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结构研究(Ⅱ):聚集态结构 被引量:20
1
作者 姜岩 王宝东 +2 位作者 王业宏 李军 欧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对大豆蛋白质纤维 (PVA SPF)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认为聚乙烯大分子呈平面锯齿形构象 ,而大豆蛋白大分子在纺丝前的处理过程中已经变性 ,由α 螺旋转变为直线形的 β 链构象 ,并共同砌入纤维 ;由于二组分大分子均带有较多的极性基... 对大豆蛋白质纤维 (PVA SPF)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认为聚乙烯大分子呈平面锯齿形构象 ,而大豆蛋白大分子在纺丝前的处理过程中已经变性 ,由α 螺旋转变为直线形的 β 链构象 ,并共同砌入纤维 ;由于二组分大分子均带有较多的极性基团 ,在大分子之间可能形成多种键合 ,同时PVA SPF成纤后进行的缩醛化处理在二组分大分子之间形成了化学交联 ,故而可以认为PVA SPF的聚集态结构是以直链形大分子网状结构为主体的聚集态结构。X 射线衍射图表明 ,PVA SPF大分子的结晶能力较弱 ,二维空间排列有序的向列结晶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聚集态 结晶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结构研究(Ⅳ):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欧力 姜丽 +2 位作者 姜岩 王业宏 杨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首先对PVA-SPF的结构作出了评价,认为在现有的主要服用纤维的聚集态结构中,尚未见直线形大分子网状聚集态的结构,PVA-SPF采用该结构较难把握;最后对PVA-SPF结构和纤维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PVA SPF在合成纤维的基础上增添了某些天... 首先对PVA-SPF的结构作出了评价,认为在现有的主要服用纤维的聚集态结构中,尚未见直线形大分子网状聚集态的结构,PVA-SPF采用该结构较难把握;最后对PVA-SPF结构和纤维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PVA SPF在合成纤维的基础上增添了某些天然纤维的优良性能,例如纤维光泽、吸湿性和染色性等,但也存在着明显缺陷,例如回弹性和耐热性等,认为PVA SPF的成纤条件尚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结构 性能 网状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结构研究(Ⅲ):共混结构 被引量:13
3
作者 姜岩 王宝东 +2 位作者 章欧雁 姜丽 欧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2,58,共3页
对大豆蛋白质纤维 (PVA SPF)的形态结构、共混结构以及各级原纤结构进行了研究 ,PVA SPF的横截面呈多种不规则的非圆形 ,纵向表面较光滑 ,伴有某些条纹和沟槽。与一般湿法纺丝成纤的结构不同 ,PVA SPF不呈皮芯结构 ,只有 0 2 μm左右... 对大豆蛋白质纤维 (PVA SPF)的形态结构、共混结构以及各级原纤结构进行了研究 ,PVA SPF的横截面呈多种不规则的非圆形 ,纵向表面较光滑 ,伴有某些条纹和沟槽。与一般湿法纺丝成纤的结构不同 ,PVA SPF不呈皮芯结构 ,只有 0 2 μm左右的表皮层 ,应视为全芯层结构。在共混结构中大豆蛋白呈分散相 ,聚乙烯醇呈连续相 ,分散相的分布是随机的、均匀的 ,但纤维的表皮层是聚乙烯醇组分构成的 ;在各级原纤结构中 ,PVA SPF存在着明显的巨原纤结构 ,直径为 1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形态结构 巨原纤 皮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及其基本特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石风俊 赵伟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回顾了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历史,对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组成及加工工艺作了介绍,测试了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供了一系列基础数据。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组成 加工技术 理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欧力 姜丽 +2 位作者 李军 王业宏 姜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6,共2页
为了查明影响纤维性能的各级结构特征,利用JSM56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探索,并观察到了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巨原纤结构,这些巨原纤的平均直径在1μm左右,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和孔洞。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超微结构 巨原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产品的开发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文斌 张子龙 +1 位作者 丁虹 林敏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29,共2页
运用绿色环保纤维———大豆蛋白丝纤维与真丝纤维进行交织 ,通过对产品的精心设计 ,解决了织造、染整工艺的技术难题 ,开发了具有保健功能的系列新产品。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蚕丝 交织物 产品开发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仿丝绸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涂贵荣 王红卫 王苏 《印染》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16,共2页
介绍大豆蛋白质纤维织物的特点 ,探讨并优化其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工艺。
关键词 仿丝绸织物 大豆蛋白质纤维 染整工艺 性能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B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玲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6-28,共3页
