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在我国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梁书亭 王文康 +3 位作者 朱筱俊 徐义威 韩天成 董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6,共8页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板)结构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即可满足承载力和刚度的需求.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我国地下大跨空间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密排框架(肋梁)结构、折板或拱形结构、变截面(加腋)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Y形柱结构6种形式,相比之下,跨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城市地下空间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空心结构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工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亚辉 李丽媛 +1 位作者 陈艳 林家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6,共7页
借助于虚拟激励法,深入研究了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对于一具有两个地面支撑的单自由度体系,推导出内力功率谱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地震波视波速对体系极值响应的影响,并讨论了动态相对位移和拟静位移分量对体系极值... 借助于虚拟激励法,深入研究了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对于一具有两个地面支撑的单自由度体系,推导出内力功率谱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地震波视波速对体系极值响应的影响,并讨论了动态相对位移和拟静位移分量对体系极值响应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跨度较大或地震波视波速较小的结构,内力随视波速的变化显著发生改变;动态相对位移和拟静位移分量对体系极值响应的影响与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波速都有很大关系.最后,对一实际悬索桥采用不同地震波视波速进行了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效应 地震 拟静位移 随机振动 大跨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近期进展 被引量:103
3
作者 林家浩 张亚辉 赵岩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对反应谱方法、随机振动方法和时间历程法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抗震分析时的特点作了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地震地面运动的空间变化效应(特别是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结构的响应有相当大的影响.反应谱方法对多点激励地震分析显得相当困难,... 对反应谱方法、随机振动方法和时间历程法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抗震分析时的特点作了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地震地面运动的空间变化效应(特别是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结构的响应有相当大的影响.反应谱方法对多点激励地震分析显得相当困难,而随机振动方法则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于强震作用下的大跨度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时间历程法在现阶段仍应是主要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反应谱 功率谱 时间历程 随机 行波效应 大跨度结构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 被引量:127
4
作者 潘旦光 楼梦麟 范立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13-1219,共7页
对大跨度结构的地震动输入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侧重评述了土和结构共同作用下 ,多点输入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最后 ,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部分见解 .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多点输入 地震反应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座大跨度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少卿 姜节胜 顾松年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首先用有限元离散实际的多支座支承的大跨度结构,在对其响应分析时考虑了相干性损失和相位差。同时在频域里推导了位移和内力响应的功率谱矩阵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最后通过计算一受多支座支承的大跨度结构的内... 首先用有限元离散实际的多支座支承的大跨度结构,在对其响应分析时考虑了相干性损失和相位差。同时在频域里推导了位移和内力响应的功率谱矩阵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最后通过计算一受多支座支承的大跨度结构的内力功率谱,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承 随机地震响应 大跨度结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结构TMD减震系统多点激励的地震随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春秋 朱以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135,共5页
众多研究表明,对大跨度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必须采用非一致地震激励模型。本文对带TMD系统的大跨度结构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后的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建立了结构的动力方程,并利用虚拟激励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结... 众多研究表明,对大跨度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必须采用非一致地震激励模型。本文对带TMD系统的大跨度结构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后的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建立了结构的动力方程,并利用虚拟激励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结构装设TMD子结构以后可显著地降低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但在设计TMD减震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地震激励的非一致性,否则可能会使预期的减震效果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调谐减震控制体系 大跨度结构 TMD 地震随机响应 多点激励 减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神经网络的大跨度结构风压场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芳锦 梁爽 张大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0-187,共8页
