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重响应的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重要构件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黎敏 魏建鹏 +1 位作者 郝际平 王先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46,共8页
为统一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进行连续性倒塌分析时移除构件的判别方法.基于稳定与强度失效模式,给出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重要构件初选范围的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初选范围的多重响应分析法,并将该方法通过算例进行验证后应用于... 为统一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进行连续性倒塌分析时移除构件的判别方法.基于稳定与强度失效模式,给出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重要构件初选范围的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初选范围的多重响应分析法,并将该方法通过算例进行验证后应用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体育场中,得到此类折面空间网格结构的重要构件分布.该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的设计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基于初选范围的多重响应分析法简单实用,能够快速全面地评估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中构件的重要性,弥补了现有方法只考虑单一结构响应的不足,解决了目前连续性倒塌分析中初始失效构件判别没有统一标准的缺陷,使备用荷载路径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连续性倒塌 重要构件 初选范围 多重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响应 被引量:26
2
作者 丁阳 王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6,共6页
本文对地震行波三向正交分量分别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包括结构控制点的位移、杆件内力、柱底弯矩等 )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与一致地震振动相比 ,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可使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控制... 本文对地震行波三向正交分量分别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包括结构控制点的位移、杆件内力、柱底弯矩等 )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与一致地震振动相比 ,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可使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控制点位移增大 2 1%、柱脚弯矩增大 79%、杆件内力增大 10 0 %,因此 ,在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震分析中必须进行详细的抗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行波效应 地震响应 杆件内力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丁阳 郭天焓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6-770,共5页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不同风速时程模拟方法计算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插值算法、自回归法和常规谐波叠加法,计算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常规谐波叠加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自回归法和插值算法.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风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风荷载 数值模拟 谐波叠加法 线性滤波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嘉庆 叶继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5-630,共6页
引用了FFT (fastFouriertransform)技术模拟多点输入下的竖向和水平地震加速度时程 ,水平相干函数模型采用著名的R .S .Harichandran模型 ,竖向相干函数模型采用刘先明博士提出的模型 .分别以多点输入法和行波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 ... 引用了FFT (fastFouriertransform)技术模拟多点输入下的竖向和水平地震加速度时程 ,水平相干函数模型采用著名的R .S .Harichandran模型 ,竖向相干函数模型采用刘先明博士提出的模型 .分别以多点输入法和行波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 2个实际工程的水平与竖向振动进行计算 ,并与一致输入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最终在非一致输入与一致输入上结构的差异、视波速及结构跨度对这种差异的影响以及行波法的精度三方面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输入 行波法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节点损伤识别定位 被引量:3
5
作者 丁阳 宋扬 李忠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30,共5页
为检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状况,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节点损伤识别定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节点损伤识别的两步定位法.利用模态曲率变化比进行节点损伤的初定位,识别出损伤节点所在的子结构;以此子结构为研究对... 为检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状况,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节点损伤识别定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节点损伤识别的两步定位法.利用模态曲率变化比进行节点损伤的初定位,识别出损伤节点所在的子结构;以此子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杆端应变模态变化比对节点损伤进行准确定位.以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屋盖结构为计算模型进行了节点损伤识别的定位模拟,结果表明,模态曲率变化比对节点损伤比较敏感,在节点发生较小程度损伤时便能将其所在的子结构准确地定位;杆端应变模态变化比能够准确地识别节点损伤的确切位置;从而验证了节点损伤两步定位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节点损伤识别定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 节点损伤 初定位 精确定位 模态曲率变化比 应变模态变化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