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收缩结构变化影响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卢鼎厚 樊景禹 +1 位作者 屈竹青 李晓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7-51,66+95,共7页
用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收缩结构变化时M蛋白、α-辅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定位,以探索超过习惯负荷后收缩结构延迟性变化的性质,以及针刺和静力牵张对促进其恢复的机理,结果发现:在多组力竭性工作后,收缩结构发生变化... 用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收缩结构变化时M蛋白、α-辅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定位,以探索超过习惯负荷后收缩结构延迟性变化的性质,以及针刺和静力牵张对促进其恢复的机理,结果发现:在多组力竭性工作后,收缩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伴有该结构的免疫标记密度下降以及有关收缩蛋白的免疫标记向其结构以外区域扩散,这一结果提示:超过习惯负荷后收缩结构变化或解体是由于延迟性的收缩蛋白的降解优势所致。由于这种变化是一过性的,经过休息和调整训练负荷即可能恢复,并未形成稳定的改变,因而其性质仍可认为是生理性的或是生理向病理性变化的过渡状态。针刺和静力牵张能通过加强收缩蛋白的合成代谢而有效地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并出现疼痛的消除,其作用的机理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收缩结构 免疫电镜 针刺 静力牵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引起的大鼠心肌收缩力变化及其与心肌自由基、钙离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思毛 刘涛波 苏全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78,共6页
目的:获取大负荷跑台运动引起大鼠心肌收缩力动态性变化的信息,总结其变化特征,探讨其变化与心肌自由基、钙离子水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运动后即刻组(B组)、运动后3 h组(C组)与运动后24 h组(D组... 目的:获取大负荷跑台运动引起大鼠心肌收缩力动态性变化的信息,总结其变化特征,探讨其变化与心肌自由基、钙离子水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运动后即刻组(B组)、运动后3 h组(C组)与运动后24 h组(D组)。运动心力监测仪监测D组大鼠运动前与运动后不同时相的心力信号。测定血清cTnI浓度;测定心肌SOD活性、MDA含量与Ca2+浓度。结果:第一心音幅值在运动后即刻已有下降,随后连续多时相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至运动后24 h时完全恢复。运动引起血清cTnI浓度显著升高,引起心肌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与Ca2+浓度显著升高;上述变化均以C组最明显。结论:大负荷运动引起大鼠心肌收缩力下降,以运动后恢复期最明显,但为可逆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可能与心肌自由基增多、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心肌收缩 变化 自由基 钙超载 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M线变化影响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屈竹青 樊景禹 卢鼎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2-59,95,共9页
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定位运动后及运动后经针刺或静力牵张处理的人骨骼肌M蛋白,以探讨超过习惯负荷后骨骼肌收缩结构变化以及针刺和静力牵张对促进其恢复的机制。我们发现:大负荷斜蹲后未经针刺的对照腿股外肌M线的M蛋白标记密度低于针刺腿... 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定位运动后及运动后经针刺或静力牵张处理的人骨骼肌M蛋白,以探讨超过习惯负荷后骨骼肌收缩结构变化以及针刺和静力牵张对促进其恢复的机制。我们发现:大负荷斜蹲后未经针刺的对照腿股外肌M线的M蛋白标记密度低于针刺腿(P<0.05),而对照腿M线两侧及M线两侧以外的M蛋白标记密度高于针刺腿(P<0.05)。对照实验证明运动腿M线以外增加的标记物为物异性标记。静力牵张组在M线及M线两侧的标记结果与针刺组一致。仅在M线两侧以外区域牵张腿与运动对照腿之间标记密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还观察到运动后对照腿变化M线体密度达42—48%,而针刺或牵张腿为6—9%。上述结果表明大负荷运动加强了负荷后骨骼肌M蛋白的解聚或降解,从而导致M线结构改变;针刺和静力牵张可显著促进M蛋白的合成或抑制其降解,而使M线结构恢复或稳定。本文还探讨了M线变化与肌粗丝结构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M线 M-蛋白 免疫电镜 针刺 静力牵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训练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黄伞多糖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史亚丽 蔡德华 +1 位作者 王晓洁 张秋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2,共6页
目的: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探讨黄伞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盐水+运动组、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中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低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每组20只。运动小鼠... 目的: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探讨黄伞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盐水+运动组、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中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低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每组20只。运动小鼠进行为期4周、每周6次,每次45 min负重5%的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模型,黄伞多糖+运动组在大负荷运动同时按400 mg/kg/d、200 mg/kg/d、100 mg/kg/d 3种剂量灌胃。