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酮类化合物影响大麻素受体过表达细胞中cAMP含量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李婷 刘坚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3-1629,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麻素受体(CBR)过表达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GV144-CB1R和GV144-CB2R;转染HEK-293细胞建立CBR过表达细胞模型,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CBR过表达细胞中cAMP含量的...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麻素受体(CBR)过表达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GV144-CB1R和GV144-CB2R;转染HEK-293细胞建立CBR过表达细胞模型,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CBR过表达细胞中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CBR过表达细胞模型。化合物作用结果显示,所测试的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可使过表达CBR的HEK-293细胞中c AMP含量显著降低,且对CB2R过表达的细胞有一定选择性。结论·该研究所使用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可以在μmol/L浓度下降低CBR过表达细胞中cAM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受体 黄酮类化合物 大麻素受体过表达细胞 环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通过G_(αi/o)/RhoA信号通路促进急性肺损伤小鼠巨噬细胞M1极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秀珍 周妮 +2 位作者 郭思琪 王源媛 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讨阻断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M281(CB1拮抗剂)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目的·探讨阻断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M281(CB1拮抗剂)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AM281组,每组10只。利用LPS诱导建立小鼠ALI模型。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表现并计算炎症评分。通过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各组小鼠肺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2]和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arginase,Arg)、甘露糖受体C型2(mannose receptor,C type 2,Mrc2)、巨噬细胞半乳糖型凝集素1(macrophage galactose-type lectin 1,Mgl1)]的mRNA水平。体外培养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HP-1细胞中CB1和CB2的表达,并在进一步阻断CB1及抑制G_(αi/o)/RhoA信号通路后,检测M1型标志物的mRNA水平。结果·LPS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明显,炎症评分明显升高;阻断CB1后,与LPS组相比,LPS+AM281组小鼠肺损伤得到改善,表现为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改善、肺间质及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评分下降(P=0.007)。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中M1型标志物水平上调,而在阻断CB1后巨噬细胞极性发生改变,M1/M2比例发生反转(均P<0.05)。体外研究发现,巨噬细胞表达CB1和CB2,利用花生四烯基-2-氯乙酰胺(arachidonyl-2-chloroethylamide,ACEA)激活CB1可上调M1型标志物的表达,阻断CB1及选择性抑制G_(αi/o)/RhoA信号通路后,M1型标志物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CB1在ALI中通过G_(αi/o)/RhoA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阻断CB1可改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大麻受体1 巨噬细胞 M1极化 G_(αi/o)/Rho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莉 赵连英 +2 位作者 刘彦超 叶立红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荧光定量RT-PCR检测CB1 mRNA和ERK mRNA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及HA的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1 mRNA的含量不但与血清中ALT、AST、HA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1、0.763、0.769,P均<0.01),而且与肝组织中ERK mRNA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r=0.789,P均<0.01)。结论CB1可能通过激活ERK,以ERK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大麻 CB1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2型大麻素受体过表达诱导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 被引量:3
4
作者 严磊 李晶 +2 位作者 赵婷婷 王会娟 赖国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构建人2型大麻素受体(h CB2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h CB2R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以及h CB2R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GV230-h CB2R质粒,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细胞和Caski细胞,Western blot法及免... 目的构建人2型大麻素受体(h CB2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h CB2R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以及h CB2R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GV230-h CB2R质粒,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细胞和Caski细胞,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CB2R表达及细胞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 CB2R、Bcl-2、Bax、Bad的表达。结果双酶切获得1128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h CB2R基因注册序列(NM_001841.2)的同源性为99%;转染HEK293细胞后,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40 000的h CB2R蛋白,HEK293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CB2R表达;过表达的CB2R,可上调Bax、Bad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结论上调Caski细胞h CB2R表达可增强Bax、Bad表达,抑制Bcl-2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2型大麻受体 HEK293细胞 宫颈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晶晶 邹蕾 +1 位作者 黄志远 孙香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899-29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组(n=10)和EAE模型组(n=20)。