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28.2 tex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纱线、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混纺纱线(混纺比分别为50:50,25:75)为原料,编织纬平针组织的试样,重点测试织物的折皱性、悬垂性、透湿性、透气性、耐磨性等服用性能,并做详细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 以28.2 tex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纱线、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混纺纱线(混纺比分别为50:50,25:75)为原料,编织纬平针组织的试样,重点测试织物的折皱性、悬垂性、透湿性、透气性、耐磨性等服用性能,并做详细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具有更好的悬垂性、透湿性能;折皱性、耐磨性比与棉混纺的织物差;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对于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混纺织物优缺点的分析,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混纺织物 服用性能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混纺比与舒适性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庆斌 王瑞 刘逸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7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湿性能、导热性能、冷暖感、透气性能、浸润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复合纤...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7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湿性能、导热性能、冷暖感、透气性能、浸润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保暖性逐渐提高,导热系数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接触凉爽感越来越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涤纶针织物的透气性也逐渐提高,其芯吸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涤纶 针织物 热湿舒适性 混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毛蛋白助剂改性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冯仑仑 王雪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6,共4页
采用鸡毛蛋白助剂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鸡毛蛋白助剂改性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明显改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染色牢度较未改性的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改性纤... 采用鸡毛蛋白助剂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鸡毛蛋白助剂改性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明显改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染色牢度较未改性的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改性纤维的毛细管效应提高,使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具有更好的亲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鸡毛蛋白助剂 改性 活性染料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红色素用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佀俊茹 吴坚 殷雪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5,共6页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采用直接染色及黄土、亚铁盐和铝盐为媒染剂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分析确定了紫甘薯红色素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5 g/L,染液pH值3,染色温度6...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采用直接染色及黄土、亚铁盐和铝盐为媒染剂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分析确定了紫甘薯红色素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5 g/L,染液pH值3,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40 min,浴比1∶40。织物经过媒染后,色牢度、色差和上染百分率都有明显提高,预媒染与后媒染相比,预媒染效果较佳,色彩红艳,亚铁盐在后媒染中,体现出了其增色效果,上染百分率大,但上染效果不稳定且颜色发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色素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 染色 媒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的洗涤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露芳 吴微微 +1 位作者 何潇湘 张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99,共6页
为掌握和评价大豆蛋白复合纤维(SPF)针织物洗涤性能,采用正交法设计洗涤试验,测试了多种SPF针织物的洗涤性能。比较分析SPF针织物经过不同工艺洗涤后,织物各项服用性能和外观的变化情况。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SPF针织物洗涤性能和洗涤... 为掌握和评价大豆蛋白复合纤维(SPF)针织物洗涤性能,采用正交法设计洗涤试验,测试了多种SPF针织物的洗涤性能。比较分析SPF针织物经过不同工艺洗涤后,织物各项服用性能和外观的变化情况。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SPF针织物洗涤性能和洗涤工艺优选的模型。初步设想用模糊模型识别法构建织物洗后外观及性能评价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选用干洗法更能保持SPF针织物的原样,但对加入氨纶的织物,干洗后局部有起泡(松弛)现象;SPF针织物适合用较轻柔力量洗涤,洗涤时间不宜长,洗涤温度以室温为好;用丝毛洗涤剂洗涤和翻滚干燥对保持织物原有性能有积极的作用。用模糊数学方法可对织物洗涤性能、洗涤工艺进行比较客观、综合、可量化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针织物 洗涤性能 洗涤工艺 模糊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联免疫分析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鉴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世伟 王云发 +3 位作者 王士峰 姚添淇 冯荣虎 杨国武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7-51,共5页
不同蛋白来源的改性纤维成本差异较大,为区分纤维的蛋白来源,建立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鉴定方法。根据大豆蛋白现有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交联的位点设计一段特征肽半抗原,将该特征肽段偶联载体蛋白,免疫实验动物,并制备得... 不同蛋白来源的改性纤维成本差异较大,为区分纤维的蛋白来源,建立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鉴定方法。根据大豆蛋白现有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交联的位点设计一段特征肽半抗原,将该特征肽段偶联载体蛋白,免疫实验动物,并制备得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优化浓度的抗原包被于酶标版,抗体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针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该方法采用7M尿素作为提取剂,检出限为1.8%氨基酸含量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检测时间不超过70 min(含前处理)。该方法对常见的纤维无非特异性识别,纤维染色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纤维鉴定 特征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竹原纤维/羊毛/涤纶混纺产品的设计与生产 被引量:3
7
作者 逄兰芹 程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2,共3页
介绍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竹原纤维、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在产品开发中的原料组成、工艺要点、技术难点和产品特性。重点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该产品充分发挥了羊毛、大豆蛋白纤维、竹原纤维、涤纶纤维... 介绍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竹原纤维、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在产品开发中的原料组成、工艺要点、技术难点和产品特性。重点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该产品充分发挥了羊毛、大豆蛋白纤维、竹原纤维、涤纶纤维优势互补的特性,赋予了单种纤维织物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和外观风格,不仅提高了产品档次,而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物质量及服用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竹原纤维 涤纶纤维 混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过氧乙酸漂白工艺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6,共3页