测定各组小鼠血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凝集效价、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免疫器官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小鼠外周血液中WBC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明显下降,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和抗体凝集效价、脾指数明显下降,小鼠体重、胸腺指数出现下降趋势;与盐水+运动组相比,中、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小鼠外周血WBC、淋巴细胞绝对值、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高剂量黄伞多糖效果更好,高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小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胸腺指数明显升高。高、中、低剂量黄伞多糖+运动组小鼠血清凝集效价均明显升高,低剂量效果更显著。黄伞多糖对运动组小鼠体重影响不明显但出现回升、对巨噬细胞吞噬率影响不明显。结论:长期大负荷训练导致小鼠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脾脏明显萎缩。体重和胸腺指数也有下降趋势。补充黄伞多糖可明显改善长期大负荷训练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防止免疫器官萎缩、体重下降。其机制与黄伞多糖特有的多糖、高含量Gln、Fe、Zn、Mn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激活不同层面的免疫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训练 黄伞多糖 免疫功能 小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钾泵、钙泵与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思毛 刘涛波 苏全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大负荷跑台运动对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与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运动后即刻组(B组)与运动后24h组(C组)。定磷法测定各组... 目的:探讨大负荷跑台运动对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与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运动后即刻组(B组)与运动后24h组(C组)。定磷法测定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与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左室前壁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组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C组肌浆网Ca2+-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B组线粒体结构明显损伤,C组肌原纤维结构明显损伤、肌细胞及肌浆网肿胀。结论:大负荷运动引起大鼠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与肌浆网Ca2+-ATPase活性降低及心肌超微结构异常,但变化不完全同步;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活性下降可能与线粒体大面积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Na+-K+-ATPase Ca2+-ATPase 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然 于滢 +3 位作者 王蕴红 阎守扶 王瑞元 李俊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观察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间点骨骼肌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蛋白的变化,分析与探究线粒体融合与分裂之间的关系及其生理意义。方法:56只SD大鼠经适应后分安静对照组(8只)和运动组(48只),运动模型为一次中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16°,20m/min,... 观察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间点骨骼肌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蛋白的变化,分析与探究线粒体融合与分裂之间的关系及其生理意义。方法:56只SD大鼠经适应后分安静对照组(8只)和运动组(48只),运动模型为一次中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16°,20m/min,90min。运动大鼠分别在运动后即刻、6h、12h、24h、48h和72h(各时间点8只)取比目鱼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骨骼肌Mfn1、Mfn2、Opa1、Fis1和Drp1的蛋白表达。结果:Mfn1蛋白在运动后即刻表达升高,而后降低,72h为最低点;Mfn2蛋白在运动后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Opa1蛋白在运动后表达先降低后升高,24h为最高点,而后逐渐降低;Drp1蛋白在运动后表达升高,6h出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Fis1蛋白在运动后表达升高,12h为最高点,而后在48h和72h表达降低。结论:一次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融合、分裂失衡,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分裂增强、线粒体融合抑制;而在运动恢复期,骨骼肌线粒体融合、分裂之间重塑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 动力学 融合 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专项大负荷运动对唾液睾酮(T)、唾液皮质醇(C)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谦 李骁君 +3 位作者 马文才 姚维国 刘华 林晓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0-162,共3页