评价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观察对照组、EAE模型组和CBlR过表达组小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脑组织CB1R、室管膜下区Brdu和Brdu^(+)/Nestin^(+)以及Sox-2 mRNA水平。结果:EAE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CBlR蛋白降低(P<0.05),CBlR过表达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CBlR蛋白升高(P<0.05)。EAE模型组脑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缺失等典型病理变化,CBlR过表达组的病理损伤显著改善。EAE模型组Brdu、Brdu^(+)/Nestin^(+)阳性细胞以及Sox-2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CBlR过表达组比较EAE模型组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过表达CBlR可能是通过加速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最终有效减轻了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型受体 过表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鼠 脑组织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 5-溴-2′-脱氧尿苷 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干预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自力 张涉 +5 位作者 郭瑶 王妤清 倪雯霞 张衍 孔德松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为阐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理及姜黄素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CBR1激动剂NADA与拮抗剂AM251,CBR2激动剂JWH015与拮抗剂AM630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中的作用及姜黄素的干预效应,为阐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理及姜黄素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CBR1激动剂NADA与拮抗剂AM251,CBR2激动剂JWH015与拮抗剂AM630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M251对HSCs中ERK、JNK、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Western bolt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了姜黄素对HSCs中两种类型大麻素受体CBR1与CB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在姜黄素对CBR1激动剂与拮抗剂的刺激下HSCs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影响。结果激动CBR1可促进HSCs的增殖,相反拮抗CBR1后则可以抑制HSCs的增殖(P<0.05);而激动CBR2也可抑制HSCs的增殖(P<0.05),但抑制CBR2对HSCs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CBR1拮抗剂AM251能够明显抑制ERK与JNK的磷酸化,并呈剂量依赖性的关系(P<0.05,P<0.01),但对p38蛋白表达的影响较小(P>0.05)。姜黄素可抑制HSCs中CBR1的表达(P<0.05),对CBR2蛋白表达的影响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BR1激动剂导致的ECM成分表达的上升,并可协同CBR1拮抗剂抑制HSCs表达ECM成分的作用(P<0.05,P<0.01)。结论大麻素受体在HSCs的增殖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姜黄 大麻受体 增殖 MAPK信号通路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2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6
7
作者 麦平 肖晓辉 +3 位作者 付应明 张丽萍 雷维商 马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CB2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免疫学机制,为新药的研发和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人UC标本用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巨噬细胞;雄性ICR小鼠使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成UC模型,用CB2受体激动剂...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CB2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免疫学机制,为新药的研发和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人UC标本用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巨噬细胞;雄性ICR小鼠使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成UC模型,用CB2受体激动剂JWH133干预后,观察小鼠体质量、记录UC活动指数DAI(腹泻和便血程度)并收集肠道组织,应用HE染色、Real-time PCR等技术,分析炎症程度并测定肠道巨噬细胞的极性;体外培养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PBM),用LPS和IL-4分别诱导为M1和M2型PBM,JWH133干预后,用Real-time PCR测定PBM的极性变化。结果UC患者的结肠组织中存在大量PBM;JWH133使UC小鼠结肠中PBM的极性从M1型向M2型转化,同时改善小鼠体质量下降和DAI指数,肠道炎症程度明显减轻;体外,JWH133使M1-PBM的M1标志物水平下降(TNF-α、IL-1β和IL-12),并提高M2-PBM的Arg1、Mrc2和Mgl1的水平。结论CB2受体通过调节PBM向M2型转化来改善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巨噬细胞极化 大麻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核细胞内长型和短型瘦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强 李静宜 +2 位作者 张巾超 吕冰杰 李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0-580,共1页
目的:探讨肥胖者和瘦者单个核细胞内长型瘦素受体(OB—RL)和最短的膜结合瘦素受体(OB—Rs)的表达。方法:从50例健康个体(30例肥胖者,BMI 25~18.9 k/m2;20例瘦者,BMI 25~47.2 kg/m2)中获取末稍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血样中分离单个核细... 目的:探讨肥胖者和瘦者单个核细胞内长型瘦素受体(OB—RL)和最短的膜结合瘦素受体(OB—Rs)的表达。方法:从50例健康个体(30例肥胖者,BMI 25~18.9 k/m2;20例瘦者,BMI 25~47.2 kg/m2)中获取末稍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血样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研究OB—Rs和OB—RL的表达水平,所有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 短型瘦受体 表达 长型瘦受体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筏在CB2受体介导的内源性大麻素AEA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文杰 王密 +2 位作者 刘萍 阳乔 唐望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脂筏在内源性大麻素受体2(CB2)介导的内源性大麻素(AEA)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性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麻素受体2shRNA(Cnr2-shRNA)转染HSC细胞,干扰CB2受体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前后不同浓度的AEA和甲基-... 