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西部新元古代榴辉岩-花岗岩带和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大陆再造意义
被引量:
51
1
作者
于海峰
陆松年
+3 位作者
梅华林
赵风清
李怀坤
李惠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2-538,共7页
通过对甘肃北山榴辉岩-花岗岩带、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岩石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 在新元古代, 塔里木、华北 (?) 和柴达木三个地块在中国西部甘青新交界处逐步汇聚。其中, 华北与柴达木在...
通过对甘肃北山榴辉岩-花岗岩带、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岩石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 在新元古代, 塔里木、华北 (?) 和柴达木三个地块在中国西部甘青新交界处逐步汇聚。其中, 华北与柴达木在800~1000Ma 期间首先汇聚, 形成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之后, 塔里木向东运移并与柴达木斜接, 斜接带为具有同剪切伟晶岩脉和岩体 (913Ma) 的韧性剪切带, 即新元古代阿尔金断裂。在860~880Ma 左右, 塔里木向东运移到华北边缘, 与华北地块-柴达木地块拼合, 在柳园一带形成榴辉岩-花岗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花岗岩
韧性剪切带
大陆再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西部新元古代榴辉岩-花岗岩带和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大陆再造意义
被引量:
51
1
作者
于海峰
陆松年
梅华林
赵风清
李怀坤
李惠民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2-538,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95 资源与环境攻关项目
文摘
通过对甘肃北山榴辉岩-花岗岩带、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岩石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 在新元古代, 塔里木、华北 (?) 和柴达木三个地块在中国西部甘青新交界处逐步汇聚。其中, 华北与柴达木在800~1000Ma 期间首先汇聚, 形成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之后, 塔里木向东运移并与柴达木斜接, 斜接带为具有同剪切伟晶岩脉和岩体 (913Ma) 的韧性剪切带, 即新元古代阿尔金断裂。在860~880Ma 左右, 塔里木向东运移到华北边缘, 与华北地块-柴达木地块拼合, 在柳园一带形成榴辉岩-花岗岩带。
关键词
榴辉岩
花岗岩
韧性剪切带
大陆再造意义
Keywords
Neoproterozoic
Continental reconstruction
Western China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西部新元古代榴辉岩-花岗岩带和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大陆再造意义
于海峰
陆松年
梅华林
赵风清
李怀坤
李惠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