为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存储耗时,提出一种局部回归神经网络方法用来预测大跨度结构风压场。将原有整体优化问题分解为神经元层的子问题进行处理,基于在线学习方法中的递归预报误差法对局部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首先给出了整体递归预报... 为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存储耗时,提出一种局部回归神经网络方法用来预测大跨度结构风压场。将原有整体优化问题分解为神经元层的子问题进行处理,基于在线学习方法中的递归预报误差法对局部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首先给出了整体递归预报误差算法,对所有可调权进行同步处理,然后将整体优化问题分解为子问题推导出局部回归神经网络,在更新递归过程中使用二阶信息。将该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屋盖的风压预测中,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神经网络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误差小,收敛速度快,达到了提高计算效率和降低存储耗时的目的。提出的局部回归神经网络方法为大跨度结构风压场的预测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学习 递归预报误差法 大跨度结构 风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复合材料大跨度结构工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家清 廖光明 冯凌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玻璃钢/复合材料(GRP/COM)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土木工程中,特别是在大跨度结构中可以在许多方面取代现有材料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通过材料性能可设计及组合结构的方法,并结合所做的一些工程... 玻璃钢/复合材料(GRP/COM)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土木工程中,特别是在大跨度结构中可以在许多方面取代现有材料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通过材料性能可设计及组合结构的方法,并结合所做的一些工程实践,阐述了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大跨度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表明GRP/COM具有潜在的竞争能力,展示其诱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复合材料 大跨度结构 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游泳馆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孙香红 史忠冉 +1 位作者 纪颖颖 陈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为了研究体型复杂的大跨度游泳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压变化规律,以西安某大跨度游泳馆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游泳馆在不同湍流模型、不同风向角工况下的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展开研究,分析湍流模型和风向... 为了研究体型复杂的大跨度游泳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压变化规律,以西安某大跨度游泳馆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游泳馆在不同湍流模型、不同风向角工况下的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展开研究,分析湍流模型和风向角对游泳馆屋盖结构的影响;然后考虑不同区建筑物对该游泳馆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到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湍流模型对游泳馆屋盖的平均风压系数影响较小;在90°和270°风向角下,游泳馆整体模型的屋盖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梯度平缓,平均风压系数基本维持在-0.5左右,而在其他风向角下,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梯度明显;游泳馆屋檐凹进去的部分平均风压系数很小,甚至出现正风压的情况,而凸出来的弧形部分负风压较大;来流由低往高走时,前方较低矮的B区和C区对A区形成缓坡结构,有效抵挡了部分气流,从而降低了A区的风压,使得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梯度相对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风荷载 数值模拟 风向角 平均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轴压极限强度试验与仿真分析
10
作者 刘旋 孔祥韶 +2 位作者 王卓 许崇喜 吴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旨在探究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在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准确评估轴压作用下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大跨度双层甲板结构模型设计开展轴压极限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崩溃特性;其... [目的]旨在探究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在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准确评估轴压作用下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大跨度双层甲板结构模型设计开展轴压极限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崩溃特性;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探究偏心受压对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上、下层甲板的整体屈曲失稳是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崩溃的主要原因,偏心受压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在实际仿真评估中,应将偏心受压效应纳入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 轴压 抗压强度 试验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激励输入的大跨度连廊结构舒适度快速评估算法研究
11
作者 程卫红 吴祥 +2 位作者 陈才华 陆宜倩 陈灏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69,共6页
基于建筑楼盖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对规则大跨度连廊结构的人行舒适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规范激励输入,推导出规则连廊结构的稳态峰值加速度快速评估计算方法,并给出不同频率连廊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算例验证了该简化... 基于建筑楼盖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对规则大跨度连廊结构的人行舒适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规范激励输入,推导出规则连廊结构的稳态峰值加速度快速评估计算方法,并给出不同频率连廊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算例验证了该简化计算方法和峰值加速度响应规律的准确性;并研究该评估计算方法对于不同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连廊结构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连廊结构稳态振动峰值加速度-结构自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与规范中的荷载折减系数分布曲线形式一致;结构自振频率避开1.25~2.25Hz区间能够有效改善结构的人群舒适度;本文提出的评估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边界条件、不同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的规则连廊(室内天桥)结构,可以用于规则大跨度连廊结构的舒适度快速评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度 大跨度连廊结构 激励输入 峰值加速度 快速评估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创新与实践最新进展
