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1
作者 詹永海 庞雪龙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创新农业种植模式,通过优化大豆和玉米的种植布局,实现资源共享、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单位面积空间、增产增效。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深入探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创新农业种植模式,通过优化大豆和玉米的种植布局,实现资源共享、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单位面积空间、增产增效。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深入探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优化种植结构、技术要点分析等。接着详细阐述了技术应用的现状和解决办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促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
2
作者 刘晓娟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63-65,共3页
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关键的农业种植模式,可优化土地资源并提升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机械化技术在该种植模式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促使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在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程中,相关部门... 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关键的农业种植模式,可优化土地资源并提升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机械化技术在该种植模式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促使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在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程中,相关部门不仅要强化对种植方法以及田间管理对策的研究,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增加农业种植效益。本文全面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现状,涉及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等主要环节,剖析了机械化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借助剖析不同机械设备的适配性以及作业流程的优化途径,本文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全程机械化技术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甜玉米品种筛选及效益分析
3
作者 王芳 王旭 廖长见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2期28-32,共5页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振兴大豆产业,同时确保农民增收创新的一个重要栽培模式。2022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富林镇富塘村开展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筛选适合的甜玉米品种类型。结果发现,早熟、中矮秆...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振兴大豆产业,同时确保农民增收创新的一个重要栽培模式。2022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富林镇富塘村开展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筛选适合的甜玉米品种类型。结果发现,早熟、中矮秆品种“闽双色6号”适合“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开展该模式示范,甜玉米和大豆总产值达4.9万元/hm2以上,兼具了大豆产量与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符合西南山区生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 鲜食玉米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母少东 赵勤学 +3 位作者 邓小华 王方 吴权华 蒲泽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成效,为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取“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在黔北9个县(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果]黔北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成效,为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取“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在黔北9个县(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果]黔北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产量较2021年玉米产量增加;玉米产量以播州区最高,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大豆产量以凤冈县最高,其次是绥阳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较低;纯收益以播州区最多,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结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水平,对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效益分析 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 王祥会 杨久涛 《大豆科技》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我国扩大豆,提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黄淮和南方大豆产区重点推广种植技术之一,对提高国产大豆供给率,稳定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我国扩大豆,提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黄淮和南方大豆产区重点推广种植技术之一,对提高国产大豆供给率,稳定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展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前景,旨在为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城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蒋艺 庄娟 +6 位作者 邓朝扬 叶文伟 刘然金 廖映秀 汪直华 程彬 敬树忠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 围绕资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与建议。推广现状:一是推广力度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有保障、政策支持有方向、技术培训有力度和试点示范有成效上。二是应用面积广,2022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面积6300hm^(2),2023年达1.93×104hm^(2)。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关键技术落实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配置不合理、种植密度偏低、田间管理不到位和收获时期偏晚等;二是极端天气频发,无正确应对措施。提出推广策略与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引进并推广专用机具及配套技术;三是合理选配品种+药剂拌种;四是选择适宜的模式配比;五是加强关键技术的培训指导;六是建立极端天气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阳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现状分析 推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喀斯特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唐秀 姜成光 毕兴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1,49,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进一步提升产量和种植户的生产效益。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农户参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政策补贴和强化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户提供强有力的种粮保障,有助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喀斯特 种植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试验初报
8
作者 常琳 沈静 戴振福 《农业装备技术》 2024年第2期31-34,37,共5页
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8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 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8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乙草胺200 mL+33.3%二甲戊灵150 mL和50%乙草胺200 mL+50%2,4-滴异辛酯100 mL在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好,药后60 d株防效大于98%,鲜重防效大于90%,建议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封闭除草剂 株防效 鲜重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机具选型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娜 《现代农机》 2022年第4期67-69,共3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的方案,重点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农机推广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的方案,重点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希望对我国农业增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 模式 农机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州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冰梅 翁方敏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162-165,共4页
