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探测器平面度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宁馨 张景旭 +3 位作者 刘昌华 陈涛 安其昌 明名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7-395,共9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的成像要求,在相机焦平面拼接多个CCD使其能够覆盖望远镜的全视场成为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光学相机设计的重点。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探测器平面度测量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了应用较广的扫描...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的成像要求,在相机焦平面拼接多个CCD使其能够覆盖望远镜的全视场成为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光学相机设计的重点。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探测器平面度测量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了应用较广的扫描白光干涉仪、三角激光测量仪以及激光同轴位移器的特点。文章还结合了国外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中的相机焦平面靶面拼接特点,对其测量方法及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分析,为大口径大视场地基光电望远镜焦平面拼接探测器的平面度测量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平面度 测量仪器 大口径大视地基光电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大视场校正镜组支撑与装配方法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境 张景旭 +3 位作者 安其昌 刘昌华 陈涛 明名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55-1163,共9页
校正镜组是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的核心组件。为了满足透镜面形和成像质量等光学设计要求,透镜支撑结构的设计与安装对准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三种透镜支撑结构,压圈隔圈支撑、RTV弹性体支撑和柔性结构支撑,并对三种支撑方式... 校正镜组是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的核心组件。为了满足透镜面形和成像质量等光学设计要求,透镜支撑结构的设计与安装对准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三种透镜支撑结构,压圈隔圈支撑、RTV弹性体支撑和柔性结构支撑,并对三种支撑方式优缺点进行比较。结合实例总结了校正镜组的安装对准方式,对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校正镜组的支撑结构设计及安装方式确定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镜组 支撑结构 安装对准 大口径大视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平主焦点式大视场望远镜的双电机消旋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玉霞 王帅 +3 位作者 王建立 李洪文 曹玉岩 刘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9-762,共14页
大口径大视场地平式望远镜长时间曝光时,主焦点探测器会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像旋,即视场中除中心外其余星体均绕视场中心旋转,进而导致目标不能正确提取与观测。为消除图像旋转的影响,某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的消旋跟踪精度需小于5″。本文... 大口径大视场地平式望远镜长时间曝光时,主焦点探测器会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像旋,即视场中除中心外其余星体均绕视场中心旋转,进而导致目标不能正确提取与观测。为消除图像旋转的影响,某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的消旋跟踪精度需小于5″。本文根据星体像旋原理对主焦点探测器像旋的位置特性和速度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及实验验证,提出采用双电机驱动消间隙消旋机构进行消旋,利用复合电流指令控制方法消间隙并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像旋特性符合消旋公式,测量误差不超过2%。最终在低速15(″)/s及高速170(″)/s时消旋机构的跟踪精度小于1″,进行高变速切换即7.86°sin(2π×0.5t)时,控制精度仍然小于1″,采用双电机消间隙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双电机消间隙 大口径大视 消旋控制 地平式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心光锥技术的非视线红外激光大气散射通信技术
4
作者 张欣 周进良 王黎黎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10期29-34,共6页
为减少激光探测接收背景噪声的影响,针对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激光远程通信问题,提出一种扇形和空心光锥压缩接收激光的前向散射信号的新方法。根据非视线散射通信原理,介绍其计算方法,并通过非视线激光大气散射通信数据测试... 为减少激光探测接收背景噪声的影响,针对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激光远程通信问题,提出一种扇形和空心光锥压缩接收激光的前向散射信号的新方法。根据非视线散射通信原理,介绍其计算方法,并通过非视线激光大气散射通信数据测试和外场试验,实现便携式、低功率的1.1 km激光大气散射通信距离。验证结果表明:在非视线激光大气散射通信接收机中使用空心光锥能有效地提高通信能力,为战场上部队在受敌方电磁干扰或电磁静默时提供通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激光大气散射通信 大视场大口径 扇形 空心光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焦像边界对曲率传感精度影响研究
5
作者 肖春生 安其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60-2266,共7页
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主动光学系统,需要基于离焦星点像完成波前探测与系统闭环。为了实现系统的有效运行,本文对离焦星点像边缘区域与波前传感精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根据电磁波的传输方程介绍了曲率传感算法。接着,以像散... 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主动光学系统,需要基于离焦星点像完成波前探测与系统闭环。为了实现系统的有效运行,本文对离焦星点像边缘区域与波前传感精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根据电磁波的传输方程介绍了曲率传感算法。接着,以像散与彗差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典型边界条件对波前解算的影响。然后,分析比较了不同像元分辨率对信息完备性的影响。最后,在极限采样率下,对波前重建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边界的情况下,单位圆边缘引入的误差约为35%(未进行迭代);离焦星点像在100个像元以下时,其携带信息的能力迅速下降;在接近100个像元时,对彗差的检测误差为0.08个波长,与400个像元时相比约下降14%。因此,在时-空分辨率要求较低,即采样率不高的情况下,考虑闭环主动光学的误差收敛效应,忽略边界效应也可以满足主动光学波前传感需要,但在高时-空分辨率测量的情况下,边缘的影响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大视望远镜 主动光学 波前传感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