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深俯冲带的地壳速度结构——东大别造山带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刘福田 徐佩芬 +5 位作者 刘劲松 尹周勋 秦建业 张先康 张成科 赵金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6-372,共7页
在安徽大别山 (东大别 )进行的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探测获得 6条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 .结果显示 ,东大别造山带地壳为一高速穹隆构造 ,在其核部中、下地壳变质岩出露于地表 ,波速高达 5 .0km s;在其翼部 ,上、中地壳发育速度约 6 .1k... 在安徽大别山 (东大别 )进行的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探测获得 6条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 .结果显示 ,东大别造山带地壳为一高速穹隆构造 ,在其核部中、下地壳变质岩出露于地表 ,波速高达 5 .0km s;在其翼部 ,上、中地壳发育速度约 6 .1km s的壳内低速层 (体 ) .莫霍面的起伏变化较大 ,中心部位深达 41km左右 ,周边地区则抬升到 32~ 34km .在晓天—磨子潭断裂一线下方莫霍面垂向错断 ,断距约 4km .东大别造山带具有大陆深俯冲 -碰撞造山带地壳结构的典型式样 .莫霍面错断与扬子陆块深俯冲有关 ,错断处表征扬子与华北陆块碰撞缝合的深部位置 .高速穹隆构造可能是两陆块碰撞挤压的产物 ,穹隆翼部上、中地壳发育的低速滑脱带 (面 )可能在碰撞期之后的地壳伸展、超高压变质岩从中地壳抬升出露于地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深俯冲带 地震测 地壳速度结构 东大别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