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大规模实时连续监测的WSN多信道基站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龙 袁慎芳 +1 位作者 胡步青 宋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4-498,531,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规模实时连续监测应用中存在的庞大数据传输困难、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单基站同时并行接收多个信道数据的网络结构,并设计了能够同时并行接收多信道数据的多信道基站节点。基站设计以FPGA作为核心,控制...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规模实时连续监测应用中存在的庞大数据传输困难、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单基站同时并行接收多个信道数据的网络结构,并设计了能够同时并行接收多信道数据的多信道基站节点。基站设计以FPGA作为核心,控制多个射频模块并行工作在不同信道,控制USB2.0总线实时连续传输数据给监控中心,实现大规模实时连续监测。通过搭建多信道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连续监测系统,验证了多信道基站节点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信道基站 大规模实时连续监测 节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载一机多天线远程GNSS差分监测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璞宇 邹喜华 +2 位作者 李阳 闫连山 潘炜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4,共8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光载一机多天线远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差分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微波光子链路远程采集多个远端天线接收的GNSS信号,并传输回本地端;然后在本地端借助高速光开关,以时分模式依次建立各远端信号与参考基准信号的载波... 该文设计了一种光载一机多天线远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差分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微波光子链路远程采集多个远端天线接收的GNSS信号,并传输回本地端;然后在本地端借助高速光开关,以时分模式依次建立各远端信号与参考基准信号的载波相位双差模型方程,处理后实时获得高定位精度。实验中布设了10 km微波光子链路,3个远程监测点在E, N, U方向定位精度都达到毫米量级、实时响应时间低于10 ms。与传统一机单天线方案相比,该光载一机多天线GNSS差分监测系统在不降低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监测/覆盖范围、实时监测/响应时间,以及大规模监测的性价比。因此,该系统在大型土建工程、自然环境大规模监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高精度定位 一机多天线 微波光子链路 双差差分 大规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7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在网络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迎春 王巍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6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联通支持全协议的No.7信令大规模集中监测系统的组网方案、关键技术以及创新功能。对利用系统在以互联互通为重点的网络质量分析、网络不规范行为清查、用户行为规律分析、“漫游用户短信问候语”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进... 本文介绍了北京联通支持全协议的No.7信令大规模集中监测系统的组网方案、关键技术以及创新功能。对利用系统在以互联互通为重点的网络质量分析、网络不规范行为清查、用户行为规律分析、“漫游用户短信问候语”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7信令 全协议 大规模集中监测 应用创新 集中监测系统 NO.7信令 质量管理 网络 应用 不规范行为 组网方案 质量分析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检测猪血清中PRRS病毒抗体
4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4期6-6,共1页
目前,一般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IPMA)和间接荧光测定(IFA)检测猪生殖——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抗体。但是,这些方法有时出现难于判定的非特异性反应,特别是在大规模监测时,IPMA太慢而且价高。最近,日本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酶联免疫... 目前,一般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IPMA)和间接荧光测定(IFA)检测猪生殖——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抗体。但是,这些方法有时出现难于判定的非特异性反应,特别是在大规模监测时,IPMA太慢而且价高。最近,日本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猪血清中的PRRS抗体。此法用病毒感染的MARC—145细胞制备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病毒 ELISA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猪血清 猪生殖—呼吸综合征 免疫过氧化物酶 大规模监测 血清样品 非特异性反应 荧光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 integration on large scale for global networking monitoring
5
作者 缪嘉嘉 吴泉源 贾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976-981,共6页
Supposing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dug out from the distributed monitoring nodes, there should be two critical obstacles, heterogenous schema and instance, to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data from different monitor... Supposing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dug out from the distributed monitoring nodes, there should be two critical obstacles, heterogenous schema and instance, to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data from different monitoring sensors. To tackle the challenge of heterogenous schema, an instance-based approach for schema mapping, named instance-based machine-learning (IML) approach was described.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terogenous instance, a novel approach, called statistic-based clustering (SBC) approach, which utilized clustering and statistics technologies to match large scale sources holistically, was also proposed. These two algorithms utilized the machine-leaning and cluster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Experiment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ML approach is more precise than SBC approach, reaching at least precision of 81% and recall rate of 82%. Simulation studies further show that SBC can tackle large scale sources holisticalty with 85% recall rate when there are 38 data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LEARNING CLUSTERING data integration schema matching instance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