为解决耕地面积有限和粮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难题,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2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开始示范推广和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充分彰显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广中面临一... 为解决耕地面积有限和粮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难题,保障国家粮油安全,2022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开始示范推广和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与应用,充分彰显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广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项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及其成效。基于此,结合象州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应用实例,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实际生产中的优势,分析示范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强化宣传,转变思想认识,促进种植观念转变;强化培训指导和示范,确保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示范推广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都县中和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桂香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1期96-99,共4页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助于提升玉米、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提高优质玉米、大豆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中和镇为例,针对性地从精选品种、适时移栽、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助于提升玉米、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提高优质玉米、大豆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中和镇为例,针对性地从精选品种、适时移栽、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措施,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效益分析 贵州省三都县中和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路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54-57,共4页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粮油主产乡(镇)遴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示范完成。本文立足区域实际,就推广生产种植模式转变和科学、规范、有序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为徽县大豆、玉米生产种植提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模式、提供了新技术,起到了稳粮增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除草剂的筛选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杜青 王青梅 +3 位作者 陈平 戴炜 杨文钰 雍太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考察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除草剂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反枝苋、马唐防效好,对刺儿菜防效较差。药后15 d,A1与A2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均在75%以上,其中A2对马唐的株防效达到了100%。药后30 d,各处理下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A1对反枝苋的株防除效果最好为88.89%。玉米、大豆产量在A2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清水对照组高33.7%、39.4%。3种除草剂对玉米、大豆幼苗都有一定的药害症状,但药害等级均小于1,从株防效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A2更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除草剂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和大豆播期对冬油菜收获后玉-豆带状复合体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群 王小春 +4 位作者 杨峰 蒋利 蒲甜 杨文钰 毛树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选择3个不同玉米品种(登海605、川单418、成单30)和3个不同大豆播期(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地区油菜收获后接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群体结构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 选择3个不同玉米品种(登海605、川单418、成单30)和3个不同大豆播期(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丘陵地区油菜收获后接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群体结构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复种,株型较紧凑的玉米品种(登海605)产量最高,达到8 788.50 kg·hm-2,且该品种搭配下大豆生长带透光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大豆农艺性状各指标表现较优,产量达1 371.05 kg·hm-2,玉米和大豆群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月5日播种的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展协调,产量高于其他两个播期,且群体产出最高,达到27 561.00元·hm-2。西南丘陵地区冬油菜收获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组合为:选择株型较紧凑、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大豆播期为6月5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大豆播期 冬油菜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用烯效唑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荣耀 童小兰 +1 位作者 邓学东 范昭能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23-24,共2页
为了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产量,比较分析在大豆播种期、分枝期、始花期分别施用烯效唑对大豆植株形态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3个时期施用烯效唑均能够降低大豆株高,增加主茎节数,提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和产量,且播种期施用... 为了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产量,比较分析在大豆播种期、分枝期、始花期分别施用烯效唑对大豆植株形态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3个时期施用烯效唑均能够降低大豆株高,增加主茎节数,提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和产量,且播种期施用效果显著。综合考虑烯效唑拌种能提高大豆出苗率,又利于施用操作和控制浓度,可研究把烯效唑作成缓释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简化烯效唑施用,便于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烯效唑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技术概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义鹏 赵帮泰 +5 位作者 梅林森 宋乐见 易军 王巍 左之才 郭曦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11期29-31,共3页
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增重效果好的青贮饲料,本文对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大豆-玉米混合青贮的种植要求、混合青贮的制备过程、机械化作业优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青贮饲料 混合青贮 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孙明明 王萍 +4 位作者 吕世翔 李智媛 王冠 王晓丽 宋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823,共6页
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壤产出率,增加农民受益,生态环保的农业种植技术。大豆间套作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文章对现有的大豆间套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玉米-大豆... 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壤产出率,增加农民受益,生态环保的农业种植技术。大豆间套作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文章对现有的大豆间套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玉米-大豆、甘蔗-大豆、马铃薯-大豆、木薯-大豆、幼树-大豆及大豆的其它间套作类型,对各间套作体系中的品种选择、播期、行比配置、养分调节及光合特性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指出耐荫性大豆品种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对大豆间套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问套作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