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在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邱芙君 杨贵灏 《隧道建设》 2007年第3期62-64,100,共4页
在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本工程锚索设计合理,施工成功,工程安全可靠,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解决了高边墙地下洞... 在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本工程锚索设计合理,施工成功,工程安全可靠,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解决了高边墙地下洞室工程支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预应力锚索 机理 施工工艺 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超长锚杆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奎银 《隧道建设》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结合工程对超长锚杆专用设备改进、成孔技术、注浆工艺、插杆工艺进行了试验与研究,总结了黏结型砂浆锚杆的砂 浆配合比、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等,并在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施工中成功应用。
关键词 大跨度 超长 地下 施工方法 锚杆施工 砂浆配合比 成孔技术 边墙 施工技术 注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部大型地下洞室高边墙爆破振动高程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新平 吴泽民 +4 位作者 罗忆 黄俊红 徐坤 徐鹏程 李友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3,共6页
为了研究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规律并指导地下洞室开挖,以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为背景,在右岸主变洞内进行爆破振动试验,然后利用LS-DYNA三维动力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 为了研究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规律并指导地下洞室开挖,以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为背景,在右岸主变洞内进行爆破振动试验,然后利用LS-DYNA三维动力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地下洞室高边墙上质点爆破振动速度随高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地下洞室边墙高度为16.8 m时,在距离爆源区约70 m范围内,高边墙上质点与墙脚处相比,振动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且放大效应出现分区。当爆心距R<30 m,放大作用随高差增大先增后减;当爆心距R在30~70 m范围内且为某一定值时,放大作用随高差的增大而增大;当爆心距R>70 m时,高差对洞室边墙上质点的影响不再明显。另外,萨道夫斯基公式在地下洞室高边墙上仍然适用,但是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质点振动速度时,应当将测线布置在相应预测点的同一高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墙地下 爆破振动 程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利工程地下洞室高边墙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治理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瑞亮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针对某水利地下洞室工程高边墙混凝土裂缝治理实践,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环境条件、裂缝现状调查基本情况,认真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混凝土裂缝的方案、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地下 边墙混凝土 裂缝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高边墙安全与稳定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华 《四川水力发电》 2016年第4期87-88,100,共3页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为例,探讨了如何对高边墙地下洞室的安全与稳定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地下开挖 边墙 安全与稳定 控制 锦屏二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边墙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新平 边兴 +2 位作者 罗忆 吕均琳 任高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3-2069,共7页
基于桃花嘴矿区地下洞室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地下洞室爆破开挖诱发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传播衰减的特点,即爆源近区和边墙中心区域具有更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量纲分析法,推导出考虑边... 基于桃花嘴矿区地下洞室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地下洞室爆破开挖诱发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传播衰减的特点,即爆源近区和边墙中心区域具有更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量纲分析法,推导出考虑边墙四边约束的地下洞室爆破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将实测数据分别代入萨道夫斯基公式和推导公式进行线性回归运算,得到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值和推导公式预测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0.7%和5.1%。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下洞室爆破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存在的放大效应,特别可以精确预测放大效应显著区域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为更好地控制边墙爆破振动损伤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边墙 爆破振动 放大效应 四边简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围岩稳定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炜 段汝健 +2 位作者 杨兴国 胡香伟 周家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4-30,共7页
