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皮脂腺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琪 刘志伟 +3 位作者 王雍 沈杰 孙振亮 胡振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的基本生理功能是产生皮脂以滋润皮肤和毛发,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控制皮肤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并参与调节皮肤炎症和免疫应答。皮脂腺的功能失调在痤疮、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的基本生理功能是产生皮脂以滋润皮肤和毛发,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控制皮肤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并参与调节皮肤炎症和免疫应答。皮脂腺的功能失调在痤疮、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是一种复杂的稳态调控信号网络,由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受体、以及参与内源性大麻素转运、合成和降解的酶组成。近年的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各组分在皮脂腺中都有表达,并且参与皮脂腺功能的调控,表明其在皮脂腺功能障碍相关皮肤病防治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皮脂腺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皮脂腺 皮肤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肝脏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边姝 于倩 刘亮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9-1306,共8页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ECS)是由多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类似物如花生四酰乙醇酰胺(anandamide,AEA)和2-花生四酰甘油(2-arachidonoyl glycerol,2-AG)及其特异性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ECS)是由多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类似物如花生四酰乙醇酰胺(anandamide,AEA)和2-花生四酰甘油(2-arachidonoyl glycerol,2-AG)及其特异性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和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R)等组成。通过对细胞物质与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影响,ECS几乎影响了机体所有细胞的生命进程和生物学活性。在肝脏,生理性ECS仅低水平表达,肝损伤因素的作用,会强烈刺激肝内ECS的表达和分泌。ECS是多种肝脏疾病共同的参与者。已知,ECS参与了肝细胞脂肪变性过程,促进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形成和发展;参与了肝脏疾病的炎症损伤过程,对肝组织的免疫炎症损伤反应有重要影响;参与了肝纤维形成,促进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文章通过例举脂代谢相关性肝病(NAFLD和ALD)和其他肝脏病,进一步深入阐述了ECS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肝损伤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抑郁症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海玲 张凤 全哲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7-262,共6页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genous cannabinoid system,ECS)是机体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内分泌网络;是一个调节情绪、认知、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过程的神经调控系统。ECS功能障碍可促进抑郁、恐怖症、极度焦虑的进展和持续;增强ECS活性的药...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genous cannabinoid system,ECS)是机体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内分泌网络;是一个调节情绪、认知、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过程的神经调控系统。ECS功能障碍可促进抑郁、恐怖症、极度焦虑的进展和持续;增强ECS活性的药物可能代表了抗抑郁治疗的一个新方向,但此方面研究鲜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皮层下运动中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锋 刘晓莉 乔德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9-256,共8页
以往研究已证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组织中,并作为逆向信号分子在突触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皮层下运动中枢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系统地论述皮层下运动中枢在躯体... 以往研究已证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组织中,并作为逆向信号分子在突触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皮层下运动中枢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系统地论述皮层下运动中枢在躯体运动、动作选择和运动技能学习等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中的突触和神经环路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靶向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小脑 脊髓 基底神经节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通过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抑制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谷氨酸兴奋性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湘明 刘晓莉 +2 位作者 时凯旋 张凌韬 张文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试图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 CBs)对纹状体突触Glu兴奋性毒性的调节作用入手,进一步阐释运动调控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紊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运动组、PD组、PD运动组,每组18只,共7... 目的:试图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 CBs)对纹状体突触Glu兴奋性毒性的调节作用入手,进一步阐释运动调控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紊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运动组、PD组、PD运动组,每组18只,共72只。6-OHDA于右内侧前脑束注射制备单侧P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于相同位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术后恢复1周对大鼠进行强度11 m/min,时间30 min/d,每周5天,为期4周运动干预。在建模后7天于颈部皮下注射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实验评价PD模型可靠性,并结合平衡木试验评价大鼠运动整合能力和平衡能力。采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纹状体神经细胞外Glu浓度;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记技术检测纹状体CB1受体及RGS4蛋白表达。结果:运动干预第3、4周,与PD组相比,PD运动组大鼠穿越平衡木的潜伏期和总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纹状体神经细胞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纹状体CB1受体、RGS4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动通过调节纹状体RGS4、CB1表达,降低纹状体胞外Glu增高的趋势,并改善了PD模型大鼠运动整合能力和平衡能力。e CBs参与运动对皮层-纹状体Glu突触兴奋性毒作用的调节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运动重塑皮层-纹状体Glu能突触e CBs介导的长时程抑制(e CB-LT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运动干预 谷氨酸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膳食对超重和肥胖小鼠血清和脂肪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钦 田倩倩 +7 位作者 孙顺利 刘向云 杨亚兵 王秋灵 孙向东 李娜 刘微 王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4,共8页
