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瑞铁路怒江四线大跨车站特大桥综合勘察技术与成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文富 杜宇本 蒋良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大(理)瑞(丽)铁路怒江特大桥为主跨490 m的上承式钢桁拱,具有工程技术难度大和风险高等特点;桥址位于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怒江峡谷,高地震烈度、岸坡稳定性、大(巨)型不良地质体、构造压碎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对桥梁选址与工... 大(理)瑞(丽)铁路怒江特大桥为主跨490 m的上承式钢桁拱,具有工程技术难度大和风险高等特点;桥址位于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怒江峡谷,高地震烈度、岸坡稳定性、大(巨)型不良地质体、构造压碎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对桥梁选址与工程设计有重大控制作用。根据怒江特大桥所处地质环境,结合桥梁基础结构和受力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遥感、地质调绘、钻探、工程物探、孔内旁压试验、室内试验等综合地质勘察方法,并开展必要的专项地质工作,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的选址、桥式桥跨方案及基础选型等提供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勘察方法得当、有效,勘察成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瑞铁路 怒江 大跨车站特大桥 综合勘察技术 场地稳定性 岸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地铁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胡奇凡 朱占国 +4 位作者 郭家兴 孙宇 赵斌 熊春林 陈晓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5,共10页
[目的]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等分部开挖工法开挖大跨暗挖地铁隧道时,受临时支撑影响,大型机械化作业难以有效实施。为适应环境敏感场地微振机械化施工要求,需研发SAWS(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目的]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等分部开挖工法开挖大跨暗挖地铁隧道时,受临时支撑影响,大型机械化作业难以有效实施。为适应环境敏感场地微振机械化施工要求,需研发SAWS(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在简述了SAWS(叠合拱-墙)法技术之后,以重庆某软岩地层单拱大跨暗挖地铁车站为例,采用FLAC三维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车站开挖全过程中地层、结构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了工法1(常规双侧壁导坑法)和工法2(SAWS)法在地面沉降、围岩塑性区分布、初支结构变形、初支结构应力、锚杆轴力等方面的差异,验证了SAWS法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结果及结论]对比双侧壁导坑法,采用SAWS法后,地面最大沉降增加约12.4%,拱顶最大沉降增加约8.5%,洞内沿垂直隧道线路方向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加约26.0%,且各项变形均具有足够的安全冗余度;初支拱脚内力减小约42.9%,侧墙中下部系统锚杆轴力降低约20.0%~30.0%。2种工法的拱底隆起及围岩塑性区分布基本一致。SAWS法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初支及锚杆结构受力合理。SAWS法可以满足大型机械化施工需要,具备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单拱大跨车站 暗挖隧道施工 软岩地层 叠合拱-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跨暗挖车站局部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3
作者 于明华 《隧道建设》 2012年第S2期123-127,共5页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江北城车站为跨暗挖车站,在施工过程中车站大跨暗挖隧道段发生局部坍塌,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坍方规模大,经济损失达9 190 337元。文章首先介绍了车站的施工方法工艺,对事故原因从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方面进行了...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江北城车站为跨暗挖车站,在施工过程中车站大跨暗挖隧道段发生局部坍塌,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坍方规模大,经济损失达9 190 337元。文章首先介绍了车站的施工方法工艺,对事故原因从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跨暗挖车站 坍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暗挖车站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迎 霍奇 +3 位作者 宋战平 胡敏 王军保 周冠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8-694,共7页
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省医站位于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中.为了分析叠合初支拱盖法对本工程的适应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施工可能引起的地表沉降、拱顶沉降、管线竖向位移、支护结构轴力和围岩塑性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叠合... 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省医站位于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中.为了分析叠合初支拱盖法对本工程的适应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施工可能引起的地表沉降、拱顶沉降、管线竖向位移、支护结构轴力和围岩塑性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叠合初支拱盖法沉降控制效果理想、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和塑性应变值较小,但初期支护拉压区转换频繁,较为薄弱,易受破坏.与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数据对比显示,数值模拟结果在变化趋势上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最终沉降量值也较为接近.因此,省医站主隧道选用叠合初支拱盖法进行施工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大跨暗挖车站 叠合初支拱盖法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双平 高志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2-363,共12页
