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应用2种植调剂对大豆玉米生长调控效果初探
1
作者 邵逸飞 张风文 +3 位作者 金岩 张国福 张耀中 姜兴印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6期46-51,共6页
为了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间调控效果,选择在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开展田间试验。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下,经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促进玉米、大豆的生长,提高出苗率、简易活力指数、株高等生... 为了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间调控效果,选择在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开展田间试验。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下,经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促进玉米、大豆的生长,提高出苗率、简易活力指数、株高等生长指标,其中以不灭茬为空白对照:旋耕灭茬总体的促进效果最好,旋耕灭茬模式下,玉米的增产率为14.38%,大豆的增产率为5.05%;化学灭茬模式下玉米的增产率为11.01%,大豆的增产率为3.14%。该研究结果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冠菌素 14-羟基芸苔素甾醇 旋耕灭茬 化学灭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效果应用研究
2
作者 庞伟强 李金章 +3 位作者 雷智刚 路海霞 冯定邦 唐小丽 《河北农业》 2025年第5期100-101,共2页
为科学筛选适宜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安全性好、防治效果优的除草剂产品,在庆阳市西峰区彭原镇周寨村开展了4种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杂草防治,了解不同除草剂对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以期为相关工作... 为科学筛选适宜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安全性好、防治效果优的除草剂产品,在庆阳市西峰区彭原镇周寨村开展了4种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杂草防治,了解不同除草剂对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除草剂 安全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关键技术与治理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对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面积提出了精准要求:至2025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需突破333万km~2。就现阶段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践来看,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已充分展现。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对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面积提出了精准要求:至2025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需突破333万km~2。就现阶段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践来看,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已充分展现。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活动中,杂草的防控和治理也是广大种植户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为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控治理效果,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常见的杂草类型和其流行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存在的问题,聚焦于土壤管理、品种选择、机械除草、物理化学防治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杂草防治的关键措施,最后提出了杂草治理的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治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防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方园 成道泉 +2 位作者 王祥传 吴磊 张建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96-98,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在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增加了一季大豆的收获,近年来得到了我国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草害是影响其产量及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芽前土壤封闭药剂是解决其草害的重要有效手段,因此选择安全且对杂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在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增加了一季大豆的收获,近年来得到了我国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草害是影响其产量及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芽前土壤封闭药剂是解决其草害的重要有效手段,因此选择安全且对杂草防效好的封闭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有重要意义。本试验评价5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乳油(EC)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安全性和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用量为780、1170、1560g a.i./hm2时对大豆玉米安全,对一年生杂草马齿苋、反枝苋、牛筋草都有良好的防效,杂草总株防效分别为63.38%、90.14%、95.77%,且防效均高于丙炔氟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2个单剂。本研究可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杂草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 一年生杂草 安全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关键技术与治理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龙桂秋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74-75,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种植活动有效推进,需要相关农业种植与工作人员积极加强对田间杂草防治,尤其是针对混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专业的农业工作者应该根据大豆与玉米生长习性与特点的实际情况,对其各个阶段生长情况检查与分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种植活动有效推进,需要相关农业种植与工作人员积极加强对田间杂草防治,尤其是针对混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专业的农业工作者应该根据大豆与玉米生长习性与特点的实际情况,对其各个阶段生长情况检查与分析,进而保证后续杂草防治工作的精准与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更是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原则、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关键技术与治理方法探析,两个角度展开了更为细致分析,以期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工作落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治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视域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应对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秀振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4期64-65,共2页
玉米和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切实有效提高玉米与大豆作物的产量,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与应用,但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关... 玉米和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切实有效提高玉米与大豆作物的产量,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与应用,但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关于杂草防治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视域下如何提高整体杂草防治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防治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摆在农业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就信息化视域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问题,做出了几点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种植 杂草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草松钠盐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云霞 桑芝萍 +1 位作者 金建国 陆冰茜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25-127,共3页