针对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采用B型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质纤维。研究了染色过程中温度、盐类、碱剂和浴比等诸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选了最佳工艺方案。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具有很好的染深性、鲜艳... 针对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采用B型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质纤维。研究了染色过程中温度、盐类、碱剂和浴比等诸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选了最佳工艺方案。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具有很好的染深性、鲜艳度和较高的染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染色牢度 大豆蛋白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改性纤维的保健功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其 李官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71,共5页
大豆纤维除了具有优良的舒适功能外,还具有抑菌抗菌、防紫外线、远红外和负氧离子发射四种保健功能。文中从大豆纤维所含成分和结构分析了其保健功能和机理,着重对负氧离子的产生方法加以说明,分析了几种针织物表面的毛羽特征,并对纯大... 大豆纤维除了具有优良的舒适功能外,还具有抑菌抗菌、防紫外线、远红外和负氧离子发射四种保健功能。文中从大豆纤维所含成分和结构分析了其保健功能和机理,着重对负氧离子的产生方法加以说明,分析了几种针织物表面的毛羽特征,并对纯大豆纤维(漂白、染色)、混纺或交织大豆纤维等负离子的发射量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改性纤维 保健功能 保健机理 负氧离子 发射量 抗菌 防紫外线 远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羊绒”──植物蛋白质纤维 被引量:4
10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纤维 性能 结构 开发 中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耐碱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人成 蔡槐锋 +2 位作者 梅士英 虞波 宋心远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共5页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纤维)对纯碱的稳定性较好。虽然烧碱处理未改变纤维结晶结构的规整性,但使织物强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导致未缩醛化聚乙烯醇组分因可能的氧化变性而黄变。烧碱处理对纤维可染性的影响因染料种...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纤维)对纯碱的稳定性较好。虽然烧碱处理未改变纤维结晶结构的规整性,但使织物强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导致未缩醛化聚乙烯醇组分因可能的氧化变性而黄变。烧碱处理对纤维可染性的影响因染料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碱处理后纤维失重系大豆蛋白碱水解所致,合理地控制染整加工中的碱浓度和温度,可避免大豆纤维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耐碱性 共混纤维 大豆蛋白质纤维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活性染料微悬浮体染色 被引量:4
12
作者 邢建伟 熊玲琍 +2 位作者 田慧敏 周芬 徐成书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5-6,共2页
采用C ibacron LS系列活性染料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对大豆蛋白纤维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ZX以提高染色效果,并确定其最佳用量为染料用量的1.2倍。比较微悬浮体染色与传统染色工艺的结果表明,前者可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上... 采用C ibacron LS系列活性染料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对大豆蛋白纤维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ZX以提高染色效果,并确定其最佳用量为染料用量的1.2倍。比较微悬浮体染色与传统染色工艺的结果表明,前者可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且染品的鲜艳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悬浮体 大豆蛋白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人成 梅士英 宋心远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共4页
采用烧碱水解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纤维)中的大豆蛋白,通过含氮量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研究了碱处理纤维的化学组成、大豆蛋白含量、官能团、结晶结构和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纤维中存在易水解和较难水解两类... 采用烧碱水解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纤维)中的大豆蛋白,通过含氮量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研究了碱处理纤维的化学组成、大豆蛋白含量、官能团、结晶结构和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纤维中存在易水解和较难水解两类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的相容性较差,呈相分离状,且大豆蛋白以团块状分散于连续相的聚乙烯醇组分中;大豆蛋白含量与烧碱处理纤维的失重率之间,以及红外光谱中大豆蛋白酰胺Ⅰ、酰胺Ⅱ与849cm-1处聚乙烯醇骨架的特征吸收峰的吸收强度比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些关系可应用于大豆蛋白含量的检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氢氧化钠 共混纤维 结构 大豆蛋白质纤维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的姜黄色素染色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维妮 刘鹏 张瑞萍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2,共4页
