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施工时空效应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梦军 张永兴 +2 位作者 蒋树屏 刘新荣 李炘彤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8,共5页
大跨扁平连拱隧道设计上具有开挖跨度大和断面扁平的特点,而在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工序较多,围岩将受到多次扰动,衬砌结构也将受开挖的多次影响。因此,其受力和变形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开挖时空效应与四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 大跨扁平连拱隧道设计上具有开挖跨度大和断面扁平的特点,而在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工序较多,围岩将受到多次扰动,衬砌结构也将受开挖的多次影响。因此,其受力和变形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开挖时空效应与四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CTSSSRH)",对大跨扁平连拱隧道的施工动态全过程进行了三维物理模拟,分析了围岩位移、应力随开挖步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施工时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 大跨扁平 连拱隧道 时空效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测试的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最佳支护时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梦军 张永兴 +1 位作者 刘新荣 李炘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大跨扁平连拱隧道由于其开挖跨度大和断面扁平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受力、变形同四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地影响到二次衬砌的最佳支护时机。以某六车道连拱隧道为依托工程,探讨了以隧道位移释放比为基... 大跨扁平连拱隧道由于其开挖跨度大和断面扁平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受力、变形同四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地影响到二次衬砌的最佳支护时机。以某六车道连拱隧道为依托工程,探讨了以隧道位移释放比为基本指标的支护时机确定方法,并通过对围岩位移与不同支护时机条件下二次衬砌内力的现场测试与综合分析,依据"支护抗力最小"的原则,提出了大跨扁平连拱隧道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支护时机 大跨扁平 连拱隧道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霍高速杏花村1号大跨扁平超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晓冬 刘杰 +1 位作者 段彦福 谢海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12258-12264,共7页
为研究大跨扁平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影响,以连霍高速杏花村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V级围岩进行数值模拟,对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四部开挖法在隧道开挖时的位移、塑性区、初期支护应力的影响规律进... 为研究大跨扁平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影响,以连霍高速杏花村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V级围岩进行数值模拟,对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四部开挖法在隧道开挖时的位移、塑性区、初期支护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适用于大跨扁平超大断面隧道不同地质条件下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时,采用三台阶四部开挖法的隧道拱顶位移、临时支护结构的应力、隧道岩体周边位移较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大。双侧壁导坑法安全性更高,对围岩位移的控制效果更好,研究成果为今后此类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扁平超大断面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三台阶四部开挖法 数值模拟 开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地层中扁平大跨隧道拱盖法施工优化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万丽 张鲁明 +2 位作者 陈立鹏 黄海滨 张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4,共4页
以青岛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衡山路站区间站前折返线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初期支护拱盖法分步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拱顶沉降、初期支护受力和围岩应变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硬岩地层中扁平大跨隧道施工二次衬砌拱盖法优化... 以青岛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衡山路站区间站前折返线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初期支护拱盖法分步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拱顶沉降、初期支护受力和围岩应变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硬岩地层中扁平大跨隧道施工二次衬砌拱盖法优化为初期支护拱盖法的可行性,并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硬岩地层中扁平大跨隧道采用初期支护拱盖法施工地面沉降、拱顶沉降、初期支护和围岩的应变满足规范要求,二次初砌拱盖法优化为初期支护拱盖法切实可行;拆撑是初期支护拱盖法开挖工序中的重要阶段,确定合理的拆撑长度是该工法成功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初期支护拱盖 数值计算 扁平大跨隧道 浅埋暗挖 硬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坦大跨隧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管振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4-66,共3页
大水沟隧道是锦屏水电站上线公路的最后一座隧道,最大开挖跨度达16.4 m,高跨比仅有0.57,进口段埋深浅且存在偏压。根据大跨扁平隧道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在施工时采用密排多层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加固围岩、台阶法开挖并及时进行支护。施工... 大水沟隧道是锦屏水电站上线公路的最后一座隧道,最大开挖跨度达16.4 m,高跨比仅有0.57,进口段埋深浅且存在偏压。根据大跨扁平隧道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在施工时采用密排多层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加固围岩、台阶法开挖并及时进行支护。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及隧道变形监测结果都表明,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合理的,保证了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大跨隧道 密排小导管注浆 超前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