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倩 杨广 +1 位作者 曹莉华 于陈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大麻素受体1基因(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 目的: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大麻素受体1基因(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2016年3月到2018年12月收集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1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CNR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关联分析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不同基因型患者的CNR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230例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患者均可以进行疗效评价,治疗16周后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HbA1c指标均下降明显,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NR1基因多态性分析方面,只发现rs1049353位点的临床意义。rs1049353位点在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0,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1)。由于AA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后期分析将GA和AA基因型患者合并为一组。疗效分析方面,其中GA/AA基因型患者的BMI指数平均下降了(3.4±0.9)kg/m^2,FPG指标平均下降了(5.1±0.9)mmol/L,HbA1c平均下降了(2.7±0.5)%,而GG基因型患者的BMI指数平均下降了(3.0±1.5)kg/m^2,FPG指标平均下降了(4.7±1.3)mmol/L,HbA1c平均下降了(2.6±0.5)%,两种基因型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值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在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基因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相对于GA/AA基因型患者,GG基因型患者的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较高[(4.2±1.3)vs.(2.8±1.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停药后逐渐消失。和CNR1基因rs1049353位点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利拉鲁肽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CNR1基因rs1049353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大麻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B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星灿 贾青 +1 位作者 陶隽 胡慧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猪和其他21个物种CB1基因CDs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和猪CB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结果显示,CB1基因同源性较高,且在进化中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猪CB1蛋白为疏水性跨膜蛋白,包含472个氨基酸残基,不含信...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猪和其他21个物种CB1基因CDs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和猪CB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结果显示,CB1基因同源性较高,且在进化中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猪CB1蛋白为疏水性跨膜蛋白,包含472个氨基酸残基,不含信号肽。其一级结构含有23个磷酸化位点、6个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含有47.67%的α螺旋、39.62%的无规则卷曲、12.71%的延长链;三级结构由7个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研究结果表明,CB1基因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看家基因,7条相连的α螺旋结构是猪CB1的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型受体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发生与rs806377位点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福连 叶富跃 +1 位作者 梁培日 张创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风险模型构建及其与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receptor1,CNR1)基因rs806377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风险模型构建及其与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receptor1,CNR1)基因rs806377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5例,根据PTSD量表分为PTSD组43例(>50分)和非PTSD组172例(0~50分)。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2组CNR1基因rs806377位点多态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与PTSD的易感性。选取同期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作为验证组,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2组年龄、家庭年收入、出血量、心理弹性评分、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TSD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PTSD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020,95%CI:1.115~3.658)、家庭年收入(OR=1.799,95%CI:1.232~2.626)、出血量(OR=1.507,95%CI:1.243~1.826)、心理弹性评分(OR=2.059,95%CI:1.068~3.969)、社会支持评分(OR=1.664,95%CI:1.122~2.467)、rs806377TT基因型(OR=1.861,95%CI:1.485~2.331)和rs806377T等位基因(OR=3.777,95%CI:2.049~6.962)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验证组敏感性为69.57%,特异性为71.25%,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0.708~0.813),模型存在一定准确性。结论CNR1基因rs806377位点多态性是PTSD易感性的影响因素,且rs806377TT基因型和rs806377T等位基因可预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PT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应激障碍 创伤性 受体 大麻 大麻素受体基因 rs806377位点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