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在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邱芙君 杨贵灏 《隧道建设》 2007年第3期62-64,100,共4页
在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本工程锚索设计合理,施工成功,工程安全可靠,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解决了高边墙地下洞... 在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本工程锚索设计合理,施工成功,工程安全可靠,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解决了高边墙地下洞室工程支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预应力锚索 机理 施工工艺 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超长锚杆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奎银 《隧道建设》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结合工程对超长锚杆专用设备改进、成孔技术、注浆工艺、插杆工艺进行了试验与研究,总结了黏结型砂浆锚杆的砂 浆配合比、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等,并在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施工中成功应用。
关键词 大跨度 超长 地下 施工方法 锚杆施工 砂浆配合比 成孔技术 边墙 施工技术 注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部大型地下洞室高边墙爆破振动高程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新平 吴泽民 +4 位作者 罗忆 黄俊红 徐坤 徐鹏程 李友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3,共6页
为了研究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规律并指导地下洞室开挖,以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为背景,在右岸主变洞内进行爆破振动试验,然后利用LS-DYNA三维动力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 为了研究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规律并指导地下洞室开挖,以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为背景,在右岸主变洞内进行爆破振动试验,然后利用LS-DYNA三维动力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速度随高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地下洞室边墙高度为16.8 m时,在距离爆源区约70 m范围内,高边墙上质点与墙脚处相比,振动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且放大效应出现分区。当爆心距R<30 m,放大作用随高差增大先增后减;当爆心距R在30~70 m范围内且为某一定值时,放大作用随高差的增大而增大;当爆心距R>70 m时,高差对洞室边墙上质点的影响不再明显。另外,萨道夫斯基公式在地下洞室高边墙上仍然适用,但是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质点振动速度时,应当将测线布置在相应预测点的同一高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墙地下 爆破振动 程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江口水电站极高应力大型地下厂房硬岩破坏机制与稳定性控制研究
4
作者 李邵军 张世殊 +7 位作者 李永红 柳秀洋 李治国 徐鼎平 程丽娟 江权 汤大明 陈刚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1-1594,共14页
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建设因其超大规模、高边墙、大跨度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破坏机制和稳定性控制一直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依托当前世界地应力最高的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通过现场调查、原位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 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建设因其超大规模、高边墙、大跨度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破坏机制和稳定性控制一直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依托当前世界地应力最高的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通过现场调查、原位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极高地应力下硬岩变形破坏的工程问题和稳定性控制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利用有限的地应力测试数据和导洞中观察到的脆性破坏现象,估算和修正深切河谷地区地下厂房区的原岩应力场;其次,讨论了极高地应力下厂房洞室的典型破坏现象,包括高应力诱发破坏全局问题和局部岩脉切割导致的块体失稳问题,以及相应的破坏机制和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将为后续高应力硬岩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案例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地下 应力 破坏现象 岩脉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利工程地下洞室高边墙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治理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瑞亮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针对某水利地下洞室工程高边墙混凝土裂缝治理实践,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环境条件、裂缝现状调查基本情况,认真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混凝土裂缝的方案、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地下 边墙混凝土 裂缝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边墙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新平 边兴 +2 位作者 罗忆 吕均琳 任高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3-2069,共7页
基于桃花嘴矿区地下洞室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地下洞室爆破开挖诱发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传播衰减的特点,即爆源近区和边墙中心区域具有更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量纲分析法,推导出考虑边... 基于桃花嘴矿区地下洞室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地下洞室爆破开挖诱发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传播衰减的特点,即爆源近区和边墙中心区域具有更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量纲分析法,推导出考虑边墙四边约束的地下洞室爆破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将实测数据分别代入萨道夫斯基公式和推导公式进行线性回归运算,得到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值和推导公式预测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0.7%和5.1%。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下洞室爆破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存在的放大效应,特别可以精确预测放大效应显著区域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为更好地控制边墙爆破振动损伤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边墙 爆破振动 放大效应 四边简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围岩稳定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炜 段汝健 +2 位作者 杨兴国 胡香伟 周家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4-30,共7页
