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相场法模拟大角度晶界的变形过程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志荣 黄世叶 +1 位作者 茹谢辛 高英俊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采用晶体相场法模拟大角度晶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研究外加应力方向对晶界结构及位错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角度晶界在应力作用下通过改变晶界曲率和位错运动使晶界发生迁移;晶界处位错形核所需临界应变与体系所受应力方向有... 采用晶体相场法模拟大角度晶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研究外加应力方向对晶界结构及位错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角度晶界在应力作用下通过改变晶界曲率和位错运动使晶界发生迁移;晶界处位错形核所需临界应变与体系所受应力方向有关,其中沿平行晶界方向比沿垂直晶界方向所需临界应变更大。研究结果揭示了晶界是位错的源和汇,不仅能够产生位错,而且能够吸收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相场法 大角度晶界 位错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20CrNi2Mo低碳钢中大角度晶界对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卢叶茂 梁益龙 +2 位作者 龙绍檑 杨明 尹存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339-4345,4369,共8页
采用OM、SEM、EBSD和TEM对20CrNi2Mo钢的微观组织进行定量表征,同时讨论了位错强化(σ_d)、固溶强化(σ_(ss))、析出强化(σ_d)和晶界强化(σ_g)对试验钢强度的贡献,且利用经典的Hall-Petch关系分析了强度的有效控制单元。结果表明:随... 采用OM、SEM、EBSD和TEM对20CrNi2Mo钢的微观组织进行定量表征,同时讨论了位错强化(σ_d)、固溶强化(σ_(ss))、析出强化(σ_d)和晶界强化(σ_g)对试验钢强度的贡献,且利用经典的Hall-Petch关系分析了强度的有效控制单元。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原奥氏体晶粒(d_r)和马氏体束(d_0)、块(d_b)等均增大,马氏体板条略微细化。同时,试验钢的强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塑性增加;量化的四种强化方式中σ_d、σ_(ss)基本不变,σ_d忽略不计,试验钢的强度变化主要取决于σ_g。此外,试验钢的强度与多层次组织间的Hall-Petch关系揭示了块是强度的有效控制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NI2MO钢 马氏体 多层次结构 大角度晶界 有效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特征对7020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子林 唐建国 +3 位作者 叶凌英 马文静 陈晓娇 古一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21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晶粒组织的7020铝合金挤压型材表层和中心层的腐蚀性能变化规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晶界的析出特征,并根据相邻晶粒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计算了晶界取向差,建立了晶界取向差与晶界析出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了不同晶粒组织的7020铝合金挤压型材表层和中心层的腐蚀性能变化规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晶界的析出特征,并根据相邻晶粒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计算了晶界取向差,建立了晶界取向差与晶界析出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大角度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间距以及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均大于小角度晶界上的。小角度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和PFZ宽度随晶界取向差增加而增加。含较高小角度晶界比例的中心层试样比表层试样的局部腐蚀抗性更好,由表层至中心层,小角度晶界比例增加了30.04%,晶间腐蚀最大深度从22.67μm降至2.80μm,剥落腐蚀最大深度从436.52μm降至353.0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20铝合金 晶界取向差 剥落腐蚀 晶界特征 晶间腐蚀 腐蚀行为 大角度晶界 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MPa级HSLA钢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爱华 彭云 +2 位作者 肖红军 田志凌 王晶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0,42,共5页
对690 MPa级HSLA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研究,应用OM,TEM,EBSD和Lepera腐蚀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M-A组元、残余奥氏体及晶界角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在-5... 对690 MPa级HSLA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研究,应用OM,TEM,EBSD和Lepera腐蚀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M-A组元、残余奥氏体及晶界角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在-50℃的平均冲击吸收功分别为31 J和96 J,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冲击吸收功较低.手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的焊缝金属中M-A组元体积分数分别为4.4%和2.52%,M-A组元体积分数的增加是导致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韧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手弧焊条焊缝金属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大角度晶界数量的减少也是导致其韧性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韧性 化学成分 M-A组元 残余奥氏体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CFD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的断裂韧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楠 田志凌 +1 位作者 张熹 杨建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1,36,共7页
