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3)核心种质代表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段玉玺 周博 +1 位作者 陈立杰 吴海燕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6-372,共7页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培育抗性品种。然而,中国大多数大豆育成品种都不抗SCN3。为了有效的研究和利用中国的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将64份中国小黑豆...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培育抗性品种。然而,中国大多数大豆育成品种都不抗SCN3。为了有效的研究和利用中国的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将64份中国小黑豆品种(包括鉴别寄主)对现有的1、2、3、4、5、7、14号7个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rtes)生理小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应用SPSS统计系统软件将供试品种的抗病基因进行分类;同时调查了在田间根部感染SCN3的胞囊数量。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为0.52时,将供试64个品种按含有抗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抗性基因差异,可以划分为7大类。在田间连续5年(2003~2007)跟踪调查不同大豆根部侵染的胞囊量情况,平均胞囊量为0的有应县小黑豆等共18个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07的有哈尔滨小黑豆等共8个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13的有平顶山和茶豆;其它各品种的平均胞囊量均在0.13~6.00之间。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各品种的农艺性状,选用等比例取样法构建了由16份种质资源组成的抗SCN3初选核心种质。抗SCN3初选核心种质的建立,为深入了解中国大豆抗性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SCN3复杂抗性遗传变异规律和发掘新基因提供了合理的样本,同时将有助于加速抗病育种的进程,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选核心种质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3) 大豆 胞囊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于佰双 段玉玺 +2 位作者 王家军 李进荣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1-494,共4页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 ~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 ~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选择作用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代,选用5个标准鉴定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原来为3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抗线虫1号、抗线虫2号、抗线虫3号、抗线虫4号、抗线虫5号上连续选择10代之后,变为6号小种;经在灰皮支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0号小种;经在Peking上选择之后变为14号小种,经在哈尔滨小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5号小种。上述鉴定结果说明,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种群体,经过在抗病品种上连续强迫繁殖后,形成新的生理小种,并使原抗病品种变为感染品种,认为在生产上采用轮作方式是保持抗线品种抗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病基因 选择作用 大豆胞囊线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海燕 蔡德利 +3 位作者 段玉玺 陈井生 李肖白 商莹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是东北大豆产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生理小种,五寨黑豆对包括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在内的7个生理小种具有高抗性。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合丰35为母本,与五寨黑豆进行杂交,通过鉴定F_2、F_3代对大豆胞囊线虫3...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是东北大豆产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生理小种,五寨黑豆对包括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在内的7个生理小种具有高抗性。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合丰35为母本,与五寨黑豆进行杂交,通过鉴定F_2、F_3代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了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以合丰35为遗传背景下,五寨黑豆对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1∶3的分离比例,表明五寨黑豆对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寨黑豆 大豆胞囊线 3生理小种 抗性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海波 李峰 +4 位作者 丁素荣 刘迎春 魏云山 李文 周学超 《大豆科技》 2022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明确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章以2020—2021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创建的39份大豆轮回选择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病圃试验田中进行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病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为明确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章以2020—2021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创建的39份大豆轮回选择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病圃试验田中进行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病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对大豆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及产量有抑制作用,对分枝数有促进作用;使出苗时间、生育期延迟,开花期及成熟期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回选择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玉玺 陈立杰 +2 位作者 远方 吴海燕 王惠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从大豆胞囊线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对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某些抗病品种中可在出苗第13~16d诱导产生迫使2龄幼虫大量离开根的抗性;绝大多数抗病品种可以抑制部分2龄幼虫发育成3龄幼虫;大多数抗病... 从大豆胞囊线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对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某些抗病品种中可在出苗第13~16d诱导产生迫使2龄幼虫大量离开根的抗性;绝大多数抗病品种可以抑制部分2龄幼虫发育成3龄幼虫;大多数抗病品种都可以抑制部分或全部3龄幼虫发育成4龄幼虫;抗病品种形成的雄虫量远高于雌虫量;部分抗病品种可抑制4龄幼虫发育成胞囊。根系分泌物抑制或不刺激胞囊孵化的大豆品种根际土中的2龄幼虫数量较低,是抗性的一种表现。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胞囊孵化,孵化的最适pH值为7.1~7.6,从而解释了盐碱地大豆胞囊线虫病害严重的原因。