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张永前 张媛媛 +5 位作者 魏小芳 冯友繁 伏媛 陈巧琳 张启科 赵继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3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 目的:探讨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3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1(28-83)岁。发病时6人有乏力、贫血症状,淋巴结肿大4例,脾大5例。检测显示,抗核抗体阳性4例,贫血5例;血红蛋白中位数83(61-151)g/L,白细胞中位数5.6(2.0-8.7)×10^(9)/L,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中位数66.2(13.9-89.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3例,增生活跃2例,增生减低2例;骨髓MF-1级5例,MF-2级1例。T细胞比例中位数64.3(31.5-80.6)%。免疫分型显示,CD3^(+)CD4^(-)CD8^(+)经典型5例,CD57^(+)患者6例,TCRα/β^(+)3例,TCRγ/δ^(+)3例。基因重排TCRG^(+)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5(4-87)个月,1例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6例目前仍生存。结论: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低,早期有贫血、乏力、淋巴结肿大、脾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表现,骨髓中异常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流式细胞免疫表型、TCR克隆性重排、STAT3、STAT5b热点基因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常香香 孙尚彪 +2 位作者 李玉文 王淼 朱燕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玉婷 周敏然 +4 位作者 李淼 马荷花 王冉 秦雪梅 陈春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分析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21例T-LGL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目的:分析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21例T-LGL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T-LGLL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61.9%)、感染(28.6%)、脾肿大(61.9%),6例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T-LGLL患者血常规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42.9%)和(或)贫血(71.4%),骨髓涂片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骨髓活检可见粒红系增生受抑,典型的T-LGLL免疫表型为CD3^+CD4^-CD8^+CD57^+CD16^+,88.9%患者TCR基因重排阳性。T-LGLL通常疾病进展缓慢,免疫抑制治疗总有效率为60%,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为20%,部分缓解率为40%。结论:T-LGLL为一种以血细胞减少、骨髓及外周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克隆性增多为特征的疾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疾病进展较慢,一线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减少 大颗粒淋巴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安琪 周蕾 +6 位作者 李永辉 靖彧 王书红 梅俊辉 窦丽萍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L)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10例T大颗粒... 目的:探讨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T^-LGLL)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10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T^-LGLL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中位确诊年龄58岁。9/10例(90%)患者有贫血症状,中位血红蛋白为82.5 g/L;5/10例(50%)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位血红蛋白为77 g/L;7/10例(70%)患者有脾肿大。2/10例(20%)患者有复杂核型,2/10例(20%)患者有基因突变,有复杂核型和基因突变的4例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为49岁,均有脾肿大。6/10例(60%)患者免疫分型为CD3^+CD4^-CD8^+,2/10例(20%)免疫分型为CD3^+CD4^-CD8^-,2/10例(20%)免疫分型为CD3^+CD4^+CD8^-,不同免疫分型之间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免疫抑制剂对8/9例(89%)患者治疗有效。结论:T-LGLL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多见贫血和脾肿大,常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中伴有复杂核型和基因突变的患者年龄偏小,更易发生肝脾肿大;不同的免疫分型对临床特征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5
5
作者 肖超 张曦 常春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9-835,共7页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WHO分类将其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NK-细胞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虽细胞起源不同,但T-LGL与CLPD-NK...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WHO分类将其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NK-细胞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虽细胞起源不同,但T-LGL与CLPD-NK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很相似,多数患者无症状不需要治疗,当出现明显的血细胞减少时,首先考虑免疫抑制治疗。相反,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和罕见的CD56+侵袭性T-LGL白血病呈暴发性病程,发病年龄更早,需要较强的联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该类疾病相对稀少,故指导治疗的临床试验亦少。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淋巴细胞 T细胞 NK细胞 免疫抑制 嘌呤类似物 阿仑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和JAK/STAT信号通路 被引量:6
6
作者 邱志远 范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4-260,共7页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LGLL)是一类少见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血液和骨髓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克隆性扩增,常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根据2008年WHO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LGLL分为T细胞大颗...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LGLL)是一类少见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血液和骨髓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克隆性扩增,常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根据2008年WHO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LGLL分为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T-,GLL)、慢性NK细胞增殖性疾病(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NK cells,CLPD-VK)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 cell leukemia,ANKL)。由于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一些患者可能被误诊或者漏诊。目前,LGL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发现这种疾病的预后标记和治疗靶点十分必要。JAK/STAT通路的持续激活与LGLL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在LGLL中发现STAT3基因的突变,突变位于二聚化界面上的SH2区域,介导STAT3的激活。STAT3是第1个针对LGLL高度特异的分子标记,在其他肿瘤中几乎检测不到STAT3的突变。因此,STAT3突变能被用作为LGLL诊断的分子标记,并为LGLL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STAT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学表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岳保红 高福莲 +4 位作者 孙玲 王清霞 张秋堂 刘帅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930,共2页