选用Gleeble-1500试验机模拟了两种成分Q690CFD高强钢的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GHAZ),测试了CGHAZ的冲击韧性,并通过三点弯曲试样,测试了CGHAZ的CTOD特征值.利用SEM对CTOD试样断口及近断口区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示波冲击止裂功... 选用Gleeble-1500试验机模拟了两种成分Q690CFD高强钢的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GHAZ),测试了CGHAZ的冲击韧性,并通过三点弯曲试样,测试了CGHAZ的CTOD特征值.利用SEM对CTOD试样断口及近断口区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示波冲击止裂功及CTOD特征值δ_(m/c/u(8))随温度降低呈明显下降趋势;将CTOD特征值δ_m用Boltzmann函数拟合后所得脆韧转变温度与示波冲击变化规律相对应;两种成分钢的CTOD失稳裂纹扩展路径与近断口区组织亚结构中大角度晶界和M/A分布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CGHAZ CTOD 大角度晶界 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960E热影响粗晶区疲劳寿命与ΔK_(th)值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楠 田志凌 +2 位作者 董现春 张熹 杨建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基于模拟焊接热循环试验及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对动载结构用高强钢Q960E热影响粗晶区进行了多种应力幅值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研究.通过得到Paris方程建立了不同焊接热模拟工艺下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随不同交变载荷下疲劳寿命值的近似... 基于模拟焊接热循环试验及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对动载结构用高强钢Q960E热影响粗晶区进行了多种应力幅值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研究.通过得到Paris方程建立了不同焊接热模拟工艺下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随不同交变载荷下疲劳寿命值的近似线性关系.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中背散射衍射功能(EBSD)对疲劳裂纹扩展试样中的裂纹尖端进行了晶体学取向分析及扩展机制讨论.结果表明,在应力幅值ΔP固化后,疲劳寿命N随ΔKth的增大而增加,其延寿微观机理在于组织中的亚结构取向存在差异,所形成的大角度晶界(≥15°)可有效迫使裂纹转向,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疲劳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r低合金钢货油舱上甲板环境腐蚀行为 被引量:7
7
作者 梁金明 唐荻 +1 位作者 武会宾 王立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7,共6页
为了研制货油舱上甲板用低合金耐蚀钢和了解该环境下的腐蚀机理,采用自制的O2-CO2-SO2-H2S湿气腐蚀模拟装置,对不同Cr含量的低合金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在进行腐蚀试验后,首先测量了腐蚀速率,然后应用SEM对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及结构进... 为了研制货油舱上甲板用低合金耐蚀钢和了解该环境下的腐蚀机理,采用自制的O2-CO2-SO2-H2S湿气腐蚀模拟装置,对不同Cr含量的低合金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在进行腐蚀试验后,首先测量了腐蚀速率,然后应用SEM对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EDS和XRD确定腐蚀产物膜的物相组成,采用EBSD手段分析大小角度晶界对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湿气腐蚀的腐蚀产物膜主要由α-FeOOH,γ-FeOOH,S,FeS2,Fe1-xS,FeS组成,且呈分层结构;3%Cr较1%Cr腐蚀速率显著下降;Cr含量上升到3%时,腐蚀产物膜内层出现明显的Cr富集;3%Cr较1%Cr含量实验钢的大角度晶界比例下降.Cr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有助于低合金钢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含量 货油舱 腐蚀产物膜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Cu-Ni含量及热输入对CGHAZ冲击离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楠 陈延清 +1 位作者 徐晓宁 刘兴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124,134,共6页
利用Gleeble-1500模拟实际焊接条件下双丝纵列焊接热循环过程,通过冲击试验、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不同Cu-Ni含量的X80管线钢模拟焊接粗晶区(CGHAZ)的显微组织、马/奥组元(M/A)分布... 利用Gleeble-1500模拟实际焊接条件下双丝纵列焊接热循环过程,通过冲击试验、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不同Cu-Ni含量的X80管线钢模拟焊接粗晶区(CGHAZ)的显微组织、马/奥组元(M/A)分布及形态、冲击韧性和室温组织粗化程度进行了研究,对低Cu-Ni含量的X80管线钢在不同焊接热输入下进行了显微组织、晶粒粗化程度和冲击韧性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稳定性元素含量的降低,CGHAZ平均晶粒尺寸无明显变化,但晶粒尺寸离散度增加;原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温度升高,晶界渗碳体含量增加,且粒状贝氏体的晶粒取向选择过于单一,大角度晶界(>15°)密度显著降低;M/A组元由块状向长条状转变且数量明显减少.上述原因使X80管线钢模拟CGHAZ的冲击韧性离散性增加,但随着焊接热输入的降低,模拟CGHAZ晶粒尺寸离散度降低,大角度晶界(>15°)密度显著提高,这使X80管线钢模拟焊接接头的CGHAZ冲击吸收功得以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热影响粗晶区 大角度晶界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方法对9Ni钢焊缝金属低温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喜胜 于建明 +1 位作者 钱林峰 钱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0-32,36,共4页
