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初步解释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文采 杨午阳 程振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岩心、测井与VSP资料来标定地震反射体,大大提高了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质构造解释的可信度。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波速特征主要表现在上地壳顶部的高速层,其厚度一般小于10km;其下方正常的中下地壳波速结构反映了中新生... 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岩心、测井与VSP资料来标定地震反射体,大大提高了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质构造解释的可信度。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波速特征主要表现在上地壳顶部的高速层,其厚度一般小于10km;其下方正常的中下地壳波速结构反映了中新生代地壳的拉张与伸展。孔区三维地震拱形反射由榴辉岩及切穿它们的晚期破碎带共同形成的。在CCSD主孔东南方深部重力高部位有多个这样的拱形反射,预示在地表陡倾榴辉岩的延伸方向还有多个一定规模的隐伏榴辉岩体。孔区广泛发育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产生强反射的主要机制是韧性剪切复合岩套,由糜棱岩和经剪切错动产生的表壳岩片互层组成。三维地震调查提供了三维的反射地震波场,使揭示孔区三维的地质构造成为可能。450ms以上的时间切片与地表地质构造和地磁异常相关,而1000-1200ms的时间切片与深部重力异常相关,主要反映由隐伏榴辉岩体产生的反射波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编制了沿三维地震主剖面的推断地质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孔区 反射地震 标定反射体 地质构造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深层含金红石榴辉岩矿体
2
作者 杨文采 杨午阳 程振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7-463,共7页
利用大陆科学钻探岩心、岩心物性测定结果、测井与VSP资料来标定地震反射体,大大提高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质构造解释的可信度。岩石物性测定表明,金红石榴辉岩的纵波速度极高,会产生明显的反射与重力异常。数值模拟表明,孔区三维... 利用大陆科学钻探岩心、岩心物性测定结果、测井与VSP资料来标定地震反射体,大大提高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质构造解释的可信度。岩石物性测定表明,金红石榴辉岩的纵波速度极高,会产生明显的反射与重力异常。数值模拟表明,孔区三维地震拱形反射主要是由榴辉岩及切穿它们的晚期破碎带共同形成的。在CCSD主孔东南方深部重力高部位有多个这样的拱形反射,预示在地表陡倾榴辉岩的延伸方向还有多个一定规模的隐伏榴辉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孔区 反射地震 金红石矿 榴辉岩体 圈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区域的主辅线反射地震调查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文采 张春贺 +1 位作者 黄秋平 程振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5-1335,共11页
本文提出主辅线反射地震法,它由一条主测线和1~2条辅测线共同组成一个反射地震观测系统,其中辅线位于主线的一侧或两侧,大致与主线平行,只在辅线上观测而不放炮.这种系统的成本仅比原常规单线增加20%左右,但是,它却可以同时取得三方面... 本文提出主辅线反射地震法,它由一条主测线和1~2条辅测线共同组成一个反射地震观测系统,其中辅线位于主线的一侧或两侧,大致与主线平行,只在辅线上观测而不放炮.这种系统的成本仅比原常规单线增加20%左右,但是,它却可以同时取得三方面的调查成果:(1)主线常规反射地震剖面,(2)主线与辅线之间区域的表层地震波速层析图,(3)主线与辅线之中线上的反射地震剖面.用比地震剖面略高的费用,主辅线反射地震实现了了解线形区域下方侧向可对比的地质构造变化的目标,对线形区域的调查尤其适用,而且在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孔区完成的主辅线反射地震调查证实了这一论断.这次主辅线反射地震法调查说明科学深钻孔区地下3000~3600m深度还可能有规模较大的榴辉岩体存在,现有金红石矿体储量有可能扩大若干倍.同时,主辅线反射地震法调查提供了一个后备孔位,它是将来扩大矿区储量的首选勘探孔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调查 反射地震剖面 主辅线 层析成像 大陆科学钻探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