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大阿福”到“福娃”——民间美术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少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阿福"与"福娃"的民间传统审美理念和造型特征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下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阿福
福娃
福的理念
圆的造型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惠山泥人—“大阿福”源流考
被引量:
9
2
作者
沈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探索惠山泥人—"大阿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时,需要客观地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泥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其所在时代的民间风俗习惯。再者从其本身的性质出发,可从两个线索寻起:一是大阿福天真孩童的形象;二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
在探索惠山泥人—"大阿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时,需要客观地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泥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其所在时代的民间风俗习惯。再者从其本身的性质出发,可从两个线索寻起:一是大阿福天真孩童的形象;二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欢乐幸福""多子多福"寓意。本文借助庙会这种民间风俗习惯来探索大阿福的名称及造型的发展:一善业佛和大阿福;二化生、磨睺罗和大阿福;三黄胖和大阿福;四有记载的惠山大阿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大阿福
”
善业佛
化生儿
磨睺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捏春泥寄乡情——谈惠山泥人的艺术传统与特色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道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1期40-44,共5页
无锡惠山是江南名胜之一。在那富有山泉之美的环境里,若干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土生土长着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它是用惠山的泥土做成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来也是一种缘分,当我初到江南,便同这泥人打上了交道。那是在1952...
无锡惠山是江南名胜之一。在那富有山泉之美的环境里,若干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土生土长着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它是用惠山的泥土做成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来也是一种缘分,当我初到江南,便同这泥人打上了交道。那是在1952年冬天,我参加了“惠山泥人展览”的筹备工作,对此做过一番调查研究。自那以后,就像是老朋友一样,经常地想着惠山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间工艺
泥人张
大阿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捏春泥寄乡情——谈惠山泥人的艺术传统与特色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道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1期40-44,共5页
无锡惠山是江南名胜之一。在那富有山泉之美的环境里,若干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土生土长着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它是用惠山的泥土做成的.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间工艺
泥人张
大阿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及其传统技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柳家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8年第1期56-61,共6页
惠山泥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无锡独产的民间工艺品,它以特具的造型美著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爱。我刚来惠山的时候,感觉惠山的“大阿福”,形象很可爱,我常到老师傅那里去讨教,问他们惠山泥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有的讲:“多做...
惠山泥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无锡独产的民间工艺品,它以特具的造型美著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爱。我刚来惠山的时候,感觉惠山的“大阿福”,形象很可爱,我常到老师傅那里去讨教,问他们惠山泥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有的讲:“多做就好。”也有的讲:“我师傅叫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中有个师傅跟我讲了三句话”一句是“搭搭满”,一句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东西
民间工艺
大阿福
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及其传统技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柳家奎
《南艺学报》
1978年第1期56-61,共6页
惠山泥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无锡独产的民间工艺品,它以特具的造型美著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爱。我刚来惠山的时候,感觉惠山的"大阿福",形象很可爱,我常到老师傅那里去讨教,问他们惠山泥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有的讲,...
惠山泥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无锡独产的民间工艺品,它以特具的造型美著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爱。我刚来惠山的时候,感觉惠山的"大阿福",形象很可爱,我常到老师傅那里去讨教,问他们惠山泥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有的讲,"多做就好。"也有的讲。"我师傅叫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中有个师傅跟我讲了三句话"一句是"搭搭满",一句叫"细细减",还有一句就是"色色爆"。他说这就是惠山泥人塑造的特点,这位师傅已去世了。多年来我在跟老师傅接触中逐步理解了这三句话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山泥人
东西
民间工艺
大阿福
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大阿福”到“福娃”——民间美术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少牛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间美术和谐观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07SJB760003)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阿福"与"福娃"的民间传统审美理念和造型特征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下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阿福
福娃
福的理念
圆的造型
和谐
Keywords
A Fu
Fuwa
idea of good fortune (fu)
circle shape
harmony
分类号
J314.7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山泥人—“大阿福”源流考
被引量:
9
2
作者
沈艳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00,共5页
文摘
在探索惠山泥人—"大阿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时,需要客观地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泥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其所在时代的民间风俗习惯。再者从其本身的性质出发,可从两个线索寻起:一是大阿福天真孩童的形象;二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欢乐幸福""多子多福"寓意。本文借助庙会这种民间风俗习惯来探索大阿福的名称及造型的发展:一善业佛和大阿福;二化生、磨睺罗和大阿福;三黄胖和大阿福;四有记载的惠山大阿福。
关键词
惠山泥人“
大阿福
”
善业佛
化生儿
磨睺罗
分类号
J528.3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捏春泥寄乡情——谈惠山泥人的艺术传统与特色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道一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摘
无锡惠山是江南名胜之一。在那富有山泉之美的环境里,若干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土生土长着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它是用惠山的泥土做成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来也是一种缘分,当我初到江南,便同这泥人打上了交道。那是在1952年冬天,我参加了“惠山泥人展览”的筹备工作,对此做过一番调查研究。自那以后,就像是老朋友一样,经常地想着惠山泥人。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间工艺
泥人张
大阿福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捏春泥寄乡情——谈惠山泥人的艺术传统与特色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道一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摘
无锡惠山是江南名胜之一。在那富有山泉之美的环境里,若干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世代,土生土长着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它是用惠山的泥土做成的.
关键词
惠山泥人
民间工艺
泥人张
大阿福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及其传统技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柳家奎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8年第1期56-61,共6页
文摘
惠山泥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无锡独产的民间工艺品,它以特具的造型美著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爱。我刚来惠山的时候,感觉惠山的“大阿福”,形象很可爱,我常到老师傅那里去讨教,问他们惠山泥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有的讲:“多做就好。”也有的讲:“我师傅叫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中有个师傅跟我讲了三句话”一句是“搭搭满”,一句叫“
关键词
惠山泥人
东西
民间工艺
大阿福
民间艺术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及其传统技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柳家奎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艺学报》
1978年第1期56-61,共6页
文摘
惠山泥人是具有较长历史的无锡独产的民间工艺品,它以特具的造型美著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爱。我刚来惠山的时候,感觉惠山的"大阿福",形象很可爱,我常到老师傅那里去讨教,问他们惠山泥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点,有的讲,"多做就好。"也有的讲。"我师傅叫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中有个师傅跟我讲了三句话"一句是"搭搭满",一句叫"细细减",还有一句就是"色色爆"。他说这就是惠山泥人塑造的特点,这位师傅已去世了。多年来我在跟老师傅接触中逐步理解了这三句话的意思。
关键词
惠山泥人
东西
民间工艺
大阿福
民间艺术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大阿福”到“福娃”——民间美术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刘少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惠山泥人—“大阿福”源流考
沈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巧捏春泥寄乡情——谈惠山泥人的艺术传统与特色
张道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巧捏春泥寄乡情——谈惠山泥人的艺术传统与特色
张道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及其传统技法
柳家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及其传统技法
柳家奎
《南艺学报》
197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