为解决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问题,以南宁地铁5号线金桥站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土-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的边界效应,并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与土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模型箱箱壁所设置的聚苯... 为解决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问题,以南宁地铁5号线金桥站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土-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的边界效应,并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与土体的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模型箱箱壁所设置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边界能消除边界上波的反射与散射,其效果比较理想;2)对于模型地基,其加速度响应随着埋深而减小;3)水平向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模型各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表现为底板最小、中板居中、顶板最大,而竖向地震作用下底板的峰值加速度响应大于中板。震害观测表明:模型地基发生局部破坏,车站结构模型在顶板与侧墙处、中板加腋处产生较多细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无柱大跨地铁车站 结构模型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铁兴工街站复合地层超大跨浅埋暗挖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子龙 隆卫 《隧道建设》 2013年第6期489-498,共10页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3标段兴工街站开挖断面为343.8 m2,洞顶埋深7.1~11.1 m,采用暗挖顺作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地表、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等变形或沉降,同时确保支护结构受力稳定,防止掌子面及隧道坍塌,采取在车站拱部全长范围设置超前...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3标段兴工街站开挖断面为343.8 m2,洞顶埋深7.1~11.1 m,采用暗挖顺作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地表、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等变形或沉降,同时确保支护结构受力稳定,防止掌子面及隧道坍塌,采取在车站拱部全长范围设置超前大管棚+小导管,增加二次初期支护及纵梁,加强拱部支护结构刚度,形成拱盖,设置边墙锚索维护直墙稳定,并按照双侧壁导坑法分6部组织拱部开挖、台阶法分层分块组织中下部开挖,特别是中下部开挖采取竖向松动爆破拉中槽、边墙光面爆破跟进支护的方式,减小了对拱部支护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全面确保了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浅埋暗挖 大跨地铁车站 拱盖 双侧壁导坑法 台阶法 爆破 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软硬复合地层地铁车站穿越富水断层施工响应与控制
7
作者 宋高锐 李浩 +2 位作者 钟科 吕显州 王渭明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针对异质软硬复合地层地铁车站穿越断层施工变形控制的难题,对断层影响下地铁车站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力学响应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加固方案下车站围岩变形演化规律,为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穿越断层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以某地铁车站穿越富水断... 针对异质软硬复合地层地铁车站穿越断层施工变形控制的难题,对断层影响下地铁车站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力学响应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加固方案下车站围岩变形演化规律,为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穿越断层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以某地铁车站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为背景,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特殊地层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及破坏特征,结合BQ围岩分级方法确定围岩等级;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比研究有、无地下水影响下地铁车站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及沉降变形分布特征,采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临时支撑与注浆加固对车站围岩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有、无地下水对于异质软硬交叉地层的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影响明显,而对侵入的辉绿岩尤甚,极易产生沿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地下水影响下车站拱顶最大沉降值为6.5 mm,较之无地下水条件下增大30%;辉绿岩部分(车站右部)最大拉应力为1.62 MPa,远大于其极限抗拉强度1.25 MPa,故无注浆加固条件下辉绿岩侧可能产生大范围破坏;全断面注浆降低了地下水对围岩变形的影响效果,以65°断层为界,断层倾角越小,全断面注浆宽度应越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全断面注浆+临时支撑+小进尺的过断层车站安全施工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车站 异质软硬交叉地层 断层 辉绿岩侵入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铁兴工街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国清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7-1294,共8页
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独特,站厅层公共区空间大、视野开阔、结构工法特殊、综合管线布置灵活且装修美观,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以大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兴工街站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结构、综合管线、... 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独特,站厅层公共区空间大、视野开阔、结构工法特殊、综合管线布置灵活且装修美观,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以大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兴工街站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结构、综合管线、装修等专业设计的阐述,分析专业设计过程中的特点,总结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的利弊,可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柱大跨地铁暗挖车站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综合管线设计 装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铁大跨无柱拱形结构内力分析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丹 李钊 +3 位作者 刘伟龙 袁满 宁波 孟凡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以济南地铁龙奥站为依托,研究硬岩地层大跨无柱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受力特性及施工技术,进行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内力均较小,采用多级放坡开挖和喷锚支护的方式可保证基坑安全施工;无柱拱形结... 以济南地铁龙奥站为依托,研究硬岩地层大跨无柱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受力特性及施工技术,进行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内力均较小,采用多级放坡开挖和喷锚支护的方式可保证基坑安全施工;无柱拱形结构顶板弯矩、轴力值均较大,同时中板表现为偏心受拉状态,是主体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但仍具有较大的安全系数,结构整体安全可靠。大跨无柱拱形车站施工技术已在济南地铁龙奥站取得成功应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跨无柱拱形车站 数值模拟 内力分析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