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利 牛延宏 +4 位作者 马瑞升 李兴建 易思银 辛爱强 国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0,共9页
以某220V大跨越输电线路为背景,研究了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根据相似理论对输电塔模型设计,运用刚度等效原则确定各构件截面尺寸,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和试验模型白噪声扫频,得到输电塔的基频计算值与试验值。根据... 以某220V大跨越输电线路为背景,研究了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根据相似理论对输电塔模型设计,运用刚度等效原则确定各构件截面尺寸,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和试验模型白噪声扫频,得到输电塔的基频计算值与试验值。根据导(地)线动力特性和质量相似关系,对导(地)线进行二次缩尺,确定了导(地)线弧垂和线密度,对比分析了原型的频率和试验模型的频率。采用完全质量配重方法对大跨越塔-线体系缩尺模型进行配重,以期获取结构弹塑性响应结果。该缩尺模型设计理论可为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 振动台缩尺试验 线弹性缩尺设计 缩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舒爱强 吴海洋 +2 位作者 邹良浩 梁枢果 熊铁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4-229,共6页
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评估是进行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由于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之间的耦合效应,准确评估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基于多质点模型,建立高压大跨越输电导线、输电塔以及输电塔-线... 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评估是进行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由于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之间的耦合效应,准确评估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基于多质点模型,建立高压大跨越输电导线、输电塔以及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在平面和出平面各阶振型频率,同时也可以计算结构扭转向各阶振型频率。最后,通过分析高压大跨越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时的各阶振型频率,讨论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耦合振动对输电塔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质点模型计算得到的输电导线的各阶振型频率与连续化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当,这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而且导线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体系 动力特性 耦联体系 多质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春城 毛绪坤 +1 位作者 刘法栋 李霞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47,共7页
为了准确有效研究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中杆塔结构在覆冰断线工况下的动力响应,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 000 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黄河大跨越段为原型,进行了模拟覆冰条件下五塔四线塔-线体系模型的断线冲击响应试验。试验测得了输电塔薄... 为了准确有效研究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中杆塔结构在覆冰断线工况下的动力响应,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 000 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黄河大跨越段为原型,进行了模拟覆冰条件下五塔四线塔-线体系模型的断线冲击响应试验。试验测得了输电塔薄弱位置杆件的应变时程曲线,研究了塔-线体系在不同断线工况下杆塔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得出了输电杆塔的最不利断线工况,找出了输电塔在断线冲击作用下的最不利位置,为输电塔结构抗冰灾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断线位置在导、地线悬挂点附近时,输电塔的测点应变突变值与覆冰厚度成近似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输电 -线体系 模型试验 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政平 尹鹏 +2 位作者 胡亮霞 曾德森 曾二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9-265,共7页
本文研究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控效果的敏感性和橡胶铅芯阻尼器的实用性,从橡胶铅芯阻尼器的变形、刚度和阻尼各自的减振效果等方面验证了阻尼器的风控效果。研究表明:阻尼器控制后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位移响应均大幅降低;各风向... 本文研究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控效果的敏感性和橡胶铅芯阻尼器的实用性,从橡胶铅芯阻尼器的变形、刚度和阻尼各自的减振效果等方面验证了阻尼器的风控效果。研究表明:阻尼器控制后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位移响应均大幅降低;各风向角动风作用下均会引起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横线向和顺线向振动;同时,位移响应的最不利风向角与内力响应的最不利风向角不一定相同。塔高和输电线张力均会影响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横线向与顺线向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和风控效果。在设计风速下,安装于优化位置的橡胶铅芯阻尼器均能正常工作,其刚度和阻尼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控效果均有贡献,阻尼发挥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线体系 风控效果 敏感性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效应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纵向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奇科 李正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6-240,共5页
由于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塔身高跨度大,仅考虑单塔及塔-线体系的一致地震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考虑地震波沿大跨越线路传播时引起的地震行波效应,建立了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精细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运用几何非线性动力时程... 由于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塔身高跨度大,仅考虑单塔及塔-线体系的一致地震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考虑地震波沿大跨越线路传播时引起的地震行波效应,建立了特高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精细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运用几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地震作用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特性,并和一致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既可以增加又可以减小塔身的地震响应,主要与地震动作用于大跨越两端输电塔的相位差有关;行波效应对导线跨中竖向位移响应影响十分明显,对导线内力响应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效应 相位差 输电-线体系 几何非线 时程分析 一致输入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实用简化抗震计算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利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31,共5页