目的探讨脂筏在内源性大麻素受体2(CB2)介导的内源性大麻素(AEA)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性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麻素受体2shRNA(Cnr2-shRNA)转染HSC细胞,干扰CB2受体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前后不同浓度的AEA和甲基-β-环糊精(MCD)对HSC的作用效应;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AEA及MCD作用后HSC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和c-Jun氨基端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p-JNK)的表达量;采用激光共聚焦法检测HSC上的脂筏(LRs)以及CB2受体的表达;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脂筏,Westernblot鉴定脂筏并检测脂筏中CB2受体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Cnr2-shRNA转染筛选Cnr2-单克隆细胞株,MTT检测发现转染后CB2受体的减少能减弱AEA对HS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然而用MCD预处理HSC细胞后CB2受体的减少对AEA的效应无明显影响。p-P38MAPK和p-JNK的表达与AEA浓度有依赖关系,且可以被MCD部分拮抗。CB2受体在HSC膜脂筏和胞质中均有表达,但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AEA刺激前HSC细胞脂筏,发现未受AEA刺激时脂筏中含有的CB2受体量很少,CB2受体大部分存在于HSC细胞胞质中。结论 CB2受体参与AEA抑制HSC细胞增殖的过程与脂筏相偶联,通过脂筏这个信号平台AEA的刺激可能使CB2受体聚集或增多从而发挥级联放大效应,且这一效应与细胞中p-P38MAPK和p-JNK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脂筏和CB2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有效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 脂筏 肝星状细胞 内源性大麻CB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楼之茵 程洁 +5 位作者 李琳 陈伟 王晓蓉 浦政 刘振国 肖保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822,共9页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皮层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观察CB1R蛋白的表达;观察正常对照、完全弗氏佐剂、EAE和特异性CB1R抑制剂(SR141716A,SR1)干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质量变化;用real time PCR检测CB1R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B1R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4、IL-10、IL-17、IL-6、TNF-α、IFN-γ浓度的变化。【结果】1C57B/L6小鼠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星形胶质细胞不表达CB1R。2EAE小鼠神经元CB1R的表达显著低于CFA小鼠(P<0.01),小胶质细胞CB1R的表达显著高于CFA小鼠(P<0.01)。EAE小鼠脾脏中CB1R的表达与相同时点CFA小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3SR1干预促进EAE早发,上调EAE小鼠CNS和脾脏抗原特异性T细胞IL-17,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1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2EAE小鼠脾脏中CB1R显著升高没有疾病特异性,可能与非特异性免疫激活有关。3中枢神经细胞上的CB1R可能兼有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参与EA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型受体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娟 曹文富 +1 位作者 王海兰 韩仕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 目的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 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含药血清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大麻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TaHK1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丽静 赵慧 +4 位作者 吕亮杰 张颖君 胡梦芸 刘茜 李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2,共8页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发育和应对盐渍、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的功能,利用已知的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4(At2g01830)为参考序列,使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得到同源性...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发育和应对盐渍、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的功能,利用已知的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4(At2g01830)为参考序列,使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得到同源性最高的基因TRIAE_CS42_4DS_TGACv1_362760_AA1181940(EnsemblPlants),命名为TaHK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aHK1位于小麦4D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由9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09.70 ku,等电点为5.71;TaHK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4种构象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的可能性较大,跨膜结构域预测其具有2个跨膜域;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TaHK1具有典型的细胞分裂素受体的完整结构域,并且含有87个磷酸化位点。表达谱分析显示,TaHK1在根、茎、叶、雄蕊和小穗等各个组织有广泛表达;此外,TaHK1表达量受低磷胁迫和多种病原菌侵染诱导,而受干旱胁迫抑制,推测其在小麦生长发育、抵御干旱胁迫和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分裂受体 TaHK1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基因外源性过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层黏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小明 王曙光 +3 位作者 张丰深 孙海 杨星 杨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KAI1基因外源性过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层黏素受体(LNR)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分为两组:转染空载体pIRES2-EGFP对照组和转染重组真核载体pIRES2-EGFP-KAI1实验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空载体和重组真核载... 目的研究KAI1基因外源性过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层黏素受体(LNR)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分为两组:转染空载体pIRES2-EGFP对照组和转染重组真核载体pIRES2-EGFP-KAI1实验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空载体和重组真核载体转染到QBC939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细胞株。