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两种焊接方法分别对9Ni钢板进行对接焊,通过冲击试验对焊缝金属的低温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显的影响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EBSD等科研仪器分析和对比了两种焊接方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晶粒尺寸及晶界... 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两种焊接方法分别对9Ni钢板进行对接焊,通过冲击试验对焊缝金属的低温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显的影响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EBSD等科研仪器分析和对比了两种焊接方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晶粒尺寸及晶界角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施焊的焊缝金属在-196℃的平均冲击吸收功分别为86.7和116 J,埋弧焊焊缝金属的冲击吸收功较高。手工电弧焊、埋弧焊焊缝金属的组织均为奥氏体和析出相组成,手工电弧焊的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呈树枝状,埋弧焊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为胞状树枝晶,偏析分散。手工电弧焊、埋弧焊焊缝金属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32.16和104.97μm。埋弧焊焊缝金属组织偏析分散、奥氏体晶粒尺寸较小是其低温冲击吸收功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埋弧焊焊缝金属中大角度晶界数量的增加也是导致其韧性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NI钢 焊缝金属 冲击韧性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处理对7A52铝合金表面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超 陈芙蓉 +1 位作者 解瑞军 路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6-99,共4页
随着金属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SEM、EBSD、TEM和HR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高能喷丸处理后的7A52铝合金表面纳米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喷丸时间的延长铝合金表面硬度显著增大,当喷... 随着金属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SEM、EBSD、TEM和HR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高能喷丸处理后的7A52铝合金表面纳米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喷丸时间的延长铝合金表面硬度显著增大,当喷丸时间为50min时,表面硬度约为270HV,与基体相比提高了近1.5倍。此时铝合金外表面均匀分布着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4.16nm的等轴晶,距表面约60μm处分布着以小角度晶界为主的微米级亚晶。7A52铝合金表面纳米级晶粒的形成机理主要是:晶粒变形使晶内逐渐形成高浓度位错,位错的缠绕、塞积对基体晶粒进行了初步分割细化,在往复载荷的作用下最终在表面形成了等轴的随机取向分布的纳米级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高能喷丸 位错 大角度晶界 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钢回温变形时的组织转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江南 杨才福 王瑞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31,共8页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机进行回温变形热压缩实验,研究回温温度对微合金钢组织转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观察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取向,并对形变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进...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机进行回温变形热压缩实验,研究回温温度对微合金钢组织转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观察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取向,并对形变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钢回温变形可获得超细晶组织,晶粒平均等效直径约2μm;在回温过程中变形发生动态回复形成亚晶组织,峰值温度变形发生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形成超细晶粒;动态再结晶机制包括晶界迁移和亚晶的转动生长,回温到700℃和750℃时以前者为主,再结晶不充分,保留了条带状变形铁素体,800℃变形时,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均匀的等轴状超细晶组织;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得到实验钢峰值温度变形时铁素体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d=250.1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回温轧制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 超细晶 大角度晶界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温度对690MPa级HSLA钢熔敷金属裂纹扩展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爱华 彭云 +1 位作者 肖红军 田志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5-68,72,共5页
对层间温度分别在80,200℃的690 MPa级HSLA钢熔敷金属进行了示波冲击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手段,并结合载荷—位移曲线,对阻碍裂纹扩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层间温度为80,200℃... 对层间温度分别在80,200℃的690 MPa级HSLA钢熔敷金属进行了示波冲击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手段,并结合载荷—位移曲线,对阻碍裂纹扩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层间温度为80,200℃时,冲击吸收功分别为103.9,63.2 J,裂纹形成功和扩展功分别相差6.7,34 J.扩展功不同是造成冲击吸收功差异的主要原因.对裂纹扩展阶段研究表明,层间温度为80,200℃时,纤维区扩展的最大距离分别为1.68,0.6 mm;二者晶状区断口都以准解理为主,但在层间温度为80℃时,除准解理外还发现了韧窝带,说明裂纹在层间温度为80℃的熔敷金属中扩展的阻碍较大.导致扩展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大角度晶界的数量和晶界位相差在55°~60°之间比例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温度 冲击吸收功 裂纹扩展功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超高强韧船体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亚超 吴开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8-333,共6页
