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梧州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引种试验
1
作者 陈宇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1-13,24,共4页
为选出适宜与玉米品种南校969套种的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对南校大豆(试验种)、新选88、桂春104、桂春豆103、本地大豆5个大豆品种开展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以桂春104产量和产值最... 为选出适宜与玉米品种南校969套种的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对南校大豆(试验种)、新选88、桂春104、桂春豆103、本地大豆5个大豆品种开展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以桂春104产量和产值最高,与玉米复合种植的合计产值也最高;其次为桂春豆103,产量较高,与玉米复合种植的合计产值较高;再次是本地大豆,产量和产值均居第3位。这3个大豆品种适宜在梧州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东北引种大豆品种新选88至收获时不开花、不结荚,不适宜在梧州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性状 产量 广西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2
作者 史文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45-48,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秆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了适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秆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了适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由于2022年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偏少,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影响整体产量,大豆未受到影响,成熟度较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各处理平均产量9250.84 kg/hm^(2)(8765.43~10154.32 kg/hm^(2)),说明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从大豆产量结果来分析,佳禾2号折合产量2839.51 kg/hm^(2),较对照中黄30增产524.70 kg/hm^(2),增幅22.67%,居第1位;陇黄3号折合产量2654.32 kg/hm^(2),较对照中黄30增产339.51 kg/hm^(2),增幅14.67%,居第2位;冀豆17折合产量2592.59 kg/hm^(2),较对照中黄30增产277.78 kg/hm^(2),增幅12.00%,居第3位;中黄30折合产量2314.81 kg/hm^(2),居第4位;东豆027折合产量1172.84 kg/hm^(2),较对照中黄30减产1141.97 kg/hm^(2),减幅49.33%,居最后一位。综上所述,佳禾2号、陇黄3号、冀豆17、中黄30等品种经济性状较好,倒伏程度低,抗旱性好,产量较高,适宜该区域生态环境下种植;东豆系列品种生育期较长,不能较好地完熟,产量较低,建议下一年继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原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庞伟强 李金章 +3 位作者 雷智刚 张吉宁 冯定邦 郭志龙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 为了能科学地筛选出适宜镇原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恰当模式,特意选用了玉源7879这一玉米品种以及齐黄34大豆品种,并且把单纯种植玉米和单纯种植大豆当作对照,设置了“2+2”模式、“3+2”模式、“4+2”模式、“4+4”模式、“6+4”模式、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大豆总共7个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针对不同模式之下大豆、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展开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当中,玉米的株高、秃尖情况、穗行数、行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玉米的情况更具优势;而大豆的株高、底荚高度、单株粒数以及百粒重等方面比单独种植大豆要稍弱一些;并且大豆、玉米的产量均是低于单独种植时的产量。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其呈现出“4+4”模式优于“3+2”模式,“3+2”模式优于“6+4”模式,“6+4”模式优于“2+2”模式,“2+2”模式优于单独种植玉米,单独种植玉米优于“4+2”模式,“4+2”模式又优于单独种植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适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健 段馥梅 +3 位作者 高伟 白明涛 王鹏远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齐黄34、秦豆2018、宝豆6号和汾豆93植株较高,株型收敛,丰产性好,产量分别为2595.45、1946.55、2041.50、1884.45 kg/hm^(2);效益较高,群体产值分别为39611.06、35314.25、34200.99、35010.92元/hm^(2),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筛选
5
作者 甄志华 裴广芬 +2 位作者 梁利娜 刘大伟 郭凯丰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113-114,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滦州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相关试验。试验选用冀农802玉米品种与齐黄34大豆品种,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的行数比例分别为2∶4、 4∶4和4∶6。经实打实收测产,3种模式下玉米折合亩产分别为423.3 kg、 52... 为筛选出适合滦州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相关试验。试验选用冀农802玉米品种与齐黄34大豆品种,设置3种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的行数比例分别为2∶4、 4∶4和4∶6。经实打实收测产,3种模式下玉米折合亩产分别为423.3 kg、 524.1 kg、 444.2 kg,大豆折合亩产分别为98.8 kg、 95.4kg、 141.7kg。对比滦州市前3年平作玉米平均亩产453.44 kg,玉米与大豆4∶4种植模式不仅使玉米亩增产70 kg,还能多收获一季大豆(大豆折合亩产95.4 kg/亩),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该模式在3种种植模式中最适宜滦州地区,可作为主要配比模式推广,助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模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试验对比研究
6
作者 李晓艳 王鹏远 +1 位作者 罗健 曹岗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探索适宜延安市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2023年4~10月,以4∶2模式为对照,设置了6∶3模式、4∶3模式、4∶4模式三种带型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产量,筛选出最适宜延安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 为探索适宜延安市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2023年4~10月,以4∶2模式为对照,设置了6∶3模式、4∶3模式、4∶4模式三种带型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产量,筛选出最适宜延安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为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果表明,4∶3带型模式玉米单产最高(598.38 kg/667 m^(2)),4∶4模式玉米单产最低(400.71kg/667 m^(2)),6∶3模式大豆单产最高(103.28 kg/667 m^(2)),4∶4模式大豆单产最低(45.32kg/667 m^(2))。通过试验结果分析,4∶4模式大豆、玉米667 m^(2)减产比最高,4∶3模式大豆、玉米667 m^(2)减产比较低且稳定,适宜在我市示范推广和种植,4∶2模式玉米667 m^(2)减产比较低,适宜在我市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邯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
7