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和细胞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KAI1、LN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的KAI1 mRNA、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9±0.071、.06±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2±0.02、0.59±0.02,P<0.01);实验组的LNR mRNA、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8±0.04、0.29±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73±0.05、0.68±0.02,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KAI1蛋白在胞质的着色明显增强、LNR着色减弱。结论体外胆管癌QBC939细胞过表达KAI1可导致LNR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 层黏受体 基因表达 胆管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2型受体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
14
作者 范登莹 翟浩嫣 +6 位作者 刘慧娟 赵圆 李东娜 乔星 康文静 朱德超 刘春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在正畸过程中对小鼠正畸牙移动(OTM)速率和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 筛选CB2^(-/-)和同窝WT型各30只雄性小鼠,6周龄时建立牙齿移动模型,建模时间分别为0、3、7、14、21 d(n=6)后取材,经体视显微镜测...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在正畸过程中对小鼠正畸牙移动(OTM)速率和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 筛选CB2^(-/-)和同窝WT型各30只雄性小鼠,6周龄时建立牙齿移动模型,建模时间分别为0、3、7、14、21 d(n=6)后取材,经体视显微镜测量牙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根压力区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统计根压力区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根压力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正畸牙移动距离测量结果显示,在21 d内,随着时间延长,牙齿移动距离逐渐增加,且3、7、14、21 d时CB2^(-/-)组牙齿移动距离均较WT小鼠增加;HE染色显示OTM第14天时CB2^(-/-)小鼠压力区牙周膜间隙宽度大于WT小鼠(P<0.000 1);TRAP染色显示14 d时,在第一磨牙远中根压力区硬骨板处,CB2^(-/-)小鼠的破骨细胞数量大于WT小鼠(P<0.001);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OTM 14 d时,在压力区牙周膜区域,CB2^(-/-)小鼠的MMP-9(+)单核细胞和MMP-9(+)多核细胞数量均大于WT小鼠(P<0.05)。结论 CB2可加速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速率。CB2缺失加速正畸牙移动是通过加速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吸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2型受体 正畸牙移动 压力区 骨改建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素A_4受体样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转染及其在Hela细胞的表达
15
作者 吴升华 陆超 +2 位作者 董玲 周国平 陈子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0-451,471,F002,共4页
目的:构建脂氧素A4受体样蛋白(LRL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克隆后转染Hela细胞,观察LRLP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PCR方法,以小鼠睾丸cDNA为模板,扩增出LRLP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GEM-T中,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扩增阳性重组质粒,... 目的:构建脂氧素A4受体样蛋白(LRL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克隆后转染Hela细胞,观察LRLP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PCR方法,以小鼠睾丸cDNA为模板,扩增出LRLP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GEM-T中,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扩增阳性重组质粒,经酶切后纯化并测序鉴定目的片段。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LRLP,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扩增,酶切后再测序鉴定目的片段,抽提质粒后瞬时转染Hela细胞,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像。结果:测序鉴定表明,克隆的LRLP序列与GenBank中LRLP原序列100%符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Hela细胞中LRLP基因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LRLP,并转染了Hela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A4受体样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克隆 转染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
16
作者 杨坤 王崇 Mukhopadhyay B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35-935,共1页
【据《Hepatology》2015年5月报道】题:大麻素受体1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作者Mukhopadhyay B等)肝细胞癌(HCC)的死亡率高且治疗方法有限。内源性大麻素与肝大麻素1受体相互作用(CB1Rs)诱导参与有丝分裂的细胞... 【据《Hepatology》2015年5月报道】题:大麻素受体1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作者Mukhopadhyay B等)肝细胞癌(HCC)的死亡率高且治疗方法有限。内源性大麻素与肝大麻素1受体相互作用(CB1Rs)诱导参与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蛋白,包括叉头框M1,可促进再生的肝细胞增殖。由于该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助于其发生、发展过程,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Mukhopadhyay B等分析了小鼠及人类肝癌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CB1R。出生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野生型小鼠8个月建立肝癌模型。观察连续磁共振成像,在CB1R(-/)小鼠或外周拮抗剂处理的野生型小鼠体内发现较少和较小的肿瘤全基因组转录组分析显示CBlR依赖、肿瘤诱导的CBIR,及其内源性配体大麻素和一些肿瘤促进基因,包括Grb2的作用以及ForkheadboxM1和其下游的目标,即色氨酸催化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肝脏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大麻受体 肝癌模型 二乙基亚硝胺 内源性大麻 野生型小鼠 磁共振成像 拮抗剂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x3c参与调控小鼠肾小管细胞瘦素及其瘦素受体的表达
17
作者 李婷 路志国 +4 位作者 邢欣然 尹荷晴 李美港 鲁瑶 杜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86-2589,共4页