在现阶段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震设计计算中均不考虑导线对塔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按照现行《电力设施抗震设施规范》设计的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震作用下是偏于不安全的。根据5个实际工程,分别建立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 在现阶段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震设计计算中均不考虑导线对塔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按照现行《电力设施抗震设施规范》设计的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震作用下是偏于不安全的。根据5个实际工程,分别建立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考虑导线的几何非线性,以模拟两者间振动耦联效应的模型,进而验证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简化抗震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纵向振动下,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简化方法计算结果吻合得比较好,最大平均误差在5%以内;在侧向振动下,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简化方法计算结果相差稍大,但最大平均误差也仅约为8%,由于某个输电塔共振引起的,这样的误差在实际工程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最后,这些结果可供编制有关输电塔体系的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体系 有限元模型 几何非线 耦联效应 耦联体系 抗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风可靠性分析
7
作者 谭淳元 张文远 刘章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4,共6页
以三线两塔直线段输电塔-线体系为工程对象,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风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应用谱表示-降维方法模拟结构脉动风场,生成风荷载的代表性样本集合。然后,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分析... 以三线两塔直线段输电塔-线体系为工程对象,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输电塔-线体系抗风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应用谱表示-降维方法模拟结构脉动风场,生成风荷载的代表性样本集合。然后,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分析了输电塔-线体系考虑气弹效应的随机动力反应。最后,应用等价极值思想构建了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失效准则,进而对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风可靠性进行精细化分析。本文结合谱表示-降维方法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实现了仅用较少数量的代表性样本来精细地分析结构的抗风可靠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体系 脉动风场 谱表示-降维方法 可靠性 概率密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质量摆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控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曹丹京 金树 +1 位作者 王子龙 张丽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研究了悬挂质量摆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控制。通过单自由度体系悬挂质量摆的运动方程,推导得出悬挂质量摆对输电塔的控制运动方程。分别采用梁单元、杆单元和悬链线单元,对输电塔、绝缘子和输电线进行了精确的模拟。考虑输电线... 研究了悬挂质量摆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控制。通过单自由度体系悬挂质量摆的运动方程,推导得出悬挂质量摆对输电塔的控制运动方程。分别采用梁单元、杆单元和悬链线单元,对输电塔、绝缘子和输电线进行了精确的模拟。考虑输电线的几何非线性,建立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其动力特性。介绍了悬挂质量摆的模拟及其参数取值,应用谐波叠加法模拟了脉动风速时程。分别对输电塔和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悬挂质量摆可以减小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线体系 悬挂质量摆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被引量:36
9
作者 郭勇 孙炳楠 +2 位作者 叶尹 沈国辉 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2-1486,共5页
针对大跨越输电塔线耦合体系的风振响应问题,以规划中的世界第一高塔——某大跨越输电塔线工程为原型,采用离散刚度法设计制作了塔线体系的气弹模型,并在紊流风场中进行了多个风向角、多个风速下的单塔和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试验... 针对大跨越输电塔线耦合体系的风振响应问题,以规划中的世界第一高塔——某大跨越输电塔线工程为原型,采用离散刚度法设计制作了塔线体系的气弹模型,并在紊流风场中进行了多个风向角、多个风速下的单塔和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输电塔的响应可以分解为共振响应与背景响应.通过分析塔线耦合作用对输电塔2部分分量的影响,揭示了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特性.塔线体系与单塔相比,由于阻尼的增加导致共振响应有所降低,而迎风面积的增大使得背景响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析塔线体系总的风振响应必须同时考虑塔线耦合作用对2部分分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线体系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灾变分析与安全评估综述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卓群 李宏男 +3 位作者 李士锋 任宗栋 张鹏 李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88,共14页