对山东省备战“八运会”的120名一级以上优秀运动员,1996-1997年冬训期间一次大负荷训练课前后的唾液辜酮(T)和唾液皮质醇(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课后,多数项目运动员唾液T下降,而唾液C升高,T/... 对山东省备战“八运会”的120名一级以上优秀运动员,1996-1997年冬训期间一次大负荷训练课前后的唾液辜酮(T)和唾液皮质醇(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课后,多数项目运动员唾液T下降,而唾液C升高,T/C值呈下降趋势,提示T/C值可作为安排训练的一个较敏感指标;铁人三项、游泳等长时间周期性项目运动后激素变化显著,武术、乒乓球等项目则变化较小,可能与间歇时激素恢复有关;举重、柔道、摔跤等力量成分要求高的项目运动前后激素变化显著,且运动前激素水平也高,表明高的激素水平可能是长期系统训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唾液睾酮 唾液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复方对递增大负荷运动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和HSP_(70)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梅菊 高顺生 李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藻复方对递增大负荷运动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和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递增大负荷运动和递增大负荷运动+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组织的形态学影响。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研究螺旋藻复方对递增大负荷运动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和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递增大负荷运动和递增大负荷运动+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组织的形态学影响。用免疫组化法(SP法)研究适量运动、递增大负荷运动、适量运动+螺旋藻复方和递增大负荷运动+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的HSP70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光镜下,递增大负荷运动组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和坏死。在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断裂、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和细胞核核质溶解,可见凋亡小体。而递增大负荷运动+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脏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运动各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适量运动+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高于适量运动组(P<0.01或P<0.05)。递增大负荷运动+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低于递增大负荷运动组(P<0.01或P<0.05),但与适量运动+螺旋藻复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藻复方能抵抗递增大负荷运动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复方 递增大负荷运动 形态学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大负荷运动后人骨骼肌Z带变化影响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晓楠 樊景禹 卢鼎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0-66,95-96,共9页
我们用兔抗人α-actinin(α-辅肌动蛋白)抗血清和羊抗兔IgG-胶体金复合物作为标记物,在由Lowicryl K4M包埋的组织超薄切片上定位Z带蛋白α-actinin。在大负荷斜蹲后48小时从6名男性受试者(年龄为22—22岁)的两侧腿股外肌中取得活检样品... 我们用兔抗人α-actinin(α-辅肌动蛋白)抗血清和羊抗兔IgG-胶体金复合物作为标记物,在由Lowicryl K4M包埋的组织超薄切片上定位Z带蛋白α-actinin。在大负荷斜蹲后48小时从6名男性受试者(年龄为22—22岁)的两侧腿股外肌中取得活检样品,并在运动后不同时刻及活检取样前对随机确定的每一受试者的一条腿进行针刺或静力牵张,另一侧腿作对照。结果发现,针刺或静力牵张腿Z带特异性标记密度比其对照腿高。此外,针刺或静力牵张还能使Z带发生超微结果的变化率分别减少36%和22%,并使显著变化的比例减少,轻度变化的比例增加。以上观察结果揭示了针刺或静力牵张能抑制由于α-actinin的解聚或降解引起的Z带超微结构变化过程,或者通过加速α-actinin的聚合或合成而促进Z带超微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Z带 α-辅肌蛋白 免疫电镜 针刺 静力牵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及其恢复期间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MGF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同斌 王晓雪 +3 位作者 唐芳 左伟 刘跃兵 温慧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8-871,共4页
目的:观察大负荷运动及其恢复期间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机械生长因子(MGF)的变化。方法:36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安静对照组(C组)和力竭运动后即刻组(E0组)、12h组(E12组)、24h组(E24组)、48h组(E48组)、72h组(E72... 目的:观察大负荷运动及其恢复期间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机械生长因子(MGF)的变化。方法:36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安静对照组(C组)和力竭运动后即刻组(E0组)、12h组(E12组)、24h组(E24组)、48h组(E48组)、72h组(E72组)。各力竭运动组尾部负重为3%体重,进行1周负重力竭性游泳运动,每天1次,并于末次力竭后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腓肠肌MGF表达,电镜下观察大鼠股直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1周大负荷游泳运动之后,骨骼肌超微形态结构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改变,具体表现为肌间隙增宽,内质网、线粒体可见轻度变形,肌原纤维疏松变细,出现Z线扭曲等。E0组和E24组上述改变更加明显。(2)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各组骨骼肌MGF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E24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MGF也有相似变化,E0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周大负荷游泳运动可引起一定程度的骨骼肌微损伤,大负荷运动及其恢复期间,大鼠骨骼肌和血清MGF明显增加,提示MGF可能与肌肉组织的微损伤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超微结构 M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香菇多糖对长期大负荷运动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亚丽 蔡德华 +1 位作者 王晓洁 杜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补充香菇多糖(LNT)对长期大负荷运动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盐水+运动组、高剂量LNT+运动组、中剂量LNT+运动组、低剂量LNT+运动组,每组20只。