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1-230,共10页
为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以补连塔煤矿2240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数据采集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进行综合的矿压分析,以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支架阻力为手段,重点研究了其在回采期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为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以补连塔煤矿2240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数据采集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进行综合的矿压分析,以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支架阻力为手段,重点研究了其在回采期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初采期间进行水压预裂起到一定效果,矿压显现不明显;工作面存在大小周期来压的情况,同时受构造应力影响较大;靠近采动侧和机头侧,动载系数变化较大;支架阻力表现一定的富裕性,充分保证了工作面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水压预裂 支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研究
2
作者 范文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3-347,共5页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侵入的大断面冲刷带所带来的煤机截割困难、矿压异常等难题,本文以补连塔煤矿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例,总结了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内冲刷带的探测方法,根据定向钻探结果研究确定了大采...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侵入的大断面冲刷带所带来的煤机截割困难、矿压异常等难题,本文以补连塔煤矿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例,总结了利用定向钻探技术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内冲刷带的探测方法,根据定向钻探结果研究确定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的方法,总结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推过冲刷带期间矿压显现规律,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地质构造 定向钻探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庞杰文 谢建林 +2 位作者 李川田 郝永江 菅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了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采煤工作面布置测点进行粉尘质量浓度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并分析其浓度及特征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煤和移架作为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移架的产粉尘质量浓度更大,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更高;工... 为了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采煤工作面布置测点进行粉尘质量浓度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并分析其浓度及特征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煤和移架作为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移架的产粉尘质量浓度更大,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更高;工作面大于10μm的粉尘分散度最大,在粉尘中占主要比例。小于10μm的粉尘分散度为16.32%~41.16%;从采煤机到工作面进风口,粉尘中位粒径依次减小,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依次增加,主要粒径的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索太尔平均粒径依次减小,比表面积依次增加;采煤工作面工作人员的接触粉尘以粒径小于10μm的粉尘为主,所占比例为61.36%,中位粒径为7.68μm,主要粉尘粒径分布范围为1.74~20.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粉尘质量浓度 分散度 特征粒径 降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间采空区浮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邓军 刘文永 +2 位作者 王金平 翟小伟 张福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1,35,共4页
随着煤矿高产高效开采技术的发展,采空区浮煤自燃灾害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羊场湾Y212工作面撤架期间采空区浮煤自燃特点与工作面实际开采条件,通过对工作面气体情况和井下实际生产条件的分析,提出在工作面前方重新施工巷... 随着煤矿高产高效开采技术的发展,采空区浮煤自燃灾害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羊场湾Y212工作面撤架期间采空区浮煤自燃特点与工作面实际开采条件,通过对工作面气体情况和井下实际生产条件的分析,提出在工作面前方重新施工巷道,采用高位孔灌注胶体材料、封闭注氮相结合的降温、降氧的防灭火方案,有效控制了该工作面在停采撤架期间的CO气体浓度和温度,为成功回撤奠定了基础,也为易自燃厚煤层自然发火机理研究与防治积累了主要的技术数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大采高综采工作 空区 注胶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瑞群 陈苏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8期9-13,共5页
大柳塔煤矿5-2煤层平均煤厚约7m,埋深约170~200m,采用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针对回采过程中7m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多次发生冒顶和压架事故的情况,为了解决其顶板控制难题,大柳塔煤矿经过不断探索总结,从技术措施、设备... 大柳塔煤矿5-2煤层平均煤厚约7m,埋深约170~200m,采用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针对回采过程中7m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多次发生冒顶和压架事故的情况,为了解决其顶板控制难题,大柳塔煤矿经过不断探索总结,从技术措施、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工作面初采阶段、正常回采阶段和末采贯通阶段相应的顶板控制技术,取得了很好的顶板控制效果,有效保障了顶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7m大采高综采工作 顶板控制 水力预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压架冒顶处理技术 被引量:46
6
作者 罗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125,142,共5页