寄主抗侵入定殖的试验结果表明,PI90763和PI437654具有很强的抗侵入定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 3生理小种 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大豆新品系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于佰双 王家军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2002~2003年,采用病土盆栽鉴定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和吉林省的大豆新品系71份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系7个,占供试品系9.86%,感病品系50份,占供试品系的70.42%,高感品系14份,占供试品系的19.7... 2002~2003年,采用病土盆栽鉴定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和吉林省的大豆新品系71份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系7个,占供试品系9.86%,感病品系50份,占供试品系的70.42%,高感品系14份,占供试品系的19.72%,未发现免疫和中抗材料。这说明东北目前的大豆新品系中抗胞囊线虫材料较少,而且不同生态区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 大豆 大豆胞囊线 3生理小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7
作者 于佰双 王家军 马书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1-182,共2页
1996~2000年应用田间自然病圃和病土盆栽相结合方法 ,对黑龙江省推广的3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鉴定结果表明,在36个品种中 ,抗病品种2个 ,占供试品种的5.5% ;中抗品种9个 ,占供试品种的25.0 % ;感病... 1996~2000年应用田间自然病圃和病土盆栽相结合方法 ,对黑龙江省推广的3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鉴定结果表明,在36个品种中 ,抗病品种2个 ,占供试品种的5.5% ;中抗品种9个 ,占供试品种的25.0 % ;感病品种13个 ,占供试品种的36.1% ;高感品种12个 ,占供试品种的33.3 %。这说明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绝大部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都是感病或高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性鉴定 胞囊线 3生理小种 黑龙江 主栽品种 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TIF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浩文 曲硕 +2 位作者 刘芳 姜海鹏 韩英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44,共13页
TIFY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参与植物应激反应,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探索TIFY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3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中的作用,选择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 TIFY转录因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参与植物应激反应,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探索TIFY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3号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中的作用,选择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7进行SCN 3号生理小种胁迫处理,在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分析筛选到多个与抗性相关的TIFY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和筛选到23个与SCN 3号生理小种相关的差异表达TIFY转录因子,其中18个转录因子上调表达,5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TIFY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叶均存在一定表达量,在相同的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病品种中TIFY表达量要高于感病品种。不同TIFY转录因子之间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23个转录因子均属于亲水性蛋白,多数为酸性等电点。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TIFY转录因子发挥重要作用的位置依次为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组成,α-螺旋次之,β-折叠和β-转角则散布于蛋白质序列中。基因分布在大豆的10条染色体上,磷酸化位点丝氨酸偏多,启动子中存在很多响应激素应答和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说明TIFY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部分为响应胁迫的蛋白。研究结果说明筛选到的23个与SCN 3号生理小种相关的TIFY转录因子可为进一步了解大豆TIFY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 3生理小种 TIFY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大豆新品种晋豆31号选育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俊奎 任小俊 +3 位作者 史宏 王勇 赵晶荣 刘学义 《大豆通报》 2007年第2期9-11,共3页
晋豆31号是通过杂交育种,利用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程序,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进行抗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鉴定,其抗性为抗病,2003—2004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为200 k... 晋豆31号是通过杂交育种,利用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程序,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进行抗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鉴定,其抗性为抗病,2003—2004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为200 kg/667m2左右。该品种为我国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的新突破,适应山西中部、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同类地区,特别是胞囊线虫重病区春播及南部地区夏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大豆胞囊线 4生理小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对胞囊线虫病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广禄 赵雪 +5 位作者 王强 孟宪新 魏淑红 韩英鹏 武小霞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3-565,共3页
