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战机大迎角机动过程的智能学习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目航 王霞 +1 位作者 杨林 许斌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30,共12页
针对战机大迎角动力学呈现的强非线性、气动不确定和通道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的自适应机动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将通道耦合视为集总扰动的一部分,把模型分解为迎角子系统、侧滑角子系统和滚转角速率子系统.采用神经网络估计不... 针对战机大迎角动力学呈现的强非线性、气动不确定和通道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的自适应机动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将通道耦合视为集总扰动的一部分,把模型分解为迎角子系统、侧滑角子系统和滚转角速率子系统.采用神经网络估计不确定,设计跟踪误差反馈与集总干扰估计前馈相结合的控制器获取期望操纵力矩,并基于串接链分配方法求解气动舵偏角和推力矢量偏角.对于神经网络权重更新,构建预测误差表征集总干扰的估计性能,结合跟踪误差设计复合学习更新律.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一致最终有界稳定性.针对眼镜蛇机动和赫伯斯特机动指令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抗干扰参数拉偏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机动指令跟踪精度和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机 大迎角机动 复合学习 自适应控制 控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迎角机动导弹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京 杨一栋 段朝阳 《航空兵器》 1998年第6期9-14,共6页
大迎角机动导弹各通道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气动力交叉耦合。本文基于一拍采样周期进行跟踪的原理,研究了大迎角机动导弹的显模型跟踪解耦控制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法。仿真表明,模型跟踪及解耦性能良好,提高了导弹的控制精度。对如何选... 大迎角机动导弹各通道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气动力交叉耦合。本文基于一拍采样周期进行跟踪的原理,研究了大迎角机动导弹的显模型跟踪解耦控制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法。仿真表明,模型跟踪及解耦性能良好,提高了导弹的控制精度。对如何选取采样周期及显模型带宽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模型跟踪系统的鲁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大迎角机动 气动耦合 解耦控制
全文增补中
考虑作动器动态补偿的飞机增量滤波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池军 朱纪洪 +1 位作者 袁夏明 雷虎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4-600,共7页
针对飞机大迎角机动存在的模型参数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作动器动态补偿的增量滤波非线性控制方法.基于推力矢量飞机姿态控制模型,利用Taylor级数展开和状态导数反馈分别设计了增量形式的气流角和角速度控制器.针对低通滤波求取状... 针对飞机大迎角机动存在的模型参数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作动器动态补偿的增量滤波非线性控制方法.基于推力矢量飞机姿态控制模型,利用Taylor级数展开和状态导数反馈分别设计了增量形式的气流角和角速度控制器.针对低通滤波求取状态导数产生的延迟,通过对控制量进行滤波补偿保证了状态导数反馈和控制量反馈的时间同步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动器动态对角速度闭环控制性能的影响,通过补偿器设计使系统具有期望的作动器动态,克服了增量式控制方法对作动器高带宽的限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增量滤波非线性控制方法具有强鲁棒性和快速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迎角机动 增量式控制 低通滤波 作动器动态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ti-Windup回馈推力矢量飞行控制系统研究
4
作者 杨常伟 陈杰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
针对带推力矢量飞机大迎角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文中主要研究推力矢量与气动舵面融合控制策略问题。结合串级链式推力矢量控制分配和Anti-Windup抗饱和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Anti-Windui回馈推力矢量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结构,该控制策略合... 针对带推力矢量飞机大迎角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文中主要研究推力矢量与气动舵面融合控制策略问题。结合串级链式推力矢量控制分配和Anti-Windup抗饱和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Anti-Windui回馈推力矢量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结构,该控制策略合理分配操纵面的偏转指令,实现推力矢量和气动舵面的协调偏转。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nti-Windup抗饱和控制结构的推力矢量/气动舵面控制融合结构,对完成飞机在纵向平面内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WINDUP 推力矢量 飞行控制 大迎角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