为解决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压架事故,基于大柳塔煤矿523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期间支架压死和冒顶事故,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的方法分析了压架与冒顶事故的原因,探索了工作面压力显现强烈的机理,分析了末采阶段矿压显现规律... 为解决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压架事故,基于大柳塔煤矿523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期间支架压死和冒顶事故,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的方法分析了压架与冒顶事故的原因,探索了工作面压力显现强烈的机理,分析了末采阶段矿压显现规律,提出了处理支架压死的技术方案,在巷道设计、顶板控制、工程质量、管理认识等方面制定了预防压架事故发生的关键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 大采高综采工作 支架压死 冒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端部底煤巷内变坡起底回收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永 屠世浩 +3 位作者 吴其 马小涛 屠洪盛 白庆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94-1598,共5页
在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端部底煤留设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巷内变坡起底回收端部底煤的方法,即在回采巷道内起底、增大巷道高度、降低采巷高差,将由采巷高差造成的工作面端部"坡度"转移到回采巷道内,从而回收端部底煤,提高... 在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端部底煤留设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巷内变坡起底回收端部底煤的方法,即在回采巷道内起底、增大巷道高度、降低采巷高差,将由采巷高差造成的工作面端部"坡度"转移到回采巷道内,从而回收端部底煤,提高工作面采出率。研究了起底深度、超前起底长度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不同起底参数对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煤矿15104工作面得到成功应用,工作面采出率提高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端部底煤 起底 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高效贯通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金楼 高登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基于大柳塔煤矿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现场实践,采用对比分析、现场观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末采贯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设备选型、技术措施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7m 工作面末贯通 大柳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分布规律及机载除尘器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杜善周 莫金明 +3 位作者 王全龙 马威 张设计 陈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了更详细了解大采高工作面分区尘源粉尘运移分布规律,以补连塔煤矿125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力学CFD软件对8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垮落煤层产生的粉尘在风流的作用下向采煤机后... 为了更详细了解大采高工作面分区尘源粉尘运移分布规律,以补连塔煤矿125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力学CFD软件对8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垮落煤层产生的粉尘在风流的作用下向采煤机后方扩散,高浓度粉尘团运动最高点可达5 m,且沿程粉尘质量浓度逐渐降低。高浓度粉尘团主要集中在采煤机前后10 m范围及底板靠挡煤板一侧,最高粉尘质量浓度可达3500 mg/m^3。为了有效降低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防止污染井下工作环境,提出在大采高工作面安装机载除尘器的方法来控制尘源处粉尘向人行侧扩散,达到净化作业场所的目的。通过研究除尘器吸尘口位置、处理风量对工作面粉尘运移分布规律及降尘效果的影响,得出大采高工作面最优降尘效率的吸尘口位置及处理风量适配组合,最大降尘效率可达到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粉尘运移 分布规律 分区尘源 数值模拟 机载除尘器 降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压架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3
10
作者 尹希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29,共4页
为得到干河煤矿工作面压架事故的原因,利用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支架工作阻力,依据矿压理论分析工作面压架前后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安全阀开启率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工程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掩护梁受力情况。分析表明压架事故... 为得到干河煤矿工作面压架事故的原因,利用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支架工作阻力,依据矿压理论分析工作面压架前后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安全阀开启率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工程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掩护梁受力情况。分析表明压架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支架处于长时间高负载状态;支架间安全阀设定值相差较大;顶板下沉量大,采高显著降低,支架掩护梁受剪切力显著增加;工作面上覆砂岩裂隙水致使工作面顶板岩层间摩擦因数降低,加剧工作面矿压显现程度。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优化支架设计,加强工作面水文及矿压观测,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提高推进速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压架事故 安全阀开启率 支架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立辉 李男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6,44,共7页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时矿压显现剧烈,易发生煤壁片帮、冒顶压架等事故,以神东矿区首个8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该综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处于前方煤壁6~9 m位置,巷帮压力峰值处于前方煤壁6 m左右位置,...