为探明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阔叶杂草防效较好且对作物安全性较高的灭草松钠盐的适宜施用剂量,特设置不同施用量的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处理,开展了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可以同时作... 为探明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阔叶杂草防效较好且对作物安全性较高的灭草松钠盐的适宜施用剂量,特设置不同施用量的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处理,开展了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可以同时作为大豆和玉米的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施用,每667 m^(2)施用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160、200、250mL均对大豆和玉米生长安全;每667 m^(2)施用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300 mL后3 d,大豆叶片出现发黄、轻度灼伤现象,施药后15 d,该处理大豆叶片逐渐恢复正常。施药后30 d,每667 m^(2)施用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200、250、300mL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较好,株防效分别为87.4%、88.5%、86.8%,鲜重防效分别为87.6%、88.4%、91.1%,每667 m^(2)施用480 g/L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160 mL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阔叶杂草 灭草松钠盐可溶液剂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关键技术与治理建议
8
作者 李荣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0期42-44,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高效种植模式,面临着杂草防治的挑战。文章系统总结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的种类与特点,重点探讨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并从加强监测预警、完善杂草防治技术体系、加大推广力...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高效种植模式,面临着杂草防治的挑战。文章系统总结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的种类与特点,重点探讨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并从加强监测预警、完善杂草防治技术体系、加大推广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杂草治理建议。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有效治理的关键。文章对于指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治 治理建议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防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冰 《农业装备技术》 2023年第4期29-30,33,共3页
探索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科学化学除草方法,检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试验表明,每667 m^(2)用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 m L,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播后苗前土壤处... 探索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科学化学除草方法,检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试验表明,每667 m^(2)用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 m L,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对大豆玉米生长安全和田间杂草防治效果较好。可以在太和县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田间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 精异丙甲草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除草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从田间实证到战略布局
10
作者 邓林涛 杨文钰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8-11,共4页
《诗经》有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这里的菽指代大豆。中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种植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1996年之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赖度曾达83%。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仅... 《诗经》有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这里的菽指代大豆。中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种植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1996年之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赖度曾达83%。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仅为2065万吨,进口量高达1.05亿吨,大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 诗经 间实证 战略布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灌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药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祎 刘强 +3 位作者 郭世乾 韩梅 任永福 张靖 《中国种业》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为探讨基于滴灌模式下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药一体化分控管理技术,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病虫草害的防控,提升整体水肥分控管理水平,保障区域内粮食生产安全和油料供给,以河西灌区为例,综述复合种植中水肥药一体化分控技术要... 为探讨基于滴灌模式下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药一体化分控管理技术,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病虫草害的防控,提升整体水肥分控管理水平,保障区域内粮食生产安全和油料供给,以河西灌区为例,综述复合种植中水肥药一体化分控技术要点,以期为当地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水肥药一体化 病虫草害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控药剂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月明 辛海滨 +1 位作者 胡秋倩 刘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徐豆18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不同化控药剂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抗倒伏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玉黄金喷施对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 以徐豆18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不同化控药剂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抗倒伏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玉黄金喷施对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较佳;喷施玉黄金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喷施烯效唑处理下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喷施健壮素处理下玉米和大豆的氮素积累量较多;喷施健壮素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综合指标影响较好,喷施金得乐对于大豆抗倒伏特性综合指标影响较好;喷施玉黄金化控药剂下玉米、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较高,喷施烯效唑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最高,喷施胺鲜脂大豆的叶面积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化控药剂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13
作者 赵营 马英 +3 位作者 刘晓彤 罗健航 张学军 雷金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23-26,共4页
为筛选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2∶3行比配置)模式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设置8.25万、7.50万、6.75万株/hm^(2)3个玉米栽培密度,对比分析作物产量、农学性状、养分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低玉米栽培密度,... 为筛选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2∶3行比配置)模式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设置8.25万、7.50万、6.75万株/hm^(2)3个玉米栽培密度,对比分析作物产量、农学性状、养分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低玉米栽培密度,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同时可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玉米栽培密度7.50万株/hm^(2)可改善玉米农学性状和产量构成,6.75万株/hm^(2)可显著改善大豆农学性状和产量构成;玉米和大豆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以玉米栽培密度7.50万、6.75万株/hm^(2)时最高。综合考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在6.75万~7.50万株/h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栽培密度 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农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邯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
14