除安静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 目的:探讨补充香菇多糖(LNT)对长期大负荷运动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盐水+运动组、高剂量LNT+运动组、中剂量LNT+运动组、低剂量LNT+运动组,每组20只。除安静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4周、6次/周、45min/次、负重5%的游泳训练,三个LNT+运动组同时分别按每日400mg/kg、200mg/kg、100mg/kg三种剂量灌胃。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清凝集效价、体外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结果:运动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明显下降,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和抗体凝集效价明显下降。中、高剂量LNT+运动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显著高于盐水+运动组和低剂量LNT+运动组,中剂量LNT+运动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盐水+运动组和低剂量LNT+运动组。低、中、高剂量LNT+运动组小鼠血清凝集效价均显著高于盐水+运动组,中剂量LNT+运动组小鼠血清凝集效价显著高于低剂量LNT+运动组。中剂量LNT+运动组小鼠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数显著高于盐水+运动组和低剂量LNT+运动组。结论:补充香菇多糖可明显提高长期大负荷运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反应;其中,中剂量的补充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长期大负荷运动 免疫调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预处理对大负荷运动后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思毛 王蕊 +3 位作者 邢荣鑫 廖维仁 张锐 苏全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4,共9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预处理对一次性大负荷耐力运动后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安慰剂组(P大组)、大蒜素组(A大组)。P大组随机分为安慰剂安静组(P1组)、安慰剂运动后心电异常时刻组(P2组)、安慰剂运动后24 ... 目的:探讨大蒜素预处理对一次性大负荷耐力运动后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安慰剂组(P大组)、大蒜素组(A大组)。P大组随机分为安慰剂安静组(P1组)、安慰剂运动后心电异常时刻组(P2组)、安慰剂运动后24 h组(P3组),A大组随机分为大蒜素安静组(A1组)、大蒜素运动后心电异常时刻组(A2组)、大蒜素运动后24 h组(A3组)。A大组进行大蒜素干预,P大组进行安慰剂干预;而后,除P1、A1组外,其余各组完成一次性较大强度的大负荷耐力跑,记录大鼠运动前及运动后不同时相的心电图;检测血液cTnI、CK-MB浓度,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检测心肌T-AOC、MDA含量及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1)各运动组大鼠在运动后1.5 h时,血液cTnI、CK-MB浓度显著升高,心肌超微结构出现异常变化,心肌T-AOC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显著下降,心电图J点、T波变化幅度在运动后30 min~3 h内显著加大;2)运动后24 h时,心肌超微结构得到修复、心电图恢复正常,上述其他指标的异常变化也恢复正常或得到改善;3)P2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程度比A2组更明显。另外,A1组心肌T-AOC要显著大于P1组。结论:一次性大负荷运动后大鼠心肌出现缺血及缺血损伤。大蒜素预处理可改善大负荷运动后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还可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降低大负荷运动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继而可能通过控制细胞膜Na^+-K^+-ATPas、Ca^(2+)-ATPase活性下降,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大负荷运动 心肌损伤 缺血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大负荷运动对淋巴细胞钙瞬态、通道基因表达和刺激剂诱导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仁仪 李一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4,共7页
目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通常被用作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指标,运动性免疫抑制是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其机制至今不甚明了。通过构建一次性大负荷运动模型,研究急性运动对淋巴细胞钙离子瞬态、钙通道基因表达和增殖功能的影响,从而... 目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通常被用作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指标,运动性免疫抑制是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其机制至今不甚明了。通过构建一次性大负荷运动模型,研究急性运动对淋巴细胞钙离子瞬态、钙通道基因表达和增殖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相互匹配的雄性小白鼠随机被分成控制组和运动组(分为运动后即刻处死组和运动后3 h处死组);运动组执行80%最大摄氧量强度跑台运动至力竭;淋巴细胞分离自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通过荧光稳态/瞬态分析系统测量fura-2(AM)负载细胞悬液而确定;结合流式细胞术与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负载法评估细胞增殖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细胞相关通道基因表达。结果:在运动后即刻处死组,植物血凝素(PHA)诱导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幅度和钙离子释放率显著低于控制组(P<0.05);在运动后3 h处死组,毒胡萝卜素(TG)诱导淋巴细胞钙离子释放率显著低于控制组(P<0.05),且淋巴细胞内钙通道基因RYR核酸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P<0.05),但细胞膜钙通道基因STIM表达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刺激剂体外刺激诱导细胞增殖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P<0.05)。结论:急性大负荷运动可能通过下调淋巴细胞内质网网膜钙通道基因表达,抑制胞内钙离子释放以及胞内Ca^(2+)信号转导过程,相应降低刺激剂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即: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削弱。这可能是急性运动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钙离子 通道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大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和不染色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捷 冯美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7,共2页