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时矿压显现剧烈,易发生煤壁片帮、冒顶压架等事故,以神东矿区首个8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该综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处于前方煤壁6~9 m位置,巷帮压力峰值处于前方煤壁6 m左右位置,以现场实际观测及支架压力数据分析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高加大,工作面煤壁片帮现象加剧,矿压显现明显,本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40~44 m,来压持续5刀,周期来压步距为7.2~16.8 m,平均10.77 m,周期来压持续2~8刀,平均4.8刀,大致呈现"大-小"不规律相间变化趋势,动载系数为1.36~1.74,来压强度较强,相较邻7 m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明显,来压步距减小,来压强度增大,支架阻力满足工作面支护要求,这为同盘区接续大采高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神东矿区 矿压显现 一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挂柔性网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瑞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3-47,共5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传统的挂金属网工艺存在的效率低、安全性差、作业程度复杂、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大柳塔煤矿试验并推行了柔性网,网片为一张整体网片,采用柔性网作业人员减少,效率不断提高。如何保证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柔性网的... 针对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传统的挂金属网工艺存在的效率低、安全性差、作业程度复杂、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大柳塔煤矿试验并推行了柔性网,网片为一张整体网片,采用柔性网作业人员减少,效率不断提高。如何保证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柔性网的挂网安全和效率成为难点,为此大柳塔煤矿提出将挂网流程进行固化,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挂网作业,从而保证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效率和安全,经过不断总结,挂网流程基本成熟,形成了较固定和成熟的挂网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m大采高综采工作 柔性网 挂网工艺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国产设备节能降耗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强 童向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35-138,共4页
85201综采工作面是三道沟煤矿5-2煤层八盘区布置的首个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针对该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使用SGZ1350/3×1 500重型刮板输送机及BRW500/31.5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国产化设备,在节能降耗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85201综采工作面是三道沟煤矿5-2煤层八盘区布置的首个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针对该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使用SGZ1350/3×1 500重型刮板输送机及BRW500/31.5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国产化设备,在节能降耗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使用国产设备节能降耗方面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国产设备 节能降耗 重型刮板输送机 乳化液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屈世甲 安世岗 +1 位作者 武福生 李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5,共4页
针对上湾煤矿124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确定CO作为煤自燃预报指标气体,并辅以C2H4来掌握煤自燃情况;在工作面采空区回风侧铺设束管对采空区气体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划分了采空区自燃"三带&quo... 针对上湾煤矿124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确定CO作为煤自燃预报指标气体,并辅以C2H4来掌握煤自燃情况;在工作面采空区回风侧铺设束管对采空区气体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划分了采空区自燃"三带":距工作面0~32m处为散热带,32~225m处为自燃带,225m以外为窒息带;依据散热带和自燃带总长度及煤最短自燃发火期,计算出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约为6.4m/d。该研究结果为工作面防灭火措施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 煤自燃 自燃“三带” 指标气体 大采高综采工作 空区 推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直接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合理参数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袁超峰 袁永 +1 位作者 朱成 孟朝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81-1990,共10页
针对薄直接顶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垮落后不能及时充满采空区,造成上覆厚硬顶板在工作面侧向形成悬臂梁结构,进而向留巷侧传递覆岩压力导致留巷围岩破坏失稳的现象,以某矿12408工作面薄直接顶、厚硬基本顶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 针对薄直接顶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垮落后不能及时充满采空区,造成上覆厚硬顶板在工作面侧向形成悬臂梁结构,进而向留巷侧传递覆岩压力导致留巷围岩破坏失稳的现象,以某矿12408工作面薄直接顶、厚硬基本顶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薄直接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切顶留巷合理参数。建立了留巷顶板的力学模型,量化了未贯穿面的拉应力与切顶高度和切顶角度的关系,确定了未贯穿面拉应力随切顶高度和切顶角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切顶角度一定时,未贯穿面处的拉应力与切顶高度近似指数函数规律分布,拉应力随切顶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增长速率逐渐加快;切顶高度一定时,未贯穿面处的拉应力随切顶角度的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形,随着切顶高度增大,未贯穿面处的拉应力超过极限所需的切顶角度的范围也增大。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留巷中锚索轴力变化系数的变化规律、区段煤柱和相邻巷道竖直方向应力的分布特征,确定了11m的切顶高度和大于0°的切顶角度即可切断顶板间的应力传递。现场考虑到实际岩层赋存条件的复杂多变、爆破后切缝面的不平整性和贯通程度的差异性以及保证厚硬顶板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顺利垮落,采用13.6m的切顶高度和10°的切顶角度,结合顶板垮落后的碎涨系数,理论验证了顶板垮落后的高度大于工作面实际高度,即垮落顶板能够及早支撑上覆岩层,减轻覆岩运动对留巷和煤柱稳定性的影响。现场监测到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较小,围岩较稳定,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切顶卸压技术的可行性,可为类似条件的切顶留巷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直接顶 大采高综采工作 切顶卸压 切顶参数 轴力变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的快速掘进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外信 刘立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5,共2页