地应力水平高、岩体强度低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主要特征,地下厂房施工期的围岩稳定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3维有限元手段,对锦屏一级地下厂房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应力变形规律、稳... 地应力水平高、岩体强度低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主要特征,地下厂房施工期的围岩稳定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3维有限元手段,对锦屏一级地下厂房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应力变形规律、稳定性特征及围岩稳定主要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围岩的应力变形、稳定状态受到断层、洞室布置及开挖支护程序的影响明显。围岩的应力随着开挖的不断进行而增大,最大应力出现的部位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开挖的进行,围岩的变形不断在增大,尤其是边墙的变形。在洞室交叉及断层出露部位,围岩的变形较大,塑性区基本贯通,应加强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地应力 断层 围岩稳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裴书锋 臧东升 +3 位作者 孙常新 何建华 李国良 陈炳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9,共14页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演获得较优的反演结果。首先,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3维地质模型建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与BP人工神经网络联合反演,以及基于洞室围岩应力型破坏特征的结果验证。该方法从历史构造运动出发,约束多元回归因素及其回归系数,解决剪应力偏差过大的问题,并通过历史地质构造分析、实测地应力分析和洞室群应力型破坏特征等多源约束和验证,提高地应力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以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最大主应力为25~30MPa,方向为NWW-EW方位,缓倾向河谷,洞室开挖后上游侧拱肩和下游侧墙脚易发生应力型破坏;断层等大型结构面严重影响了地应力分布,临近断层部位最大主应力量值减小,方向近于垂直断层,在距断层5~10m范围内最大主应力量值迅速增大至原岩应力,方位逐渐转为近平行断层,与宏观主应力方向接近;密集发育的断层,是导致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区域主应力变异性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阐明了深切河谷和多结构面共同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特别是断层附近地应力场的变异特征,为地下洞室群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型灾害部位预测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反演 大型地下 数值模拟 智能反演 应力 深切河谷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非平稳人工地震动拟合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敏 盛谦 +1 位作者 张勇慧 朱泽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1-46,共6页
基于近场地震记录频谱分析,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基岩场地反应谱,进行了高山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合成。该方法使用三角级数迭加法,利用攀枝花地震动记录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离散点的傅里叶幅值谱,选择... 基于近场地震记录频谱分析,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基岩场地反应谱,进行了高山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合成。该方法使用三角级数迭加法,利用攀枝花地震动记录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离散点的傅里叶幅值谱,选择两个卓越频率作为控制傅里叶谱的峰值控制点,通过反复迭代生成了初始人工地震波,根据高山峡谷地形进行了深度修正、基线校正和高频滤波,最终生成了可以用于FLAC和ABAQUS等数值分析软件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值分析表明,此方法拟合的人工地震波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频谱对地下洞室群强震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地下 非平稳人工地震动 频谱 基线校正 频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支护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罗彬 程丽娟 侯攀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113,119,共7页
猴子岩地下厂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洞室群埋深大,位于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极高地应力区。与一般高地应力情况不同的是,猴子岩厂区第一、第二主应力均较高,分别达到36.43 MPa和29.82 MPa,使得高地应力对洞室高边墙的不利影响不能通... 猴子岩地下厂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洞室群埋深大,位于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极高地应力区。与一般高地应力情况不同的是,猴子岩厂区第一、第二主应力均较高,分别达到36.43 MPa和29.82 MPa,使得高地应力对洞室高边墙的不利影响不能通过调整厂房轴线来规避,这为洞室施工和支护设计带来较大挑战。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破坏现象以及位移、支护应力监测资料、声波检测资料入手,归纳高第二主应力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的变形破坏特征为:1岩爆现象普遍;2围岩变形量及破坏深度大;3锚固支护结构负荷水平高。对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作初步探讨,并根据支护效果总结了高第二主应力下支护设计和支护措施的经验,可为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的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主应力 脆性岩体 地下 围岩变形破坏 支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拱形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广斌 李宁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1-664,685,共4页
高地应力区的大型洞室开挖会引起洞室拱周附近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加大以及塑性应变的增加,但过高的应力集中会增加岩爆发生的几率,塑性区的加深会促使围岩失稳;洞室拱形形状会影响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大小的分布,因此,以某高地应力... 高地应力区的大型洞室开挖会引起洞室拱周附近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加大以及塑性应变的增加,但过高的应力集中会增加岩爆发生的几率,塑性区的加深会促使围岩失稳;洞室拱形形状会影响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大小的分布,因此,以某高地应力下的大型发电洞岩体地质资料为依托,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高地应力地下大型发电洞室常采用的3种洞室拱形(即单心圆拱、三心圆拱和椭圆拱)对拱部围岩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应力集中系数达到3.33,无论采用哪种拱形,均避不开拱座附近应力集中现象。根据开挖后拱部围岩的塑性耗散能可以判断,无论初始地应力侧压系数是多少,椭圆拱是最优的,其次是三心圆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大型地下 拱形优化 有限元 塑性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变形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良 徐志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6期9-15,共7页
本文分析总结了已有的地应力研究成果。考虑到高地应力与岩体特性的关系,对岩体采用四参数弹塑性开裂模型,提出了一种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方法。用各种不同初始应力场(大小、方向、主应力比等)对直墙拱顶洞室围岩的... 本文分析总结了已有的地应力研究成果。考虑到高地应力与岩体特性的关系,对岩体采用四参数弹塑性开裂模型,提出了一种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方法。用各种不同初始应力场(大小、方向、主应力比等)对直墙拱顶洞室围岩的稳定和变形状况作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规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围岩 稳定性 变形 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技术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磊 王培涛 周丰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8,共8页
通过对中国古代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在设计和建设中的技术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当代新建大跨度隧道和洞室工程技术的现状,对典型的大跨度海底隧道工程、铁路隧道工程、竖井... 通过对中国古代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在设计和建设中的技术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当代新建大跨度隧道和洞室工程技术的现状,对典型的大跨度海底隧道工程、铁路隧道工程、竖井工程、液化石油气储藏洞工程、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水利枢纽地下电站工程、穿黄隧道工程和软土地下大跨度工程的技术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大跨度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的工程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地下隧道 工程 工程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薄层岩体中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院忠 王少川 +1 位作者 孙莉萍 齐俊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61-2366,共6页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平薄层围岩岩性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特性、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围岩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依据研究成果,对洞室开挖支护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等进行了分析,依据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对围岩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验证了前期勘察成果,取得了在水平薄层状地质环境中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的宝贵经验,进而为在水平薄层状地质体中修建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此类不良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薄层岩体 大跨度地下 地下厂房 工程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地应力玄武岩地下洞室开挖成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宏 汪浩 刘俊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14,共4页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双曲拱坝、左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方式,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规模浩大。