地应力水平高、岩体强度低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主要特征,地下厂房施工期的围岩稳定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3维有限元手段,对锦屏一级地下厂房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应力变形规律、稳... 地应力水平高、岩体强度低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主要特征,地下厂房施工期的围岩稳定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3维有限元手段,对锦屏一级地下厂房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应力变形规律、稳定性特征及围岩稳定主要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围岩的应力变形、稳定状态受到断层、洞室布置及开挖支护程序的影响明显。围岩的应力随着开挖的不断进行而增大,最大应力出现的部位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开挖的进行,围岩的变形不断在增大,尤其是边墙的变形。在洞室交叉及断层出露部位,围岩的变形较大,塑性区基本贯通,应加强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地应力 断层 围岩稳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条件下巨型地下洞室穹顶施工方案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国涛 吕慷 +2 位作者 陈益民 李军 倪绍虎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5-211,共7页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且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尾水调压室洞径达48 m,大型穹顶面临着局部高应力条件下应力集中区的脆性岩体破裂问题和两翼松弛区的变形稳定问题,而不同的开挖方式将明显影响开挖过程的应力损伤和松弛变形控制效...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且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尾水调压室洞径达48 m,大型穹顶面临着局部高应力条件下应力集中区的脆性岩体破裂问题和两翼松弛区的变形稳定问题,而不同的开挖方式将明显影响开挖过程的应力损伤和松弛变形控制效果。采用FLAC3D建立了白鹤滩右岸尾水调压室"槽形开挖"和"环形开挖"方案的数值模型,基于白鹤滩岩石力学特性定义了脆性玄武岩启裂强度的标准,并且采用三维空间等值面技术比较了开挖应力集中程度和范围,从而对开挖应力损伤、松弛变形、塑性区分布等特征进行了比较说明。研究表明,槽形开挖有利于控制应力集中和提供有效支护时机,可作为优选方案。此外,在局部应力型破坏风险更高的部位,建议采用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槽形开挖,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顶拱中部应力集中和侧翼松弛变形。研究工作采用数值分析进行大跨度穹顶施工方案比较,可以为类似中等至深埋地下工程施工方案比选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地下 应力 穹顶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非平稳人工地震动拟合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敏 盛谦 +1 位作者 张勇慧 朱泽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1-46,共6页
基于近场地震记录频谱分析,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基岩场地反应谱,进行了高山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合成。该方法使用三角级数迭加法,利用攀枝花地震动记录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离散点的傅里叶幅值谱,选择... 基于近场地震记录频谱分析,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基岩场地反应谱,进行了高山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合成。该方法使用三角级数迭加法,利用攀枝花地震动记录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离散点的傅里叶幅值谱,选择两个卓越频率作为控制傅里叶谱的峰值控制点,通过反复迭代生成了初始人工地震波,根据高山峡谷地形进行了深度修正、基线校正和高频滤波,最终生成了可以用于FLAC和ABAQUS等数值分析软件的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值分析表明,此方法拟合的人工地震波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频谱对地下洞室群强震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地下 非平稳人工地震动 频谱 基线校正 频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书锋 臧东升 +3 位作者 孙常新 何建华 李国良 陈炳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9,共14页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演获得较优的反演结果。首先,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3维地质模型建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与BP人工神经网络联合反演,以及基于洞室围岩应力型破坏特征的结果验证。该方法从历史构造运动出发,约束多元回归因素及其回归系数,解决剪应力偏差过大的问题,并通过历史地质构造分析、实测地应力分析和洞室群应力型破坏特征等多源约束和验证,提高地应力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以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最大主应力为25~30MPa,方向为NWW-EW方位,缓倾向河谷,洞室开挖后上游侧拱肩和下游侧墙脚易发生应力型破坏;断层等大型结构面严重影响了地应力分布,临近断层部位最大主应力量值减小,方向近于垂直断层,在距断层5~10m范围内最大主应力量值迅速增大至原岩应力,方位逐渐转为近平行断层,与宏观主应力方向接近;密集发育的断层,是导致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区域主应力变异性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阐明了深切河谷和多结构面共同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特别是断层附近地应力场的变异特征,为地下洞室群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型灾害部位预测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反演 大型地下 数值模拟 智能反演 应力 深切河谷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支护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罗彬 程丽娟 侯攀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113,119,共7页