目的了解长期大负荷运动训练对机体外周血液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对wistar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利用beckman-coulter avadia12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大鼠血液白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导致淋巴细胞(Lymph)计... 目的了解长期大负荷运动训练对机体外周血液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对wistar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利用beckman-coulter avadia12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大鼠血液白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导致淋巴细胞(Lymph)计数下降,且在淋巴细胞下降之前,大鼠血液不染色大细胞(Luc)数目发生波动的趋势。结果表明,大运动量训练导致机体淋巴细胞下降直接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且Luc变化出现于淋巴细胞之前,可以作为预测运动员因运动训练引起的免疫能力的下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大负荷运动 淋巴细胞 不染色大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对摔跤运动员内分泌指标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刚 包呼格吉乐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为研究大负荷运动刺激下古典式摔跤运动员适应性内分泌指标的变化规律,选择男性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11名,动态观察在大负荷运动前后以及1d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卵泡刺激素(FSH)、生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皮质醇(C)、血清睾... 为研究大负荷运动刺激下古典式摔跤运动员适应性内分泌指标的变化规律,选择男性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11名,动态观察在大负荷运动前后以及1d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卵泡刺激素(FSH)、生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皮质醇(C)、血清睾酮(T)指标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ACTH从运动后即刻起至运动后次日浓度有上升的趋势;而FSH,PRL和LH在运动后即刻上升(P<0.01,P<0.05),而在运动后次日就已经有恢复的趋势(P<0.01,P<0.05);血清皮质醇先升后降,血清睾酮在运动后即刻没有明显变化,而在运动后次日上升,表现出来的T/C比值持续升高;而血细胞压积(Hct)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大负荷运动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内分泌指标中的ACTH,T的升高有长时效应;而对FSH,PRL,LH和C的变化出现即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大负荷运动 古典式摔跤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预处理对大鼠大负荷运动后及恢复期血液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海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39-1642,共4页
探讨大蒜素预处理对大鼠大负荷运动后即刻和12、24 h血液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将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安慰剂组(C组)和大蒜素组(D组),D组每日定时经口腔灌胃给予大蒜素30 mg/kg体重,C组给予相同体重比例的安... 探讨大蒜素预处理对大鼠大负荷运动后即刻和12、24 h血液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将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安慰剂组(C组)和大蒜素组(D组),D组每日定时经口腔灌胃给予大蒜素30 mg/kg体重,C组给予相同体重比例的安慰剂(蒸馏水)。两周后测定运动前及大负荷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2 h、运动后24 h各4个时相血清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变化。结果发现D组GSH-Px在运动后即刻、12 h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GSH、SOD在运动后即刻、12 h显著高于C组(P<0.05),MDA变化则与SOD呈相反趋势;TAC在运动后即刻、12 h、24 h三个时相均显著高于C组。提示大蒜素预处理有助于大鼠大负荷运动后血液抗氧化应激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大负荷运动 恢复期 氧化应激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氨基酸对大负荷运动训练能力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娜娜 刘海东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对金针菇氨基酸在大负荷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制备了金针菇氨基酸溶液,测定了金针菇氨基酸含量。通过对小鼠的大负荷运动能力试验表明,金针菇氨基酸对大负荷运动训练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针菇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大负荷运动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大负荷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尚画雨 白胜超 +2 位作者 夏志 周越 王瑞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1-909,共9页