输电塔-线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它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一旦破坏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近些年来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输电塔-线体系的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也逐渐引起... 输电塔-线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它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一旦破坏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近些年来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输电塔-线体系的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不仅重点探讨输电线路已有灾害的发生原因和破坏形式,而且从结构设计、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三个方面总结分析现阶段国内外为保证输电塔-线体系的安全运行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问题的归纳与总结,旨在发现设计与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高和补强结构抵抗外部环境荷载灾害性破坏的能力,以及加强设计人员对电网体系安全运行状况重要性和可靠性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体系 灾害分析 结构设计 数值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被引量:57
11
作者 邓洪洲 朱松晔 +1 位作者 陈晓明 王肇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以建设中世界最高输电铁塔——— 346 .5m高、5 0 0kV江阴大跨越塔为工程背景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进行了研究 .采用外形、质量、刚度分离的处理方法设计了大跨越塔模型 ,塔线体系为两塔三... 以建设中世界最高输电铁塔——— 346 .5m高、5 0 0kV江阴大跨越塔为工程背景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进行了研究 .采用外形、质量、刚度分离的处理方法设计了大跨越塔模型 ,塔线体系为两塔三段线模型 .用自由振动法测得单塔和塔线体系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 ,进行了多个风速下单塔、塔线体系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的风洞试验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揭示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线体系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力 动力特性 自振频率 阻尼比 抗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响应频域分析及风振控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勇 孙炳楠 +2 位作者 叶尹 楼文娟 沈国辉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5,共8页
以规划中的世界第一高塔——舟山大跨越输电塔为工程背景,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塔线耦合体系背景响应与共振响应各自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塔线体系风振响应的频域简化分析方法。通过与单塔风振响应的比较,明确了塔线耦合作用对两种响... 以规划中的世界第一高塔——舟山大跨越输电塔为工程背景,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塔线耦合体系背景响应与共振响应各自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塔线体系风振响应的频域简化分析方法。通过与单塔风振响应的比较,明确了塔线耦合作用对两种响应分量所造成的不同影响。与时域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频域分析法,不仅可以获得准确的风振响应,同时提高了求解的计算效率。以简化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粘弹性阻尼器为被动耗能装置,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混合遗传算法计算得到了塔线体系的风振控制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该方案的风振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线体系 风振响应 悬吊摆系统 频域分析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减震控制分析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曹枚根 周福霖 +2 位作者 徐忠根 何长华 杨靖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5-51,共7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跨越珠江的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背景,在输电塔上布置粘滞消能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对比分析了在三向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有、无减震控制措施的输电塔位移和加速度地震响应。通过...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跨越珠江的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背景,在输电塔上布置粘滞消能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对比分析了在三向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有、无减震控制措施的输电塔位移和加速度地震响应。通过有关参数分析计算,分别得到了粘滞阻尼消能减震和调谐质量减震控制的最优粘滞阻尼系数和最优TMD质量,分析研究表明上述2种减震控制措施皆能明显衰减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具有比较理想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大跨越线体系 地震作用与响应 粘滞阻尼器 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控制风洞试验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邓洪洲 朱松晔 +1 位作者 苏速 王肇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以建设中的500 kV江阴大跨越输电塔为工程背景,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悬挂水箱质量摆、阻尼棒质量摆及二者组合控制等3种控制方案,进行了塔线体系有无控制装置的动力特性测试和紊流场多... 以建设中的500 kV江阴大跨越输电塔为工程背景,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悬挂水箱质量摆、阻尼棒质量摆及二者组合控制等3种控制方案,进行了塔线体系有无控制装置的动力特性测试和紊流场多种风速下风振响应试验。通过模型的阻尼比和风振响应方差分析,验证了振动控制的有效性,为实际工程风振控制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 输电线体系 模型风洞试验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的舞动及风振控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黎 曹化锦 +1 位作者 罗先国 姜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3-1260,共8页
输电塔-线体系具有高柔特点,风振作用显著,为了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舞动机理和优化输电塔风振控制方案,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3方向... 输电塔-线体系具有高柔特点,风振作用显著,为了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舞动机理和优化输电塔风振控制方案,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3方向舞动和输电塔风振分析的方法;编制了风速场模拟程序,进行了输电塔-线耦合体系的舞动及风振仿真;同时进行了4种铅芯橡胶阻尼器布置方案对输电塔振动控制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输电塔-线体系的3方向舞动的振幅和输电塔的内力响应,对输电塔的铅芯橡胶阻尼器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输电塔-线体系在风振作用下塔线耦合作用显著,塔-线耦合体系优于简化模型以及铅芯橡胶阻尼器对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安装在塔身上半部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体系 舞动 风振 振动控制 铅芯橡胶阻尼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完全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梁枢果 邹良浩 +4 位作者 韩银全 赵林 谢强 葛耀君 李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8,共9页