目的:分析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细胞的免疫学表型。方法:取3例LGLL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液涂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免疫学表型进行分析,同时用瑞-姬混合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等细胞化学染色对其进行观察... 目的:分析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细胞的免疫学表型。方法:取3例LGLL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液涂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免疫学表型进行分析,同时用瑞-姬混合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等细胞化学染色对其进行观察。结果:3例白血病细胞形态均呈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样,胞浆内有数量较多的或大或小的紫红色颗粒,MPO染色和PAS反应均为阴性。3例LGLL均表达CD56,其中1例还表达CD3,为T细胞型LGLL;另2例不表达CD3,为NK细胞型LGLL。T细胞型LGLL型患者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B细胞抗原CD20。结论:通过免疫学表型分析可以区分T细胞和NK细胞型LGLL,LGLL细胞存在抗原表达紊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 T细胞 NK细胞 免疫学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凌月明 许小平 +1 位作者 许燕群 黄正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45-1245,1251,共2页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属临床较少见的一种异常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近两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诊治2例,其临床表现及结果不尽相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病例报告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宁 张平 +5 位作者 张柳波 侯艳秋 包红雨 宋敏 孟庆奇 傅行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为了提高对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增多的AIT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病理和组织化学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多重PCR测定及淋巴细胞免疫... 为了提高对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增多的AIT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病理和组织化学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多重PCR测定及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查。结果查明:患者有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伴胸水和腹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外周血LGL明显增多,免疫表型主要表达CD3-CD16+CD56+,TCRγ基因重排阳性,腹水中LGL易见,有异常核分裂象,淋巴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符合AITL,同时伴有CD56阳性表达。结论:AITL多段表现为侵袭性进展,临床预后差,LGL细胞增多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或来源于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 大颗粒淋巴细胞 CD3 CD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及免疫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克 段玉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7-528,共2页
通过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筛中流式细胞学分析的应用,说明流式细胞学分析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关键词 口腔溃疡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虹 杨小红 +1 位作者 青玉凤 周京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51-2853,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合并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临床罕见,不易早期发现和诊断。本文报道1例RA合并LGL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RA与LGLL的发生机制及其联系。该例患者RA诊断明确,出现血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合并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临床罕见,不易早期发现和诊断。本文报道1例RA合并LGL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RA与LGLL的发生机制及其联系。该例患者RA诊断明确,出现血细胞计数减少,经骨髓穿刺、组织活检及T细胞受体(TCR)重排诊断为LGLL。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临床应重视RA患者血细胞计数减少现象,及时考虑到并发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及时安排血液及骨髓系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电镜观察
12
作者 万美玲 张浩 洪大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63-463,共1页
大鼠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电镜观察万美玲张浩洪大蓉(南京铁道医学院电镜室,南京210009)取大白鼠新鲜血液用PERCOLL梯度分离的方法提取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根据细胞的不同比重,经过一系列分离程序,将提取... 大鼠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电镜观察万美玲张浩洪大蓉(南京铁道医学院电镜室,南京210009)取大白鼠新鲜血液用PERCOLL梯度分离的方法提取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根据细胞的不同比重,经过一系列分离程序,将提取的NK细胞用4%戊二醛固定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13
作者 何晓娟 尹列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6-1036,共1页
患者男,46岁,于2010年5月23日因发热、咳痰1个月入院。于1个月前出现发热、咳黄痰,最高体温39.9℃,进行性加重,伴气短、双下肢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药,症状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查体:精神差,左肺呼吸音清,右中、下肺呼吸... 患者男,46岁,于2010年5月23日因发热、咳痰1个月入院。于1个月前出现发热、咳黄痰,最高体温39.9℃,进行性加重,伴气短、双下肢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药,症状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查体:精神差,左肺呼吸音清,右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呈实音,余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肺呼吸音 再生障碍性贫血 黄痰 大颗粒淋巴细胞 咳痰 外周血涂片 环孢素 COOMBS 进行性加重 成熟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大颗粒淋巴细胞增生症