对生态漂白剂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在pH值、温度、时间、浓度等因素影响漂白效果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优化工艺,即过氧乙酸用量7.5g/L,焦磷酸钠用量3g/L,漂白... 对生态漂白剂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在pH值、温度、时间、浓度等因素影响漂白效果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氧乙酸漂白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优化工艺,即过氧乙酸用量7.5g/L,焦磷酸钠用量3g/L,漂白液pH值6.5,温度65℃,时间8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漂白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亚麻纤维 混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afix CA活性染料在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景春 唐人成 邵宏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6,共4页
文中采用德司达公司LevafixCA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实验分析染色条件,包括温度、纯碱用量以及元明粉用量,得出最佳工艺范围:60℃染色,中深色纯碱用量4~6g/L,深色不超过10g/L;测定并分析了该染料对大豆蛋... 文中采用德司达公司LevafixCA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实验分析染色条件,包括温度、纯碱用量以及元明粉用量,得出最佳工艺范围:60℃染色,中深色纯碱用量4~6g/L,深色不超过10g/L;测定并分析了该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包括提升性能和各项牢度性能等,得知该染料适合染深色,具有较高的水洗牢度、汗渍牢度和干摩擦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 Levafix CA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染色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景春 王进 孙昌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2,共5页
利用双氧水氧化降解壳聚糖,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对氧化降解后的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壳聚糖季铵盐(HTCC),利用HTCC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改性后进行无盐染色,并与传统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红外光谱曲线表... 利用双氧水氧化降解壳聚糖,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对氧化降解后的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壳聚糖季铵盐(HTCC),利用HTCC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改性后进行无盐染色,并与传统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红外光谱曲线表明己经有效合成了HTCC;实验结果显示,季铵化改性后可以大大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取代度达到90%左右;另外发现,HTCC在温度90℃、浓度8 g/L条件下浸渍处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10 min,可获得最佳的预处理效果;经HTCC改性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在染色中可以降低盐的用量,且无盐染色织物水洗色牢度与传统染色工艺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季铵盐改性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无盐染色 上染率 水洗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半精纺针织纱线的生产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永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32,共5页
针对山羊绒纤维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开发纱线线密度为20.83 tex×2山羊绒/大豆蛋白复合纤维15/85色纺半精纺针织纱线为例,进行了纱线规格和工艺流程设计,并对原料预处理、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并等工序的... 针对山羊绒纤维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开发纱线线密度为20.83 tex×2山羊绒/大豆蛋白复合纤维15/85色纺半精纺针织纱线为例,进行了纱线规格和工艺流程设计,并对原料预处理、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并等工序的主要生产工艺与技术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半精纺 纺纱工艺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羊驼绒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色纺纱线的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步祥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2-35,共4页
山羊绒、羊驼绒毛染色后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在棉纺设备上混纺,存在断头多,车间生活难做,飞花、疵点多,质量不稳定,静电现象严重等问题。文章在纺前对纤维进行给湿、加油预处理,相对湿度偏高控制,各工序遵循“减少纤维损伤、减少落棉、... 山羊绒、羊驼绒毛染色后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在棉纺设备上混纺,存在断头多,车间生活难做,飞花、疵点多,质量不稳定,静电现象严重等问题。文章在纺前对纤维进行给湿、加油预处理,相对湿度偏高控制,各工序遵循“减少纤维损伤、减少落棉、减少断头”的原则,采取合理配套纺纱器材、确定纺纱速度等工艺技术措施,保证了成纱质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羊驼绒毛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棉纺设备 色纺混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azol RR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景春 王建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利用Remazol RR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染色性能进行了系统实验,旨在探索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碱性浴和变性浴染色的基本染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砜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碱性浴理想染色温度为60~70℃,中色染色的纯碱用... 利用Remazol RR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染色性能进行了系统实验,旨在探索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碱性浴和变性浴染色的基本染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砜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碱性浴理想染色温度为60~70℃,中色染色的纯碱用量为4~6 g/L。乙烯砜活性染料较佳的酸性浴染色pH值为3~4,续染时间为40 min。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的染色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活性染料 碱性浴 变性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微胶囊分散染料/酸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机良 王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6,共4页
采用微胶囊分散蓝2BLN和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和染料用量对微胶囊分散蓝2BLN与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后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的影响... 采用微胶囊分散蓝2BLN和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和染料用量对微胶囊分散蓝2BLN与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后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的影响,同时用单分散染料和单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染色作为对比,测定了不同染色工艺对染色织物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总用量为2%(owf),染色pH值为5,95℃条件下保温30 min时,可使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获得较高的K/S值,染色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在3~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微胶囊分散染料 酸性染料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PTT混纺织物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Modal/羊毛多组分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晓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2,共3页
