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娟 曹文富 +1 位作者 王海兰 韩仕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 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含药血清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通过G_(αi/o)/RhoA信号通路促进急性肺损伤小鼠巨噬细胞M1极化
2
作者 马秀珍 周妮 +2 位作者 郭思琪 王源媛 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讨阻断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M281(CB1拮抗剂)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目的·探讨阻断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M281(CB1拮抗剂)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AM281组,每组10只。利用LPS诱导建立小鼠ALI模型。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表现并计算炎症评分。通过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各组小鼠肺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2]和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arginase,Arg)、甘露糖受体C型2(mannose receptor,C type 2,Mrc2)、巨噬细胞半乳糖型凝集素1(macrophage galactose-type lectin 1,Mgl1)]的mRNA水平。体外培养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HP-1细胞中CB1和CB2的表达,并在进一步阻断CB1及抑制G_(αi/o)/RhoA信号通路后,检测M1型标志物的mRNA水平。结果·LPS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明显,炎症评分明显升高;阻断CB1后,与LPS组相比,LPS+AM281组小鼠肺损伤得到改善,表现为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改善、肺间质及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评分下降(P=0.007)。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中M1型标志物水平上调,而在阻断CB1后巨噬细胞极性发生改变,M1/M2比例发生反转(均P<0.05)。体外研究发现,巨噬细胞表达CB1和CB2,利用花生四烯基-2-氯乙酰胺(arachidonyl-2-chloroethylamide,ACEA)激活CB1可上调M1型标志物的表达,阻断CB1及选择性抑制G_(αi/o)/RhoA信号通路后,M1型标志物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CB1在ALI中通过G_(αi/o)/RhoA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阻断CB1可改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大麻受体1 巨噬细胞 M1极化 G_(αi/o)/Rho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合欢素调节Sirt1/AMPK/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元元 曹静洁 +3 位作者 王海营 封传 唐陶富 胡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高剂量组、金合欢素+Sirt1抑制剂(EX527)组,除对照组以外均构建DC大鼠模型,其中,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经颈部皮下注射10 mg·kg^(-1)、20 mg·kg^(-1)的金合欢素,金合欢素+EX527组大鼠经颈部皮下注射20 mg·kg^(-1)金合欢素,均为每天2次,同时金合欢素+EX527组大鼠经皮下埋入渗透微型泵每天泵入3.5 mg·kg^(-1)EX527,其余组别均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持续4周。给药结束后,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FBG),裂隙灯照射法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状况,HE染色观察晶状体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呈片状、条索状,发生迁移性聚集,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合欢素低、高剂量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性聚集现象改善,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降低,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金合欢素高剂量组比较,金合欢素+EX527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改变和聚集现象加重,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金合欢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Nrf2通路保护DC大鼠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合欢 糖尿病白内障 氧化应激损伤 沉默调节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桠楠 柴守辉 +2 位作者 王福萍 徐行丽 焦贵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18-2524,共7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CEL组(C...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子宫内膜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CEL组(CEL-L组,CEL 20 mg/kg)、高剂量CEL组(CEL-H组,CEL 40 mg/kg)和HMGB1抑制剂甘草酸组(GA组,GA 2 mg/kg),每组12只。采用子宫内注射苯酚胶浆剂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EG2)水平和大鼠子宫组织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MMP-2与MMP-9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HMGB1和RAGE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HMGB1、RAGE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子宫组织损伤严重,血清SOD水平与子宫组织中MMP-2、MMP-9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MDA、NO、PEG2、子宫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HMGB1和RAGE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Model组相比,CEL-L、CEL-H组大鼠各项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P<0.05)。CEL-H组与GA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下调HMGB1/RAGE信号通路,减轻子宫内膜炎大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 子宫内膜炎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调控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
5
作者 王从成 孙霞 +2 位作者 盛越 张校宁 平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pcDNA组、糖尿病+pcDNA-IRAK1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通过高糖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隔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及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RAK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inhibitory protein,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电针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pcDNA-IRAK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相比,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屏障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糖尿病 肠屏障 白细胞介1受体相关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莉 赵连英 +2 位作者 刘彦超 叶立红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荧光定量RT-PCR检测CB1 mRNA和ERK mRNA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及HA的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1 mRNA的含量不但与血清中ALT、AST、HA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1、0.763、0.769,P均<0.01),而且与肝组织中ERK mRNA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r=0.789,P均<0.01)。