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量更新背景下大运河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以嘉兴段粮仓建筑为例
1
作者 彭芝芬 王梦瑶 张事定 《浙江建筑》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随着当前城市开发模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更新,粮仓建筑等仓储类工业遗产作为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遗产的空间转型与再利用上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今以嘉兴段粮仓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海盐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嘉兴万科·... 随着当前城市开发模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更新,粮仓建筑等仓储类工业遗产作为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遗产的空间转型与再利用上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今以嘉兴段粮仓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海盐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嘉兴万科·渔里未来社区、平湖广陈镇粮仓文化园三个案例的差异性分析,探讨了存量更新背景下大运河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模式与特征,从开发模式、特色彰显、功能置换、空间改造四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以期对大运河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更新 大运河遗产 适应性保护 粮仓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市一级)的总体思路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晓 王承慧 王艳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6,共8页
以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研究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别从保护规划定性、遗产构成与筛查、遗产评估与分析、保护区划与管控、保护规划分期等方面探讨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总体思路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类普遍性、原则... 以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研究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别从保护规划定性、遗产构成与筛查、遗产评估与分析、保护区划与管控、保护规划分期等方面探讨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总体思路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类普遍性、原则性的技术层面上的思考和认识,希望能对各地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工作乃至大运河申遗工程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 评估分析 保护区划 规划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遗产水利专项规划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3
作者 刘建刚 谭徐明 +2 位作者 邓俊 朱云枫 王英华 《中国水利》 2012年第21期10-13,共4页
大运河是闻名世界的古代水利工程。目前大运河的河道、遗产和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针对大运河保护对象的特点,以及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大运河遗产水利专项规划,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对在用古代... 大运河是闻名世界的古代水利工程。目前大运河的河道、遗产和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针对大运河保护对象的特点,以及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大运河遗产水利专项规划,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遗产 水利专项规划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反思
4
作者 姚迪 朱光亚 戴德胜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6期121-122,共2页
21世纪初的中国大运河申遗及为此开展的保护规划是一次文化盛事,笔者从《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起参与这一过程。如今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已落下帷幕,申遗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本研究总结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的核心技... 21世纪初的中国大运河申遗及为此开展的保护规划是一次文化盛事,笔者从《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起参与这一过程。如今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已落下帷幕,申遗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本研究总结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的核心技术特点,对已有成果的回顾性思考和分析,有利于为今后相关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遗产 保护规划 价值评估 保护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申遗背景下河道类遗产保护的价值判研初探——以大运河(常州段)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晓 王艳红 +1 位作者 高军军 吴友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6-55,共10页
在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一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需要众多专业协作的繁复工程。其中,遗产价值特色的评估作为规划的重点环节,实质上为遗产的合理划分层级、编制保护区划、制定多元策略和管控要求提供了核心依据与前提保障。... 在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一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需要众多专业协作的繁复工程。其中,遗产价值特色的评估作为规划的重点环节,实质上为遗产的合理划分层级、编制保护区划、制定多元策略和管控要求提供了核心依据与前提保障。为把握"价值判研"的科学合理性,本文结合常州段的河道类遗产保护,尝试着采取"横向+纵向"、时空维度相结合的判研策略,一方面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针对其地理状况做出横向比较和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则是以时间为纵轴,针对河道本体的变迁做出历史性推演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推进和完成大运河及相关河道的待评筛查、评估分级和价值判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 河道 价值判研 历史性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及现实困境的思索——以大运河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迪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大运河保护工程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向动态化、巨型化、线型化和生活功能化等方向扩展的趋势"。其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也几乎涵盖了当前遗产保护领域所有的新热点与难点问题。在...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大运河保护工程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向动态化、巨型化、线型化和生活功能化等方向扩展的趋势"。其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也几乎涵盖了当前遗产保护领域所有的新热点与难点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的制定工作以及江苏省市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工作中,逐步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涉及管理体制方面,也涉及技术层面,关于这些问题的思索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引起对这一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遗产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管理 困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记忆视角下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艺嘉 于园园 沙莎 《传媒论坛》 2021年第23期128-129,共2页
