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三省大豆品种(系)对大豆根腐镰孢菌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肖彩霞 关雪松 +1 位作者 王晓艳 文景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用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强毒力菌株对408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大豆存在大量抗优势致病镰孢菌F.solani和F.oxysporum的资源。黑龙江的357份大豆品种(系)中抗F.solani的占39... 用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强毒力菌株对408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大豆存在大量抗优势致病镰孢菌F.solani和F.oxysporum的资源。黑龙江的357份大豆品种(系)中抗F.solani的占39.03%,抗F.oxysporum的占62.37%。吉林的27份主栽大豆品种中抗F.solani的占23.46%,抗F.oxysporum的占46.91%。辽宁的24份主栽大豆品种中抗F.solani的占25.00%,抗F.oxyspo-rum的占61.11%。黑龙江的菽锦05-SH、黑农65、D09-005、D09-072和D09-077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强毒力F.solani和F.oxysporum均表现抗病。来自不同省份的F.solani和F.oxysporum菌株对同一个大豆品种(系)的毒力存在差异,因此在鉴定品种抗病性时应尽量选用当地的镰孢菌株。同时用8种大豆根腐镰孢菌(Fusarium spp.)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接种东北地区的10个主栽大豆品种,在所产生的160个互作中,抗病互作占74.38%,表明主栽大豆品种对镰孢菌根腐病普遍存在抗性。其中绥农28和丹豆13对弱毒力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黑农44和东农2037对弱毒力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表现免疫;不存在对所有8种大豆根腐镰孢菌均表现抗病或均表现感病的大豆品种。依据抗病互作所占比例和平均病情指数,10个主栽大豆品种对8种镰孢菌的总体抗性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九农28、吉育35、绥农28、铁豆44、黑农44、丹豆13、垦丰16、东农2037、辽豆17、合丰55。主栽大豆品种对同种镰孢菌的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抗感表现一致的占71.25%,因而在鉴定品种抗病性时可以不考虑镰孢菌菌株的毒力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大豆品种 大豆根腐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顾鑫 孙力 +6 位作者 于铭 杨晓贺 赵海红 姚亮亮 刘伟 申宏波 丁俊杰 《农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15,共4页
为了能够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在2014年采用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大豆疫霉病菌、大豆镰孢菌进行了室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同时对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田间持效期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 为了能够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在2014年采用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大豆疫霉病菌、大豆镰孢菌进行了室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同时对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田间持效期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室内抑菌试验中抑制率最好,对疫霉菌的EC_(50)为0.364,对镰孢菌的EC_(50)为0.5800,均为最小;并且田间试验中发现,在5种防治药剂中防效最好,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生长后期大豆根腐病的发病情况,是一种防治大豆根部病害的新型药剂,为绿色、高效的大豆综合防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甲霜灵颗粒剂 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 大豆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顾鑫 于铭 +5 位作者 丁俊杰 杨晓贺 赵海红 姚亮亮 刘伟 申宏波 《农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了探明长效缓释尿素是否对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有影响,其影响是否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试验于2014年在大豆鼓粒期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根部主要生理指标、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长效... 为了探明长效缓释尿素是否对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有影响,其影响是否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试验于2014年在大豆鼓粒期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根部主要生理指标、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长效缓释尿素的处理病情指数最低,达到33.96%,其产量最高为2998.65 kg/hm2。在对影响大豆产量的根部参数的通径分析中可以看出,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为地下鲜重的0.4649,说明其为最关键因子。根腐病病情指数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之一,但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效缓释尿素主要是通过增加地下鲜重从而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缓释尿素 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 大豆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