猴子岩地下厂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洞室群埋深大,位于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极高地应力区。与一般高地应力情况不同的是,猴子岩厂区第一、第二主应力均较高,分别达到36.43 MPa和29.82 MPa,使得高地应力对洞室高边墙的不利影响不能通... 猴子岩地下厂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洞室群埋深大,位于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高—极高地应力区。与一般高地应力情况不同的是,猴子岩厂区第一、第二主应力均较高,分别达到36.43 MPa和29.82 MPa,使得高地应力对洞室高边墙的不利影响不能通过调整厂房轴线来规避,这为洞室施工和支护设计带来较大挑战。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破坏现象以及位移、支护应力监测资料、声波检测资料入手,归纳高第二主应力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的变形破坏特征为:1岩爆现象普遍;2围岩变形量及破坏深度大;3锚固支护结构负荷水平高。对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作初步探讨,并根据支护效果总结了高第二主应力下支护设计和支护措施的经验,可为高第二主应力条件下大跨度洞室围岩的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主应力 脆性岩体 地下 围岩变形破坏 支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拱形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广斌 李宁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1-664,685,共4页
高地应力区的大型洞室开挖会引起洞室拱周附近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加大以及塑性应变的增加,但过高的应力集中会增加岩爆发生的几率,塑性区的加深会促使围岩失稳;洞室拱形形状会影响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大小的分布,因此,以某高地应力... 高地应力区的大型洞室开挖会引起洞室拱周附近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加大以及塑性应变的增加,但过高的应力集中会增加岩爆发生的几率,塑性区的加深会促使围岩失稳;洞室拱形形状会影响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大小的分布,因此,以某高地应力下的大型发电洞岩体地质资料为依托,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高地应力地下大型发电洞室常采用的3种洞室拱形(即单心圆拱、三心圆拱和椭圆拱)对拱部围岩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应力集中系数达到3.33,无论采用哪种拱形,均避不开拱座附近应力集中现象。根据开挖后拱部围岩的塑性耗散能可以判断,无论初始地应力侧压系数是多少,椭圆拱是最优的,其次是三心圆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大型地下 拱形优化 有限元 塑性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埋深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艳丽 梁礼绘 季春雷 《海河水利》 2009年第6期51-53,57,共4页
高埋深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性一直为理论界和工程界所关注。尤其是对于埋深为2 000 m以上的超高埋深地下洞室,由于工程实例较少导致对于类似埋深地下洞室的研究经常等同于浅埋地下洞室,造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利用大变形有限... 高埋深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性一直为理论界和工程界所关注。尤其是对于埋深为2 000 m以上的超高埋深地下洞室,由于工程实例较少导致对于类似埋深地下洞室的研究经常等同于浅埋地下洞室,造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利用大变形有限元程序对某超高埋深输水隧洞的开挖过程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分别对硬岩和软岩时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深 地下 围岩稳定 大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罗彬 李治国 刘畅 《四川水力发电》 2012年第2期113-116,280,共4页
通过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成果分析,初步探讨了高地应力条件下深埋地下洞室脆性围岩的破坏特性、洞室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支护设计要点。
关键词 地应力 地下 稳定分析 能量释放率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变形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志良 徐志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6期9-15,共7页
本文分析总结了已有的地应力研究成果。考虑到高地应力与岩体特性的关系,对岩体采用四参数弹塑性开裂模型,提出了一种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方法。用各种不同初始应力场(大小、方向、主应力比等)对直墙拱顶洞室围岩的... 本文分析总结了已有的地应力研究成果。考虑到高地应力与岩体特性的关系,对岩体采用四参数弹塑性开裂模型,提出了一种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方法。用各种不同初始应力场(大小、方向、主应力比等)对直墙拱顶洞室围岩的稳定和变形状况作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规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围岩 稳定性 变形 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超大流量、高水压集中出水点引排技术研究
16