在中高应力地下洞室开挖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开挖成型应力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预留保护层给予应力释放空间的研究思路,不断探索保证开...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双曲拱坝、左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方式,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规模浩大。在中高应力地下洞室开挖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开挖成型应力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预留保护层给予应力释放空间的研究思路,不断探索保证开挖成型的办法,依据新奥法理论确保围岩稳定性,并将研究成果在地下电站厂房开挖施工中应用。研究所得成果可供相关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地应力 围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丽华 陶连金 李晓霖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节理岩体开挖后经常形成楔形块体,对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和边墙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地震的动力作用将加剧块体的运动,进而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评价高烈度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节理岩体中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与稳... 节理岩体开挖后经常形成楔形块体,对大型地下洞室顶拱和边墙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地震的动力作用将加剧块体的运动,进而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评价高烈度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节理岩体中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目前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了动力离散元法分析了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动力响应,认为地下结构并不能完全免于震害,高烈度地震对于节理岩体中的地下结构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节理岩体 地震 稳定性 顶拱 边墙 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大型地下洞室群位移特征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玉敏 盛谦 +1 位作者 朱泽奇 杨继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25-3530,共6页
利用三角级数叠加法,考虑到基岩场地的深度衰减效应,生成了大型地下洞室群非平稳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然后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大渡河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在不同频谱人工地震波作用下地应力特... 利用三角级数叠加法,考虑到基岩场地的深度衰减效应,生成了大型地下洞室群非平稳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然后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大渡河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在不同频谱人工地震波作用下地应力特征、峰值加速度和频谱对大型地下洞室群位移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洞室群相对位移随着侧压力系数和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不同频谱的地震波有着截然不同的位移特征。研究成果对高地震烈度区地下洞室群抗震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地下 非平稳人工地震动 动力时程分析法 位移特征 地震烈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区洞室围岩开裂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义昌 卢文波 +1 位作者 陈明 严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94,共10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围岩开裂问题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围岩开裂机理、应力和应变开裂判据,总结了围岩开裂影响因素及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微震监测、声发射监测等监测与监控手段和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并指出了当前研究...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围岩开裂问题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围岩开裂机理、应力和应变开裂判据,总结了围岩开裂影响因素及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微震监测、声发射监测等监测与监控手段和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包括爆破开挖、邻洞开挖和中间主应力对围岩开裂的影响等,认为爆炸荷载与地应力动态卸荷耦合分析、连续与非连续耦合数值模拟及地下洞室动态设计等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围岩开裂 地应力 开裂判据 围岩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主变洞确定性块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崔银祥 聂德新 陈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12-217,共6页
以黄河上游某大型电站地下洞室群主变洞为例,通过在AutoCAD软件中建立洞室与结构面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自编程序切割,展示这些结构面在主变洞边墙及拱顶的出露情况,在此基础上检索出组合块体21个,最后对这21个块体进行了确定性块体稳定... 以黄河上游某大型电站地下洞室群主变洞为例,通过在AutoCAD软件中建立洞室与结构面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自编程序切割,展示这些结构面在主变洞边墙及拱顶的出露情况,在此基础上检索出组合块体21个,最后对这21个块体进行了确定性块体稳定性评价,给出其在主变洞上下游边墙及拱顶的块体组合情况、滑动方式、出露桩号和高度、出露面积、分布深度、体积、稳定性系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 地下 确定性 块体 主变 AutoCAD软件 三维实体模型 稳定性系数 大型电站 黄河上游 自编程序 结构面 拱顶 边墙 组合 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洞室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静熙 陈长江 刘忠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1,共5页
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高,对围岩稳定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统计分析了厂区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围岩变形破坏现象,归纳出高地应力条件下地应力方向、洞室轴线方向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应力条件下... 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高,对围岩稳定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统计分析了厂区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围岩变形破坏现象,归纳出高地应力条件下地应力方向、洞室轴线方向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应力条件下洞室群围岩破坏程度除了受最大主应力控制,还与洞室规模密切相关;而且高地应力引起的围岩破坏在时间上有滞后性,需研究实施支护的合适时机。上述结论为地下洞室后续合理施工及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高地应力区洞室轴线布置和围岩变形破坏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地应力 轴线方向 围岩变形破坏 锦屏一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