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健 段馥梅 +3 位作者 高伟 白明涛 王鹏远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齐黄34、秦豆2018、宝豆6号和汾豆93植株较高,株型收敛,丰产性好,产量分别为2595.45、1946.55、2041.50、1884.45 kg/hm^(2);效益较高,群体产值分别为39611.06、35314.25、34200.99、35010.92元/hm^(2),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原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实践研究
2
作者 庞伟强 李金章 +3 位作者 雷智刚 张吉宁 冯定邦 郭志龙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4”模式、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大豆总共7个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针对不同模式之下大豆、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展开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当中,玉米的株高、秃尖情况、穗行数、行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玉米的情况更具优势;而大豆的株高、底荚高度、单株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大豆要稍弱一些;并且大豆、玉米的产量均是低于单独种植时的产量。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其呈现出“4+4”模式优于“3+2”模式,“3+2”模式优于“6+4”模式,“6+4”模式优于“2+2”模式,“2+2”模式优于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玉米优于“4+2”模式,“4+2”模式又优于单独种植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适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安定区的优化筛选研究
3
作者 续博 杨爱 +3 位作者 雷艳红 魏亚雯 李继明 陈小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7期180-183,共4页
为实现定西市安定区“玉米不减产、大豆多收一季”的目标,对比研究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优栽培模式为区域推广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2”在生长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上均显著优... 为实现定西市安定区“玉米不减产、大豆多收一季”的目标,对比研究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优栽培模式为区域推广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2”在生长势、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模式,其玉米株高、茎粗、LAI、单株产量、冠层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大豆株高、分枝数单株产量、冠层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安定区可结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荐“3+2”模式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 研究 安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的品种筛选
4
作者 周瑶 周恩强 +7 位作者 朱宇翔 姚梦楠 缪亚梅 李波 赵娜 魏利斌 王永强 王学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98-1602,共5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性状和产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75-3、95-1、苏成8号较适宜在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应用,本研究为淮南生态区提供了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也为该模式下春大豆品种的筛选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甄志华 裴广芬 +2 位作者 梁利娜 刘大伟 郭凯丰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113-114,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滦州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相关试验。试验选用冀农802玉米品种与齐黄34大豆品种,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的行数比例分别为2∶4、 4∶4和4∶6。经实打实收测产,3种模式下玉米折合亩产分别为423.3 kg、 52... 为筛选出适合滦州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相关试验。试验选用冀农802玉米品种与齐黄34大豆品种,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的行数比例分别为2∶4、 4∶4和4∶6。经实打实收测产,3种模式下玉米折合亩产分别为423.3 kg、 524.1 kg、 444.2 kg,大豆折合亩产分别为98.8 kg、 95.4kg、 141.7kg。对比滦州市前3年平作玉米平均亩产453.44 kg,玉米与大豆4∶4种植模式不仅使玉米亩增产70 kg,还能多收获一季大豆(大豆折合亩产95.4 kg/亩),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该模式在3种种植模式中最适宜滦州地区,可作为主要配比模式推广,助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收获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6
作者 张进 徐伟松 +1 位作者 黄银蓉 夏弋涵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0期5-10,共6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但机械化收获环节仍面临技术挑战和装备研发需求。基于此,文章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参数,分析了大豆收获机装备研发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但机械化收获环节仍面临技术挑战和装备研发需求。基于此,文章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参数,分析了大豆收获机装备研发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并综述了割台装置、脱粒装置、清选装置的现有技术水平,调研了市面的大豆收获装备,列出了符合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机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和开发适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收获装备对于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价值,可为相关研究和技术突破提供参考与指导。未来,新一代大豆收获装备将朝着智能化、轻量化、多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并能够适应丘陵山地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收获装备 大豆收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产量和效益分析
7
作者 罗勇 汤晓昀 +1 位作者 王乾 李慧琴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2期145-147,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大豆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试验设计4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处理,结果表明,大豆+玉米(4+2)模式下大豆的产量略低于大豆+玉米(2+2)模式下大豆的产量(3.5kg/亩),玉米产量较单作低22.3kg/667m2,... 为了探讨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大豆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试验设计4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处理,结果表明,大豆+玉米(4+2)模式下大豆的产量略低于大豆+玉米(2+2)模式下大豆的产量(3.5kg/亩),玉米产量较单作低22.3kg/667m2,较其余复合种植模式高260.2~473.8kg/667m2,最终综合效益较单作玉米增加7.4%,是较为合理的复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8
作者 黄利华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82-83,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的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还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选择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是摆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面前一个...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的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还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选择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是摆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面前一个重要试验示范项目。做好品种筛选工作,是保障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首要条件,并且能提高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效益。为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的表现,农技人员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为适宜玉米品种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带状复合种植 试验示范项目 间作套种 品种筛选 大豆玉米 单作玉米 农技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研究
9