选育抗病品种(系)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筛选抗源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在温室内对200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3号,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得到对1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 选育抗病品种(系)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筛选抗源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在温室内对200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3号,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得到对1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2份,表现中抗的23份;对3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5份,表现中抗的26份;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3份,中抗的14份。其中兼抗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品种资源4份;兼抗1号和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资源5份;兼抗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品种资源3份;兼抗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品种资源3份。这些抗源的发现拓宽了抗性遗传基础,将推进大豆胞囊线虫抗病品种选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 生理小种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生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海平 王志 李原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6-800,共5页
以抗、感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灰皮支黑豆和晋豆11为材料,人工接种胞囊线虫,在出苗后定期取样,测定抗、感品种接种与未接种处理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根系内丙... 以抗、感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灰皮支黑豆和晋豆11为材料,人工接种胞囊线虫,在出苗后定期取样,测定抗、感品种接种与未接种处理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根系内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初步明确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后,抗、感品种根系内PAL、SOD、POD、PPO酶活性均有增加,并且抗病品种根系酶活性增加相对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而MDA和O.2-含量则在感病品种晋豆11中明显升高。在抗病品种根系中,接种前后MDA和O.2-含量变化不大。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和抗膜脂过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4小种 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不同抗性材料根系分泌物对其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平 王志 吴书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0,共6页
为研究大豆根系分泌物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关系,以CBL黑豆(抗)和品75-14(感)为试材,收集其不同处理的根系分泌物,测定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卵孵化的影响和对二龄幼虫的趋化性,并测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 为研究大豆根系分泌物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关系,以CBL黑豆(抗)和品75-14(感)为试材,收集其不同处理的根系分泌物,测定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卵孵化的影响和对二龄幼虫的趋化性,并测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了其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BL黑豆根系分泌物能抑制线虫卵的孵化,而品75-14根系分泌物能刺激卵的孵化。品75-14根系分泌物对二龄幼虫趋化性影响显著大于CBL黑豆。在供试材料大豆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无论接种与否,品75-14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高于CBL黑豆,是CBL黑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的2倍多。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后CBL黑豆和品75-14根系分泌物氨基酸总量都表现为增加,且品75-14增幅大于CBL黑豆,品75-14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增加了297.29μg·g-1FW,而CBL黑豆增加了191.15μg·g-1FW。根据氨基酸增幅及变化规律,将氨基酸分为3类:第一类为苯丙氨酸,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抗性呈正相关;第二类包含3种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与抗性不相关;第三类包含其余13种氨基酸,与抗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 4生理小种 根系分泌物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县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SCN)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峰 李卫东 +6 位作者 刘世涛 卢为国 梁慧珍 王庭峰 张辉 赵志芳 孙文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用大豆种质PI88788和Peking与应县小黑豆的回交后代 (BC1 F2 )鉴定大豆对胞囊线虫(SCN)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 ,结果表明 ,抗源应县小黑豆对胞囊线虫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受隐性基因控制 ,与PI88788存在 1对基因差异 。
关键词 小黑豆 大豆胞囊线 SCN 生理小种 抗性 遗传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SSR标记筛选及优异种质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海平 陈妍 闫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表型鉴定工作量较大,鉴定结果易受环境影响,是抗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受时间、环境限制的分子标记鉴定为抗病鉴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准确简单的鉴定方法。为筛选可用于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分... 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表型鉴定工作量较大,鉴定结果易受环境影响,是抗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受时间、环境限制的分子标记鉴定为抗病鉴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准确简单的鉴定方法。为筛选可用于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分子标记引物,本研究采用基因型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193份大豆资源的大豆胞囊线豆抗性。以部分高抗大豆资源和高感资源为材料,对1000对SSR引物进行初筛,用初筛获得的引物扩增193份抗、感大豆资源,筛选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SCN 4)SSR标记引物,用于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4个与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相关的SSR标记,分别为Satt400、Satt680、Satt533和Satt504。Satt400、Satt680、Satt533和Satt504对感病资源的检出率均为100%,对抗病资源的检出率分别为70.58%、63.15%、92.3%和57.14%。结合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4个标记组合鉴定可提高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选择效率,达100%。经人工接种鉴定,从193份资源中筛选出12份抗病资源,其中10份资源为高抗,2份资源为中抗。这12份抗源的4个SSR标记带型均为抗病带型,其余感病和高感资源的4个SSR标记带型则至少有一个为感病带型。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评价抗感特性的标准为被1个或1个以上的感病带型检出的资源为感病资源,当4个标记均为抗病带型,该资源为抗病资源。利用该引物组合对山西省种质库提供的100份资源进行鉴定。筛选出4份抗源,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黑豆、小颗黑和晋1265(茶)3份资源抗性级别为高抗,大黑豆抗性级别为中抗。因此,该引物组合可有效辅助鉴定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 4生理小种 SSR标记 抗病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大豆新品种晋豆3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俊奎 任小俊 +3 位作者 史宏 王勇 赵晶云 刘学义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1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 4生理小种 选育 新品种 山西省农科院 特性 特征 亲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被引量:17