目的:探讨高脂膳食诱导下,不同肥胖程度小鼠血清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EC)、脂肪组织大麻素受体、合成酶和降解酶的变化趋势及其机制。方法: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喂食普通饲料)和高脂诱导组(n=205,喂食D1... 目的:探讨高脂膳食诱导下,不同肥胖程度小鼠血清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EC)、脂肪组织大麻素受体、合成酶和降解酶的变化趋势及其机制。方法: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喂食普通饲料)和高脂诱导组(n=205,喂食D12492高脂饲料,脂肪提供热量占60%),诱导时间10周。对照组随机挑选10只平均体重记为X(g);高脂诱导组按体重分类标准分4组(每组随机挑选10只):抵抗组(X×0.9<体重≤X×1.1)、超重组(X×1.1<体重≤X×1.2)、肥胖组(X×1.2<体重≤X×1.5)和严重肥胖组(体重>X×1.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大麻素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组织大麻素受体、合成酶和降解酶表达变化。结果:1)从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到严重肥胖组,血清大麻素平均水平依次升高,但只有严重肥胖组血清2-AG、AEA和OE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P<0.05和P<0.05)。2)(超重+肥胖+严重肥胖组)VS对照组,脂肪组织大麻素受体CB1,CB2 m NRA表达下降(P<0.05和P<0.05),2-AG合成酶DAGLβ表达上升(P<0.01)。3)将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组小鼠综合起来分析发现,血清2-AG与体重(P=0.004,r=0.586)和内脏脂肪量(P=0.001,r=0.647)均呈中度正相关,而血清AEA仅与内脏脂肪量呈正相关(P=0.034,r=0.453)。4)内脏脂肪量与脂肪组织2-AG合成酶ABHD4(P=0.022,r=-0.466)、DAGLβ(P=0.019,r=-0.475)、降解酶ABHD6(P=0.000,r=-0.738)、MAGL(P=0.012,r=-0.505)、AEA和OEA的共同降解酶NAAA(P=0.003,r=-0.586)m 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高脂诱导下,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组小鼠血清循环大麻素水平依次升高,脂肪组织大麻素受体CB1表达依次下降,大麻素合成酶与降解酶与内脏脂肪量均呈负相关。因此我们推测:对于相同诱导时间下的不同肥胖程度小鼠,大麻素合成酶表达下调的速度低于降解酶和CB1受体的下调速度,使得循环大麻素水平升高,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肥胖相关的外周ECS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膳食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2-AG AEA OEA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帕金森病运动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湘明 乔德才 刘晓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3-726,共4页
帕金森痫(Parkinson’s disease,PD)于1817年由英国医师詹姆斯·帕金森首次进行描述,此后他采用其姓氏命名。PD的病理性改变与中脑黑质致密区向纹状体发出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传导渐进性丢失有关。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运动防治 病理性改变 中脑黑质 神经传导 多巴胺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老年性痴呆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满满 杨红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43-947,共5页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随胶质细胞增生等。最近的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AD的病程有预防治疗作用,主要基于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和抗炎功效。本文综述了内源性大麻素对AD的保护作用的几个方面,旨在为AD的治疗开辟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2-花生四烯酸甘油 大麻受体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寿崟 葛林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特别在镇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多种类型的大麻素受体参与调节疼痛。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外周、脊髓、脑内等多个水平均对疼痛有调制作用。因此对其镇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辟缓解疼痛的新道...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特别在镇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多种类型的大麻素受体参与调节疼痛。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外周、脊髓、脑内等多个水平均对疼痛有调制作用。因此对其镇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辟缓解疼痛的新道路。本文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大麻受体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潜在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伟桐 朱婉榕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31-933,共3页
大麻在东西方不同文化中作为药物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20多年前,各国学者发现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随后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表明,激活该系统可以明显缓解炎症痛、神经病理痛等慢性痛,相关药物也已经处于临床实验阶段。此外,内... 大麻在东西方不同文化中作为药物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20多年前,各国学者发现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随后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表明,激活该系统可以明显缓解炎症痛、神经病理痛等慢性痛,相关药物也已经处于临床实验阶段。此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调节食欲、缓解多发性硬化症(mutiple sclerosis,MS)患者难治的痉挛症状方面也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其与惊厥、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等疾病相关。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巨大潜在临床价值有待人们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临床应用 慢性痛 食欲 多发性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新靶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清 任维 韩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79,共5页