作者 殷国权 《四川水力发电》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多、长、大、深"是未来隧道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随着隧道长度增大,埋深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与之有关的高压、大流量涌水等施工地质灾害问题。以锦屏二级水电站东端2号引水隧洞发现的5+925、10+472两个集中出水点为依托,探... "多、长、大、深"是未来隧道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随着隧道长度增大,埋深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与之有关的高压、大流量涌水等施工地质灾害问题。以锦屏二级水电站东端2号引水隧洞发现的5+925、10+472两个集中出水点为依托,探索了地下洞室超大流量、高水压集中出水点引排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超大流量 水压 集中出水点 引排技术 锦屏二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某地下洞室高地应力特征及围岩稳定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鹏飞 吴述彧 +2 位作者 周红喜 陈鸿杰 赵建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195-201,共7页
近年来,西南地区建成了白鹤滩、溪洛渡、锦屏一级、官地等大型水电工程,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大多遇到了高地应力问题,围岩产生了片帮、剥落,甚至是岩爆等。拟建工程位于青藏高原核心部位,大量的勘察资料显示,工程区存在高地应力,在对勘探... 近年来,西南地区建成了白鹤滩、溪洛渡、锦屏一级、官地等大型水电工程,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大多遇到了高地应力问题,围岩产生了片帮、剥落,甚至是岩爆等。拟建工程位于青藏高原核心部位,大量的勘察资料显示,工程区存在高地应力,在对勘探工程揭示的高地应力现象及地应力测试成果分析基础上,结合工程类比预测了地下洞室围岩破坏的主要形式为片帮、剥落掉块、弯折内鼓,大规模岩爆的可能性小。并结合数值计算分析了围岩应力调整特征及变形,认为高边墙的潜在变形是施工期重点关注的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地应力 青藏 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薄层岩体中大跨度地下洞室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院忠 王少川 +1 位作者 孙莉萍 齐俊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61-2366,共6页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为水平薄层岩层,工程竣工发电已多年,施工及运行期安全,但工程开工前,还没有在水平薄层岩体中开挖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的成功范例,鉴于此,以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从工程地质角度,对水平薄层围岩岩性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特性、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围岩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依据研究成果,对洞室开挖支护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等进行了分析,依据围岩变形监测成果对围岩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验证了前期勘察成果,取得了在水平薄层状地质环境中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的宝贵经验,进而为在水平薄层状地质体中修建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此类不良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薄层岩体 大跨度地下 地下厂房 工程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厂房洞室群岩柱厚度、洞跨与洞高的统计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思严 《四川水力发电》 2006年第5期81-84,共4页
在西南地区深山峡谷中修建水电站,绝大部分都考虑到水利枢纽布置的合理性,将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布置在地下,从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地下厂房洞室群,由此而出现了三个几何因子:地下厂房与主变室间岩柱厚度、相邻洞室最大洞跨和洞室最大洞高。... 在西南地区深山峡谷中修建水电站,绝大部分都考虑到水利枢纽布置的合理性,将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布置在地下,从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地下厂房洞室群,由此而出现了三个几何因子:地下厂房与主变室间岩柱厚度、相邻洞室最大洞跨和洞室最大洞高。为设计需要,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从统计相关理论分析出发,对国内外十二座大中型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洞室群中的三个因子进行函数关系研究后,得出它们之间符合幂函数规律,由此只要设计出两个几何因子,即可算出第三个函数量值,从而给工程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主厂房与主变间岩柱厚度 相邻最大 相邻最大 统计相关分析 经验公式 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地应力玄武岩地下洞室开挖成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宏 汪浩 刘俊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14,共4页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双曲拱坝、左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方式,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规模浩大。在中高应力地下洞室开挖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开挖成型应力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预留保护层给予应力释放空间的研究思路,不断探索保证开...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双曲拱坝、左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方式,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布置规模浩大。在中高应力地下洞室开挖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开挖成型应力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预留保护层给予应力释放空间的研究思路,不断探索保证开挖成型的办法,依据新奥法理论确保围岩稳定性,并将研究成果在地下电站厂房开挖施工中应用。研究所得成果可供相关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地应力 围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