目的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的负能量状态中瘦素(leptin)、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作用研究。方法选取FVB/N小鼠18只,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对照组、Mex3c组。HE染色观察肝脏... 目的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的负能量状态中瘦素(leptin)、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作用研究。方法选取FVB/N小鼠18只,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对照组、Mex3c组。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及肾脏组织;ELISA检测血清内LEPR、肌酐浓度;免疫组化染色、蛋白印迹法、RT-PCR测定leptin、LEPR表达结果。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肝脏相比,Mex3c组中有脂滴和HFD组内有大脂滴。HFD组的腹部脂肪细胞比对照组、Mex3c组大且融合。与对照组相比,HFD组和Mex3c组的肾小球与包囊空隙大。与对照组leptin的mRNA相比,Mex3c组和HFD组均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LEPR mRNA结果相比,Mex3c组和HFD组均低表达LEPR(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tin和LEPR均表达在肾小管细胞膜;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leptin和LEPR相比,Mex3c组leptin高表达、LEPR低表达(均P<0.05)和HFD组leptin高表达、LEPR低表达(均P<0.01)。与对照组血清中LEPR相比,HFD组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血清肌酐相比,Mex3c组低表达和HFD组高表达(均P<0.01)。结论正负能量失调导致肾脏组织高表达leptin蛋白,低表达LEPR蛋白;特别是正能量失调可致肾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 高脂饮食 受体 肾小管细胞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肾损害时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的检测
18
作者 周毅 陈淑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采用夹闭双肾动脉方法建立缺血性肾损害动物模型 ,探讨缺血性肾损害时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ETARcDNA探针进行的原位杂交检测肾脏系膜细胞的内皮素A受体mRNA的表达 ,结果 显示缺血性... 目的 采用夹闭双肾动脉方法建立缺血性肾损害动物模型 ,探讨缺血性肾损害时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ETARcDNA探针进行的原位杂交检测肾脏系膜细胞的内皮素A受体mRNA的表达 ,结果 显示缺血性肾损害组动物的肾脏系膜细胞内此素A受体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肾损害 内皮A受体 MRNA表达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脏 ETAR 用地 发病过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大麻素受体1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的迁移依赖RNA结合蛋白HuR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中新 常娜 +2 位作者 盖菁菁 田蕾 李丽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在单核巨噬细胞迁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RNA结合蛋白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参与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单核巨噬细胞系J774A.1,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J774A.1...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在单核巨噬细胞迁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RNA结合蛋白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参与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单核巨噬细胞系J774A.1,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J774A.1中CB1以及HuR的表达;ACEA和AM281分别为CB1的药理学激动剂和拮抗剂,应用Boyden chamber法检测ACEA和AM281对J774A.1迁移活性的影响。HuR的基因干扰用于确定激活CB1诱导的J774A.1迁移功能是否依赖HuR;胞质蛋白的分离用于探究激活CB1是否能引起J774A.1胞质中HuR的富集;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B1和HuR mRNA和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该研究证明J774A.1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均表达CB1和HuR;激活CB1能够促进J774A.1的迁移(P<0.01)并且能够被其药理学拮抗剂AM281所抑制;激活CB1诱导的J774A.1的迁移依赖HuR;激活CB1促进了J774A.1胞质中HuR的富集进一步影响了CB1的表达,由此HuR参与了激活CB1诱导的J774A.1的迁移。结论激活CB1能够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系J774A.1的迁移,且此过程依赖RNA结合蛋白H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 大麻受体1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2型大麻素受体诱导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20
作者 谭晓玲 李晶 钟序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人2型大麻素受体(human cannabinoid receptor 2,hCB2R)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脑组织的cDNA作为模板,进行hCB2R基因的RT-PCR扩增,构建重组质粒GV230-h CB2R及其对...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人2型大麻素受体(human cannabinoid receptor 2,hCB2R)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脑组织的cDNA作为模板,进行hCB2R基因的RT-PCR扩增,构建重组质粒GV230-h CB2R及其对照空质粒GV230并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h CB2R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He La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La细胞中hCB2R、Bcl-2、Bax、Bad的表达。结果: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GV230-hCB2R转染HeLa细胞后表达相对分子质量40 000的hCB2R蛋白,且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hCB2R的表达;GV230-hCB2R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GV230空质粒对照组[(14.51±4.51)%vs(6.29±0.57)%,t=1.72,P<0.05];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h CB2R转染组细胞内Bax和Bad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hCB2R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CB2R直接参与了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2型大麻受体 HELA细胞 子宫颈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