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恐惧会使个体对潜在的危险和伤害刺激保持警觉,从而提高生存能力,但是当个体对这些潜在的危险过度应答时,便会对身心功能造成伤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个体因为经历或目睹... 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恐惧会使个体对潜在的危险和伤害刺激保持警觉,从而提高生存能力,但是当个体对这些潜在的危险过度应答时,便会对身心功能造成伤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个体因为经历或目睹对生命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从而导致系列精神症状并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持久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及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快速抗抑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亚民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8-431,共4页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一类常见且严重的情感障碍疾病,其进展后期常伴随有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一部分重度抑郁症患者无明显疗效,这一类抑郁症又称为耐药性抑郁症(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一类常见且严重的情感障碍疾病,其进展后期常伴随有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一部分重度抑郁症患者无明显疗效,这一类抑郁症又称为耐药性抑郁症(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TRD)。有研究报道了氯胺酮的快速及长效的抗抑郁作用,对TRD亦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大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Δ~9-四氢大麻酚也可通过作用于脑内大麻素受体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这2种中枢神经兴奋剂都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属于严格管控的精神活性物质。该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就氯胺酮及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快速抗抑郁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抑郁症 Δ^9- 四氢大麻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哺乳动物雷帕霉靶蛋白信号通路 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生物降解 被引量:13
13
作者 唐双奇 陆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7-1041,共5页
大麻素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受体和内源性大麻素失活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失衡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是衡量大麻素系统活性的主要指标。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对揭示大麻素系统生理... 大麻素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受体和内源性大麻素失活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失衡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是衡量大麻素系统活性的主要指标。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对揭示大麻素系统生理、病理作用以及设计基于该系统的新型治疗药物至关重要。该文综述内源性大麻素的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其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系统 N-花生四烯酰乙醇胺 2-花生四烯酰甘油酯 生物合成途径 信号转导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高选择性激动剂ACEA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生物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涛 魏海东 +3 位作者 郭钒 高琴琴 翟茜 王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麻素受体1(CB1R)高选择性激动剂ACEA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生物发生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ACEA 1mg/kg组(A组)。C组和A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 目的观察大麻素受体1(CB1R)高选择性激动剂ACEA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生物发生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ACEA 1mg/kg组(A组)。C组和A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组)或ACEA 1mg/kg(A组)。脑缺血-再灌注后4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呼吸因子-1(Nrf-1)与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蛋白含量,并于脑缺血-再灌注后4h应用电镜方法观察线粒体体积与数量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在脑缺血-再灌注后4hA组Nrf-1和Tfam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脑缺血-再灌注4h后A组线粒体体积占细胞质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后CB1R高选择性激动剂ACEA通过诱导线粒体生物发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生物发生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及其受体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淑娟 唐望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38,241,共4页
大麻(Cannabis)是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它的最早使用记录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1]。大麻的活性化合物是大麻素(cannabinoids),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印度大麻(cannabis sativa)里发现的一组萜酚类化合物。目前,已鉴定了80多种大麻类物... 大麻(Cannabis)是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它的最早使用记录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1]。大麻的活性化合物是大麻素(cannabinoids),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印度大麻(cannabis sativa)里发现的一组萜酚类化合物。目前,已鉴定了80多种大麻类物质[2],其中以Δ9-四氢大麻酚(Δ9-tetrahydrocannabinol,Δ9-THC)为主。现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大麻素类物质在医学应用中的前景和重要性,并开始了对它们的作用机制和药用价值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信号通路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调节内源性大麻素改善机体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春霞 刘素娟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饮食和运动疗法已成为人们实现减脂、体重控制和促进健康的首选方案。最新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调节食欲、能量消耗及糖、脂代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运动本身也可因运动类型、强度及时间差异影响循环血液中内源性大麻素(Endoca... 饮食和运动疗法已成为人们实现减脂、体重控制和促进健康的首选方案。最新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调节食欲、能量消耗及糖、脂代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运动本身也可因运动类型、强度及时间差异影响循环血液中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e CB)水平。因此,深入探讨运动疗法对内源性大麻素的调节机制可为临床治疗肥胖症提供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运动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含量升高可激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并导致机械性触诱发痛