12
作者 陈红鸟 杨瑛 +4 位作者 田鹏刚 周正荣 陈靖 魏艳辉 马克俭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刚度,其整体力学特性介于密肋井字楼盖与空腹网架之间。系统回顾了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总结了该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归纳了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技术规程、结构优势及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工程实践进展;最后,对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大跨度灵活划分空间、节约层高、降低结构自重、节省建筑用材、空腹可穿越管线等诸多优势,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工程应用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多高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可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大跨度结构 多高层建筑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及YOLOX视觉算法的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过程位移监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万润 范博源 +1 位作者 赵文海 杜永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1-70,共10页
在大跨度钢结构吊装施工过程中,节点位移及结构变形关系到吊装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对于传统接触式监测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且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为载体的非接触式监测方式。首先,针对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过程中无人机近... 在大跨度钢结构吊装施工过程中,节点位移及结构变形关系到吊装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对于传统接触式监测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且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为载体的非接触式监测方式。首先,针对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过程中无人机近距采集视角受限的问题,采用Harris图像拼接算法进行全景拼接,并与图像加权融合相结合,消除图像拼接中产生的不利光标及拼接缝,实现整体、高精度的大跨度结构图像的无缝拼接;其次,采用加入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的YOLOX视觉算法解决复杂背景下不同像素面积的小目标图像识别、坐标提取和位移监测;最后,对四种不同检测模型进行对比评估,并通过对比实验室不同工况试验和实际工程验证该方法在施工环境下对大跨度钢结构测点位移监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加入CBAM注意力机制的YOLOX检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及置信度均优于其他三种网络模型,且视觉识别的位移信息与Leica全站仪的误差均在亚毫米级内,满足实际工程精度的要求,实现了复杂背景下的小目标位移监测,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无人机 图像拼接 YOLOX视觉算法 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抗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佳明 朱忠义 +2 位作者 吕辉 张成明 李丹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82,共14页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抗震研究对于实现大跨度空间结构精确化分析,保障结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应用已有大跨空间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分别对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方法、框架结构...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抗震研究对于实现大跨度空间结构精确化分析,保障结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应用已有大跨空间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分别对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方法、框架结构SSI效应影响分析、地下-土-地上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大跨度空间结构与下部支承体系协同工作及考虑SSI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已有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适用性有待商榷;框架结构SSI效应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与下部支承体系协同工作的研究相对成熟,其成果可供借鉴;带有大型复杂地下结构的大跨空间结构SSI效应显著;现有研究多以数值模拟为主,试验技术的发展对大跨空间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理论的验证至关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实用的简化计算模型及分析方法、地下结构-土-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强震失效倒塌机理及减隔震研究、试验研究、参数分析、复杂效应耦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结构 土-结构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旅游平台大跨度网壳结构强度分析
15
作者 方春 岳亚霖 +4 位作者 韦朋余 张亦龙 戴泽宇 杨伟楠 张欣玉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海上旅游平台大跨度网壳结构作为新型结构,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方法。本文以网壳结构立柱间的相对位移为波浪载荷控制参数,基于设计波法和三维水弹性理论计算波浪载荷;以百年一遇的风速作为风载工况,采用k-ε湍流模型模拟风... 海上旅游平台大跨度网壳结构作为新型结构,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方法。本文以网壳结构立柱间的相对位移为波浪载荷控制参数,基于设计波法和三维水弹性理论计算波浪载荷;以百年一遇的风速作为风载工况,采用k-ε湍流模型模拟风场计算风载荷,利用面元积分法计算网壳结构等效节点载荷,建立大跨度网壳结构外载荷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海洋之心”旅游平台为算例,开展了网壳结构响应分析,获得了风载荷、波浪载荷及风浪联合作用下的网壳结构响应,对比分析了风载荷和波浪载荷对网壳结构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旅游平台 大跨度网壳结构 风载荷 波浪载荷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型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8