结论CB1可能通过激活ERK,以ERK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大麻 CB1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脊髓大麻素受体CB2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慢性痛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樊静杰 袁普卫 +2 位作者 郑洁 董博 赵莉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谷氨酸钠碘乙酸(MIA)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慢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B2R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脊髓水平探讨电针治疗KOA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32只SD雌性大鼠,16只左膝关节腔注射MIA法复制KOA慢... 目的:观察电针对谷氨酸钠碘乙酸(MIA)诱导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慢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B2R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脊髓水平探讨电针治疗KOA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32只SD雌性大鼠,16只左膝关节腔注射MIA法复制KOA慢性疼痛模型,分为模型组(MIA)、电针组(MIA+EA),8只左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为盐水组(Saline),另设8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组(Blank)。MIA注射14 d后,MIA+EA组行电针干预,选取7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包括机械痛缩足阈(MWT)和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评价模型制备情况及电针镇痛效应;ELISA检测L3-L5脊髓背角中IL-1β及TNF-ɑ含量,Western blot检测L3-L5脊髓背角CB2R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p-ERK和CREB表达。结果:注射MIA 3 d后,模型组大鼠MWT和TWL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干预可明显提高MWT和TWL(P<0.001)。模型组脊髓背角IL-1β和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可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P<0.01)。模型组脊髓背角CB2R蛋白表达较空白组上调(P<0.001),p-P38、p-ERK和CREB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调(P<0.01);MIA+EA组脊髓背角CB2R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显著上调(P<0.001),p-P38、p-ERK和CRE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脊髓敏化参与MIA诱导的KOA慢性疼痛,电针抑制KOA慢性痛的脊髓机制可能与电针激活脊髓背角CB2受体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膝骨性关节炎 慢性疼痛 大麻受体CB2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白蛋白调控肾损伤相关分子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及齐墩果酸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楠 黄辰炜 +1 位作者 逄璐 李海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系)在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作用下,肾损伤分子-1 (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目的探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系)在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作用下,肾损伤分子-1 (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GA及OA处理HK-2细胞24 h,real-time PCR检测KIM-1、NGAL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 1、TLR2、TLR7和TLR9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KIM-1与NGAL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p38 MAPK、IRAK4、TLR1、TLR2、TLR7和TLR9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A能显著上调KIM-1、NGAL mRNA与蛋白的含量(P<0.05),并促进p38 MAPK、IRAK4、TLR1、TLR2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加入OA能显著抑制上述作用(P<0.05)。结论 GA能够上调KIM-1和NGAL的表达与释放,激活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而加入OA能够有效干预GA调控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齐墩果酸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肾损伤分子-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抑制蛋白在AT_1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凯 徐添颖 +1 位作者 管云枫 缪朝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5,共5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AngⅡ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诱导激活复杂的胞内信号通路,是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基础。β-抑制蛋白(β-arrestins)是一类负反馈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AngⅡ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诱导激活复杂的胞内信号通路,是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基础。β-抑制蛋白(β-arrestins)是一类负反馈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的多功能蛋白,广泛存在心血管系统,是近期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β-抑制蛋白在AngⅡ诱导的AngⅡ一型受体(AT1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抑制蛋白 血管紧张 AT1受体 信号通路 脱敏 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牙周炎大鼠NLRP3/IL-1β信号通路及骨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苑荟 邢孔才 +1 位作者 王怡婷 李小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牙周炎大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及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木犀草素低、高剂量组(灌...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牙周炎大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及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木犀草素低、高剂量组(灌胃给予50 mg/kg、100 mg/kg木犀草素),每天1次,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制备牙周炎大鼠模型。