17
作者 何晓兰 杜诗斌 +3 位作者 王群 张晓 顾楠 吕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丁高大鼠鞘内大麻素水平后实验动物的疼痛行为学变化及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探讨内源性大麻素参与触诱发痛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功建立大鼠鞘内置管模型后,分别鞘内注射外源性大麻素2-AG、大麻素受体激动剂CP55940... 目的:观察丁高大鼠鞘内大麻素水平后实验动物的疼痛行为学变化及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探讨内源性大麻素参与触诱发痛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功建立大鼠鞘内置管模型后,分别鞘内注射外源性大麻素2-AG、大麻素受体激动剂CP55940、大麻素水解酶抑制剂JZL195。使用Von-frey纤维丝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的变化,运用共聚焦显影观察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结果:(1)鞘内注射2-AG、CP55940、JZLl95后1 d即产生明显的触诱发痛(P<0.01)并至少持续到给药后第21 d(P<0.001);(2)鞘内注射2-AG、CP55940和JZLl95后第5 d即有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P<0.01),并可持续到给药后第21 d(P<0.01)。结论:升高鞘内大麻素水平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导致触诱发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G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触诱发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四氢大麻酚对血脑屏障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千遥 程浩 +3 位作者 黄依桢 腾喊信 张越 张瑞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大麻素的精神活性是众所周知的,关于大麻素在全世界是否可以用于治疗也一直存在争议。而Δ^(9)-四氢大麻酚(Δ^(9)-tetrahydrocannabinol,THC)作为大麻中最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它的神经作用机制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但其作用机理仍未完全... 大麻素的精神活性是众所周知的,关于大麻素在全世界是否可以用于治疗也一直存在争议。而Δ^(9)-四氢大麻酚(Δ^(9)-tetrahydrocannabinol,THC)作为大麻中最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它的神经作用机制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但其作用机理仍未完全明确。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保护大脑的关键屏障结构,也是外来物质入脑的第一道防线,THC的亲脂性及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其更加容易对BBB产生作用。本文综述了THC的神经毒理作用,聚焦于THC对BBB的作用与机制,为阐明THC的神经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9)-四氢大麻 血脑屏障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大麻 药物滥用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食障碍神经心理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梁翊昆 严舒雅 +2 位作者 张美淇 魏冬雪 贾艳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2-256,共5页
暴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饮食障碍,其发病具有神经生物学机制,也与心理机制密切相关。在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暴食障碍的发生发展涉及奖赏回路中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异常、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紊乱与瘦素水平上升。本文揭示了暴食障碍的神经生... 暴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饮食障碍,其发病具有神经生物学机制,也与心理机制密切相关。在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暴食障碍的发生发展涉及奖赏回路中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异常、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紊乱与瘦素水平上升。本文揭示了暴食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会影响个体的心理机制,如个体习惯性行为失衡,以及情绪调控功能失调等,心理学方面行为的功能失调又会反过来影响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表现。这一发现对未来系统性整合神经机制研究以及优化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食障碍 神经心理机制 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习惯性行为 情绪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玉柳 孙凯玉 +3 位作者 李锦莲 何新梅 王海新 刘媛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1-627,共7页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一直是肿瘤化疗当中不可回避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与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相关,但目前临床上没有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的药物。大麻二酚在神经...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一直是肿瘤化疗当中不可回避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与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相关,但目前临床上没有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的药物。大麻二酚在神经保护方面具有优秀的潜力,例如多发性硬化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并且在多种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且不影响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本文综述了大麻二酚通过多种机制预防及治疗CIPN,例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激活5-羟色胺受体1A(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1A)、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subfamily V member 1,TRPV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等,并且对其可能存在的其他机制进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线粒体 5-HT1A TRPV1 PPAR-Γ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