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几何与材料及静风荷载的非线性因素的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进 江见鲸 +1 位作者 肖汝诚 项海帆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针对现有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新方法 ,并且考虑了结构几何、材料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编制了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分析程序BNAP ,并进行了相应的算例分析 ,所得... 针对现有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新方法 ,并且考虑了结构几何、材料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编制了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分析程序BNAP ,并进行了相应的算例分析 ,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稳定和速度快的优点。最后 ,以一座主跨 10 0 0米的斜拉桥为例 ,分析了结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对大跨径桥梁空气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静风荷载非线性 空气静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运营期GPS/BDS动态形变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志强 岳东杰 郑德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随着大跨径桥梁跨越宽度的日益增大,其损伤识别和安全监测问题较常规桥梁更加突出。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大跨径桥梁,其蠕动变形幅值相对较小,且变化缓慢。现有GNSS-RTK技术受定位精度制约,并不能完全满足大跨径桥梁的高精度变形监测。针... 随着大跨径桥梁跨越宽度的日益增大,其损伤识别和安全监测问题较常规桥梁更加突出。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大跨径桥梁,其蠕动变形幅值相对较小,且变化缓慢。现有GNSS-RTK技术受定位精度制约,并不能完全满足大跨径桥梁的高精度变形监测。针对该缺陷,本文尝试采用基于GPS/BDS观测数据的连续准静态模式监测大跨径桥梁动态变形,并以苏通大桥为例进行主桥外部变形监测试验;分别对GPS单系统、BDS单系统及GPS/BDS组合系统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不同年度监测结果表明,该模式用于桥梁短期动态变形高精度监测及结构长期趋势性变化分析是有效的,且能实现自动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形监测 大跨径桥梁 GPS BDS 连续准静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地面运动强度参数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亮 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7,共7页
对于大跨径桥梁结构,应结合地震工程学和结构抗震两个方面选择合理的地面运动强度参数(IM),进行动力分析。针对一座高速公路双塔斜拉桥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IM对于结构地震需求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对于不同桥向,... 对于大跨径桥梁结构,应结合地震工程学和结构抗震两个方面选择合理的地面运动强度参数(IM),进行动力分析。针对一座高速公路双塔斜拉桥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IM对于结构地震需求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对于不同桥向,在累积质量参与系数贡献显著的周期范围内,反应谱对结构地震需求影响显著,且高频区段反应谱的影响大于低频区段。应该采用对结构地震需求影响显著的反应谱区段内质量参与系数较大的短周期谱加速度或PGA作为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大跨径桥梁结构 地面运动强度参数 优化选择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自振特性试验的环境随机激振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怀平 王凤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采用快速可靠的环境随机振动激振法 ,基于结构上各测点的脉动时域响应信号 ,应用ITD时域模态参数识别理论 ,分析大跨径桥梁实桥的结构固有模态并列举了工程应用实例。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环境随机激励 自振特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设计 被引量:146
5
作者 黄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77,共13页
由于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的使用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要求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特定的桥梁的桥面铺装均需作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以保证铺装设计和施工成功。总结了作者近10年对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的研究成果,包括铺... 由于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的使用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要求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特定的桥梁的桥面铺装均需作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以保证铺装设计和施工成功。总结了作者近10年对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的研究成果,包括铺装材料与结构、钢桥面铺装体系受力特性、疲劳特性、设计指标、轴载换算原则与方法、铺装体系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工程实施等技术,研究成果已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等10多座大型钢箱梁桥桥面铺装设计和铺装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桥面铺装 疲劳 轴载换算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的动态监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华锡生 黄红女 王天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考虑到大跨径桥梁的安全监控模型应结合其动态特性而建立,探讨了把风速、温度、车流量等外界影响因素作为大桥变形的状态参数,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建立大跨径桥梁的动态监控模型,并对大桥变形速率分量进行分析.通过对南京长江第二大... 考虑到大跨径桥梁的安全监控模型应结合其动态特性而建立,探讨了把风速、温度、车流量等外界影响因素作为大桥变形的状态参数,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建立大跨径桥梁的动态监控模型,并对大桥变形速率分量进行分析.通过对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的分析,表明动态监控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动态监控模型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速率分量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弱场地上城市大跨径桥梁地震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伟林 陶小三 瞿红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2,180,共7页
