查,分析了影响与制约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的相关对策,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黄堡湿地 自然保护区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