作者 周敬霄 王涛 +2 位作者 王旭 雷晓彤 肖付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15-122,133,共9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农业农村部组织推广的稳粮增豆重大技术,增豆的关键是科学遴选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为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2022-2023年对本地区近年育成的夏播大豆品种(系)采用4∶2大豆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农业农村部组织推广的稳粮增豆重大技术,增豆的关键是科学遴选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为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2022-2023年对本地区近年育成的夏播大豆品种(系)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了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邯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新品种(系)为邯豆13、邯豆22、邯豆26等,通过对2年增产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分析,增产品种(系)抗倒性好,分枝多,单株粒数多,单株粒重高、百粒重较大,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佳模式研究
15
作者 赵向阳 李慧华 +2 位作者 侯佳蓝 全雯珺 刘军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7-11,19,共6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有效解决了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稳定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索出适合江...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有效解决了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稳定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索出适合江苏泰州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模式,设置8个种植模式开展了大田试验,对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行玉米套作6行大豆(玉米株行距为15 cm×50 cm、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大豆株行距10 cm×50 cm,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模式玉米和大豆产量较高,分别为6 106.90、1 248.00 kg/hm^(2);纯收益最高,为23 105.70元/hm^(2),较纯作玉米和纯作大豆分别增加4 245.90、9 380.7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效益 江苏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科 徐婷 +4 位作者 康云友 刘婧 李登宇 刘刚毅 刘旭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4,共8页
我国常年需求大豆1.2亿t、玉米2.5亿t,2020年和2021年进口大豆均突破1亿t,量价齐升,进口数量占需求量的80%以上。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大豆和玉米短缺风险,扩种大豆油料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 我国常年需求大豆1.2亿t、玉米2.5亿t,2020年和2021年进口大豆均突破1亿t,量价齐升,进口数量占需求量的80%以上。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大豆和玉米短缺风险,扩种大豆油料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能够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破解大豆玉米争地难题,提升国家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由于地域规模、光热资源、机械配套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多样,成本、产量、效益等差异较大,影响技术的推广。为探寻适合山东省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模式,筛选适宜机具,提高农民综合效益,研究选取山东省禹城市为试验点,通过调研,选取种植最多的4+2、4+3、6+3、6+4等4种复合种植模式,围绕种、管、收3个环节栽培要点和机械选配,从出苗率、产量、机收损失率、产出效益和作业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筛选适宜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种植模式 配套机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文昌 武志海 《种子科技》 2025年第6期188-190,206,共4页
从富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讨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关键点和行政推动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未来将继续加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 富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宫帅 陈丽 王浩宇 《南方农业》 2025年第2期75-77,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栽培模式,不仅能够实现玉米和大豆的协同增产,还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该种植技术在山西省的推广,分析了当前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政策...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栽培模式,不仅能够实现玉米和大豆的协同增产,还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该种植技术在山西省的推广,分析了当前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技术模式有待完善、配套机械设备不足、农民接受程度有限及技术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配套政策、优化技术模式、加强配套农机研发、强化示范引导及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推广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大豆-鲜食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效益对播种密度的响应
19
作者 刘倩男 梁毓文 +5 位作者 曾婧涵 吴然然 吴燕 郭剑 李广浩 陆大雷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明确适宜江苏省鲜食大豆-鲜食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2模式下的群体密度,以鲜食大豆苏成4号和鲜食糯玉米苏玉糯5号为试材,设置6个播种密度组合:播种密度糯玉米60000粒·hm^(-2)下大豆240000(D1)、195000(D2)和150000(D3)粒·hm... 为明确适宜江苏省鲜食大豆-鲜食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2模式下的群体密度,以鲜食大豆苏成4号和鲜食糯玉米苏玉糯5号为试材,设置6个播种密度组合:播种密度糯玉米60000粒·hm^(-2)下大豆240000(D1)、195000(D2)和150000(D3)粒·hm^(-2);糯玉米45000粒·hm^(-2)下大豆240000(D4)、195000(D5)和150000(D6)粒·hm^(-2),分析了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播种密度组合的群体产量、叶片特性、农艺性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D1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大豆鲜荚产量为6870 kg·hm^(-2),糯玉米鲜果穗产量为6703 kg·hm^(-2)。糯玉米播种密度相同条件下,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总量随播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农艺性状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影响。大豆播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与播种密度45000粒·hm^(-2)相比,播种密度60000粒·hm^(-2)处理下糯玉米叶面积指数、穗位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高,商品穗率较低。不同密度组合间,D1下产值和净收益最高,分别为43598和21302元·hm^(-2),其次为D2。综上,在江苏鲜食大豆-鲜食糯玉米4//2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保证与净作相近的密度水平(播种密度鲜食大豆为240000粒·hm^(-2)、鲜食糯玉米为60000粒·hm^(-2)),可以实现群体高产高效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鲜食糯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播种密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原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实践研究
20
作者 庞伟强 李金章 +3 位作者 雷智刚 张吉宁 冯定邦 郭志龙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4”模式、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大豆总共7个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针对不同模式之下大豆、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展开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当中,玉米的株高、秃尖情况、穗行数、行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玉米的情况更具优势;而大豆的株高、底荚高度、单株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大豆要稍弱一些;并且大豆、玉米的产量均是低于单独种植时的产量。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其呈现出“4+4”模式优于“3+2”模式,“3+2”模式优于“6+4”模式,“6+4”模式优于“2+2”模式,“2+2”模式优于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玉米优于“4+2”模式,“4+2”模式又优于单独种植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适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