以建于深厚软弱场地上的某大跨径桥梁为例,研究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场地的地震动特征、地震动的空间效应以及不同冲刷工况下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差异,分析了深厚软弱场地特定地震动效应对大桥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大桥的地... 以建于深厚软弱场地上的某大跨径桥梁为例,研究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场地的地震动特征、地震动的空间效应以及不同冲刷工况下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差异,分析了深厚软弱场地特定地震动效应对大桥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大桥的地震安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弱场地 地震动效应 大跨径桥梁 地震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软场地上大跨径桥梁设计反应谱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伟林 高志兵 +2 位作者 陶小三 高德潜 崔爱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大跨径桥梁塔高、跨径大、自振周期长,深厚、软弱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对桥体结构影响较大。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 J004-89)》也只适用主跨不超过150 m的梁桥和拱桥,国内长期以来没有一个适用于大跨径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或指南... 大跨径桥梁塔高、跨径大、自振周期长,深厚、软弱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对桥体结构影响较大。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 J004-89)》也只适用主跨不超过150 m的梁桥和拱桥,国内长期以来没有一个适用于大跨径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或指南。本文结合大跨径桥梁工程实例,根据场地土层静、动力性能参数的原位测试和动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厚软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研究厚软场地的地震动效应,讨论了不同地震动强度时厚软场地的设计反应谱特征,分析了现行规范设计反应谱应用的局限性,成果对相关工程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大跨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也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软场地 场地地震动效应 大跨径桥梁 设计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的风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廷臣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0,共3页
现代桥梁的发展趋势是大跨径、轻柔。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结构风致振动问题也愈加突出,因而风振控制的重要性也愈加显现。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关于桥梁两种主要风振-颤振及抖振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跨径桥梁的风振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大跨径桥梁 颤振 抖振 风振控制 TMD MT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斌 王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8,共3页
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艺出发 ,通过比较两种钻孔桩最常用的施工方法 ,逐步介绍了大跨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问题。这里还指出了大直径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钻孔灌注桩 施工控制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跨径桥梁的景观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策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0期13-15,共3页
从大跨径桥梁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景观设计的要点等方面 ,论述目前我国大跨径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 ,为如何设计出赏心悦目的桥梁景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景观设计 桥梁设计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重收费数据的大跨径桥梁荷载效应评估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大章 周军勇 +1 位作者 朱荣 石雪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提高大跨径桥梁车辆荷载效应的评估精度,建立融合计重收费数据和微观交通模拟技术的桥梁荷载效应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计重收费数据建立车型、车重、轴重和轴距的数学模型,模拟产生静态随机车队;将多轴单元胞自动机模型作用于静态车队... 为提高大跨径桥梁车辆荷载效应的评估精度,建立融合计重收费数据和微观交通模拟技术的桥梁荷载效应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计重收费数据建立车型、车重、轴重和轴距的数学模型,模拟产生静态随机车队;将多轴单元胞自动机模型作用于静态车队,形成动态荷载流,加载于桥梁影响线,获得荷载效应时程;采用极值外推法估计长回归周期下的荷载效应特征值,以此评估桥梁的荷载效应水平。采用该方法对润扬长江大桥开展自由和拥堵交通下的荷载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自由交通下主梁的竖向位移预测极值与规范计算值的比值最大为0.58,行车平稳性好;拥堵交通下主梁弯矩、桥塔弯矩和主缆缆力的预测极值均低于规范值,但吊杆轴力预测极值与规范计算值的比值达1.07,增加了失效风险,运营中需控制该状况的上桥车辆数并及时疏散交通拥堵,以提高桥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车辆荷载效应 计重收费数据 微观交通模拟 元胞自动机 极值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三维台风风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焕举 韩万水 +2 位作者 武隽 肖强 闫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7-84,共8页
台风灾害频发以及大跨径桥梁塔高、质轻和阻尼弱的特点,台风作用下大跨径桥梁的安全评估十分必要,大跨径桥梁三维台风风场合理模拟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模拟台风时变平均风速;采用更新时变平均风速的谐波合成法,实现台... 台风灾害频发以及大跨径桥梁塔高、质轻和阻尼弱的特点,台风作用下大跨径桥梁的安全评估十分必要,大跨径桥梁三维台风风场合理模拟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模拟台风时变平均风速;采用更新时变平均风速的谐波合成法,实现台风风速脉动部分的数值模拟;并考虑空间点群风速相关性,建立三维台风风场模拟方法。基于进化谱理论,推导非均匀调制进化功率谱(简称进化谱),建立台风风场模拟验证方法;通过对比进化谱与模拟功率谱,对台风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选取沿海地区某大跨斜拉桥为例,应用构建的三维台风风场模拟与验证方法,进行实例桥梁风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更新时变平均风速的谐波合成法,并考虑空间点群风速相关性,可实现三维台风风场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台风 三维风场 三次样条函数 谐波合成法 进化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的静风稳定性计算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清华 曹言坤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111-113,共3页
提出一种计算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性的方法——非线性有限元法,这种方法基于ANSYS,充分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及静风荷载非线性的影响。以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静风稳定性 非线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通流作用下大跨径桥梁车辆荷载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祎 张太科 +1 位作者 阮欣 金泽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59-1867,1909,共10页