作者 周敬霄 王涛 +2 位作者 王旭 雷晓彤 肖付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15-122,133,共9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农业农村部组织推广的稳粮增豆重大技术,增豆的关键是科学遴选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为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2022-2023年对本地区近年育成的夏播大豆品种(系)采用4∶2大豆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农业农村部组织推广的稳粮增豆重大技术,增豆的关键是科学遴选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为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2022-2023年对本地区近年育成的夏播大豆品种(系)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了大豆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邯郸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新品种(系)为邯豆13、邯豆22、邯豆26等,通过对2年增产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分析,增产品种(系)抗倒性好,分枝多,单株粒数多,单株粒重高、百粒重较大,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控药剂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8
作者 徐月明 辛海滨 +1 位作者 胡秋倩 刘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徐豆18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不同化控药剂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抗倒伏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玉黄金喷施对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 以徐豆18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不同化控药剂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抗倒伏性、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玉黄金喷施对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较佳;喷施玉黄金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喷施烯效唑处理下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喷施健壮素处理下玉米和大豆的氮素积累量较多;喷施健壮素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综合指标影响较好,喷施金得乐对于大豆抗倒伏特性综合指标影响较好;喷施玉黄金化控药剂下玉米、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较高,喷施烯效唑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最高,喷施胺鲜脂大豆的叶面积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化控药剂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分析
9
作者 刘科 徐婷 +4 位作者 康云友 刘婧 李登宇 刘刚毅 刘旭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4,共8页
我国常年需求大豆1.2亿t、玉米2.5亿t,2020年和2021年进口大豆均突破1亿t,量价齐升,进口数量占需求量的80%以上。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大豆和玉米短缺风险,扩种大豆油料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 我国常年需求大豆1.2亿t、玉米2.5亿t,2020年和2021年进口大豆均突破1亿t,量价齐升,进口数量占需求量的80%以上。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大豆和玉米短缺风险,扩种大豆油料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能够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破解大豆玉米争地难题,提升国家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由于地域规模、光热资源、机械配套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多样,成本、产量、效益等差异较大,影响技术的推广。为探寻适合山东省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模式,筛选适宜机具,提高农民综合效益,研究选取山东省禹城市为试验点,通过调研,选取种植最多的4+2、4+3、6+3、6+4等4种复合种植模式,围绕种、管、收3个环节栽培要点和机械选配,从出苗率、产量、机收损失率、产出效益和作业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筛选适宜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种植模式 配套机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祝晶晶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21-22,共2页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食用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大豆、玉米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人们对大豆、玉米的需求逐年上升。但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仅依靠传统的净作大豆、玉米种植,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食用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大豆、玉米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人们对大豆、玉米的需求逐年上升。但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仅依靠传统的净作大豆、玉米种植,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此,推广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有效化解这一突出矛盾,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基础上,能额外收获一季大豆。本文以饶阳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例,对该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满城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11
作者 范建新 冯晓静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20-20,共1页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依据特定种植模式,在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以实现玉米产量不减、额外增收一茬大豆的目标。保定市满城区自2022年起推广该技术,至今已有2年实践经验。本文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本着便于机械化...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依据特定种植模式,在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以实现玉米产量不减、额外增收一茬大豆的目标。保定市满城区自2022年起推广该技术,至今已有2年实践经验。本文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本着便于机械化操作的需求,重点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的6∶4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 机械化操作 种植模式 玉米产量 保定市 实践经验 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12
作者 曾林 宋云飞 +4 位作者 单艳 万卫东 张晓兰 张朝钟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 为探讨适宜云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选用玉米云瑞668和大豆台湾75-3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下不同处理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行比4∶4和4∶3模式,山区或半山区推广玉米大豆行比2∶2模式。该研究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行比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宫帅 陈丽 王浩宇 《南方农业》 2025年第2期75-77,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栽培模式,不仅能够实现玉米和大豆的协同增产,还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该种植技术在山西省的推广,分析了当前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政策...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栽培模式,不仅能够实现玉米和大豆的协同增产,还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该种植技术在山西省的推广,分析了当前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技术模式有待完善、配套机械设备不足、农民接受程度有限及技术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配套政策、优化技术模式、加强配套农机研发、强化示范引导及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推广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
14