上湾煤矿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引进的连续采煤机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大断面顺槽掘进中,不断优化设计,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科学组织,创出了连采双巷掘进的世界纪录,做到了效率一流,安全创水平。
关键词 连续煤机 大采高综采工作 运输顺槽 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冲刷带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存飞 范文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87,91,共4页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大断面冲刷带的难题,以补连塔煤矿12520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总结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内冲刷带的探测方法。根据探测结果确定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的方法,总结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的关键技...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大断面冲刷带的难题,以补连塔煤矿12520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总结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内冲刷带的探测方法。根据探测结果确定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的方法,总结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期间矿压显现情况,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综采工作面通过冲刷带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冲刷带 钻孔设计 深孔预裂爆破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正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1,112,共5页
为掌握西部深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场特征,采用钻孔应力监测技术现场试验方法,结合微震井上下联合监测技术,对深部弱胶结顶板6 m大采高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特征进行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 为掌握西部深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场特征,采用钻孔应力监测技术现场试验方法,结合微震井上下联合监测技术,对深部弱胶结顶板6 m大采高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特征进行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场影响距离大,其演化特征按侧向距离大小划分为“三区”“两区”“一区”,临界侧向距离分别为16、95 m,应力集中系数最大达6.15。通过对6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3次方级以上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的平面位置,以及微震事件能量和频次的分区特征进行分析,验证了侧向应力场实测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西部深井大采高工作面合理区段煤柱留设及防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大采高综采工作 侧向动应力场 应力集中系数 微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场湾煤矿进口和国产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耀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6,共3页
通过对羊场湾煤矿进口和国产两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为期4个月的运行跟踪调查,对故障影响时间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了设备的故障类型,探讨了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明确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故障分析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负压除尘微雾净化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莫金明 马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7-1279,共13页
综采工作面一直以来都是煤矿粉尘治理的重点场所,为解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滚筒割煤及液压支架降柱移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细微粉尘扩散到采场上部空间形成的高位浮游粉尘,改善工作面粉尘污染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集支架顶梁抽尘净化... 综采工作面一直以来都是煤矿粉尘治理的重点场所,为解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滚筒割煤及液压支架降柱移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细微粉尘扩散到采场上部空间形成的高位浮游粉尘,改善工作面粉尘污染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集支架顶梁抽尘净化与风送微雾除尘新方法。通过建立高度仿真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井下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负压除尘微雾净化技术在不同处理风量下对工作面风流场、粉尘场的运移分布影响规律,得出其风量为120 m^(3)/min、布置间距为35 m时,对工作面浮游粉尘沉降效果最为显著。并以此关键参数为依据,自主研制了集动力抽尘与微雾除尘于一体的净化除尘装置。通过自主搭建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对研制的除尘装置进行除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对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的平均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8.31%、95.29%。最后通过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22408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应用该装置后工作面总粉尘降尘效率超过80%,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超过70%,工作面人行区人员呼吸带总粉尘质量浓度降低到15.3 mg/m^(3)以下,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降低到10.3 mg/m^(3)以下,有效解决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高位浮游粉尘污染难题,大幅改善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工作环境,为创建“安全,健康,绿色”的煤矿生产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 位浮游粉尘 负压除尘 微雾净化 降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