目的:研究针刺对大负荷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恢复和预防的作用。方法:12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n=8)、单纯运动组(E组,n=40)、单纯针刺组(A组,n=40)和运动针... 目的:研究针刺对大负荷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恢复和预防的作用。方法:12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n=8)、单纯运动组(E组,n=40)、单纯针刺组(A组,n=40)和运动针刺组(EA组,n=40)。其中,E和EA组进行一次下坡跑运动,A组和EA组在运动后即刻施加针刺处理。各组根据干预后不同时相又分为0h、12h、24h、48h和72h组(n=8),分别于对应时间点分离比目鱼肌进行检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定量酶CS的含量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Ⅳ的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COXⅠ的蛋白表达。结果:单纯针刺后骨骼肌COXⅠ蛋白表达上调。大负荷运动后比目鱼肌线粒体出现明显肿胀、肌膜下积聚等超微结构异常变化,且伴有大量自噬体形成,同时柠檬酸合成酶(CS)的含量明显减少,呼吸链复合体Ⅱ、Ⅳ活性以及COXⅠ蛋白表达出现一过性的下调(P<0.05)。与运动组相比,运动针刺后明显改善了大负荷运动所致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有自噬溶酶体的出现,CS含量有所增加,呼吸链复合体Ⅱ活性及COXⅠ蛋白表达上调。结论:针刺促进了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的恢复,有效增加了运动后线粒体的数量,减轻了大负荷运动对线粒体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针刺 骨骼肌 线粒体 呼吸链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相下骨骼肌线粒体的分裂及其过程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胜超 陈圣菊 +3 位作者 李俊平 尚画雨 高扬 王瑞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探究一次性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相下骨骼肌线粒体的分裂情况,为运动后骨骼肌恢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和单纯运动组(E),E组进行一次性下坡跑离心运动,之后按取材时间点分为0、2、6、12、24、48和72 ... 目的:探究一次性大负荷运动后,不同时相下骨骼肌线粒体的分裂情况,为运动后骨骼肌恢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和单纯运动组(E),E组进行一次性下坡跑离心运动,之后按取材时间点分为0、2、6、12、24、48和72 h等时相组。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分裂现象,免疫荧光检测TOMM20/DRP1共定位,Western Blot测定线粒体中DRP1蛋白量和骨骼肌中FUNDC1表达量,免疫共沉淀检测FUNDC1与OPA1、CNX、DRP1等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透射电镜下线粒体出现片段化现象,TOMM20/DRP1共定位以及线粒体DRP1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均在12 h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FUNDC1未有显著变化(P>0.05),但与OPA1、CNX、DRP1等蛋白出现相互结合,并分别在安静状态、运动后2 h和1h先后达到峰值。结论: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部位线粒体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分裂现象,分裂程度以及分裂蛋白DRP1的表达均呈时相性的动态变化,在运动后即刻逐渐加剧,12和24 h最为明显,48和72 h逐渐恢复,其分裂的过程为运动后蛋白FUNDC1与OPA1分离,转而与CNX结合,之后聚集DRP1到线粒体上导致分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后时钟基因Bmal1调控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功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雨 丁海丽 傅泽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5-332,共8页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时钟基因Bmal1节律振荡变化及其对线粒体结构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5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予以一次大负荷运动训练。每6 h取各组大鼠腓肠肌,使用RT-qPCR检测各时相时钟基因Bm...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时钟基因Bmal1节律振荡变化及其对线粒体结构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5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予以一次大负荷运动训练。每6 h取各组大鼠腓肠肌,使用RT-qPCR检测各时相时钟基因Bmal1的mRNA水平,并用余弦分析软件CircaCompare(R Packages)获取拟合余弦曲线参数,分析时钟基因Bmal1的mRNA表达节律性振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每周期始末(ZT0、ZT24、ZT48和ZT72)骨骼肌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mal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的蛋白表达,ELISA测定ATP和ADP含量,以及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亚单位Ⅱ(subunitsⅡof cytochrome C oxidase complex,COXⅡ)和COXⅣ的活性。结果:运动组Bmal1的mRNA表达在ZT0~ZT24时节律出现紊乱(P>0.05),ZT24~ZT48和ZT48~ZT72时节律恢复(P<0.05)。大负荷运动后运动组线粒体形态于ZT0出现肿胀、嵴结构损伤等异常,于ZT24和ZT48时有所恢复,ZT72时损伤基本消失。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Bmal1、PGC-1α的蛋白表达于ZT0时显著升高(P<0.05),ATP和ADP含量分别于ZT0时显著下降和升高(P<0.05),COXⅡ和COXⅣ活性于ZT0时显著升高和下降(P<0.05),在ZT24时二者活性下降至最低(P<0.05)。结论:大负荷运动可诱发骨骼肌时钟基因Bmal1的节律紊乱,可能参与调控了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时钟基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