连续给药7 d后,通过Micro-CT观察各组大鼠牙槽骨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厚度(Tb.Th)及牙槽骨吸收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牙周组织中NLRP3、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周纤维排列紊乱,牙周膜狭窄,牙槽骨表面不平整有较多骨吸收陷窝,牙槽骨Tb.N、Tb.Th、牙周组织OPG表达显著降低(P<0.05),Tb.Sp、CEJ-ABC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表达、NLRP3、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牙周纤维排列较整齐,上述病理症状明显减轻,牙槽骨Tb.N、Tb.Th、牙周组织OPG表达依次升高(P<0.05),Tb.Sp、CEJ-ABC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表达、NLRP3、IL-1β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减轻牙周组织损伤、促进牙槽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 牙周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介-1β信号通路 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干预效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自力 张涉 +5 位作者 郭瑶 王妤清 倪雯霞 张衍 孔德松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为阐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理及姜黄素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CBR1激动剂NADA与拮抗剂AM251,CBR2激动剂JWH015与拮抗剂AM630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为阐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理及姜黄素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CBR1激动剂NADA与拮抗剂AM251,CBR2激动剂JWH015与拮抗剂AM630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M251对HSCs中ERK、JNK、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Western bolt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了姜黄素对HSCs中两种类型大麻素受体CBR1与CB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在姜黄素对CBR1激动剂与拮抗剂的刺激下HSCs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影响。结果激动CBR1可促进HSCs的增殖,相反拮抗CBR1后则可以抑制HSCs的增殖(P<0.05);而激动CBR2也可抑制HSCs的增殖(P<0.05),但抑制CBR2对HSCs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CBR1拮抗剂AM251能够明显抑制ERK与JNK的磷酸化,并呈剂量依赖性的关系(P<0.05,P<0.01),但对p38蛋白表达的影响较小(P>0.05)。姜黄素可抑制HSCs中CBR1的表达(P<0.05),对CBR2蛋白表达的影响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BR1激动剂导致的ECM成分表达的上升,并可协同CBR1拮抗剂抑制HSCs表达ECM成分的作用(P<0.05,P<0.01)。结论大麻素受体在HSCs的增殖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姜黄 大麻受体 增殖 MAPK信号通路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自力 张衍 +5 位作者 张涉 段旭酉 郭瑶 倪雯霞 王妤清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3,共4页
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和细胞生化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调控。在这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中涉及到很多作用靶标,但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发生肝纤维化后,如无有效的治... 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和细胞生化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调控。在这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中涉及到很多作用靶标,但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发生肝纤维化后,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最终将恶化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从而使循环血液中内毒素增加,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脉高压、内毒血症、高动力循环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麻素受体参与急、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改善与恢复过程,被认为是抗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从大麻素系统概述、大麻素受体与肝纤维化、大麻素受体防治肝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大麻素及其受体在肝硬化并发症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大麻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受体 肝纤维化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细胞外基质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建明 朱明华 +3 位作者 倪灿荣 刘晓红 黄玲 李兆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PanIN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33)低于低级别PanIN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中Smad7,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从低级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上皮内瘤变 胰腺癌组织 Smad信号通路 TGF-β1 Smad4 Smad7 Ⅱ型受体 蛋白表达率 信号传导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 Vision TGF-βR 相关蛋白 神经受累 病理学指标 Smad2 免疫组化 S-P法 相关分析 分子模型 对照组 转移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Ⅱ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纯洁 刘俊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2,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不仅发挥着收缩血管和调节血压的功能,还参与炎症、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AngⅡ通过AT1受体,激活内皮细胞MAPK、NADPH和ROS、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产...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不仅发挥着收缩血管和调节血压的功能,还参与炎症、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AngⅡ通过AT1受体,激活内皮细胞MAPK、NADPH和ROS、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参与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引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AT1受体 内皮细胞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1受体参与运动疲劳损害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eCB-LTD的调节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婧 陈慧敏 +1 位作者 刘晓莉 乔德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3,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运动疲劳后皮层-纹状体通路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长时程抑制(endocannabinoid-mediated long-term depression,e CB-LTD)的变化,揭示运动疲劳对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成年小鼠,随机分...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运动疲劳后皮层-纹状体通路内源性大麻素介导的长时程抑制(endocannabinoid-mediated long-term depression,e CB-LTD)的变化,揭示运动疲劳对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成年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运动疲劳组(exercise-induced fatigue,EF)。利用电动跑台建立重复力竭的运动疲劳小鼠模型。