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桥梁结构三维日照温度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顾斌 谢甫哲 +1 位作者 雷丽恒 高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4-671,共8页
为了研究桥梁结构的三维日照温度场及其效应,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理论中的光线跟踪技术和空间剖分技术,提出了三维复杂结构表面日照阴影的快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基于传热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提出了大跨桥梁结构三维日照温度场的模拟方法... 为了研究桥梁结构的三维日照温度场及其效应,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理论中的光线跟踪技术和空间剖分技术,提出了三维复杂结构表面日照阴影的快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基于传热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提出了大跨桥梁结构三维日照温度场的模拟方法.最后以某大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大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三维日照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悬臂板并不能为其腹板提供有效遮挡,悬臂板遮挡的影响深度约等于悬臂板长度,在影响深度范围之内腹板表面温度基本呈线性变化,而在影响深度之外温度基本不变;顶板上下表面和底板下表面的温度在桥梁纵向上的温差很小,但底板内表面温度在桥梁纵向上的温差较大,可达5.3℃.该方法可为大跨桥梁结构的日照温度效应的更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同时也可对大跨桥梁结构响应中的温度效应进行更精确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桥梁结构 三维日照温度场 光线跟踪技术 空间剖分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大跨桥梁温度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云 危俊杰 +3 位作者 李剑 郝官旺 郑佳缘 朱正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0,共12页
以国内某高速铁路钢拱桥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2018年期间59幅C波段Senti⁃nel-1号雷达卫星影像,利用PS-InSAR技术处理影像获得桥梁的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位移,根据SAR成像空间几何关系解算出支座的纵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支座纵... 以国内某高速铁路钢拱桥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2018年期间59幅C波段Senti⁃nel-1号雷达卫星影像,利用PS-InSAR技术处理影像获得桥梁的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位移,根据SAR成像空间几何关系解算出支座的纵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支座纵向位移的时空特性与实际桥梁结构相符合,验证了PS-InSAR技术观测桥梁结构位移的可行性.建立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线性相关模型,并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PS-InSAR测量桥梁结构位移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模拟温度作用下桥梁支座的位移变化,并与PS-InSAR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对比.两者趋势基本一致,LOS向位移误差在[-10,10]mm,验证了PS-InSAR测量桥梁结构位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PS-INSAR 大跨桥梁结构 有限元方法 温度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桥梁结构运动的河口大跨桥梁事故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骁楠 陈丰 董博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3-871,共9页
为降低河口大跨桥梁的事故率、提升通行效率,基于嘉绍大桥的系统监测多源实时数据,研究气象、交通、时间和大桥结构数据对河口大跨桥梁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提取了通车运行4年内的事故数据,分别采用时间匹配法和随机抽样法抽取非事故... 为降低河口大跨桥梁的事故率、提升通行效率,基于嘉绍大桥的系统监测多源实时数据,研究气象、交通、时间和大桥结构数据对河口大跨桥梁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提取了通车运行4年内的事故数据,分别采用时间匹配法和随机抽样法抽取非事故数据,建立了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交通流量、湿度是河口大跨桥梁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显著正影响因素;(2)平均通行速度是大桥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显著负影响因素;(3)当大桥处于高峰时间时,事故可能性会显著增加;(4)根据现有数据,大桥的挠度变化、结构振动和交通流中的货车比例对事故发生概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风险因素 随机抽样法 河口大跨桥梁结构 多源实时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