作者 潘官友 《河北农业》 2025年第7期67-68,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部提出的新型种植模式,主要是通过玉米与大豆的复合种植,实现生长互补,在保障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强大豆种植效果,进而满足产出量以及品质方面的需要。为筛选优质大豆品种,加强对带状复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部提出的新型种植模式,主要是通过玉米与大豆的复合种植,实现生长互补,在保障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强大豆种植效果,进而满足产出量以及品质方面的需要。为筛选优质大豆品种,加强对带状复合种植效能的了解,提升产量,增强产品品质,本文将以湖北省来凤县为例,围绕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品种筛选开展分析,先对试验的基础情况进行阐述,然后展开试验研究,并得出试验结果,为农业种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晓民 向峰 +3 位作者 金鑫 朱志明 赵如浪 王永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4-27,共4页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量减产25.18%~41.45%[大豆与玉米行比4∶2处理减产幅度(41.45%)最大,大豆与玉米行比3∶4处理减产幅度(25.18%)最小],玉米有效穗数减少3.95%~14.47%(除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处理外),千粒重减少0.56%~3.63%,穗粒数减少5.24%~10.85%,穗长减少6.15%~11.28%,穗粗减小0.21%~3.16%,秃尖长增加21.65%~37.11%,株高降低2.21%~9.36%,茎粗减小15.83%~20.83%。综合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大豆与玉米行比4∶2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以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云 金容 +3 位作者 符鹏 王鹏 李仕伟 龙芸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38-41,共4页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株高、株型、倒伏率、百粒重、穗粒数、产量和大豆的倒伏率、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百粒重、单株粒数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株型较好、抗倒伏且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仲玉3号、绵单53和科茂918;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株高较矮可间接增加大豆产量;通过生产效益分析可知,绵单53和仲玉3号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生产中应用可获得较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品种 性状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12
作者 吕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4(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大豆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最低,3+4模式(3行大豆+4行玉米)大豆产量较低、玉米产量最高;从大豆和玉米的综合效益来看,以3+6模式(3行大豆+6行玉米)产值最高,3+4模式产值次之,6+4模式产值最低。综合来看,6+4模式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的大豆最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因此,应该把6+4模式作为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主推模式,但应注意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综合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产量 产值 甘肃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13
作者 王良全 赵匆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2-15,19,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性、抗倒伏性、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夏播大豆种植品种推广。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当提前播种可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性状 产量 陕西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磊 黄运友 +3 位作者 冯正锐 杨龙飞 张亚 刘双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208-212,216,共6页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种植技术的田间...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单作产量较低,常年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种植技术的田间试验、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从品种选择、行比配置、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总结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分析了种植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模式 病虫草害 综合防控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亓翠玲 杨贵华 +3 位作者 顾鹏 张明 谢颂朝 陈珂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筛选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选择19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山东省主推大豆品种齐黄34为对照,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调查与分析,筛选出菏豆39、菏豆33号、临豆10号、丰豆6号、安豆203等5... 为筛选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选择19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山东省主推大豆品种齐黄34为对照,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调查与分析,筛选出菏豆39、菏豆33号、临豆10号、丰豆6号、安豆203等5个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的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济南 大豆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春燕 曹鹏鹏 +8 位作者 高祺 朱冠雄 饶泉钦 陈立娟 华方静 田艺心 王春雨 朱金英 高凤菊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在85%以上,为有效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德州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2.27万hm^(2),其中禹城种植面积为0.90万hm^(2)。2...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在85%以上,为有效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22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德州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2.27万hm^(2),其中禹城种植面积为0.90万hm^(2)。2022年本研究采用4∶2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958,大豆包括齐黄34、嘉豆6号、冀豆23等黄淮地区32个优良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综合考量32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等因素,筛选出菏豆41、齐黄34、郓豆1号、华豆19、临豆10号、菏育10号、沧豆16、冀豆23、嘉豆16、丰豆6号共10个品种,为禹城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品种支撑,是提升区域性大豆产能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品种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除草剂筛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冠雄 赵文路 +5 位作者 高祺 曹鹏鹏 华方静 田艺心 王春雨 高凤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20-122,共3页
为筛选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除草剂,选用7种除草剂5种不同处理进行土壤封闭试验,对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和作物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20 g/L异丙甲草胺+51%丙炔氟草胺、40%砜吡草唑+51%丙炔氟草胺2种处理的株... 为筛选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除草剂,选用7种除草剂5种不同处理进行土壤封闭试验,对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和作物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20 g/L异丙甲草胺+51%丙炔氟草胺、40%砜吡草唑+51%丙炔氟草胺2种处理的株防效均在87%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对大豆和玉米安全,且能促进大豆增产43.38%以上,促进玉米增产21.76%以上,可以作为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除草剂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及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羽刚 《现代农机》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产出、高质量的种植模式。以大豆、玉米这种带状复合种植作物为试验对象,测试不同的大豆品种及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大豆的种植密度测试中,大豆山宁17(密度21.5万株/hm2)与玉米德单5号(...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产出、高质量的种植模式。以大豆、玉米这种带状复合种植作物为试验对象,测试不同的大豆品种及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大豆的种植密度测试中,大豆山宁17(密度21.5万株/hm2)与玉米德单5号(9.5万株/hm2)组合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通过试验还总结得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地利用率、方便种植管理、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品种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在东 《河北农业》 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模式的选择对于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大豆和玉米分别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它们的种植模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概...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模式的选择对于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大豆和玉米分别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它们的种植模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概念以及在实际农田中的尝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营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6期29-31,共3页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理念的兴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该模式利用间作增产和多功能作物的优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和产量最大化。基于此,评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缺点,总结了实施要点,为推广应用提供理...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理念的兴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该模式利用间作增产和多功能作物的优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和产量最大化。基于此,评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缺点,总结了实施要点,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