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B诱导的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习岗 刘锴 +1 位作者 张晓辉 李少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为了研究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生物学意义,用20μW/cm2UV-B辐射大豆愈伤组织2h,测定停止辐射后4d内大豆愈伤组织在LED光诱导下的延迟发光.通过建立延迟发光动力学方程和数学拟合得到了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中... 为了研究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生物学意义,用20μW/cm2UV-B辐射大豆愈伤组织2h,测定停止辐射后4d内大豆愈伤组织在LED光诱导下的延迟发光.通过建立延迟发光动力学方程和数学拟合得到了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中的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初始光子数、衰减参数和自发发光,讨论了这些发光动力学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停止UV-B辐射后的4d内,大豆愈伤组织的光诱导延迟发光服从双曲线弛豫.动力学分析发现,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和初始光子数随处理后时间的进行呈现波动变化,停止UV-B辐射后,自发发光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在辐射后2d附近达到峰值,此后同步下降.用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和自发发光的比值定义细胞的状态参量Q和序参量R,发现UV-B辐射后大豆愈伤组织细胞Q值或R值的变化反映了UV-B辐射对大豆愈伤组织细胞的损伤以及细胞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弱光子辐射 大豆愈伤组织 UV-B辐射 细胞状态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诱导的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和超弱发光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习岗 卢洪 +1 位作者 杨意 杨初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40-2644,共5页
利用基于单光子技术的超弱发光测量系统研究了UV-B辐射对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和超弱发光的影响,UV-B辐射的强度范围为20~80μW/cm2.结果表明,UV-B辐射使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明显增强,随着诱导处理后时间的延长,... 利用基于单光子技术的超弱发光测量系统研究了UV-B辐射对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和超弱发光的影响,UV-B辐射的强度范围为20~80μW/cm2.结果表明,UV-B辐射使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明显增强,随着诱导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大豆异黄酮含量逐渐增加,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与延迟发光初始发光强度的变化之间呈现负相关.结果表明,UV-B辐射使大豆愈伤组织总体代谢和活性氧代谢强度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提高是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强度降低的原因,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增加可以用延迟发光初始发光强度的降低来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超弱发光 异黄酮 大豆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的双指数模型(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习岗 杨运经 +1 位作者 李少华 张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研究生物超弱光子辐射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的双指数模型。用20μW/cm2的UV-B辐射处理大豆愈伤组织2h,测定处理后4d内的超弱光子辐射。结果显示,双指数模型准确描述了大豆愈伤组织的超弱光子辐射及其在UV-B辐... 在研究生物超弱光子辐射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的双指数模型。用20μW/cm2的UV-B辐射处理大豆愈伤组织2h,测定处理后4d内的超弱光子辐射。结果显示,双指数模型准确描述了大豆愈伤组织的超弱光子辐射及其在UV-B辐射下的变化,表明大豆愈伤组织的超弱光子辐射由快项和慢项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对双指数模型的分析得到了大豆愈伤组织自发发光与延迟发光中的初始光子数、积分强度和快项与慢项两个部分的衰减参数,由这些发光信息可以实现对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变化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还发现,在UV-B辐射处理后的4d内,延迟发光的快项部分发生了剧烈变化,自发发光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暗示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对UV-B辐射反应灵敏的是延迟发光中的快项部分,细胞膜脂过氧化可能是造成快项部分剧烈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弱光子辐射 大豆愈伤组织 双指数模型 UV—B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对大豆愈伤组织抗渗透胁迫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2 位作者 李俐俐 周琳 陈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周豆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ASA)对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豆抗盐胁迫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干重增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ro、MDA含量以及SOD、PO... 以周豆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ASA)对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豆抗盐胁迫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干重增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ro、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显著增加(P<0.01);施用ASA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愈伤组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干重增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SOD和POD活性也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ASA可以通过提高大豆愈伤组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以及SOD、POD活性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愈伤组织生长的抑制,并以8 mmol·L-1外源ASA缓解效应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渗透胁迫 大豆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PAT研究UV-B诱导下大豆愈伤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洪 习岗 +1 位作者 杨初平 杨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3-866,共4页
通过应用生物光子分析技术,用UV-B辐射诱发大豆愈伤组织中异黄酮的产生来研究紫外辐射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大豆异黄酮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经50μW.cm-2UV-B辐射诱导16 h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强度Io按双曲... 通过应用生物光子分析技术,用UV-B辐射诱发大豆愈伤组织中异黄酮的产生来研究紫外辐射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大豆异黄酮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经50μW.cm-2UV-B辐射诱导16 h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强度Io按双曲线规律减小,而自发发光强度IBPE则按双曲线规律增加,大豆异黄酮含量增长明显。经数学分析,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与延迟发光初始发光强度Io的变化之间呈现指数递减,而与自发发光IBPE呈现指数递增关系。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增加可以用延迟发光初始发光强度Io的降低或自发发光强度IBPE的升高来量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UV-B辐射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增加具有良好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超弱发光 异黄酮 大豆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技术的UV-B辐射对植物细胞伤害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习岗 张晓辉 +1 位作者 刘锴 李少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用50μW/cm2UV-B连续辐射大豆愈伤组织16 h,发现大豆愈伤组织的自发发光强度逐渐增长,延迟发光呈现衰减的趋势。通过对延迟发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得到了UV-B辐射下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的特征参数积分强度I(T)、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 用50μW/cm2UV-B连续辐射大豆愈伤组织16 h,发现大豆愈伤组织的自发发光强度逐渐增长,延迟发光呈现衰减的趋势。通过对延迟发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得到了UV-B辐射下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的特征参数积分强度I(T)、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τ和衰减参数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τ和衰减参数β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延迟发光积分强度I(T)与初始光子数I0成极好的正相关。根据生物超弱光子辐射的意义定义了描述细胞生命状态有序程度的序参量,发现在50μW/cm2UV-B连续辐射下,大豆愈伤组织序参量逐渐减小,大豆愈伤组织序参量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UV-B辐射对组织细胞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弱光子辐射 大豆愈伤组织 UV-B辐射 序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