从媒介的社会职能出发,本文探讨了媒介记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机制,认为媒介记忆可以通过镌刻个体记忆、牢筑集体记忆、汇聚社会记忆来守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结合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可通过加强文化遗... 从媒介的社会职能出发,本文探讨了媒介记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机制,认为媒介记忆可以通过镌刻个体记忆、牢筑集体记忆、汇聚社会记忆来守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结合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可通过加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激活个体的"运河记忆",建构运河文化的实体承载空间,凝聚坚实集体记忆,创新运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抵抗记忆解构风险,发挥媒介记忆服务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记忆 大运河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从文化遗产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完整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光晓霞 朱慧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项目。文章从“完整性”切入,从大运河概念的演进、大运河体系的完善、大运河的完整性阐释、遗产扩充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整性阐释的意义等4个方面展开,解...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项目。文章从“完整性”切入,从大运河概念的演进、大运河体系的完善、大运河的完整性阐释、遗产扩充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整性阐释的意义等4个方面展开,解读与分析世界文化遗产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遗产完整性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文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遇见大运河》舞剧看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出去”战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武艳芹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14,共6页
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和传承保护作为研究对象,将运河文化遗产合理运用与中外文化交流相结合,基于对其历史演变以及"走出去"的必要性的分析,结合舞剧《遇见大运河》,从艺术的魅力、大运河特色文化、跨文化传播、社交... 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和传承保护作为研究对象,将运河文化遗产合理运用与中外文化交流相结合,基于对其历史演变以及"走出去"的必要性的分析,结合舞剧《遇见大运河》,从艺术的魅力、大运河特色文化、跨文化传播、社交网络媒体传播以及人际传播渠道的角度探究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如何更好的"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遇见大运河 大运河文化遗产 “走出去”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空间视角下的天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空间格局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磊 韩轶群 李子璇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65-72,共8页
【目的】京杭大运河是荟萃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线性廊道。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城市相继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的基本建设思路指导下,迫切需要系统化的运河规划设计方法和运河文... 【目的】京杭大运河是荟萃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线性廊道。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城市相继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的基本建设思路指导下,迫切需要系统化的运河规划设计方法和运河文化内涵阐释表达方法作为支撑。【方法】以叙事空间为切入视角,通过对相关叙事要素进行筛选与量化,利用地图叠加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运河叙事空间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各历史阶段、各叙事主题下的大运河叙事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论】为基于文化遗产价值叙事性阐释表达下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空间范围确定、“一带两核八区多点”的核心区空间布局结构、游览线路规划、数字技术应用等提供了参考,为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文化遗产 规划设计 空间格局 叙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媒介视域下大运河沿线民俗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11
作者 王巧 《纺织报告》 2023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链接古今、沟通南北,因水运交通便利,带动了沿线服饰风尚的变革。对大运河沿线服饰文化的再现与传播是区域与时代的需求。文章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博物馆学、设计学、考古学、民俗学、历史学、传播... 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链接古今、沟通南北,因水运交通便利,带动了沿线服饰风尚的变革。对大运河沿线服饰文化的再现与传播是区域与时代的需求。文章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博物馆学、设计学、考古学、民俗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大运河沿线服饰文化区域进行实地调研,旨在通过博物馆媒介,再现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及沿线服饰文化基因,探究其数字化传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媒介 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 沿线民俗服饰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叙事与治水记忆:以谏壁闸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王万里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3期49-50,125,共3页
谏壁闸是独特的存在形态和表述范式:融合了众多异质元素的结构关系,展示了中国传统水利工程技术的现代化谱系,接续了中国治水记忆传承和“水利”理想表述,构成了工业、农业、航运、20世纪建筑遗产等众多遗产类型,从“文本”和“表述”... 谏壁闸是独特的存在形态和表述范式:融合了众多异质元素的结构关系,展示了中国传统水利工程技术的现代化谱系,接续了中国治水记忆传承和“水利”理想表述,构成了工业、农业、航运、20世纪建筑遗产等众多遗产类型,从“文本”和“表述”重新定位它在中国大运河遗产体系中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壁闸 中国大运河遗产 表述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