文章以精梳长绒棉、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腈纶、Modal及羊毛多组分混纺针织纱为例,介绍了5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混纺纱的生产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艺流程设计和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文章以精梳长绒棉、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腈纶、Modal及羊毛多组分混纺针织纱为例,介绍了5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混纺纱的生产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艺流程设计和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生产中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羊毛 混纺 工艺 针织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维妮 李景川 +1 位作者 游甜甜 杨颖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9,共4页
采用天然植物染料降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不同提取温度、时间及pH值对降香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提取工艺,并测试了提取液的稳定性。分析了不同染液浓度、时间、温度及pH值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色后的大豆蛋白复合... 采用天然植物染料降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不同提取温度、时间及pH值对降香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提取工艺,并测试了提取液的稳定性。分析了不同染液浓度、时间、温度及pH值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色后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进行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降香染色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日晒牢度,干摩擦牢度以及水洗牢度均达到了3级,湿摩擦牢度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 天然染料 降香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活性蓝BF染色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8,共3页
采用活性蓝BF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进行染色工艺研究。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温度、碱剂用量、促染剂用量、时间)进行单一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用活性蓝BF进行染色的优化工艺,即染... 采用活性蓝BF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进行染色工艺研究。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温度、碱剂用量、促染剂用量、时间)进行单一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用活性蓝BF进行染色的优化工艺,即染料用量2%(owf)、纯碱25 g/L、硫酸钠60 g/L,温度65℃,固色时间50 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蓝BF在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上的固色率达到47.87%,且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牢度性能,可以满足一般染色产品对色牢度的要求,具有工艺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蓝B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亚麻纤维 混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衍生物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景春 杜梅 +1 位作者 王春霞 周青青 《针织工业》 2015年第5期47-51,共5页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壳聚糖衍生物(NMA-HTCC),并对NMA-HTCC进行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测试。利用NMA-HTCC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改性,然后进行无盐染色,并测试抗菌性能。结果表明...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壳聚糖衍生物(NMA-HTCC),并对NMA-HTCC进行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测试。利用NMA-HTCC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改性,然后进行无盐染色,并测试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后热稳定性有所下降;NMA-HTCC改性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在染色中可以实现无盐染色,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与传统工艺相当,而且染色残液的COD值明显降低;NMA-HTCC还可提高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衍生物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无盐染色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景春 王建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8,71-72,共4页
研究了Remazol RR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包括上染率、固色率、SERF值等。结果表明,此系列染料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且具有很好的重演性;Remazol RR系列中的黄Y-RR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 研究了Remazol RR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包括上染率、固色率、SERF值等。结果表明,此系列染料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且具有很好的重演性;Remazol RR系列中的黄Y-RR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棉纤维的对比显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纤维有着不同的染色行为,即加碱前,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着作用,染料的吸附和固着是同时进行的,推测这和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的碱性氨基酸反应有关。另外指出,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时应注意工艺的控制,以保证染色匀染性;同时,不能片面采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的SERF特征值表征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活性染料的染色特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AZOL RR活性染料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染色性能 SERF值 上染率 固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20
作者 刘杰 郑丽丽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活性黄B-4RFN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进行染色,并研究其染色性能.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温度、碱剂用量、促染剂用量、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用活性黄B-4RFN进行染色的... 采用活性黄B-4RFN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进行染色,并研究其染色性能.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温度、碱剂用量、促染剂用量、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用活性黄B-4RFN进行染色的优化工艺,即染料用量2%owf.、纯碱15g/L、氯化钠50g/L,温度70℃,固色时间50 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黄B-4RFN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亚麻混纺纱的固色率为49.96%,且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牢度性能,可以满足一般染色产品对色牢度的要求,具有工艺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亚麻纤维 染色 活性染料 混纺纱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