卡车列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卡车成队近距离跟驰的交通模式,小间距行驶的车队直接导致桥面重车密度增加,且对于大跨径桥梁其可以容纳的卡车队数多,结构的整体和区段性能均可能受到影响。为研究卡车列队的荷载效应... 卡车列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卡车成队近距离跟驰的交通模式,小间距行驶的车队直接导致桥面重车密度增加,且对于大跨径桥梁其可以容纳的卡车队数多,结构的整体和区段性能均可能受到影响。为研究卡车列队的荷载效应水平及其与普通车辆形成的混合交通流对桥梁结构的影响,评估现行规范的适用性,调研了国内外关于卡车列队的实际测试和理论研究,基于在役大跨径桥梁的实测交通流数据,提出了卡车列队荷载模型和混合交通流模拟方法。以一座大跨径悬索桥为主要背景工程,考虑实际的桥梁运行情况,实现了混合交通流模拟,研究了代表性混合交通场景中结构的车辆荷载效应水平和安全性,分析了卡车列队模式以及混合交通流对于大跨径悬索桥汽车荷载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作用下的荷载效应水平较普通车辆车流有明显提高,但仍低于规范加载值。不同加载场景下的效应值约为规范值的35%~80%,现行规范对于卡车列队参与的混合交通流作用下结构的整体效应和区段效应均可提供较好的安全裕度,能够保证桥梁在未来相应运营状态下的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车辆荷载 混合交通流 卡车列队 整体效应 区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NSS-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博闻 李志 牛彦波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运营期大跨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提出1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差分(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给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切比雪夫滤波方法对GNSS原始观测信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互补集... 为了进一步改善运营期大跨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提出1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差分(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给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切比雪夫滤波方法对GNSS原始观测信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从滤波信号中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与阻尼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去除由于噪声影响所产生的虚假模态,并且模态提取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GNSS-RTK技术可有效应用到大跨径桥梁结构变形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大跨径桥梁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挠度变形监测技术应用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丰春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4期77-82,共6页
在大跨径桥梁的静载试验过程中,挠度是重要的技术参数,为确保挠度变形监测成果的可靠性,以某斜拉桥为例,综合应用精密水准测量法、连通管式挠度监测法和全站仪三角高程法,相互检核验证,分析评价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结果显示,在封... 在大跨径桥梁的静载试验过程中,挠度是重要的技术参数,为确保挠度变形监测成果的可靠性,以某斜拉桥为例,综合应用精密水准测量法、连通管式挠度监测法和全站仪三角高程法,相互检核验证,分析评价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结果显示,在封闭交通和温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下,几种方法的挠度监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但各有不足。由于受监测环境温度、车辆荷载、仪器自身精度等诸多因素制约,精密水准和连通管法结果较为接近,三角高程法则略有差异,应结合有限元模型和控制截面应力应变结果综合分析。3种方法相互检核,实现不同挠度测量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精密水准 三角高程 连通管法 大跨径桥梁 主桥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过程对温度的控制——以建设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对桥梁结构的应变力影响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齐松 穆鸿宇 李浩 《南方农机》 2017年第5期105-105,107,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下的工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建筑业大跨径桥梁的施工也逐年得到国家的支持与重点关注。而在大跨径桥梁的施工环节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空气湿度、外界温度、建筑所需原料的刚性强度、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下的工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建筑业大跨径桥梁的施工也逐年得到国家的支持与重点关注。而在大跨径桥梁的施工环节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空气湿度、外界温度、建筑所需原料的刚性强度、不同高度的风向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会给大跨径桥梁的施工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在施工环节中的自动控制环节出现偏差,使得大跨径桥梁的施工问题遇到很大障碍。笔者着重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温度对大跨径桥梁结构中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梁柱的应变力所带来的影响,为相关大跨径桥梁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产 大跨径桥梁 自动控制 施工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黄卫教授及其团队 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成套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
作者 郑立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东南大学黄卫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凭借“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成套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桥面铺装 大跨径桥梁 东南大学 智能运输系统 应用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在修建的3座大跨径桥梁
20
作者 张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0,共1页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俄罗斯圣彼得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公路网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1条绕城高速公路及横跨芬兰湾的防洪堤。当前正在修建的是该公路网的最后一个连接线一圣彼得堡西部高速公路(St Peterburg Western High Speed Dia...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俄罗斯圣彼得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公路网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1条绕城高速公路及横跨芬兰湾的防洪堤。当前正在修建的是该公路网的最后一个连接线一圣彼得堡西部高速公路(St Peterburg Western High Speed Diameter Road),环绕圣彼得堡西海岸的双向4车道公路是该连接线的关键节点,该线路经过水路航道及繁忙的港口区,长不到12km,分布有3座大跨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圣彼得堡 俄罗斯 修建 DIAMETER 绕城高速公路 SPEED 公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