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翻译延伸因子GmEF1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大豆遗传转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廖文林 栾鹤翔 +5 位作者 高乐 丁雪妮 宋英培 殷金龙 牛浩鹏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2-910,共9页
研究发现GmeEF1A与大豆花叶病毒的P3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并且参与SMV在大豆体内的繁殖。通过大豆GmeEF1A基因5个拷贝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确定其保守区间,克隆得到180 bp的干扰片段GmeEF1Ai。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 研究发现GmeEF1A与大豆花叶病毒的P3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并且参与SMV在大豆体内的繁殖。通过大豆GmeEF1A基因5个拷贝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确定其保守区间,克隆得到180 bp的干扰片段GmeEF1Ai。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表达载体pB7GWIWG2(II)-e EF1Ai,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法导入到受体大豆品种天隆1号中。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中插入的干扰片段GmeEF1Ai与目标序列完全符合,通过PCR和酶切验证表明GmeEF1Ai是以反向重复形式插入到表达载体中。经转化获得组培苗8株,PCR、除草剂涂抹和PAT/bar试纸条多重检测确认7株为阳性。绝对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阳性苗中4株为单拷贝。GmeEF1A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GmeEF1Ai载体对GmeEF1A的5个拷贝基因有不同程度的阻抑。这不仅为验证GmeEF1A基因在大豆受SMV侵染时的功能提供试验材料,也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GmeEF1A基因 RNAI GATEWAY技术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AFP66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印华 陈颖珊 +2 位作者 郭丽琼 覃凤云 林俊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1-545,共5页
以pCAMBIA3301为载体骨架,afp为目的基因,构建了大小为9 868 bp的大豆表达载体pCAAFP66,该载体带有抗冷冻蛋白基因afp和筛选标记基因bar。以大豆品种华春3号和华春6号的胚尖和子叶节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以草甘膦(PPT... 以pCAMBIA3301为载体骨架,afp为目的基因,构建了大小为9 868 bp的大豆表达载体pCAAFP66,该载体带有抗冷冻蛋白基因afp和筛选标记基因bar。以大豆品种华春3号和华春6号的胚尖和子叶节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以草甘膦(PPT)为筛选底物。结果表明:在胚尖转化体系中,华春3号和华春6号初转化频率分别为7.0%和4.0%,在子叶节转化体系中,2个品种都未获得转化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冷冻蛋白 载体构建 农杆菌介导 大豆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草甘膦作为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筛选剂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岳岩磊 于丽杰 +2 位作者 孙石 韩天富 侯文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8-541,共4页
以4个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自贡冬豆、吉林小粒1号、中黄30和Williams 82以及2个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中作J9331和中作J9333为材料,利用大豆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草甘膦作为筛选剂,以丛生芽诱导率、成活率和伸长率为考察指标,探索丛生芽诱... 以4个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自贡冬豆、吉林小粒1号、中黄30和Williams 82以及2个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中作J9331和中作J9333为材料,利用大豆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草甘膦作为筛选剂,以丛生芽诱导率、成活率和伸长率为考察指标,探索丛生芽诱导期、筛选期和伸长期的适宜草甘膦筛选浓度。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期、筛选期及伸长期的草甘膦适宜筛选浓度范围分别为100~160、220~240和5~10 mg.L-1,3个时期最适宜筛选浓度分别为60、240和5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遗传转化 草甘膦 筛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US基因的瞬时表达优化大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明明 高海京 +5 位作者 马啸燕 孙英楠 邵宇鹏 包格格 李文滨 王志坤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高转化效率是分子育种的重要前提,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由于其有较高的遗传效率和较低的拷贝数成为目前优选方法。为优化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以本实验室已有转化体系为基础,利用pCAMBIA3301中35S∶GUS基因瞬时表达体系,从萌发时间、... 高转化效率是分子育种的重要前提,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由于其有较高的遗传效率和较低的拷贝数成为目前优选方法。为优化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以本实验室已有转化体系为基础,利用pCAMBIA3301中35S∶GUS基因瞬时表达体系,从萌发时间、切豆方法、侵染时间、共培养方式以及共培养时间等方面对东农47、垦农18和B12088大豆栽培品种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东农47萌发1 d,侵染30 min;垦农18和B12088萌发12 h,侵染30 min,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最高。在其它的处理上,3个品种表现结果一致,即蘸取菌液切豆,共培养中子叶伤口朝下摆放,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5 d,GUS基因瞬时表达最高。3个品种在最适条件下,GUS染色效率均达到90%以上,垦农18遗传转化效率较高。本研究为大豆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方法提供了一个改进的方案,并且为拓宽可利用于大豆遗传转化的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大豆遗传转化 转化 GUS基因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