采用氢氧化钠从姜黄中提取姜黄色素,讨论提取温度、时间、姜黄浓度及碱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将提取的姜黄天然染料对大豆纤维进行染色,讨论染色方法、染色温度、时间及盐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优化的姜黄色素提取... 采用氢氧化钠从姜黄中提取姜黄色素,讨论提取温度、时间、姜黄浓度及碱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将提取的姜黄天然染料对大豆纤维进行染色,讨论染色方法、染色温度、时间及盐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优化的姜黄色素提取工艺为:姜黄80 g/L,NaOH 30 g/L,90℃提取75 m in;优化的大豆纤维姜黄色素染色工艺为:采用同浴媒染法,染液选择未稀释姜黄提取原液,Zn2+媒染剂0.08 mol/L,媒染温度100℃,染色时间60 m in。大豆蛋白织物染色后,干摩擦牢度良好,湿摩擦牢度稍差,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天然染料 媒染剂 抗菌性能 大豆蛋白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过氧化尿素漂白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加加 罗晓菊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0-22,共3页
采用过氧化尿素对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进行漂白,研究了漂白剂浓度、硅酸钠用量和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尿素漂白效果优于双氧水漂白,优化后的漂白工艺为:过氧化尿素12~20 g/L,硅酸钠3~5 g/L,渗透剂JFC 2 g/L,温度80 ℃... 采用过氧化尿素对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进行漂白,研究了漂白剂浓度、硅酸钠用量和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尿素漂白效果优于双氧水漂白,优化后的漂白工艺为:过氧化尿素12~20 g/L,硅酸钠3~5 g/L,渗透剂JFC 2 g/L,温度80 ℃,时间90 min,浴比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过氧化尿素 针织物 大豆蛋白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与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冰 侯建龙 +1 位作者 武生春 武丽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8-29,共2页
大豆蛋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物可采用活性染料染色 ,织物的光泽柔和 ,吸湿性、悬垂感好 ,能耗低。在大豆蛋白纤维的前处理加工中 ,由于织物不耐碱 ,不宜进行丝光 ,且烘干温度需严格控制 ,宜采用松式烘干。染色的最佳浴比为 1∶10或 1∶1... 大豆蛋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物可采用活性染料染色 ,织物的光泽柔和 ,吸湿性、悬垂感好 ,能耗低。在大豆蛋白纤维的前处理加工中 ,由于织物不耐碱 ,不宜进行丝光 ,且烘干温度需严格控制 ,宜采用松式烘干。染色的最佳浴比为 1∶10或 1∶15 ,车速为 13 0~ 15 0m/min ,喷口压力 0 .5~ 0 .9kg/m2 ,加料速度先慢后快 ,可采用亲水性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活性染料 一浴法 混纺织物 大豆蛋白质纤维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凤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共4页
介绍了牛奶/大豆蛋白纤维的特点及染整工艺。小样试验中,测试了强碱、pH值对织物的影响,比较了酶退浆、低碱煮练剂DKB退浆、Na2CO3退浆的退浆效果;探讨了双氧水漂白中温度、H2O2浓度、还原剂漂洗等工艺参数;列举了牛奶/大豆蛋白纤维大... 介绍了牛奶/大豆蛋白纤维的特点及染整工艺。小样试验中,测试了强碱、pH值对织物的影响,比较了酶退浆、低碱煮练剂DKB退浆、Na2CO3退浆的退浆效果;探讨了双氧水漂白中温度、H2O2浓度、还原剂漂洗等工艺参数;列举了牛奶/大豆蛋白纤维大样试验的工艺流程和具体工艺参数,包括烧毛、漂白、定形、染色和特种整理(抗皱、柔软)等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混纺织物 牛奶纤维 大豆蛋白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漂白和增白工艺 被引量:1
18
作者 梅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共4页
采用双氧水和还原剂DOTU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氧化和还原漂白,对漂白剂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进行试验,根据漂白纤维的白度、失重率、蛋白质含量保持率等指标优选漂白生产工艺;筛选棉用荧光增白剂,并制订磁白工艺,以进一步提高大豆... 采用双氧水和还原剂DOTU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氧化和还原漂白,对漂白剂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进行试验,根据漂白纤维的白度、失重率、蛋白质含量保持率等指标优选漂白生产工艺;筛选棉用荧光增白剂,并制订磁白工艺,以进一步提高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增白 氧化剂 还原剂 复合纤维 大豆蛋白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锦纶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伟忠 石红 朱烨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35-37,共3页
对大豆蛋白纤维与锦纶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用13种常用的酸、碱、盐和有机化学溶剂对两种纤维进行溶解性试验,并在筛选出的试剂中进行条件优化试验。试验发现,用99%乙酸溶液在沸腾状态下处理3 m in,可充分溶解锦纶纤... 对大豆蛋白纤维与锦纶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用13种常用的酸、碱、盐和有机化学溶剂对两种纤维进行溶解性试验,并在筛选出的试剂中进行条件优化试验。试验发现,用99%乙酸溶液在沸腾状态下处理3 m in,可充分溶解锦纶纤维,且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损伤较小,以此确立大豆蛋白纤维与锦纶纤维混纺比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测试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该方法具有试剂毒性低、试验条件合理、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和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对两种纤维产品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定量分析 混纺比 大豆蛋白质纤维 聚酰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开创纺织新理念
20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4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大豆蛋白纤维 新型纺织品 大豆蛋白质纤维 再生植物 有限公司 大豆豆粕 畜禽生产 技术发明 产品应用 市场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