借助OM、SEM、EBS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回火温度对低碳超高强韧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500~650℃)回火2 h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中析出渗碳体数量及大角... 借助OM、SEM、EBS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回火温度对低碳超高强韧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500~650℃)回火2 h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中析出渗碳体数量及大角度晶界含量逐渐增加;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屈服强度在回火温度区间内均在782 MPa以上,达到超高强度船体钢的要求;试验钢的塑性和韧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有所提升,延伸率和室温冲击吸收功分别保持在12%和212 J以上,且当回火温度为650℃时,试验钢于-80℃下的冲击吸收功高达64 J,这主要与钢中大角度晶界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钢 高强高韧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大角度晶界 力学性能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在线淬火Q690q桥梁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彩茹 屈兵兵 +1 位作者 田余东 杜林秀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7-932,946,共7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在线淬火Q690q试验钢显微组织,并通过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淬火试验钢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组织,在540~650℃回火,试验钢为回火索氏体组织(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较多的...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在线淬火Q690q试验钢显微组织,并通过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淬火试验钢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组织,在540~650℃回火,试验钢为回火索氏体组织(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较多的碳化物颗粒).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尺寸变大,碳化物颗粒析出数量增多,平均尺寸变大,大角度晶界数量增多.同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强度呈下降趋势,塑韧性呈上升趋势.620℃下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78,992 MPa,断后延伸率为20%,-40℃下冲击吸收功为143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q桥梁钢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大角度晶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温度对690MPa级HSLA钢气体保护焊丝熔敷金属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晶 王爱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8-231,共4页
采用新研制的气体保护焊焊丝,通过改变层间温度对690MPa级HSLA钢进行焊接,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BS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熔敷金属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层间温度(T)为80℃时,显微组织主要为... 采用新研制的气体保护焊焊丝,通过改变层间温度对690MPa级HSLA钢进行焊接,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BS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熔敷金属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层间温度(T)为80℃时,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状贝氏体和极少量的粒状贝氏体,M-A组元主要以颗粒状存在,无方向性;T=200℃时,粒状贝氏体和M-A组元的数量增多,M-A组元形状由颗粒状向条状和块状转变。随层间温度的增加,熔敷金属的冲击值下降43%,大角度晶界比例从87%下降到77.3%,有效晶粒尺寸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温度 冲击韧性 粒状贝氏体 M-A组元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对Q125级ERW套管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王立东 唐荻 +1 位作者 武会宾 蔡正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化学等分析了Sn对Q125级ERW石油套管用钢力学性能和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的加入对钢的显微结构、析出物形态和尺寸均没有影响,因此强度变化不明显;少量Sn的加入改变了钢的活性,...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化学等分析了Sn对Q125级ERW石油套管用钢力学性能和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的加入对钢的显微结构、析出物形态和尺寸均没有影响,因此强度变化不明显;少量Sn的加入改变了钢的活性,引起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同时实验钢电极反应的极化电阻增大,腐蚀反应变慢,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Sn的加入使钢中小角度晶界的比例有所增大,提高了实验钢的耐腐蚀性,大角度晶界的比例则减小,使实验钢的延伸率和冲击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W套管 腐蚀行为 大角度晶界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喷丸强化对TC17钛合金喷丸强化层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松超 盖鹏涛 +2 位作者 付雪松 陈国清 周文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8,107,共9页