采用离体脑片场电位记录技术,检测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的LTD,并通过加入大麻素1型(cannabinoid 1,CB1)受体的拮抗剂AM251,鉴定该LTD是否依赖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ECS);采用离体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中型棘状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s)的基本电生理特性;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脑区CB1受体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疲劳组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的LTD显著受损(P<0.01),且该LTD能够被CB1受体拮抗剂AM251阻断,证实其为eCBLTD。2)运动疲劳组小鼠纹状体MSNs的基本电生理特性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无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疲劳组小鼠纹状体脑区CB1受体的表达含量显著上调(P<0.01)。结论:小鼠运动疲劳后皮层-纹状体通路的eCB-LTD受损,但是纹状体MSNs的基本电生理特性不变,CB1受体蛋白表达含量升高可能是对eCB-LTD受损的一种代偿反应。我们的实验结果第一次证实运动疲劳损害小鼠皮层-纹状体通路的eCB-LTD,提示皮层-纹状体通路突触可塑性异常可能是运动疲劳发生或维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皮层-纹状体通路 大麻系统 长时程抑制 大麻1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平喘方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静雯 朴香 +3 位作者 傅伟 程克文 董晨洁 沈毅韵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974-1978,1985,共6页
目的:阐明疏肝平喘方对哮喘小鼠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干预作用,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空白对照组、哮喘... 目的:阐明疏肝平喘方对哮喘小鼠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干预作用,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疏肝平喘组及地塞米松组实验动物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TGF-β_(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Th17/Treg细胞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的蛋白表达,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TGF-β_(1)、Smad2、Smad3、Smad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疏肝平喘方能够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IL-6、TGF-β_(1),与地塞米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节IL-10、IL-17A,与地塞米松组相当(均P>0.05);Th17/Treg细胞量,RORγt、Foxp3的蛋白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相当(均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疏肝平喘方组、地塞米松组的TGF-β_(1)、Smad2、Smad3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Smad7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肝平喘方在改善气道炎症方面,和地塞米松疗效相当,是通过TGF-β_(1)/Smad信号通路,从而调节哮喘小鼠的Th17/Treg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信号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 疏肝平喘方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叉头框蛋白P3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2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倩 康惠文 +3 位作者 蒋守芳 周秀云 王晓波 章义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CB2R)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B2R激动剂(JWH133)组和CB2R拮抗剂(AM630)组。模型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构建脓毒症模型;JWH133组和AM630组在注射LPS前30 min...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CB2R)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B2R激动剂(JWH133)组和CB2R拮抗剂(AM630)组。模型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构建脓毒症模型;JWH133组和AM630组在注射LPS前30 min注射JWH133和AM630。6 h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检测肺组织含水率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1β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组织ERK1/2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ERK、p-ERK、NF-κB p65、p-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超微结构破坏;肺组织含水率升高;BALF中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ERK1/2、NF-κB p65 mRNA表达及TNF-α、IL-1β、p-ERK1/2、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JWH133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受损程度减轻,肺组织含水率降低、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肺组织中ERK1/2、NF-κB p65 mRNA表达及TNF-α、IL-1β、p-ERK1/2、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AM630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受损程度加重,BALF中IL-1β含量升高(P<0.05),肺组织中p-ERK1/2、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激活CB2R可改善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R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大麻受体2 炎症 ER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对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18
作者 林涵 杨秋燕 +2 位作者 钟洁月 陈博伦 童汪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9,共14页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增强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虫草素(中剂量)+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增强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虫草素(中剂量)+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和RSL3+虫草素(中剂量)+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 (Lip-1)组。采用0、1、5、10、15和20μmol·L^(-1)RSL3分别干预HepG2、Huh-7及HCCLM3细胞24、48以及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细胞活性,筛选RSL3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采用0、50、100、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μmol·L^(-1)虫草素干预HepG2细胞24、48及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筛选虫草素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使用凋亡抑制剂Z-VAD-FMK、细胞自噬抑制剂Chloroquine (CQ)、细胞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tin-1 (Nec-1)、 Fer-1、 Lip-1、Deferasirox和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分别干预HepG2细胞,计算HepG2细胞存活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C11 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脂质过氧化(LPO)水平,Fe Rho Nox-1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亚铁离子(Fe2+)水平,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 (HO-1)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HepG2细胞超微结构形态表现。