16
作者 练云 王金社 +17 位作者 李海朝 魏荷 李金英 武永康 雷晨芳 张辉 王树峰 郭建秋 李月霞 李志辉 靳巧玲 徐淑霞 张志民 杨彩云 于会勇 耿臻 舒文涛 卢为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9-1486,共8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SCN)在黄淮地区普遍发生,调查病原小种分布情况,确定优势小种对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2012—2015年,取样调查黄淮地区6个省份土样,利用Riggs模式鉴定生理小种,绘制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分布图,并与文献报道结果对比,探讨... 大豆胞囊线虫病(SCN)在黄淮地区普遍发生,调查病原小种分布情况,确定优势小种对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2012—2015年,取样调查黄淮地区6个省份土样,利用Riggs模式鉴定生理小种,绘制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分布图,并与文献报道结果对比,探讨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病害在黄淮大豆主产区均有分布,在采集受SCN感染的322份土样中,112份被鉴定出生理小种类型,包括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和11号小种。其中,57份为2号小种,占样本总体的50.9%;26份土样为5号小种,占23.2%;11份土样为4号小种,占9.8%,1号、3号、6号和11号小种分别占总体的4.5%、5.4%、4.5%和1.8%。依据不同生理小种在各省发生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河南分布5号、2号、3号、11号小种;河北分布2号、5号、6号、3号、4号小种;安徽分布2号、5号、6号、3号小种;山西分布2号、4号、5号、1号、3号、11号小种;山东分布2号、3号、5号、1号、6号小种;江苏分布2号、5号、1号小种。以上结果表明,2号小种是目前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其次是5号小种,致病力最强的4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在黄淮地区,抗线虫育种目标应以抗2号生理小种为主,兼抗5号小种,部分地区应以兼抗2号和4号小种为主。在黄淮地区3号、6号和11号小种是新发现的小种。与2001—2003年调查结果比较,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有一定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 黄淮地区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21
17
作者 董丽民 许艳丽 +5 位作者 李春杰 潘凤娟 谢玉玖 韩英鹏 滕伟丽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对采自黑龙江省25个市(县)的25份大豆胞囊线虫样品测定了胞囊密度,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胞囊密度最高为40.7(孙吴县),胞囊密度最低为1.0(海伦,哈尔滨万宝镇),大多数地区胞囊密度介于20~30之间;... 对采自黑龙江省25个市(县)的25份大豆胞囊线虫样品测定了胞囊密度,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胞囊密度最高为40.7(孙吴县),胞囊密度最低为1.0(海伦,哈尔滨万宝镇),大多数地区胞囊密度介于20~30之间;3号生理小种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生理小种,但在安达地区所采的土样中鉴定出4号和14号生理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 胞囊密度 鉴别寄主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鉴定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齐军山 李长松 +1 位作者 李林 陈品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4,共4页
概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研究简史 ,从鉴别寄主、鉴别寄主生长环境、接种物的制备、调查时期、方法和鉴定标准等几个方面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技术进行了论述 ,并综述了扫描电镜。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 生理小种 鉴定技术 鉴别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骨干亲本抗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俊奎 史宏 +1 位作者 任小俊 刘学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研究对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中常用的 4 0份骨干亲本进行 4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 ,其中感病品种 30份 ,黄粒抗病品系 2份 ,黑粒抗病品系 2份 ,黑粒抗源 6份。结果表明 :品种间的抗性有极显著差异 ;抗性的主要差异首先出现在抗性和非抗性... 研究对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中常用的 4 0份骨干亲本进行 4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 ,其中感病品种 30份 ,黄粒抗病品系 2份 ,黑粒抗病品系 2份 ,黑粒抗源 6份。结果表明 :品种间的抗性有极显著差异 ;抗性的主要差异首先出现在抗性和非抗性品种之间 ,其次出现在非抗性品种内 ;抗源材料的抗性非常稳定 ;亲本对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呈连续性变化 ,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抗性愈强的品种抗性愈稳定 ,抗性愈弱的品种抗性愈易受环境的影响。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广义遗传力约为 5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 4生理小种 育种 抗病品种 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及其比较电泳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齐军山 陈品三 +1 位作者 胡起宇 王寿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5,共5页
对采自内蒙古、山东、黑龙江、江苏、北京五省市(区)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Pickett、Peking、PI88788、PI90763和Lee上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鉴定出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生理小种。其中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分... 对采自内蒙古、山东、黑龙江、江苏、北京五省市(区)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Pickett、Peking、PI88788、PI90763和Lee上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鉴定出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生理小种。其中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分布较广,为优势生理小种。应用改良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将大豆胞囊线虫1~4号生理小种中国种群的可溶性蛋白分为30~31条蛋白带。其中3号和4号生理小种有31条蛋白带,而1号和2号生理小种只有30条蛋白带,前者比后者多一条蛋白带,其分子量为91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 生理小种 鉴定 SDS-PAGE 鉴别寄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