14
作者 黄巍 李向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T大颗粒淋巴细胞增生症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大颗粒淋巴细胞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姜中兴 吴欣爱 +1 位作者 贾贺堂 吕淑芳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87-88,共2页
检测了32例正常人,32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LGL)计数,发现:①PNH患者外周血LGL百分率及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发作期PNH患者外周血LGL百... 检测了32例正常人,32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LGL)计数,发现:①PNH患者外周血LGL百分率及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发作期PNH患者外周血LGL百分率及绝对值均显著低于缓解期(P<0.001)。③缓解期PNH患者外周血LGL百分率及绝对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5)。结果提示:可以把LGL计数的变化作为判断PNH患者预后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 大颗粒淋巴细胞 PNH LGL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莹 陈焯文 +4 位作者 叶海燕 古健 徐小丽 戚永磊 凌奕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磷酰胺口服治疗难治性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疗效。方法:报告1例T-LGLL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应用环孢素A联合强的松无效后给予口服小剂量环磷酰胺的...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磷酰胺口服治疗难治性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疗效。方法:报告1例T-LGLL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应用环孢素A联合强的松无效后给予口服小剂量环磷酰胺的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临床进展缓慢,以贫血为主要表现,骨髓红系细胞增生显著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基因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孢素A联合强的松治疗5个月无效,需要依赖反复输血。二线改用环磷酰胺100 mg/d口服,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停药1年仍维持疗效。结论:T-LGLL合并PRCA少见,小剂量环磷酰胺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报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平 周虎 +2 位作者 徐佩佩 王笑然 宋永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83-483,共1页
病例1,患者女性,49岁。间断皮肤瘀斑1年余,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2016年3月,因皮肤间断出现出血点与瘀斑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WBC)6.3×10^(9)/L;血红蛋白(HGB)117.00 g/L,血小板(PLT)4×10^(9)/L,骨髓细胞学:骨髓... 病例1,患者女性,49岁。间断皮肤瘀斑1年余,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2016年3月,因皮肤间断出现出血点与瘀斑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WBC)6.3×10^(9)/L;血红蛋白(HGB)117.00 g/L,血小板(PLT)4×10^(9)/L,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活跃,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35个,分类25个,均为颗粒型,PLT罕见,余未见异常,体检: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潜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肝、脾肋下缘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基因诊断和西罗莫司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海洲 朱平 +7 位作者 刘倩 张英 陈艳 胡旸 陈雪 夏君燕 田正芹 龚艺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研究报告4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免疫基因诊断及mTOR阻断剂西罗莫司治疗的效果,并结合国内外报道的有较完整资料的256例患者进行分析。LGLL均以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高、粒细胞减少或(和)贫血为主要表现。除常规外周血检查... 本研究报告4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免疫基因诊断及mTOR阻断剂西罗莫司治疗的效果,并结合国内外报道的有较完整资料的256例患者进行分析。LGLL均以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高、粒细胞减少或(和)贫血为主要表现。除常规外周血检查和骨髓细胞形态分类外,本院患者采用了流式细胞术(FCM)分析T细胞受体β链V区(TCR BV)24家族,CD3、CD4、CD8、TCRαβ、TCRγδ等表达;RT-PCR扩增做TCR基因谱型图,分析异常细胞的克隆性;同时首次把西罗莫司(sirolimus)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结果表明,本院和文献中患者除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高外,欧美患者以粒细胞缺乏为主,国内患者以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为主要表现。本院2例患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辨别困难;FCM检测发现,淋巴细胞中以CD3+CD8+细胞为主,TCR BV呈单克隆分布;逆转录PCR扩增TCR BV 24基因家族与FCM结果一致;用西罗莫司(首剂6 mg口服,维持剂量2 mg/d)治疗1周后,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升高明显。结论:FCM检测特异性TCR BV单克隆淋巴细胞有利于LGLL确诊。西罗莫司可试用于LGLL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T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基因诊断 西罗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识别和杀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梁艳 邓安梅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关键词 NK细胞识别 杀伤机制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分泌细胞因子 病毒感染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获得性免疫反应 丝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间子宫内免疫细胞的分布及其功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刁红录 徐立滨 杨增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在雌性生殖过程中 ,子宫内的免疫细胞在受精、着床、妊娠等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总结妊娠期间免疫细胞在子宫中的分布规律 ,并且阐述了子宫免疫细胞在妊娠期间所起的作用。各期的子宫中主要存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细... 在雌性生殖过程中 ,子宫内的免疫细胞在受精、着床、妊娠等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总结妊娠期间免疫细胞在子宫中的分布规律 ,并且阐述了子宫免疫细胞在妊娠期间所起的作用。各期的子宫中主要存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NK样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子宫 免疫细胞 分布 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T细胞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