结果:CCK-8法,0.56μmol·L^(-1)RSL3干预细胞时,3种细胞活性差异较明显。与0μmol·L^(-1)RSL3组比较,6.4和12.8μmol·L^(-1)RSL3组3种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HepG2细胞的IC50值最大,因此选择HepG2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0μmol·L^(-1)虫草素组比较,200、400、600、800、1 000和2 000μmol·L^(-1)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选择0.5倍IC50值(267.9μmol·L^(-1))、1倍IC50值(535.8μmol·L^(-1))和1.5倍IC50值(803.7μmol·L^(-1))分别作为低、中及高剂量虫草素组,干预时间为24 h。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比较,Z-VAD-FMK+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er-1+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及Lip-1+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 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虫草素+Fer-1组和RSL3+虫草素+Lip-1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DCFH-DA荧光探针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LS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11 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L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L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e Rho Nox-1荧光探针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 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F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F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MA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MA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G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G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和中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高剂量虫草素组部分细胞线粒体嵴减少,线粒体膜可见轻度肿胀和膜密度增高,线粒体膜中内膜结构轻度扭曲,RSL3组和RSL3+低、中及高剂量虫草素组均表现出铁死亡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表现为细胞线粒体膜破裂并伴有膜密度增高,线粒体膜中的内膜结构异常扭曲或扩张,线粒体嵴减少甚至消失。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FTH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RSL3组和RSL3+虫草素+Fer-1组HepG2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虫草素具有明显增强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并能够下调HepG2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虫草 铁死亡 RSL3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氧合酶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TM6和PD-L1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卓 王新军 +1 位作者 张强 付旭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2-787,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86例脑胶质瘤标本及30例头颅外...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86例脑胶质瘤标本及30例头颅外伤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WB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CMTM6和PD-L1蛋白的分布与表达,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CMTM6与PD-L1的表达差异,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CMTM6和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CMTM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织(P<0.01),高病理级别(WHOⅢ-Ⅳ)胶质瘤组织中CMTM6和PD-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病理级别(WHOⅠ-Ⅱ)胶质瘤组织(均P<0.01)。CMTM6表达与患者脑胶质瘤病理级别、头晕病史、癫痫发作、PD-L1表达有关(均P<0.05),PD-L1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癫痫发作、CMTM6表达有关(均P<0.05)。结论:CMTM6和PD-L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且两者间有一定相关性,有望用于研究脑胶质瘤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样因子超家族6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脑胶质瘤 病理参数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麻制剂O-1602和大麻二酚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雅静 李永渝 +4 位作者 林旭红 李琨 余良英 曹明华 徐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1-1447,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大麻类制剂O-1602和大麻二酚(CBD)对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测定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化程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C57BL/6小鼠给予含4%DSS的饮用水连续饮用7 d,... 目的:研究新型大麻类制剂O-1602和大麻二酚(CBD)对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测定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化程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C57BL/6小鼠给予含4%DSS的饮用水连续饮用7 d,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期间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O-1602(5 mg/kg)、CBD(1 mg/kg)或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5μmol/kg)。造模结束后用结肠炎评分系统对各组结肠炎局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的水平(ELISA法),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评价各处理组结肠炎的炎症反应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p38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G蛋白偶联受体55(GPR55)的表达。结果:O-1602和CBD能够改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病理损害,降低血浆TNF-α、IL-6和CINC-1的水平以及肺组织MPO的活性(P<0.05);O-1602、CBD以及SB203580处理组结肠组织,p38磷酸化程度较结肠炎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提示小鼠结肠GPR55受体表达较少,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结肠炎时GPR55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GPR55在小鼠结肠有较少表达,揭示O-1602和CBD能够减轻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大麻 P38 MAPK信号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