作者 潘广元 杨森 +3 位作者 李雪 张军 翟鹏飞 孔令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10-916,共7页
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情况,研究解决种植中技术、政策、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笔者在全省主产区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等形式调研了... 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情况,研究解决种植中技术、政策、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笔者在全省主产区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等形式调研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系统阐述了种植背景和意义,深度剖析了种植发展现状,提炼了工作做法启示,总结了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示范推广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后苗前喷雾的雾滴沉积特性及除草效果
15
作者 张路生 于晓庆 +7 位作者 邵玉丽 金宗亭 周江明 常慧红 谢英杰 韩小伟 何川 田雪慧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3,共7页
为明确适合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特点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喷液量和雾滴粒径下的药液沉积效果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液量一定时,200~400μm范围内,粒径越大,雾滴覆盖率和沉积... 为明确适合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发生特点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本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喷液量和雾滴粒径下的药液沉积效果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液量一定时,200~400μm范围内,粒径越大,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也随之增大,而雾滴密度随之减小,杂草防效提高;当雾滴粒径一定时,喷液量越大,雾滴覆盖率、密度和沉积量都随之增大,杂草防效也提高。当喷液量为45.0 L/hm^( 2)、粒径400μm时,防效最高,40%砜吡草唑SC 375 mL/hm^( 2)+480 g/L嗪草酮SC 600 mL/hm^( 2)处理后20 d,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分别可达98.88%和100.00%,药后35 d,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7.62%和75.56%,鲜重防效分别为98.92%和99.02%。因此,在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进行播后苗前除草时,适当增大喷液量和雾滴粒径,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杂草防效 雾滴沉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下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大豆甜菜夜蛾
16
作者 王坤春 孔令标 +3 位作者 王国宾 赵硕 王会征 王士龙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6,共9页
为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有效防治,使用极目EA-30XP植保无人机和大疆T40植保无人机开展喷药防治试验。以8∶2的比例配置诱惑红与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的混合液作为喷施... 为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有效防治,使用极目EA-30XP植保无人机和大疆T40植保无人机开展喷药防治试验。以8∶2的比例配置诱惑红与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的混合液作为喷施药液,评估植保无人机不同作业高度、喷液量和药剂使用量下的药剂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对大豆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以及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极目植保无人机喷施雾滴粒径最小,采用常温弥雾系统喷洒后雾滴沉积数和覆盖度较高,且在上部、中部、下部不同冠层及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具有较高的沉积效果,其中采用2.5 m作业高度和45 L/hm^(2)喷液量时,在冠层和叶片下部正面的雾滴沉积数分别可以达到64.7个/cm^(2)和81.9个/cm^(2),覆盖度分别为2.4%和3.1%;大疆植保无人机降低作业高度到1.5 m作业时,在叶片正面覆盖度高,可达7.7%。两款植保无人机在施药后7 d均可实现92.0%以上的防治效果,所有处理中极目植保无人机作业高度2.5 m,喷液量为45 L/hm^(2),防治效果最佳(99.8%)。两款植保无人机大部分处理区均未发生明显药害,植株均保持正常生长。以上研究对于植保无人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植保无人机 甜菜夜蛾 雾滴沉积数 雾滴覆盖度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广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17
作者 周普洁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62-64,共3页
该文针对四川广安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出了实现优质高产的综合应用策略。在品种选择上,筛选了适合当地的玉米和大豆品种,并提出了高低搭配、早晚搭配的原则。在田间配置上,优化了带型设计、株距和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空间... 该文针对四川广安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出了实现优质高产的综合应用策略。在品种选择上,筛选了适合当地的玉米和大豆品种,并提出了高低搭配、早晚搭配的原则。在田间配置上,优化了带型设计、株距和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在种植管理方面,强调了播种时间选择、精准施肥、加强灌溉与排水、中耕除草的重要性。这些应用策略充分利用了广安的自然条件,发挥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协同优势,有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品质,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选择 种植管理 四川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砀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8
作者 倪圣权 于德科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5期9-12,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解决了大豆、玉米争地的矛盾,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更好地统筹粮油协调发展。本文对砀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及分析,分析总结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包...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解决了大豆、玉米争地的矛盾,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更好地统筹粮油协调发展。本文对砀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及分析,分析总结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包括大豆玉米品种、出苗、除草、病虫害防治、化控及配套机械及相关政策扶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砀山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复合种植 问题 对策 砀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与思考
19
作者 黄绪甲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30-32,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的主推技术,是扩大油料面积、提高产能的重要举措。本文作者介绍了东阿县在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的做法和成效,分析了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做法 成效 问题 对策 东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思考
20
作者 李莹 常青晓 +1 位作者 秦鹏 王占斌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73-74,共2页
本文介绍焦作市近三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现状,分析该工作实际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为今后焦作市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焦作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