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效果对比
1
作者 孔凡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技术进步是大豆增产的重要动力。通过以绥化市北林区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和周边个体农户为例,比较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效果,显示出农业合作社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技术要素得到优化、技术需要得到满足后的鲜明应用效果,表明农业合作社... 技术进步是大豆增产的重要动力。通过以绥化市北林区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和周边个体农户为例,比较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效果,显示出农业合作社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技术要素得到优化、技术需要得到满足后的鲜明应用效果,表明农业合作社比个体农户在大豆生产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推广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生产,前景非常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个体农户 大豆生产技术 应用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豆生产技术建议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海英 唐琼英 +4 位作者 梁建秋 于晓波 曾召琼 杨文英 安建刚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5-6,共2页
近年来,四川大豆稳步发展,年播种面积增加到40万hm^(2)以上,2021年全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任务扩种大豆6.67万hm^(2),大豆种植方式主要是旱地新两熟制模式、玉米间套作和幼林间作模式。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 近年来,四川大豆稳步发展,年播种面积增加到40万hm^(2)以上,2021年全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任务扩种大豆6.67万hm^(2),大豆种植方式主要是旱地新两熟制模式、玉米间套作和幼林间作模式。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规模化种植经营逐步形成,传统的高劳动强度的人工劳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就此,南充农业科学院研究集成了以播期协调、穴行配置、精量机播、高效机收为核心的农机农艺融合大豆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套作大豆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四川地区劳动力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豆 种植模式 大豆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