目的研究干喷丸与湿喷丸强化对TC17钛合金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湿喷丸分别对TC17钛合金表面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EBSD以及硬度仪,分析喷丸强度对材料表层残余应力、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喷丸强度为0.20... 目的研究干喷丸与湿喷丸强化对TC17钛合金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湿喷丸分别对TC17钛合金表面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EBSD以及硬度仪,分析喷丸强度对材料表层残余应力、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喷丸强度为0.20 mmN时,干喷丸最大残余应力在距表面30μm处,湿喷丸最大残余应力在表面;喷丸强度为0.30 mmN时,干、湿喷丸引入的残余应力场层深分别为200、90μm,干喷丸引入的残余应力层更深;喷丸强度为0.40 mmN时,干喷丸最大残余应力为-1191.5 MPa,而湿喷丸最大残余应力为-943.9 MPa,干喷丸引入的最大残余应力比湿喷丸的更大;当喷丸强度增加到0.50 mmN时,干、湿喷丸两种强化工艺均出现过喷丸现象,近表层的残余应力发生松弛,同时硬度值降低。通过EBSD研究发现,随着喷丸强度的增加,TC17钛合金表层组织中α相的小角度晶界比例先增加后减少,当喷丸强度为0.50 mmN时,α相内小角度晶界比例减少,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结论当喷丸强度较小时,干喷丸强化引入的最大残余应力在次表面,而湿喷丸引入的在表面。当喷丸强度较大时,干、湿喷丸强化工艺均出现过喷丸现象,此时大量小角度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钛合金表层硬度场有所减小,残余应力场发生应力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喷丸强化 残余应力 EBSD 角度晶界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高纯钽板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的梯度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祝佳林 刘施峰 +2 位作者 柳亚辉 姬静利 李丽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595-3600,共6页
本研究综合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等技术,系统研究了87%周向轧制钽板在1 323K下经5min、10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退火后沿厚度方向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区域的形变组织率先... 本研究综合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等技术,系统研究了87%周向轧制钽板在1 323K下经5min、10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退火后沿厚度方向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区域的形变组织率先产生再结晶晶核且该区域的形核过程主要由大角度晶界形核机制主导,而近表面区域的形核则由亚晶形核机制发挥主要作用。其次,中心区域比近表面区域表现出更快的再结晶动力学,再结晶完成后,中心{111}〈uvw〉织构(〈111〉∥ND(板法向))强度高,而近表面{100}〈uvw〉织构(〈100〉∥ND)强度相对较高。变形钽板中心区域的{111}〈uvw〉织构强度高,储存能高且晶粒内部分裂严重,所以较早发生再结晶;而近表面区域{100}〈uvw〉织构强度高且晶粒内部分裂程度相对较小,储存能低,使得回复孕育期较长。由此导致再结晶组织和织构沿厚度方向上产生梯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钽 退火时间 微观组织 大角度晶界形核机制 亚晶形核机制 织构 储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控轧和在线淬火工艺对NM500调质钢组织和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东 冯勇 +1 位作者 侯东华 陈晔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239,共4页
研究了一种调质耐磨钢NM500的新工艺。通过低温控轧+在线淬火新工艺与高温热轧传统工艺获得了不同的组织,研究了其对后续再加热奥氏体组织、淬火后马氏体组织及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得到的再加热前的不同组织对再加热奥氏体组... 研究了一种调质耐磨钢NM500的新工艺。通过低温控轧+在线淬火新工艺与高温热轧传统工艺获得了不同的组织,研究了其对后续再加热奥氏体组织、淬火后马氏体组织及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得到的再加热前的不同组织对再加热奥氏体组织有显著不同的细化作用。由于奥氏体晶粒变小,淬火后的马氏体板条块尺寸明显减小且大角度晶界明显增加,从而引起材料韧脆转变温度区冲击功提高,转变温度区间扩大,在0^-60℃温度范围内冲击功随温度下降的幅度明显降低。研究的新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控轧 在线淬火 原始组织 晶粒细化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r中合金钢在CO2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滔 武会宾 +1 位作者 李涛 孙锐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5-69,共5页
为研究Cr含量对含Cr中合金钢在CO2腐蚀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模拟吉林油田腐蚀环境,对不同Cr含量合金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在进行腐蚀试验后,采用SEM分析其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通过EDS和XRD确定腐蚀产物膜的组成;采... 为研究Cr含量对含Cr中合金钢在CO2腐蚀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模拟吉林油田腐蚀环境,对不同Cr含量合金钢进行腐蚀行为研究。在进行腐蚀试验后,采用SEM分析其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通过EDS和XRD确定腐蚀产物膜的组成;采用EBSD来分析大/小角度晶界比例和晶粒尺寸对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产物膜主要为Cr2O3;随着Cr含量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大角度晶界比例有一定的减小;Cr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有助于含Cr中合金钢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含量 CO2腐蚀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