16
作者 李小珍 蔡婧 强士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79,共7页
介绍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的 4种常见连接型式 :锚箱式连接、耳板式连接、锚管式连接与锚拉板连接。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对上述 4种索梁锚固结构进行了静载试验和理论分析 ,详细比较了 4种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应力分布、应力... 介绍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的 4种常见连接型式 :锚箱式连接、耳板式连接、锚管式连接与锚拉板连接。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对上述 4种索梁锚固结构进行了静载试验和理论分析 ,详细比较了 4种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应力分布、应力集中现象 ,以及改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现象的一些措施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梁锚固结构 静载试验 传力机理 应力分布 应力集中 斜拉桥 大跨度结构 钢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多弧形钢拱结构的受力性能试验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熊仲明 曹欣 +1 位作者 韦俊 王军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训练馆46.5米跨多弧形钢拱网格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重力加载方式,对该大跨钢拱结构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综合考虑结构的跨度、变截面形式、初始几何缺陷、荷载布置和多种荷载工况,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建立了整体...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训练馆46.5米跨多弧形钢拱网格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重力加载方式,对该大跨钢拱结构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综合考虑结构的跨度、变截面形式、初始几何缺陷、荷载布置和多种荷载工况,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该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和几何非线性分析,找出了结构的屈曲模态,考察了不同初始缺陷对结构影响的敏感程度。根据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了该结构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和薄弱位置。结果表明,钢拱网格的结构形式均能很好满足结构跨度、负荷宽度、屋面荷载以及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初始几何缺陷对该类结构稳定承载力影响显著。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结构可靠性及合理性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拱 大跨度结构 现场试验 稳定 初始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拱式转换结构的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健 朱东烽 +2 位作者 陈庆军 杨春 林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78,共7页
提出了大跨度拱式转换结构的概念.该新型结构由钢管混凝土拱、钢吊杆和钢梁组成,具有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材料性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等优点.通过2个模型试件的试验,研究了该转换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结构可实现多高层... 提出了大跨度拱式转换结构的概念.该新型结构由钢管混凝土拱、钢吊杆和钢梁组成,具有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材料性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等优点.通过2个模型试件的试验,研究了该转换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结构可实现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并获得建筑上的大空间和大跨度,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其组成构件的受力特点是:拱为一全截面受压的压弯构件,楼面横梁为既平衡拱水平推力又承担楼面荷载的拉弯构件,竖向吊杆为承受自下而上增大的轴向拉力的拉弯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拱式转换结构 钢管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索-膜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俊杰 韩大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1,共7页
大跨度索-膜屋盖是一种开敞的三维空间结构,要对之进行风荷载时程分析,为结构抗风设计提供相应的参数。此时,作用于结构的风荷载需要同时考虑来流向、横向和竖向脉动分量所引起的影响。首先介绍佛山世纪莲体育场索-膜屋盖结构的风洞试... 大跨度索-膜屋盖是一种开敞的三维空间结构,要对之进行风荷载时程分析,为结构抗风设计提供相应的参数。此时,作用于结构的风荷载需要同时考虑来流向、横向和竖向脉动分量所引起的影响。首先介绍佛山世纪莲体育场索-膜屋盖结构的风洞试验情况和相应结果;然后利用考虑各方向间脉动分量空间相关性的谐波合成法模型来生成三向风荷载时程;最后对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风振响应结果。在对结构各构件响应的结果处理后发现:风荷载在三个方向上的空间相关性不容忽视,由此所引起的结构响应,大于传统未考虑风荷载空间相关性的风振时程分析结果;另外,研究发现,该结构的各类构件在不同风向角下的响应风振系数变化不大,可以取相同值;但是,不同类型的响应风振系数会有一定差异,所以一般不能取统一的结构响应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索-膜结构 时程分析 相干函数 响应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双层扭网壳结构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云芳 张亮亮 苏耀聪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59-62,共4页
在构造双层扭网壳结构优化的最小造价目标函数后,以网壳结构的矢跨比、网格尺寸、网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0.618法与穷举法,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LSD,通过优化计算,得出结构在轻屋面体系时,跨度在50~80m的最优网格尺寸和厚度,并将计算结果... 在构造双层扭网壳结构优化的最小造价目标函数后,以网壳结构的矢跨比、网格尺寸、网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0.618法与穷举法,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LSD,通过优化计算,得出结构在轻屋面体系时,跨度在50~80m的最优网格尺寸和厚度,并将计算结果归纳为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扭网壳 大跨度结构 目标函数 网壳结构 矢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