按照基本缩尺律,设计、制作出模拟输电塔-线体系的一塔两跨线完全气弹模型,并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测试了各种风速下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工况下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观测了输电塔-线体系的极限风荷载和风毁模式,同时通过测量导地线... 按照基本缩尺律,设计、制作出模拟输电塔-线体系的一塔两跨线完全气弹模型,并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测试了各种风速下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工况下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观测了输电塔-线体系的极限风荷载和风毁模式,同时通过测量导地线线端应变和绝缘子应变,得到导地线传递给输电塔的静、动力风荷载。研究了塔线耦联对输电塔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单塔与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振响应随风速的变化规律和频谱特点,得到了若干对输电塔抗风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体系 风洞试验 气动弹性模型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塔-线体系风振反应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宋亚军 戴鸿哲 +1 位作者 王伟 袁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6,共6页
以5A-ZM2型500kV输电塔塔-线体系为例,建立了塔-线体系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据谐波合成法生成作用在输电塔塔-线体系上的风速时程,在五种攻角风荷载作用下,对输电塔位移、输电线位移、主材应力分布和塔的基底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以5A-ZM2型500kV输电塔塔-线体系为例,建立了塔-线体系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据谐波合成法生成作用在输电塔塔-线体系上的风速时程,在五种攻角风荷载作用下,对输电塔位移、输电线位移、主材应力分布和塔的基底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输电线与输电塔动力耦合作用对输电塔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 -线体系 风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响应的时域分析 被引量:44
18
作者 郭勇 孙炳楠 叶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17,共6页
以规划中的世界第一高塔-舟山大跨越输电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塔线耦合体系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体系的风振响应进行了时域分析,同时对输电塔线体系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将输电塔的响应分解为共振分量... 以规划中的世界第一高塔-舟山大跨越输电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塔线耦合体系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体系的风振响应进行了时域分析,同时对输电塔线体系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将输电塔的响应分解为共振分量与背景分量,并分别考虑了输电线对这两部分分量的影响。针对背景与共振响应各自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塔线体系的简化计算方法:背景分量的计算可以应用准静态假定,采用方差分析法得出;将塔线体系等效为悬吊摆系统,从而简化了共振分量的计算。上述两部分计算结果相叠加,即可得到塔线体系真实的风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线体系 风振响应 方差分析法 悬吊摆系统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舞动仿真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曹化锦 李黎 +1 位作者 姜维 陈元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249,共5页
舞动是输电线高频低幅的自激振动,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三方向舞动分析,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此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不同风速工况... 舞动是输电线高频低幅的自激振动,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三方向舞动分析,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此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不同风速工况下输电塔-线耦合体系的舞动仿真,得到了体系舞动振幅和输电塔动力响应。同时针对典型工况,进行了相间间隔棒及多点压重防舞措施的舞动控制分析,并对不同布置方案的舞动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有效舞动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体系 舞动控制 相间间隔棒 多点压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钢管混凝土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熊铁华 梁枢果 +1 位作者 邹良浩 吴海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2,共6页
建立一个大跨越钢管混凝土输电线路的单塔和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对这两种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首先,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两种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然后,选取两条实际地震波和一条人工波,利用时程分析法获得两种模型在三种地... 建立一个大跨越钢管混凝土输电线路的单塔和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对这两种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首先,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两种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然后,选取两条实际地震波和一条人工波,利用时程分析法获得两种模型在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计算表明:塔线体系的固有频率与单塔相比变化很小;由于输电线的减振作用,塔线模型的底部剪力和一些单元的应力比单塔模型的有所减小;由功率谱法指出结构的一阶模态对结构的地震响应起决定性作用;时程法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均不小于反应谱法的80%,说明所选的这组地震波是合适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说明采用的计算方法、过程和结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 地震 大跨越 线体系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