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翼大迎角绕流数值模拟中网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刚 周铸 +1 位作者 黄勇 陈作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在大迎角条件下的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往往是要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对三角翼大迎角的定常绕流进行一系列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计算网格等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大迎角绕流 数值模拟 计算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旋成体大迎角绕流中的头涡与卡门涡的脉动压力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宇 刘沛清 +1 位作者 邓学蓥 邵延峰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迎角很大时细长旋成体背部流场沿轴向通常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其中卡门涡脱落区域位于后体,而头涡区域靠近旋成体头部。为了寻求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两个风洞中分别用两个细长体模型进行测压和流动显示实验,得到了沿旋成体轴向不同... 在迎角很大时细长旋成体背部流场沿轴向通常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其中卡门涡脱落区域位于后体,而头涡区域靠近旋成体头部。为了寻求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两个风洞中分别用两个细长体模型进行测压和流动显示实验,得到了沿旋成体轴向不同区域的压力脉动特征,即头涡的脉动幅度相对卡门涡较大,而频谱峰频率则较低,而且随着迎角的进一步增大,头涡区会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旋成体 大迎角绕流 头涡 卡门涡 脉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迎角细长体绕流背涡结构与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沛清 邓学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结合实验成果,对大迎角细长体绕流结构及其气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势流理论,探 讨了大迎角下非对称侧向力沿物体轴线的变化特征与分离背涡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截面侧向 力系数沿轴向呈现正弦型曲线的变化特征是由轴向旋涡不断脱落... 结合实验成果,对大迎角细长体绕流结构及其气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势流理论,探 讨了大迎角下非对称侧向力沿物体轴线的变化特征与分离背涡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截面侧向 力系数沿轴向呈现正弦型曲线的变化特征是由轴向旋涡不断脱落所形成的多涡系统诱导的结 果.对于三涡以上的多涡系统中,对称的物面压强分布并非一定对应对称的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旋成体 大迎角绕流 涡系结构 气动特性 特性 截面侧向力系数 物理压强分布 战斗机 机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翼大迎角低速绕流及其涡控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舒桃 杨国伟 +1 位作者 陆夕云 庄礼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71,共8页
通过数值求解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r Stokes方程 ,研究了三维机翼大迎角低速绕流及其带表面周期性吹吸气的流动控制 ,并探讨了非定常质量引射作为外激发手段对机翼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表明 ,在机翼前缘附近的小区域内施加... 通过数值求解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r Stokes方程 ,研究了三维机翼大迎角低速绕流及其带表面周期性吹吸气的流动控制 ,并探讨了非定常质量引射作为外激发手段对机翼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表明 ,在机翼前缘附近的小区域内施加周期性吹吸气进行流动控制 ,这类外激发手段对三维机翼的大迎角分离流动的控制是可行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控制参数 ,尤其是合适的周期性激振频率 ,可以有效地改善气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迎角绕流 涡控制 数值模拟 周期性质量引射 三维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声激励控制流动非对称性的动态数据分析研究
5
作者 侯跃龙 白存儒 范召林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9期49-54,共6页
通过内部声激励、热线频谱采集等一系列试验研究,讨论了声激励对大迎角细长体当地侧向力、模型背风面空同流场的影响,分析了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流动的特点。并给出了声激励前后功率谱和相关系数的变化。
关键词 声激励控制 细长体旋成体 大迎角绕流 非对称 数据分析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声激励对流动非对称性的控制研究
6
作者 侯跃龙 白存儒 范召林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9期44-48,共5页
通过外部声激励、热线频谱采集等一系列试验研究,讨论了声激励对大迎角细长体当地侧向力、模型背风面空间流场的影响,分析了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流动的特点。并给出了声激励前后功率谱的变化。
关键词 外部声激励控制 非对称 细长旋成体 大迎角绕流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上仰翼型动态失速现象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白鹏 崔尔杰 +1 位作者 周伟江 李锋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9-576,共8页
翼型大迎角绕流的静态失速将造成升力突降和气动性能急剧恶化,但利用非定常运动所产生的动态失速效应,可以大大地延缓气流分离和失速现象的发生.采用Rogers发展的双时间步Roe格式,求解拟压缩性修正不可压N-S方程.数值模拟了低雷诺数(Re=... 翼型大迎角绕流的静态失速将造成升力突降和气动性能急剧恶化,但利用非定常运动所产生的动态失速效应,可以大大地延缓气流分离和失速现象的发生.采用Rogers发展的双时间步Roe格式,求解拟压缩性修正不可压N-S方程.数值模拟了低雷诺数(Re=4.8×104)条件下NACA0015翼型作等速上仰(α=0°-60°)的动态失速过程,同Walker的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了该过程中主涡、二次涡和三次涡的发展,升力系数随攻角变化,以及不同上仰速度对动态失速效应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速 翼型 大迎角绕流 非定常运动 低雷诺数 气动性能 升力 延缓 动态 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